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豪商-第5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着像以次充好啊,”赵佶笑着,“这是奸商做到事情吧?”

    “可不就是以次充好吗?臣真的要做奸商了。”武好古叹了口气,“不过军器监里面的兵器质量的确堪忧,想要好的也没有啊。”

    赵佶点点头,他也知道一些军器监武器不大堪用的事情。他想了想说:“昔日太祖在朝时,每隔十日就要亲自抽查兵器,难道朕也要这样做吗?”

    你就是这样做也没什么效果!武好古心说:赵匡胤打了一辈子仗,是能临阵冲锋的官家,兵器好坏他一眼就能看出来。赵佶哪儿来这种眼力?赵佶的眼力都在书画文玩和女人身上……

    “陛下,倒也不需要。”武好古道,“军器监、群牧监这些衙署不得力主要还是伎术官的问题。现在翰林四局中的书艺、图画就很好啊,待诏的水平比起国朝初年还是有所进步的。如果军器、群牧等监中也有高水平的伎术官,兵器和马匹的质量就不会那么差了。”

    “本朝文治的确鼎盛,”赵佶点头道,“而武略的确略逊于汉唐,在打造兵器和蓄养战马的本事也不如前朝。”

    这其实有市场导向的原因。宋朝书画文玩的价格高,市场大,自然能够吸引到足够的从业人员,精益求精,磨练技艺了。

    而宋朝的武器市场规模虽然不小,但是要求很低——因为经济条件较好的官员子弟、世家子弟和大地主的子弟几乎不会从军,对精品武器的需求也就少了。

    赵佶又道:“对了,你的老师苏东坡日前上了个《乞准民间办伎术书院疏》,好像就是说这事儿的。”他想了想,“要不就先办个打造兵器的书院试点则个,只是有人肯来读吗?”

    有没有人读的确是个问题,学而优则仕早就深入人心了。而工匠技艺自古也是口耳相传,极少有通过学校传授的。不现在最大的问题,还不在于有没有人来读。

    武好古笑道:“有没有人肯来读是后话了,当下的问题是这种书院怎么开起来?要设立多少科目?课本要怎么编写?老师又要到哪里去请?要安排多少课堂教学和工场实习……需要摸索的东西太多了,若是没有个章法,就算朝廷鼓励,民间也不知道要如何开办,现在朝廷自己也开不了伎术书院,何况民间?

    所以臣就想在界河商市试办器械学堂和畜牧学堂,现在开个修械所也可以为开器械学堂的先行探路。”

    “修械所,器械学堂,畜牧学堂……”赵佶笑道,“大郎你的界河市舶司管的事情可真是越来越多了。”

    这话若是西军的那些将主听了,或许老心肝儿都要抖三抖了,可武好古却是浑然不当回事儿,只是笑道:“不管不行啊……现在高丽人和女真人就要开战了,一旦决出了海东霸主,接下去怕就是辽国的大难了!陛下要建盖世之武功,就得抓住机会。臣现在不做准备,将来如何为北伐大军输送器械、粮饷、战马和船只?

    打仗,其实就是打后勤,打物资啊!”

    听武好古怎么一说,赵佶的精神头马上起来了。他的文治已经前无古人了,若是武功再能跟上,那可就是十全十美的君王了。

    “大郎,”他看着武好古,“你真有办法收复全燕?”

    武好古笑着:“陛下,臣可不能上阵去厮杀,也不会带兵练兵。不过臣会经营,能把界河商市经营起来,还能攒起一大笔钱。到时候总能做到后勤不乏,物资不缺,还能用高价替陛下买来几万燕云壮士。这样陛下只要派遣十万府兵,几员良将,就一定能恢复全燕了。”

    武好古是不会打仗,但是他的“银弹”、“肉弹”可不比后世那位蒋校长差。

    “好!”

    赵佶非常满意,武好古的办法听上去是最靠谱的,也不会出那种桀骜难治的功臣。他举起酒杯,大笑道:“大郎,朕先敬你一杯……界河之事,你放手为之,朕给你便宜行事之权!待得来日北伐,朕就让你当主帅,这封王的功劳,只给你一人!”

 第591章 士林有公敌

    (全本小说网,HTTPS://。)

    七月流火,正是天气逐渐转凉的时候,不过开封府城仍然被一团热气包围。(全本小说网,https://。)

    正午的阳光从敞开的窗口投射进来,使得原本阴凉的书房又变得有些暑热了。

    韩娘子从外面端了一杯凉汤进屋来。

    她穿着一身月白色的对襟襦裙,里面是一抹红色的胸衣,非常清凉。裸露出来的肤色很白,和凝脂一样细腻,这是最让武好文喜欢的地方。不过她的身材和长相都只能算平平,比不过武好古身边的女人,也不如武好文的小妾苏影儿漂亮。

    一想到苏影儿,武好文就忍不住在心底里面叹气。那个在蓝田时不知给他带来多少快乐的女子已经送掉了……只有送掉苏影儿,才能请回韩娘子啊!

    相州韩家的这位娘子,比起武好古身边的潘巧莲可要凶悍多了。

    不过这也难怪,韩娘子可是相州韩家嫡流出身,属于第一等的士大夫家的千金。

    而潘巧莲终究是将门,还是个庶流,也没有宰相老爹……

    心里面在拿自家的妻子和嫂嫂做比较,脸上却露出了讨好的笑容:“娘子,真是辛苦你了。”

    韩娘子走过来,放下为冯二娘为儿子准备的凉汤,看着有些慵懒的丈夫:“官人,今日怎地又请假了?”

    武好文苦苦一笑,不置可否。

    他是七月初的时候才接任崇政殿说书这个人人羡慕的官职的。可让韩娘子感到意外的是,武好文在就任说书之后,却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根本不好好去给官家说书。

    “这是岳丈的意思,”武好文苦苦一笑,“书不好说,不如请假……少说少错啊!”

    “怎么会不好说?”韩娘子眨着眼眸,在武好文对面坐了下来。她虽然是女流,但也是打小就读书习字的,对于儒学也通了一二。

    “官人可是进士,老师和兄长都是大儒,怎么会说不了崇政殿的书?”

    “还不是我那大儒哥哥……”武好文摇着头,“他的《实证论》才出来的时候的确震动士林,人人都感到兴奋。但是兴奋的劲头一过去,问题就出来了。”

    “问题?”韩娘子也拜读过武好古的《实证论》和武好古修改的《天理说》,并没有看出什么问题。

    “一个可信假说,一个因信而证,就乱了人心。”武好文摇头,“我又不能和苏仲豫争吵,他毕竟是前辈高人,又学贯理、实二学。而且可信假说和因信而证我大哥提出的……你说我又能说甚?真是叫人为难啊!”

    原来这些日子随着《天理说》和《实证论》开始扩散,反对的声音也开始起来了。既有反对《天理说》的,也有反对《实证论》的,更多则是两个一起反对。

    《天理说》和《实证论》虽然可以圆了儒家的大道,但是这两种理论,特别是《实证论》都缺乏儒家经典作为有力的支撑。

    而且《实证论》还将实证、实践至于理论之上,又提出了“由小道而求大道”的理论。也就是大大提升了“伎术”在儒学体系中的地位。

    而苏东坡在国子监论道中所说的那番注重“实用之学”的话,又和宋朝士大夫们普遍拥有的“贱技思想”所抵触。因此在进入七月份之后,反驳《实证论》的上疏也多了起来。还有不少士子和官员在开封府和海州出版的旬报上发表文章,抨击《实证论》违反了圣人的道理,还举出了《礼记。王制》中“凡执技以事上者,不贰事,不移官,出乡不与士齿”为依据。

    另外,苏东坡主导的国子监改革和进士科左右榜改革也引出了不少争论。不仅新党新学一派都不赞成,就是旧党人物也没多少支持改革,都认为这是苏东坡和武好古师徒在“生事”,在走王安石的老路。

    甚至连这两位大儒的弟弟——武好文和苏辙,也有同样的看法!

    ……

    “子瞻,你在生事啊!”

    在苏东坡的右丞府邸的书房之中,苏东坡正和弟弟苏辙和侄子苏适坐在一起议论着正在进行的“苏氏新政”。

    苏辙是苏东坡宣麻后被召还的,正在等待入对面君,估计很快就会有差遣了。政事堂是没机会的,但是外放担任安抚使或转运使是没有问题的。

    而苏适则是为了出访高丽国的事情入京的。现在已经是七月份了,距离新年不过四五个月,大宋照例要向高丽派出贺使。

    另外,高丽国将会在明年春季对曷懒甸女真用兵,大宋要派出观军容使,所以这次就要组成一个规模大胜以往的使团了。

    正使副使的人选已经有了,正使是吕嘉问的女婿刘逵,他出使高丽是为了替苏东坡的人腾位子——苏东坡要主持国子监改革,自然要有门人去担任祭酒或司业。至于副使当然就是童贯,同时他还是观军容使,要在高丽国滞留一段时间。

    而苏适则是使团的礼物提举官兼遣日使,这是武好古安排的,其中遣日使是个阴谋,目的是顺路去耽罗国一行……这当然是机密,连苏辙都不能告诉的,要不然就是大大的生事了!

    “怎么是生事?”苏东坡摇摇头,“这是复古啊!国子监的源头不就是周天子的辟雍吗?辟雍所传之学不就是君子六艺吗?礼、乐、射、御、书、数,国子监改革不就是这些吗?而且服剑、乘马都是古礼,西周辟雍出来的卿、大夫和士也都是允文允武的。”

    国子监的改革名义上就是“复周礼”,就是借着复古搞改革。不过再怎么复古,也掩饰不了改革的本质。

    “子瞻,”苏辙摇摇头道,“要复古,《天理说》和《实证论》就不应该加进国子监的课程。而且本朝毕竟是重文轻武的,都已经入了人心,不可以轻易改变啊。

    你现在要在国子监搞允文允武,右把武举变成了进士右榜,还和文举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