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豪商-第7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500黑甲骑士之后,则是一片迎风招展的旗号。旗号后方,又是一群骑士,个个都是一身锃亮的青唐瘊子甲,队形却不大严整了,当先一名骑士,身才欣长,相貌堂堂,颌下几缕长髯,很有几分名将的风采。

    此人正是糊里糊涂就被人捧成名将的高俅高宣帅,不过瞧着他的神色,似乎对现在的境遇并不满意,眉头微微皱着,显得心事重重。原来高俅在开封府的同党潘孝庵刚刚给他通风报信,说是最近不断有御史上疏弹劾他这个兴灵宣抚。有的说他家里面冒喷泉,有的说他家的看门狗头上长角变成了珍稀动物,有的说他家房子的柱子上长了林芝,还有人说他爸爸的坟头风水太好了,天天冒青烟……

    不过这些玄幻的事情都还没什么,真正让高宣帅心惊肉跳的是有人上疏说他用房子邀买御前三直的军心!

    这罪名可就严重了!邀买军心,而且还买了御前三直的军心!这可是殿前司下属的部队,负责保卫官家本人的精锐。而且战斗力还恁般强大,如果都叫高俅买了军心,回头他打个瞌睡就让人用黄袍罩上,那可如何是好?哪怕高宣帅是忠于大宋的,就和赵殿帅当年终于大周一样,这官家该做还得做啊!

    所以这名御史老爷的弹劾,连高俅都觉得有道理啊!

    “宣帅!宣帅!宣帅……”

    就在高俅为了“邀买军心”的事情深深懊悔的时候,不知道是谁,忽然大喊起来“宣帅”,然后更多的人跟着一起喊,再接着就是官道两边的灵州百姓都跟着应和起来。

    百年失地,今朝复还,汉家袍服,再现灵州!

    已经有上了年纪的汉人百姓泪落如雨,灵州失陷虽然过了百年,但是如今距离李元昊为帝图皇,公开走上民族分裂的不归路不过七十余年。上了年纪的灵州汉人百姓,有些还曾经当过宋人,有些则听已故的长辈们说过民族团结的美好时代。

    现在,大宋的十万铁军,终于开到灵州城下来以德服人了。

    在呼喊声中,就看见几个站在城门口的西夏官员,纷纷躬身上前,在高宣帅的马前停步,拜舞在地:“罪臣赵仁礼,谋宁克任等,恭迎大宋王师,恭迎宣帅大驾!”

    这几个西夏官员今天好像都穿错了衣服,全都是宽袍大袖的,怎么看都不像胡服。所行的礼仪也是隋唐和五代最尊贵的拜舞大礼,不过动作并不标准。

    高俅也愣住了,这怎么回事?这几个不像是西贼的官儿啊?而且冲着自己怎么拜也不对啊,自己又不是官家,怎么受得起恁般大礼?

    “你们是谁?”高俅皱着眉头问,“谁让你们来的?”

    那个自称赵仁礼,年纪不过二十多岁的西夏官员马上就用流利的汉语回答:“小臣是定难军节度使司派到灵州的地方官,奉了节度使的命令……”

    “等等!”高俅讶异道,“定难军节度使?是哪位啊?”

    “是赵乾顺啊!”

    “赵乾顺,乾顺……”高俅大吃一惊,看着眼前的赵仁礼,“乾顺怎么姓赵了?”

    赵仁礼笑着,“节度使的父皇姓赵,他当然得姓赵了!”

    “乾顺的父皇是……”

    “是当今大宋天子,天可汗陛下啊!”

    什么!?乾顺是官家的儿子了……高俅瞪大了眼珠子,他当然知道赵佶想给乾顺当爹的事情。但是他并不相信这事儿能成,也没和西贼方面就此事展开过多少谈判——他只是想要灵州城,称臣喊爸爸什么的,那是张康国和苏辙去谈的。

    高俅心说:一定是谈下来了!还是张枢相和苏相公厉害!

    “好好,”高俅点点头,笑着对还跪在地上的几个定难军的官员说,“都起来吧……既然你们都是定难军的官员了,那么大家今后就是同殿为臣,大家都是同僚,不必行恁般大礼的。”

    赵仁礼闻言就和几个定难军的官儿一起站起身,然后满脸堆笑着将高俅请进了富丽堂皇的“州衙”——赵仁礼给高俅安排的州衙其实是西平府的西夏皇宫,大大的逾制啊!

    高俅也觉得富丽堂皇的有点过头了,不过还没来得及一问究竟,就被赵仁礼等人恭请进了一间大殿。大殿内外,当然都是高俅的心腹府兵在控制着,他们比高俅先一步入城,也在定难军的官员引导下进驻了王宫。

    在高俅进入的大殿之内,酒席已经摆好,都是灵州这边能搞到的最好的珍馐美味。还有陪酒的,伺候的美人儿,也都跪成了一片,都是西域的艳色,别有几番风情。

    “宣帅,这些女子,都是我家节度使为您精心挑选的,可还看得过眼?”

    “好,好。”高俅只是应着,也没显得多有兴趣。并不是他不好色,而是他有的是钱,界河商市的发起人股东啊,又是官家的宠臣,家里会没有艳色?

    高俅在上首的一张椅子上(这是兀卒的位子啊)坐好以后,赵仁礼又满脸堆笑的奉上了一张礼单。

    “这是我家节度使的一点心意。”

    接过礼单翻看一瞧,高俅倒是挑了几下眉毛。礼单上的金银财宝,高俅是看不上眼的。不就是钱嘛,高俅有的是!不过礼单上面有十匹西域天马,十匹波斯良马,这可是有钱都买不到的好东西啊!

    “这是我家节度使给官家的上表,宣帅您先过个目?”

    赵仁礼又献上几份奏章,都是以赵乾顺的名义写的。

    “给本官过目?”高俅一愣,“不妥吧?”

    赵仁礼笑着:“这几份奏章,得请宣帅往上递啊,现在进奏官还没到兴州,您老又是兴灵宣抚,所以只能麻烦您了。”

    也对!高俅点点头,自己是宣抚兴灵嘛!而且定难军不久之前还是西贼,朝廷没有往兴州派进奏官啊。

    于是高俅接过奏章就打开瞧了,第一份奏章是认罪称臣喊爸爸的……态度很好啊!第二份奏章则是求官请地的,想要返还定难军节度使印信,另外求取河西节度使和安西大都护两个官职。并且请求管辖兴、凉、甘、肃、瓜、沙、于阗、疏勒、龟兹、碎叶等六州四镇。

    “怎么还有于阗、疏勒、龟兹和碎叶啊?”高俅感到有些奇怪,“那不是唐朝的安西四镇吗?”

    “那里也是我大宋的土地啊!”赵仁礼说。

    啊?高俅一愣,有这事儿?

    赵仁礼说:“此四镇在唐宪宗年间全部沦陷吐蕃,不过仅仅四十余年后,就由大宝于阗国起义收复了。而这个大宝于阗国其实是华夏之国,而且世世代代都忠于天朝的。在于阗恢复四镇后不久,就通过归义军向后晋称臣,国主李圣天也受封为大宝于阗国王。在大宋开国的次年,大宝于阗国王就遣使入朝,也受了册封,所以说是大宋之土了。只是可惜,大宝于阗国在真宗年间被中国总督,宋国汗,回鹘黑汗尤素服。卡迪尔汗给灭亡了……”

    “等等,中国总督?宋国汗?”高俅猛地站了起来,“这是怎么回事儿?谁那么大胆,敢自称中国总督和宋国汗?”

 第801章 儿臣赵乾顺 完

    (全本小说网,HTTPS://。)

    开封府,正是秋高气爽的日子。全本小说网,HTTPS://。m;阳光洒在梨花别院中,洒在后院当中小小的池塘上,也洒在了潘巧莲和几个不停闹腾的武好古的孩子身上。

    家里面的仆人忙忙碌碌的,趁着阳光明媚,将一床床准备带去界河商市的被褥报出去晾晒。罗汉婢最近又有喜了,才三个月,本来该是好好安胎的时候,可她却一点闲不住,还在院子里面跑来跑去,指挥一帮仆役收拾东西——她虽然第二次怀了孕,也挺讨武好古、潘巧莲的喜欢,但是奴婢的身份却没有解除,不过在武家的地位还是显著提升了。现在是武家的管家婆,武好古和潘巧莲准备搬家去界河商市的事儿,自然要她这个管家婆忙活上一阵子了。这可是好大一家子啊!

    武好古的六个儿女中,长子武义勇和长女武美娘,都已经到了可以开蒙的年纪。不过武好古却没有为他们聘请西席先生,而是让潘巧莲教他们算术和认字,还让奥丽加教他们一点基本的武艺。

    这倒不是他不重视孩子的教育,而是他认为宋朝的蒙学没多大用处,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接受更加“现代化”的蒙学教育。

    而这样的教育,在开封府是没有的。只有在界河商市才有一所筹备中的“新式蒙学”,是武好古按照记忆中后世的小学,再参考六艺书院的课程,再加上云台学宫出来的老师,才办起来的新式学堂,名称就叫“启蒙学堂”。

    等武好古阖家迁往界河商市后,武义勇和武美娘兄妹,就将成为启蒙学堂的第一届蒙学生了。当然了,男女还是要分班的。

    几个小家伙歪歪倒倒的奔跑着,两个大的在追逐一只皮球,就是蹴鞠游戏中使用的皮球。四个小的则跟着哥哥姐姐,摇摇摆摆的好像四只小企鹅。小孩子的叫声和笑声,响彻在庭院之中。他们一个个都长得健康壮实,看上去很让人放心。

    六个孩子闹得满头大汗,而在旁观看的潘巧莲却是娴娴静静的在看着书。她的长相本就美艳,现在成了两个孩子的母亲,年龄也长了一些,身材也婀娜了起来,变得犹如熟透了的果实,更加美艳不可方物。和煦的阳光洒下来,照在她的艳丽的脸庞上,而她却专注着手中的书册,秀美微蹙,若有所思。

    武好古则站在她的对面,正在一张画板上用铅笔打稿——他是刚刚从界河商市回来的,是来向赵佶汇报和谈进程的。因为同辽国的和谈涉及到了商市包税分配的问题,所以武好古也就参与进去了。而且他还趁机给高丽人挖了个坑,现在就是为这事儿回开封府说明情况的。

    潘巧莲看的书,也是武好古和苏迨、吕好问等几个大儒一起编纂而成的,还是哲学方面的书籍,名字叫《理性论》——没错,就是后世成为科学、民主和启蒙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