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豪商-第9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武好德是武好文的弟弟,武好文则是韩肖胄的姑父,武好德和韩肖胄的女儿差了两个辈份呢!虽然姑父的弟弟也远了一点,也可以不论辈份,可还是有点尴尬……

    不仅武好古有点傻眼,连韩肖胄也有点想不通了。武好德除了辈份比武义久高之外还有什么强过武义久的?论血统,武义久是嫡出,而且母亲还来自潘家将门,也是第一等的出身。而武好德的妈不过是从青楼里面买回来的小妾,在官场上没有人认为她是武夫人的,实际上就是个妾生子。

    论家财,武义久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已经不是家财万贯,而是万万贯了。武好德能有什么?

    论才华……都是小屁孩,谁知道将来能不能中进士?

    韩忠彦瞅了一眼哭笑不得的孙子,“肖胄,崇道,我看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全凭大爹爹吩咐。”韩肖胄是贤孙,当然不能忤逆爷爷了。

    武好古也不能和一个老年痴呆计较啊,当下便道:“此事还容我去和家父商议,一定是能成的。”

    “好好好,这就好了,哈哈哈。”韩忠彦大概真的糊涂了,明明吃了大亏,还笑得更捡了什么大便宜似的。接着又一指自己的孙子韩肖胄,“登高一呼的事情,老夫就不出头了,交给肖胄吧。”

    答应了!?

    武好古也没想到韩忠彦会恁么爽快,不过韩忠彦很可能是糊涂了,得看看韩肖胄的反应。韩肖胄那张面孔可真是纠结到了极点,挺好的武义久变成了武好德不说,而且自己还要去从军当团练头子……这事儿不合适啊!自己不是老爷子,他反正没几天奔头了,官家也不会猜忌。自己还年轻,要真手里握着一支能打的团练,再加上相州的地盘,不是变得和高俅一样了?不对,是比高俅更危险啊,因为相州距离开封府可比灵州距离开封府近太多了!

    ……

    此时此刻,在被开封府的繁华市井包裹着的旧皇城的皇家园林延福宫内,已经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工地。在耗时将近十年的琼林宫工程完工以后,延福宫的全面改建工程就正式开始了。位于旧皇宫西北角上,占了方圆数里之地的延福宫,现在已经被完全推平,有不少地方已经打上了白线,并且开始挖掘房屋的地基了。

    还有一些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弄来的古里古怪的石头,被集中堆放在了工地的一角,居然还有两个殿前诸班的兵士负责看管。

    因为赵佶的到来,今天延福宫工地的一切施工活动都暂停了。方圆数里的平地空空荡荡,只有一角堆积的石头才可以一观。

    赵佶今天是和蔡攸、武好文、米友仁、潘孝庵四人共乘一辆巨大的四轮马车从琼林宫一起过来的。在武好古和高俅相继外放之后,官家赵佶身边,就属这四位最最得宠了。

    另外,还有郭京、刘无忌和林灵素三个道士,也跟着赵佶一起到来。不过他们是骑马跟着赵佶的马车,并没有和官家共乘一车的那份荣耀。

    赵佶虽然迷信道教,但是在道士和士大夫之间,他还是很清楚孰轻孰重的。

    今天赵佶从琼林宫过来是为了一块高达三丈的“太湖神石”,为了把这块石头运进京城,武诚之和他的副手朱勔两人可真是费了不少心思和金钱。甚至还让京东纪家船厂专门建造了一艘运石海舟和一艘运石纲船(都是云台学宫船政学堂设计的)。而且还用上了一种名叫“踏轮起重机”的机械——这是纪忆使团从西方带回来的古代起重机,据说是两千年前发明的。利用人在巨大的轮子中踩踏以带动转轮和整个机械,可以吊起12000斤的重物。还可以通过另外一个绞盘拉动栓在吊臂上的绳索,以达到纵向移动吊臂的目的。

    不过还武诚之的派头比起历史上的朱勔还是大了不少,不会不给钱耍流氓的。也不会任意抽调官、商用船影响漕运——他只会专门从京东商市和界河商市订购了一批运石船,组织了一个“花石纲”船行,不仅可以运输花石木料供应开封府的各种工程,而且还能将北方的瓷器、牲畜、木器、铁器、石炭等等物资运往江南。

    从中取得的利润,可一点不比巧取豪夺少!

    赚了钱之后,武诚之又在苏州的太湖边上给自己修了个园子,名曰“安乐坊”,还蓄了不少美妾家伎,过得不知多逍遥。

    “好,好啊!”赵佶从马车上下来,看着不知道花了多少钱才从太湖拉过来的“神石”,一脸的得意。

    这样的石头,也只有成吉思皇帝才配拥有吧?

    “武卿,你爹爹的差事办得不错啊!”赵佶夸了一句,随后就将话题一转,“听说大郎还给你家三郎寻了门亲事?”

    “是啊,”武好文道,“是相州韩家韩肖胄的女儿。”

    “嫡女?”

    武好文回答:“是嫡女。”

    “不错啊,”赵佶笑着,“那朕就给保个媒吧……郭京!”

    “贫道在。”越来越像一个得道高人的郭京连忙上前听命。

    “回头走一趟相州,去对个八字,再给韩家的女儿看个面相。”

    “臣领旨。”郭京应道。

    赵佶点了点头,又对武好文和刘无忌、林灵素三人言道:“武卿、刘卿、林卿,封泰山和观沧海的事情,你三人多上点心……等辽兵一退,朕就要东巡了。”

    “臣等领旨。”

    武好文和刘无忌、林灵素三人,也都领了旨意。武好文的差遣也快换了,不再是海路市舶制置使兼知沧州,而是京东路转运使。赵佶封泰山、观沧海的一系列挥霍活动,就得由他来负责了。这番挥霍,又不知道要从户部和太府寺掏出多少金银缗钱了……一边在北面花了几千万上万万军费,一边居然还要封泰山、观沧海,大把的撒钱,这位大宋官家还真能当得起一个丰亨豫大啊!

 第1013章 兵临城下 一

    (全本小说网,HTTPS://。)

    在赵佶大手大脚挥霍着国库和太府寺内库,还盘算着等到打败契丹人以后再去封泰山、观沧海的时候。(全本小说网,https://。)

    界河商市附近,却正在进行一场临阵练兵。

    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可见这兵是得提前养起来的,临阵在想起要养兵、练兵,怎么看着都有点晚了。

    可是武好古这个奸商资本家做事情,总是少不了一番精打细算的。所以就没有养兵千日,只有临阵练兵了。

    当然,这也不是钱的问题,而是涉及到官家的信任,官场的制衡,还有武好古的实学团体内部平衡发展的问题。

    如果不是耶律延禧驻跸析津府城,武好古可不敢这样放开手脚把自己麾下的六个将的战兵、辅兵员额统统招满了。六将战兵就是足足三万人了!因为将工兵和骑辅兵也归入了辅兵,所以辅兵的人数也达到了两万五千左右。

    单是六将兵马满员之后,人数就达到了五万五千之多!怎么多的兵,而且上上下下都是实证派的人在管辖,怎么看都不符合大宋朝的老规矩啊!

    除了这五万五千新军官兵。沧州的团练兵也是以界河商市为首的,在“大名府会议”上,武好古为沧州团练争取到了两万人的额度。回了界河商市后也不再拖延观望,而是马上召开了沧州绅商会议,把组建团练的额度,分摊给了下面的市县。包括界河商市、清池县、盐山县、南皮县、乐平县、无棣县在内,一共一市五县,都参与了团练分配。

    其中界河商市承担了一万团练兵的额度,其余五县各自分配了两千。

    这两万团练兵,现在也都已经集中到了界河商市。和新军官兵一块儿,在契丹铁骑的威胁之下,开始接受严格到苛刻的训练了。

    大队大队的新兵,换上了武好古亲自选定的常服。其实就是北方农夫常穿的麻布短衫,还有收档的麻布裤子,再加上一顶范阳笠。衣裤都没有染色,而且尽可能做得结实耐穿。

    这些新兵蛋子,以营为单位,500——800人一起,穿得整齐,站在各自新建成的军营外面的操场上。面前则是戎服笔挺,头上同样顶着范阳笠,腰间悬着直刀或是宝剑的新军武官或者没有官身的小武官,就自然有了一种军队的气度。

    要在短期内把这些新兵带出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呢!

    如果不是云台系的骑士学院从前身的枢密院兵学司开始,到今年已经有了十一个年头,不仅培养出了大批的军官,而且也摸索出了一套在平时注重培养大小武臣(就是军官、士官),在战时再以小武臣和老兵协助调教新兵的练兵路数。光是五万五千新军,武好古这个宣抚司就拿不下来,更不用那些团练兵了。

    当然,沧州的团练兵也不是一点基础都没有的。至少界河商市中拉出来的一万人马还是相当不错的。他们的底子是博士团和界河公民兵,再加上一些雇佣来的效用士。也组成了两个将的步军,装备几乎和新军一样,只是没有配属多少瘊子甲,大部分的新兵都只能在训练完成后领到一身纸甲。

    给界河团练装备纸甲倒不是因为害怕有人拿兵器禁令说话,而是仓促之间根本来不及打造那么多的瘊子甲。

    哪怕界河商市和京东商市内有许多运用了水力锤的铁坊,还有两所用木炭炼铁的铁厂,但还是没有办法在短期内将七万五千人的大军完全武装起来。

    作为二线部队的团练,自然只能吃点亏了。

    武好古今天带着幕僚们到达界河商市南面的大营时,正好赶上了饭点儿。因为商市中的人们比较富裕,从来都是一日三餐在吃的。所以包括新军六将和沧州团练的兵士在内,所有人都是一日三餐。

    兵士们是以营为单位居住和进行日常训练的。这个时候每个营的驻地中临时搭起来的茅草顶的饭堂中,系着白色围裙的厨子正在分配饭食。只见他们一人守一口大铁锅。每个铁锅都冒着诱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