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甲午崛起-第9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被藏族史学家列入翻译大师的名单。

    朱元璋十分忌讳“光”、“秃”等字眼,就连“僧”也不喜欢,甚至连和“僧”读音差不多的“生”也同样厌恶;他曾参加过红巾军,因此不喜欢别人说“贼”、“寇”,连和贼读音相近的“则”也厌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明初文字之祸》中摘引《闲中今古录》说,杭州教授徐一夔在贺表里,因为写到“光”字和“则”字,朱元璋认为是讽刺他当过和尚当过“贼”,于是杀了徐一夔。

    但现代学者陈学霖研究称徐一夔在“被杀”的第二年,居然还给人写过墓志铭,事实是,他平平安安地活到八十多岁,死于建文二年,在朱元璋去世之后。

    在《大明御制皇陵碑》里,朱元璋本人也没有隐瞒自己出家和参加起义的旧事,倒是坦陈了这段在封建士大看来似乎很不堪的历史。

    朱棣全面继承了他父亲文字狱的暴政,杀了方孝孺后,立即下令“藏方孝孺诗文者,罪至死”,方孝孺的门人不得已,将方的诗文改名为《侯城集》,才得以行于后世。

    永乐三年十一月,庶吉士章朴家藏方孝孺诗文,被斩。

    其他跟方孝孺有关的文字也不行,比如方孝孺的老师宋濂(《元史》的作者)诗集中有“送方生还宁海”,全部被删节涂墨。还有练子宁的《金川玉屑集》也在查禁之列,还有建文帝的殉难诸臣的诗文一律被禁止发行,一切有关建文帝的文字都不许露面,还鼓励告密,如永乐九年,黄岩县告发有人持建文时士人包彝古所进楚王书,下法司严惩。

    浙江佥事韩邦奇因为看到宦官掠夺富阳茶鱼,为害一方,作歌哀之,被当地的镇守太监王堂认为诽谤圣上,下诏狱,罢黜为民。

    河南巡抚胡赞宗因为写迎驾诗中“穆王八骏”语为诽谤,被革职,杖四十。

    南京工部尚书吴廷举因为引用白居易、张永诗句“朝廷雇我做闲臣”“江南闲煞老尚书”,嘉靖帝大怒,将其革职。

    嘉靖十六年,应天府试,考生答卷多讥讽时事,考官评语失书名。

    嘉靖帝大怒,将考官江汝璧、欧阳衢下诏狱,罢黜为民,府尹孙懋下南京法司。

    洁格格笑眯眯道:“听陛下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呢。”

    “有吗?其实我也等于什么都没有说,只是有一条,不要不让老百姓说话,法律和文学,是不相冲突的。不能公开黄,却可以公开谈政治,但是要在一个范围内,这一点,跟黄一样。”萌总裁笑道,“千万不能搞文字狱。欢迎老百姓谈问题,什么都可以谈嘛,我们要欢迎。”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1179 保加利亚王国分三块】

    洁格格一听华皇说到文字狱,脸色微微的有点变了,因为文字狱最严重的就是清朝了,她又是清朝‘最后’一个格格,还是咸丰皇帝的亲生女儿。

    洁格格嘟着小嘴,看着窗外。

    华皇看洁格格的模样,就知道洁格格多心了,微微一笑,拉过洁格格的小手,“你在想什么?你呀,就是什么事情都爱揽到自己身上,清朝是清朝,你是你,你可以等于清朝吗?”

    洁格格回过脸,噗嗤一笑,“我也没有这么小气,在我这里,也是什么都可以谈。只是,我不太喜欢听。”

    洁格格的话,引得众人一阵欢笑。

    “哈哈哈。好,以后咱们当着格格的面,不谈清朝,都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还这么介意。”萌总裁哈哈笑道。

    “过去的事情?关键是没有过去多久啊?要等我这样的人都死了,才算是过去的事情呢。”洁格格撒娇道。

    清朝时期的文字狱是空前绝后的,而且随着统治的稳固而加深,越是统治稳定的时期,文字狱就越是登峰造极,至乾隆时期,以是无以附加的强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因此而扭曲变形。

    按照鲁迅大大的说法,“文苑中实在没有不被蹂躏的处所了”。

    顺治帝施文字狱7次,康熙帝施文字狱20多次,雍正帝施文字狱20多次,乾隆帝施文字狱130多次。

    清代前期文字狱大致有3种情况:清先世曾被明朝统治,受官袭爵,闻命即从。占领中原之后,清廷对此段史事讳莫如深,因此,不仅将旧有史籍刊削、禁毁,而且对凡继续编写乃至收藏者,则以“大逆”之罪滥加诛戮。清初反清思想久久不能消弭,尤其是汉族士大夫眷恋故明,宣扬“夷夏之防”一类思想,对巩固清廷统治极为不利。为了强化满洲贵族的封建专制统治,对反清思想就势必要用暴力加以打击。康雍之际,清皇族中权力斗争空前激化,史称夺嫡之争。雍正帝即位之后,为了巩固已得的胜利,除杀戮夺嫡诸王外,不惜借助文字狱来打击“党附诸王”的势力。

    华皇微微一笑,并没有谈论清朝的事情,随口道:“我们不说清朝。不光是华国,朝鲜和日本也有不少文字狱。朝鲜王朝时期,屡次有文字狱的记录,大多与政治斗争有关。朝鲜睿宗即位后,起用年轻将领南怡为兵曹判书,引起勋旧势力的不满。大臣柳子光上书指南怡诗句中“男儿二十未平国,后世谁称大丈夫”中的“未平国”是“未得国”之意,有谋反之心。南怡遂被逮捕,酿成大狱,他与大批人被处死。

    朝鲜燕山君时期,史官金馹孙修史时将老师金宗直的《吊义帝文》收入《成宗实录》中。勋旧派大臣李克墩趁机上书燕山君,称这篇文章的真实用意是将项羽和楚义帝影射为朝鲜世祖和鲁山君(朝鲜端宗)。于是燕山君逮捕了大批士林派人士,最后已死的金宗直被剖棺斩尸,金馹孙等被凌迟处死,还有很多人被斩首、决杖或流配。

    因发生年是1498年(干支纪年戊午年),故称戊午士祸。”

    “朝鲜人也有这么多的文字狱啊?”洁格格惊讶道,她不是很关心朝鲜,这主要是因为‘天朝上国’的想法作祟。

    洁格格现在比较重视关心欧洲的局面,却不是很关心华国的周边。

    在洁格格的心中,华国周边的国家,对于华国都没有多大的威胁,清廷还是很强大的。

    李泰熙听皇帝突然提到朝鲜的历史,粉脸一红,接着道:“朝鲜和清国的情况差不多,文字狱也不少。中宗时期发生“己卯士祸”,赵光祖以下大批士林派官员被处死、流放。事后,一个叫崔寿峸的人给叔父崔世节写信,劝他远离政治空气紧张险恶的朝堂,寻求外放,并赋诗:“日暮沧江上,天寒水自波。孤舟宜早泊,风浪夜应多。”崔世节将崔寿峸写的诗告发朝廷,崔寿峸被指有“谋害大臣”之意而被下狱处死。朝鲜光海君时期发生金直哉之狱,在其中一个牵连者黄赫被抄家时,发现了儒生权鞸的一首诗:”宫柳青青莺乱飞,满城冠盖媚春辉。朝家共贺升平乐,谁使危言出布衣?”朝廷认为“宫柳”指的是光海君妻家柳氏,整首诗在讽刺朝廷,因此权鞸也被捕,最后被杀于流放途中。

    朝鲜英祖时期,清朝人朱璘编的《明纪辑略》流入朝鲜,其中有称李成桂为高丽权臣李仁任之子及篡国等内容,英祖下令在国内焚毁《明纪辑略》,并严惩有关人员。从购入此书的使臣到译官、书商、购书者,皆被处决或戮尸,累及家族,牵连被杀者将近千人,史称“诬史之狱”。名家士子,亦多横罹冤死者。

    朝鲜高宗时,清朝驻日使臣黄遵宪所撰的建议朝鲜开放国门的《朝鲜策略》流入朝鲜,得到朝廷的首肯。但儒生们坚决反对开放国门,于是高举“卫正斥邪”的旗号,掀起上疏运动,史称“辛巳斥邪运动”。高宗下令逮捕上疏儒生,其中华西学派儒生洪在鹤的上疏被认为有“谤讪朝廷”之文字,斩首示众;李晚孙、姜晋奎等上疏儒生被流放荒岛。”

    萌总裁微微一笑:“不光是朝鲜,还有日本也一样,日本古代的文字狱主要集中于江户时代。德川幕府建立后,文网渐密,下令禁止提及任何跟德川家有关之事。鹿岛万兵卫在其所著的《江户的夕荣》一书中这样说道:关于旧幕时代的书物,与政治有关的勿论,与德川家有关的哪怕再小的事情也不得随意提及,如有触犯,那只有在远方荒岛上再叙了。日本近代文人宫武外骨所著《笔祸史》中,收录日本历史上136起文字狱事件,其中127起发生于江户时代。宫武自己也在书序中感叹道:像本人这样屡罹笔祸者恐怕古今东西实属罕见,这要是在幕藩时代恐怕早已被游街斩首示众了。封建统治者有不能被人提及的地方,就要来一次文字狱。”

    “陛下是正统的推倒封建统治的人,自然不存在这个问题。”卡特莉娜卡芙公主笑着总结道。

    萌总裁点点头,“对,华国就是要坚定的走民主的路线,可以导正,却不要用严厉的手段去约束,以导正为主。这是一项基本的国策。”

    “是,陛下。”卡特莉娜卡芙公主,洁格格,李泰熙都是有职衔的官员,听皇帝说的郑重,一起起身答应。

    华皇微微一笑,看向火车车窗外,欧洲的风景和华国的,有什么分别?

    华皇一行就这样一路说说笑笑,暂时不去想这次欧洲访问的压力,于三日后,抵达保加利亚王国。

    保加利亚王国是1877年俄国对土耳其宣战,土耳其战败后才重新独立的。

    1878年2月俄土战争结束后,保加利亚摆脱奥斯曼土耳其的统治获得独立,曾一度实现统一。

    但由于因战争而精疲力尽的俄国无法顶住英、德、奥匈帝国等西方列强的压力,根据1878年7月13日签订的《柏林条约》,保加利亚被一分为三:北部的保加利亚公国、南部的东鲁米利亚和马其顿。

    东鲁米利亚仍然是奥斯曼帝国控制的。

    它的首都是普罗夫迪夫。

    东鲁米利亚全境位于今保加利亚南部。

    鲁米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