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灭明-第1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人,属下似乎明白了……”沈道老眼几乎放光,返老还童似的。

    “不仅白天,如果光线不是太暗的话,是在夜晚,也能看到隐藏的敌手,”李自成从怀掏出图纸,“沈大人,让空闲下来的匠人们,根据图纸,再造出七台同样的望远镜,回头让人去官衙取几块玻璃。”他要先给各部的主官配发一台望远镜,以观效果,如果望远镜不太适合战场,还需要改良,特别是更改倍率。

    “大人……”沈道支支吾吾,见李自成正看着他,为免误会,遂一咬牙道:“现在闲置的匠人,恐怕只有方志他们了……”

    “这是为何?其余的匠人呢?”李自成皱起眉头,他不信了,这么好的待遇,难道还会逃亡不成?难道匠人们是白眼狼,养不熟吗?

    “回大人,所有的木器匠,以及没有明确任务的匠人,都被曹建带去西海了,”沈道小声道:“曹建说,是大人让他们打造战船的,他已经从汤主教手得到造船的图纸,早备背材料去了西海……”

    李自成这才想起,无论是打造军用战船还是运输用的商船,只能在西海沿岸,总不能在西宁造船,然后从陆地抬去西海,遂道:“那让方志他们去做吧,几个望远镜,也用不了多长的时间。”

    西宁步枪乃是新的断代火器,除了少量的维修工作,暂时不需要改良,方志他们这些火器匠,暂时基本无事可做。

    “是,大人,属下这去知会方志他们。”

    李自成离开匠作坊的时候,心有些不乐,这个曹建,这么闷声不吭去了西海造船,材料准备得怎么样了?有造船用的船坞吗?需要人手协助吗?西海远离西宁,万一遇蒙古人偷袭,如何保护造船厂?

    刚刚出了匠作坊,李自成立即大声道:“小米派人去西海看看,这个曹建,究竟在搞什么鬼!”

    “是,大人,属下会立即派人去西海。”

    下午,李自成照例去女校授了半日课,不过,这一次他提前出了校园,来到操训场。

    周宾的募兵工作已经结束,已经亲自在训练这批新兵,但属下大部分伤兵,却是没有归队,不过,在取得三角城保卫战的胜利之后,他刚刚被提升为西宁唯一的从千户,无论是他本人,还是原先的士兵,据说训练起来都是玩命。

    操训场,李过与周宾分别占据了东西两端。

    一天的操练,已经进入尾声,李过却是沉着脸,一丝不苟地在指点着士兵不规范的动作,连一向游侠性子的高一功,也是规矩,可能是在高迎祥手下历练了一年多的缘故,性子已经磨得差不多了。

    而另一端的周宾,没有李过那么自在了,几乎是在手把手教着士兵,不得李过的士兵已经训练了一段时日,除了有限的几名伤兵归队,他的士兵几乎都是刚刚招募的新兵。

    见到李自成忽然出现在自己的身边,周宾慌忙迎去,翻身便拜:“属下周宾,叩见大人!”

    “从千户不用多礼,”李自成让周宾起身,含笑道:“怎么样,这些新兵,训练起来有难度吗?”

    “这些新兵,简直蒙古人的牛羊还笨,连左右都不分,”周宾下意识抹了把脸的汗渍,又回头看了眼正在训练的士兵,忽地指着一人道:“大人你看,那个周五,连盾牌都拿不稳,险险的要脱手,这要是了战场,还如何与蒙古人拼命……”

    “哈哈,从千户不要着急,”李自成大笑,“他们都是新兵,训练不及三日,怎么能用老兵的要求对待他们,放心,只要坚持下去,不过十日,他们会脱胎换骨,你看双喜属下的那些士兵,也十几天的时间吧?”

    周宾摇着头叹息,“哎,这些兔崽子,真不知道何日才能达到李百户士兵的那种水平……”

 第208章 河西走廊

    这几日闲来无事,李自成白天几乎都是窝在女校,他要抓紧一切时间,将以前请假的日子补回来,争取让这些学子早些毕业,以便传授更多的学子。(全本小说网,https://。)

    官亭渡口一直没有讯息传过来,李自成有些不放心,为了应对曹诏在陕西剿灭盗贼的事,官亭渡口不仅有马有水的重兵驻守,更是将宋部三百余士兵全部调派过去,以免盗贼和流民大量西渡黄河,涌入西宁。

    这日午后,李自成来书房转转,顺便查看来自各自的讯息,王安平的游骑终于送来了陕西的讯息。

    根据讯息,陕西的盗贼已经被曹诏驱散,盗贼的首领或死或擒,已经分崩离析,李自成这才长出一口气。

    这与后世的历史惊人的一致,无论是盗贼还是流民,都看不西宁这样的边陲,或者说,即便来到西宁,在多民族的熔炉,他们也没有安全感。

    流民逃亡的方向,主要有三条:西南方向,经蜀道入川;东南方向,跨越黄河,沿淆函古道进入河南洛阳;还有一处,是直接东渡黄河,进入山西。

    其蜀道、淆函古道不仅艰涩难行,沿途又有关隘,只要朝廷驻扎一支军队,以盗贼的战斗力和手无缚鸡之力,根本无法大规模通过,或者说,沿着这两条道路逃亡的盗贼和流民,基本都被朝廷的大军剿灭了。

    张献忠后来的入川了,而且在西川称王,那是他主动入川,而且是在投降朝廷之后,得到朝廷的庇护,有足够的时间穿越蜀道。

    现在陕西的盗贼和流民,正像王安平所说的,除了被剿灭的,大部分都是逃向一河之隔的山西。

    无论盗贼是逃向山西、河南,还是西川,只要远离西宁,便与西宁没有直接的关系,即便李自成想要解救他们,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现在的西宁,能够自保已是万幸。

    李自成拿起行军地图,现在是三川府,也是原先的碾伯所地区,已经集了马有水、宋两部,八百余名士兵,既然盗贼的事没有下,他们也不能闲着,不如趁机由南向北,先拿下古浪所。

    从行军图看,古浪所紧靠边墙,位置相对独立,介于庄浪卫和凉州卫之间。

    古浪所的面积不大,又与庄浪卫之间隔着分水岭,应该从属于凉州卫,但现在却是独立成所,不知是什么缘故,也许当年设计卫所时,庄浪卫与凉州卫之间,多了一块空地,总不能闲着,朝廷在此设立了古浪所,用于防护这一段边墙。

    这只是一种感觉,李自成并不知道古浪所的真实情况,次王安平送来古浪所的讯息,他的心思不在古浪所,只是随意浏览一遍,并没有刻意记在脑子里,他似乎记得,王安平并不是使用信鸽,而是特意命令游骑送回的讯息。

    他在书翻找起来,果然找到了那份讯息,原来是一份古浪所的军事布防图,标注得十分详细,因为容量太大,所以无法使用信鸽,王安平大概是因为古浪所与已经隶属于西宁的庄浪卫相邻,所以在古浪所下了不少功夫。

    与李自成设想的完全相反,古浪所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卫所,因为境内有一条叫做“古浪”的河流而得名,令李自成稍感意外的是,这条滋养了古浪军民的河流,竟然冲出了边墙,最终流向东面的荒漠。

    虽然是荒漠,但边墙之外,便是蒙古人的天下,而古浪河谷便是蒙古人入侵的通道,虽然古浪河的水量远远不如它西北面的石羊河、讨来河,沿岸水草也是不够旺盛,不过,蒙古人要是遭受天灾人祸什么的,一旦饿极了,也会沿着古浪河谷入侵,所以古浪所的主要军事目的,便是守护边墙的缺口。

    古浪所境内的堡驿不多,只有松林堡、石峡关、泗水屯堡等寥寥数个,但这些堡驿都在古浪河以东,介于古浪河与边墙之间,除了拱卫边墙,主要还是守卫古浪河谷的通道,特别是石峡关,据说最早筑关的是大汉的霍去病将军。

    与古浪所极为重要的地位相称,现在的古浪所,实际士兵达到五百人,在卫所士兵大逃亡的境况下,这简直抵得一个“卫”的士兵。

    机会在眼前,但古浪所的士兵太多,土地又小,士兵相对较集,要想兵不血刃拿下古浪所与所有的堡驿,难度实在太大。

    李自成原本想亲自指挥,想了想还是放弃了,他要总管全局,如果不是紧要关头,还是少离开西宁为妙,再说,他还要给女校的学子们授课,现在可能轻松点,一旦忙碌起来,可能很长时间无法授课。

    最重要的是,要让几大百户官学会打仗,必须给他们战场训练的机会,如果像诸葛亮那样事必躬亲,最后必然是人才调零,“汉无大将,廖化做先锋”,不仅是蜀国的悲剧,更是诸葛亮个人性格的悲剧。

    现在三川府左近只有八百士兵,要将集优势兵力,一举拿下古浪所,看来得要马有水、宋合兵了,但他们二人都是百户官,由谁做为主官,领导这次战斗?

    李自成思索片刻,决定交给宋。

    虽然宋不是嫡系,但宋老成,战斗经验丰富一些,马有水虽然出自亲兵总旗官,算得嫡系了,但他太年轻,战场经验少,次征服撒拉尔人的时候,差点出了问题,几乎将小命都丢了,一句话,虽然有虎气,有血性,但还是太嫩。

    宋次作为刘云水的辅官,协助刘云水拿下碾伯所,公平对待,应该给予他领兵作战的机会,而马有水已经相对独立地攻打过庄浪卫的各个堡驿了。

    李自成收拾好行军图,立即给宋写了一封长信,连同古浪所的军事布防图,一并预备传令兵送去三川府,在信,李自成一再告诫宋,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争取兵不血刃,封锁讯息,对百姓秋毫无犯,如果条件不成熟,可回信说明,暂时放弃攻击古浪所。

    在占据整个陕西行都司之前,李自成不想与朝廷翻脸,或者说,他只想躲在朝天的羽翼之下,闷声发大财,一点点积蓄自己的力量。此时春耕早已结束,小规模的战斗,只要不是拉锯战,不会影响农业生产和收成,未来的古浪所,还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