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灭明-第3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自成知道郭世俊是有所指,他也希望如此,只是一直不敢确信,“这有可能吗?汉人的识字率,不会超过一成,在西宁、陇右这样的边陲,识字率恐怕连半成都不到。”

    “完全有可能,”此时的郭世俊,似乎回到后世的讲堂,“汉人数量众多,大都督不要小视汉人的创造力,后世已经现出了蛛丝马迹!”

    “蛛丝马迹?”李自成知道自己的这位老师,从教历史多年,不但掌握了大量的史实,也曾经分析过,发表了大量的论,在大明再次相遇,还得静心做一回学生。

    郭世俊道:“兰芳共和国,大都督听说过吗?”

    “兰芳共和国?”李自成倒是听说过,起初他以为这是华人的骄傲,但查阅资料后,却与他原先的想法,有很大的出入,特别是兰芳共和国灭亡之后,华人后裔西进马来半岛,后来在麻六甲建立了一个以华人为主体的国家——星加坡。

    明明是华人为主体的国家,与央之国同同种同貌,却要追随星条旗的步伐,硬是在南海打击母国的势力,延缓母国的崛起速度,给母国的崛起人为制造更多的障碍。

    这样的族群,不去关心也罢!

    “兰芳共和国的全称,叫兰芳大统制共和国,以西历一七七七年为元年(也有以一七七四年为元年的,不可取),元首称‘大唐总长’,”郭世俊不知道李自成的心思,继续道:“这是一个以‘禅让’和‘选举’相结合的国家,与星条旗国成立的时间差不多!”

    “……”

    “其实,谁先谁后不重要,重要的是,兰芳共和国与星条旗国在成立的时候,并不知道彼此的存在,他们所建立的选举制度,是来源于两种完全不同的化,也是说,汉人的化传承,如过与商业化相结合,完全可以产生自己的、以‘选举’为特征的政治制度,从而引领央之国步入现代化国家!”

    “世俊说得是,不过……”李自成也不完全赞同郭世俊的观念,因为后世曾查阅过有关“兰芳共和国”的资料,他对兰芳共和国亦有一定的了解,“选举制度,乃是有产阶级争取政治权力、保护自身财产而产生的一种结果,是商业化下的产物,但是现在的大明,‘士农工商兵’各阶层等级宣明,并不具备主流的商业化。”

    “大明的北五省,因为是与鞑子作战的主战场,加天灾人祸,商业化的确没有出现,”郭世俊眯缝着双眼,道:“但长江以南,多年没有出现过战争,倒是孕育了商业化,满清时代的‘江南织造’,大都督可曾忘了?”

    “‘江南织造’?”李自成立马联想到《红楼梦》,他第一次看到“江南织造”这四个字,是从《红楼梦》看到的,这四个字可是涵盖了江南的繁华,他心内蓦地一惊,“织造”自然是指纺织业,似乎英伦的“产业革#命”,是从纺织业开始的,难道“江南织造”也有可能孕育着一场革#命?

 第399章 密谈(中)

    不过他很快摇了摇头,“江南的纺织业,后来并没有得到发展,而且,那是满清时代,距离现在还远着呢!”

    “其实并不遥远,现在的江南,纺织业已经十分发达,”郭世俊露出淡淡的笑意,“满清在割裂汉人化的同时,为了统治央之国,只是顺应了时代的潮流,江南的纺织业,真正的黄金时期,还是在明末!”

    李自成想想也对,以满清游牧的性子,断不会发展工商业,他也知道江南现在的繁华,所以他在西宁制造的“玻璃、香水”等奢侈品,都是销往江南,那儿才会卖出好价钱。(全本小说网,https://。)

    “大都督可知‘东林党’?”郭世俊继续道:“他们基本是江南商人在政治的代言人,江南的商人,或是助学,或是直接支持族寒门读书求学,他们一旦入朝为官,自然会代表江南商家的利益。”

    李自成心道,看来这些东林党人,将来定不可小嘘。

    “除了江南的商业逐渐发展起来之外,还有思想家的出现,”郭世俊的后世,乃是历史教授,工作内外,都是要研究史学的,这些知识,对他来说,不过是常识,“像王守仁的‘心学’、黄宗羲的‘无君说’等等,其王守仁的‘心学’影响深远,从‘心说’发展起来的,唐甄的‘抑君富民’,还有泰州学派李贽的‘扬商贾,’都是对君主的‘家天下’和‘程朱理学’、儒家思想的极大抨击,初步体现了商业化的要求。”

    李自成对这些思想层面的东西,只是一知半解,只有听讲的份。

    “特别是这个唐甄,如果央之国能植入商业化,他是鼻祖,”郭世俊用手轻轻敲着面前的方桌,微闭着双目,一副努力思索的样子,“他好古希腊的柏拉图、德国的黑格尔、法国的卢梭,”微微摇头叹息,“只可惜这个唐甄,现在恐怕还是孩童,我们没法看到他的学说。”

    “世俊,这些思想家们,真的那么重要吗?”

    “任何一个时代的质变,都离不开思想家的引导,在古希腊,也叫哲学家,这些启蒙思想家能开启民智,引领着人们为实现新的、理想的国度而奋斗!”郭世俊说道这儿,却是摇头叹息,“只可惜,儒家的思想太根深蒂固了,想要出现真正的启蒙思想家,实在的太难了!”

    李自成也知道这个现实,要改变国民的思想认识,绝对不是短时间的事,但开国帝王可以利用自己的威望,和杀伐果断的决心,推动这种变革的进程,缩短变革的过渡期。

    只要有一丝可能,他绝对不愿错过!

    “依世俊的看法,我们完全可以建立一个商业社会,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一整套制度?”

    “这个……我却是不知,我知道,这是一种趋势,最终一定会实现,但实现的时间和条件,我却没有探究过,”郭世俊忽地睁大双眼,目光定在李自成的脸庞,“大都督,你不是现在准备建立这样的一套制度吧?”

    “为什么不呢?”李自成原本预备践行了,听了郭世俊的一番话,更是让他理清了脉络,“一个先进、强大、统一的国度,自身的凝聚力强,完全可以在立国之初,创立出一种全新的制度。”

    “可是,大都督刚才说过,现在的百姓,识字率不到一成,”郭世俊似乎打了退堂鼓,果然是人的性子,“而且,现在的百姓,是真正意义的农民居多,他们并没有多少国家意识。”

    李自成却是信心满满,以他在天命军的威望,不下于后世的毛太祖,“开国之初,百姓获得了巨大的收益,对前途充满希望,对国家充满热情,对君主心怀感恩,如果开国之君适当引导,百姓完全可能参与道这场变革来,建立他们心理想的国度。”

    郭世俊沉思良久,方道:“大都督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制度?是选举制度吗?”

    “对,君主立宪!”李自成回答得铿锵有力。

    郭世俊用异样的目光盯着李自成,深邃得至少是他这个年龄的两倍,“大都督,为何?”

    李自成没有回避郭世俊的目光,却是泰然道:“纵观历史,央之国无论建立多么强大的王朝,存在不过数百年,然后进入土地、财富兼并高潮,随后在天灾人祸的诱导下,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地,不得已揭竿起义,最终王朝覆灭,皇族被诛!”

    “……”

    “营造以选举制度为代表的商业社会,不仅能让百姓的不满有一个宣泄口,更是将权力与经济利益分开,所有的人员必须做出选择,要么拥有权力,要么行商谋取经济利益。”

    郭世俊此时倒像是学生,他小心地道:“大都督,到时候……你能忍受失去权力的痛楚吗?”

    “这是一种趋势,谁也阻挡不了,违背历史规律的人,必将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他所建立的王朝,也会覆灭,像是袁大总统,”李自成淡淡一笑,道:“我可不想自己的子孙被新王朝所灭,在我百年之后,香火此断绝!”

    郭世俊也被说得心潮澎湃,有机会开创一个时代,谁又甘于置身度外?但他还有些不放心,“大都督,到了彼时,你还会记得今日的理想吗?”

    “所以我正在建立这样一种制度,从基层做起,从基础做起,一旦制度确立下来,在百姓生根发芽,谁也改变不了,包括开国君主,除非他要毁灭自己一手开创的新王朝。”

    “已经在建?大都督……”郭世俊一时不解,天命军的属地,不过在陇山以西,边陲之地,经济极为落后,难道还能成为这一套制度的试验床?

    李自成便将陇右省的现行体制,简单说了一遍。

    郭世俊顿时目瞪口呆,连口水滴入茶水杯都不知道,直到李自成看着他淡淡地笑,他才发现自己的失态,忙用宽大的衣袖擦去口水,尴尬地一笑,“大都督的作为,太骇人听闻了,失敬,失敬!”又是拱手行礼,掩饰过去。

    李自成见郭世俊神采奕奕,精神处于亢奋阶段,回去也睡不着,便道:“世俊对天命军的未来有何看法?”

    “我没什么看法,”郭世俊摇头,“大都督,我并不善于运筹帷幄,我只是一名教师而已,不是战略方面的专家,不过……”顿了一顿,方道:“若是大都督说出自己的打算,我倒是可以帮着参详参详……不知道大都督……”

    “这有什么不能说了?对世俊,我毫无保留,”李自成接过话题,道:“我的计划,主要有五点,其一,扩军,在粮饷、人员充足的情形下,逐渐扩充军备,增强自己的军事力量。”

    这是天命军存在的基础,也是李自成实现理想的重要保证,可惜,对于军事的事,郭世俊一窍不通,遂不敢开言,只是默默点头。

    “其二,修内政,也是刚才所说的,在陇右省逐渐推行选举制度,现在才是开始,将来逐步完善,并形成一套制度,还会推广至西宁、甘肃,待陇右形成稳定的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