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灭明-第4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自成用毛笔将原图复制了一份,预备王徵生产出自行车后,让他在兰州进行研究。

    毛笔字写起来费尽,又不擅长,没办法,现在没有钢笔性笔,连铅笔都没有……

    李自成忽地一悟,既然没有,为什么不造?他已经准备大力发展兰州,没有工业制造,兰州如何能发展?西宁好歹有了香水、蒸馏酒、肥皂、自鸣钟、皮衣、地毯、葡萄酒、羊毛衫等各种厂家,兰州有什么呢?

    似乎只是将虎头山的玻璃厂迁过来,还有一个梳妆镜,只有两个工厂,实在难以惠民,必须增加工厂的数量,让普通的百姓受惠,百姓富裕了,手有了闲钱,购买力提高了,反过来又能促进工商业的发展。

    这样想着,又在资料翻找起来,果然找到了铅笔的生产图纸,还有一种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牙膏、牙刷!

    牙膏的生产较复杂,但主要原料是碳酸钙、磷酸氢钙、二氧化硅,矿石都可以找到,只要花些时间,没准还能出现一个大化学家!

    按照图纸的说明,牙刷都是都是塑料制品;这个时代,无法直接生产,不过,根据现代工业发展水平,刷头和手柄可以用竹制,刷毛用猪鬃,洗净了切割整齐。

    李自成隐约记得,世界第一把牙刷,出现在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的宫廷,刷头和手柄都是骨质,那是宫廷,不计成本,如果要生产出大众化的牙刷,还是用便宜的材料为好。

    制造牙刷,最繁琐的是在刷头钻孔,以及将刷头和手柄打磨光滑,这交给商家了,也许钻孔机、打磨机此出现,百姓的智慧是无穷的,关键是如何引导。

    铅笔、牙膏、牙刷这三种生活用品,李自成不打算自己生产,他的主要精力,还是在军国大事,如果什么事情都由自己来做,不但时间不允许,也不利于技术的发展。

    既然自己不生产,那么交给谁来做呢?

    李自成忽地想起了即将投入市场的纸币,心有了主意,奥,还有靖远县的吴家,当日天命军进入靖虏卫,吴家对天命军没少支持,不管吴绅是真心支持天命军,还是迫于形势,被逼向天命军示好,自己总得给他机会,将他真正拉近天命军的盟友范畴。

    于是,李自成立即拿起毛笔,给吴绅写了一封长信,为了感谢他对天命军的支持,自己将赏他一份及其重要的技术,让他派出可靠的人手,来兰州生产、销售,保准利润丰厚。

    李自成将书信封好,着人骑马送至靖远县,而牙膏、牙刷的生产图纸,这是锁进抽屉,暂时封存起来。

    ………………………………………………………………

    经过无数次的宣传,兰州城内,对于天命军即将发行纸币的事,已是尽人皆知,自从天命军进入兰州,没发布一道命令,百姓都是翘首以待,但这一次,百姓多半惴惴不安,他们被大明的宝钞坑怕了,即便手没有余钱兑换,但还是发出感叹:世道真是变了!

    身着迷彩军服的天命军士兵,几乎布满了城内的大街小巷,严密监视之下,谁也不敢当众发出怨言,城内也没有发生异动。

    虽然面临着被洗钱的可能,但离开了兰州,恐怕连肚皮都吃不饱,再说,百姓们并没多少余钱,纸币与他们的关系并不大。

    在郭世俊的协调下,兰州城内最大的四家商户,黄家、李家、刘家、竺家,都表达了对纸币的支持,根据各家实力的大小,黄家、李家各认筹了一万元,刘家、竺家各认筹了八千元。

    郭世俊预备一期向市场投放的纸币,总共才五万元,除去四家认筹的三万六千元,李绩部军饷发放了一千二百元,城内官员的俸禄二百元,剩余的纸币只有万余元。

    华夏银行并没有挤兑的压力,除了库存的十二万两白银,还有黄家、李家、刘家、竺家认筹的三万六千两白银。

    也是说,四大商户手的三万六千元纸币,是用银子从华夏银行兑换的,他们得到纸币的同时,也将同等价值的白银交付华夏银行。

    现在华夏银行库存的白银,达到十五万六千两,足足是纸币的三倍。

    李自成也是惊,这一转手之间,华夏银行的库存增加了三万六千两,这和空手套白狼有何区别?不过,只有维持纸币的信用和价值,华夏银行才能真正成为天命都督府的取款机!

    经济学家是伟大,他们不像科学家那样创造产品,却能让货币发挥意想不到的效用。

    九月五日,纸币正式在市场流通,与此同时,华夏银行开通了银钱与纸币的兑换业务,百姓可以将自己手的纸币兑换城银钱,也可以将银钱兑换为纸币。

    郭世俊估计,最开始的时候,百姓不太信任纸币,还是以兑换银钱为主,华夏银行绝大部分窗口,都用于兑换银钱,只留下一个窗口,专门给百姓兑换纸币。

    大约从辰时开始,华夏银行开始忙碌起来,陆陆续续兑换银钱的小商小贩,已经在银行门口排起了长队,全部是兑换今日收到的纸币。

    华夏银行的大门前,天命军的士兵荷枪实弹,静穆如铁,只有一名小旗官来回走动,“别挤,都排好队,银行有的是银子……”

    兑换到铜钱的黄獐,则是眉开眼笑,他是华夏银行的第一位顾客,还获得了两钱的奖励,“嘿嘿,真能兑换铜钱,还有奖励!”又将刚刚兑换的铜钱,放到口咬了一口,“嗯,真的,真的!”

    便有人便闪出羡慕的眼神,如果不是在市集溜达,早些过来兑换,也许那两钱是自己的……

    来兑换银钱的,基本都是普通的小商贩,也有是出售本家自产蔬菜、羊肉、鸡蛋的,手也没多少纸币,幸好郭世俊早有准备,不但预备了大量的铜钱,还将白银分做一两一两,兑换起来,十分便利,速度也很快。

    站在队尾的一名老农咕嘟道:“既然可以兑换,为何要如此繁琐,直接用银钱交易,也省得来此排队……”

    负责维持秩序的小旗官听到声音,把眼一瞪,厉声道:“这是大都督、郭大人思索的事,尔等知道什么?当日若不是天命军给你粮食,又分发了土地,都不知道你去哪儿看守小麦去了……”

    那老农吓得一哆嗦,忙将充满皱褶的老脸别过去,不敢再看那凶神恶煞似的小旗官。

    至午饭时分,华夏银行外排队兑换银钱的百姓,方才渐渐散去,银行暂时停业,进入午休时间。

    副行长崔轩立即将午的业绩,汇报给郭世俊。

    李自成恰好也在金银司,看到崔轩匆匆过来,便随口道:“轩,午回收了多少纸币?”

    崔轩忙拱手道:“回大都督,一共一千三百二十八元六角四分!”

    “一千多元?还好,不算太多!”李自成并不清楚兰州集市一日的交易量,但市场有近四万元,这才回收一千多元,至少四大商户认筹的纸币没有大量出手,“有来银行兑换纸币的吗?”

    李自成自己都笑了,如果有人来银行兑换纸币,那银行门前,怎会排出长队?百姓之间,直接交换岂不更省事?

    “回大都督,暂时……没有,所以小人将原先预备兑换纸币的那个窗口,临时改为兑换银钱了!”

    “这样也好,可以提高兑换的速度,百姓心的担心也会少些!”李自成又看向郭世俊,“世俊,继续加强纸币的宣传,重点是都督府令!”

    “是,大都督,”郭世俊道:“属下派出的人手,继续在路口、市坊、居民区进行宣传,又重新张贴了不少宣标语,银钱和纸币兑换自由;任何人不得拒收纸币或银钱;货物不得涨价,违令者重罚!”

    “嗯!”李自成点点头,他对银行内部管理的事,暂时没有兴趣,交给郭世俊好了,便起身离开金银司,回到后衙的家。

    下午,李自成换普通百姓的服装,正要去市集转转,何小米却是来报:“大都督,王徵大人从西宁来了,正在都督府外等着求见!”

    “王徵?”李自成哈哈一笑,“来得不慢嘛!我先换身衣服,随后便到,小米先将王先生领入书房奉茶!”

    “是,大都督!”何小米答应一声,便跑开了。

    李自成来到书房的时候,王徵正在品茶,与次相,王徵更显苍老了些,头发严重花白,白多黑少,面的肌肉也是明显出现了松弛。

    李自成知道,这段时间,为了自行车,王徵一定没少操神,这是王徵一生最有意义的一段光阴,也是最为艰辛的一段时光。

 第527章 兰州新城

    王徵是带着他刚刚研制的自行车,来到兰州天命都督府的,见到李自成,忙翻身下拜,“叩见大都督!”

    “王先生不必多礼,快快起身!”李自成将王徵按在对面的木椅坐了,又让何小米奉了茶水,目光却是盯在自行车,心不觉一动。(全本小说网,https://。)

    王徵研制的自行车,与后世的自行车在形状基本类似,设计没什么问题,但李自成忘了极为重要的一环,这个时代没有橡胶,王徵的自行车,乃是木轮,不用说李自成都知道,不但速度不去,还非常颠簸。

    李自成在脑思索片刻,似乎大明内地都不产橡胶,似乎南洋一带才有,将来问问郭世俊,不知道他会不会有什么法子。

    和王徵说,基本没用,他都不知道橡胶是何物,更不会知道橡胶的功用。

    李自成拱手道:“为了自行车,王先生辛苦,不知道这辆自行侧,每个时辰能行多少路程?”

    王徵目精光一闪,道:“回大都督,每个时辰能行三十里,马车,属下设计的那种自行车,速度快了不止一倍,还是大都督的脑子好使!”

    我的脑子哪是好使,让你日日看到大街有人骑自行车,那时你自己也能设计出来,还用如此费心?李自成淡淡一笑,道:“本都督只能说个大概,要生产自行车,还是靠先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