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灭明-第9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出的一人,原来是前文渊阁大学士、礼部尚书蒋德璟!

    朱由检见吏部尚书李遇知、工部尚书陈必謙都是须发尽白,显然年岁不小了,隧道:“华夏虽然需要人才,但二位年岁太大……”

    李遇知忙跪拜于地,以头叩地,道:“老臣……小人须发白,是为了华夏新朝,皇上没有召见,臣是以须发皆白,若是皇上肯用小人,须发自然转墨……”

    “一派胡言,须发岂能转白?”李自成明白他的心思,打着为华夏效命的幌子,实际上是舍不得放弃手中的权利,难道华夏的朝堂,任由你们弄得乌烟瘴气?他喝退李遇知,让他解甲致仕,回家颐养天年!

    李遇知见李自成发怒,这才灰溜溜地出去了。

    对于陈必謙,李自成也是好言劝退,如果华夏需要他们,到时候将着人知会他,实际上就是婉言谢绝了。

    剩余的八人,年岁多在四五十,在这个时代,年岁不算小,不过,他们有丰富为政的经验,如果诚心为国,倒是可用。

    他们是否有机会为新朝效命,还需要经过简单的考核。

    李自成目视宋献策,他是人事部长,选拔人才主要是他的事,甚至需要他观察面相,发挥算命先生的本色。

    宋献策扫了八人一眼,道:“诸位,你们是都是大明的重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京师城破,你们为何没有殉城,却选择留下来为华夏服务?难道你们知道,皇上是宽厚之人?”见众人一时没有说话,便将目光投向首辅藻德遂。

    魏藻德战战兢兢,躬着身道:“小人正要为新朝效命,哪敢寻死?”

    宋献策给了鄙视的眼神,轻蔑地道:“你是崇祯十三年的状元,这才四年的时间,便做到首辅,崇祯对你可是不薄呀!”

    魏藻德顿时羞得面红耳赤,嘴唇翕动,两眼外翻,却是说不出话来。

    李自成是看不上魏藻德这种人的,朱由检无论有多少不是,香火情总是有的,魏藻德是朱由检钦点的状元,不到四年时间就做了首辅,可以说情深义重,信任有加,但他这么快就抛弃了朱由检,主动来华夏求职,人品官品都有问题。

    不过,前朝的这些官员,也不能全部放弃,华夏这么大,总需要他们效命,遂淡笑道:“首辅大人想要在新朝出任何职?”

    魏藻德忙道:“能为华夏效命,是小人的福分,只要皇上和两位大人看得上,不拘如何使用,哪有小人选择的余地?”

    李自成点点头,总算有些自知之明,没有狮子大开口,他淡淡地道:“华夏的天命军虽然占据了京师,但南方尚有南京小朝廷,各位说说,我们现在怎么办?华夏能不能快速统一全国?”

    兵部尚书張縉彥见机会来了,阿盟跪拜于地,道:“启禀皇上,天命军乃正义之师,只要腾出手南下,江南不难平也!”

    刑部尚书張忻也道:“皇上兵威所致,天下不久将一统矣!”

    其余之人也都说些阿谀奉承的话,但并没有说到具体的办法,多是空泛之言,并没有实际的意义,从他们的话语中,唯一的讯息,就是他们这些人都愿意为华夏的建设添砖加瓦。

    李自成暗暗叹口气,让这些人提出战略性意见,实在是高看他们了,他向宋献策使个眼色,宋献策起身,向众人拱手道:“诸位想要为华夏效力,就得遵守华夏的律法和规矩,否则,便是有才干之人,华夏亦不会留用。”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华夏的规矩,其实很简单,”宋献策道:“其一,每人都会降职使用,不可能官复原职,华夏朝堂,没有这么多的职位;其次,每个人在任职之前,需要明白几件事情。”

    “需要我们做什么?只要宋大人说出来,小人等无有不依!”

    宋献策看了李自成一眼,咳嗽一声,道:“其一,严惩制度:私下收受百两以上为贪墨,收受双方都要受到律法的处置;其二,宣誓制度:华夏的所有官员,都要信奉天主,主官任职的时候,都要手按《圣经》起誓;其三,连坐制度:官员贪墨,一经查实,全国公示,子、孙两代不得为官!”

    “啊……”众人顿时倒吸一口凉气,华夏对贪墨行为的打击,既严厉又特别,百两以上即为贪墨,这也太严厉了吧?

    李自成的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果然是贼心不死,百两这个目标,已经很宽松了,如果不是考虑到将来发行纸币,存在通货膨胀问题,他倒希望像朱元璋那样,将贪墨的标准定为一两!

    牛金星冷笑一声,道:“你们以为华夏还是以前的大明,任由你们将国家蛀空了?告诉你们,在华夏做官,必须守住清贫,否则,就等着进监狱吧!”

    众人唯唯诺诺,虽然对华夏如此严厉的律法颇有微词,却也不敢明确说出来,他们这么多官员,华夏不会全部留用,这个时候,谁敢明着得罪皇上与宋献策他们这些高官?

    李自成便让他们回去,先好好学习天命军的律法,早日成为天主的信徒。

    兵部尚书張縉彥,因为主动打开正阳门接应天命军入城,算是华夏的功臣,李自成仔细斟酌,决定任命他为国防部水军司司长,让他做好整顿天津、登州水军的准备,尽快组建北海舰队。

    他特别告诉張縉彥,北海舰队不是将天津和登州水军的简单相加,更不能囿于渤海,而是跨越式发展,是真正的海军,北海舰队的舰船,必须能在大海中常态化航行和战斗。

    随后李自成又召见了其余的官员,因为人数太多,每一批有上百人,实际上也没怎么甄别,只是将其中年龄特别大的官员剔除,剩余的官员,都简单进行训导,然后让他们留在家中,多学习天命军的各项律法,等候听用。

 第976章 吴三桂的使者

    京师三大营的士兵,在李国桢的协助下,整编出隶属于第三营的第四师,由京营出生的白广恩任师长,其余的近万士兵,发放了一些补贴后,全部解甲回家,归入民籍。(全本小说网,https://。)

    李信知道第三营接下来所面临的重任,将四个师全部拉出城外,全天候高强度操训,特别是刚刚整编的第四师,除了白日的操训外,晚饭后还要进行一个时辰的思想教育课,将天命军的军歌、军律军规尽快传授给他们,从侧面提高战斗力。

    华夏永昌二年(公元1644年)三月二十七日,李自成着人将朱由检与皇后周玉凤是灵柩,运至昌平的皇陵,安葬在贵妃田秀英的墓旁,虽然没有单独的皇陵,但有后、妃陪伴,朱由检也该瞑目了。

    等到傍晚安葬的人回到京师,李自成在乾清宫东暖阁召见了三位皇子朱慈烺、朱慈炯、朱慈照。

    李自成告诉三人,他们的身份非常敏感,想要活下去,只有两条路:要么永远呆在京师,华夏保证一世富贵;要么远离京师,为华夏开疆拓土。

    朱慈炯倒是想为华夏开疆拓土,但朱慈烺、朱慈照却是犹豫不决,李自成也没强求,只是告诉他们,等到成年再做决定不迟。

    三人依然住在慈庆宫,没有多少自由,但也衣食无忧。

    李自成正在晚膳,乾清宫太监总管王之心急匆匆帝过来了,“皇上,吴襄求见!”

    “吴襄?”李自成大喜,既然吴襄来了,一定是吴三桂有讯息了,忙到:“快传!”

    少顷,吴襄随着王之心入了东暖阁,他的身后,还跟着一名全身甲胄的武将,二人都是跪拜于地,“叩见皇上!”

    “都平身吧!”李自成扫了眼甲胄将军,道:“吴老总兵,这位是……”

    吴襄起身后,立在龙椅前,微微躬身道:“回皇上,此人是辽东副将杨坤,受小儿长伯之托,回京求见皇上,因担心无法得见,故去了吴府,小人立即带他求见皇上,连铠甲都来不及脱下……”

    “原来的杨将军?快坐,吴老总兵也坐!”李自成估计,既然杨坤从大老远来到京师,又随着吴襄入宫求见,吴三桂方面,一定有正面讯息,至于吴襄说,杨坤入了吴府,连铠甲都来不及脱下,便急急入宫求见,是否属实,已经不重要了,他让王之心给二人奉上茶水,淡淡地道:“吴总兵身边,有多少将士?”

    吴襄看了杨坤一眼,微微点头,杨坤忙道:“回皇上,吴总兵麾下,有四万将士,其中骑兵五千,另外,山海关还有高起潜的一万士兵!”

    加上高起潜的士兵,不过五万,五万士兵就能守住山海关和宁远……李自成思索片刻,方道:“吴总兵现在何处?”

    “回皇上,吴总兵现在山海关……”

    “山海关?”李自成微微皱眉,朱由检不是早就给吴三桂下达了勤王的圣旨吗,为何到现在还在山海关?

    杨坤似乎明白李自成的心思,忙拱手道:“回皇上,吴总兵接到皇上……崇祯帝圣旨,立即从宁远撤回山海关,因沿途有五十万百姓跟随,所以无法快速行军,于三月三月十九日抵达山海关,二十二至丰润……但彼时京师已破,大明灭亡,吴总兵不得已退回山海关……”

    李自成微微点头,吴三桂尚未抵达,京师已经被天命军破了,勤王之师也就失去了目标,退回山海关观望,也是人之常情。

    他的心中忽地一动,“杨将军是说,关外的宁远,原本有五十万?这些百姓现在何处?”

    杨坤不明白,李自成不关心山海关的将士,为何关心起百姓?他小心地道:“回皇上,吴总兵将百姓们护送入关,因为要紧急勤王……所以将他们丢在山海关内……”

    在关内就好,免得来回奔波!

    李自成思索片刻,看了杨坤一眼,道:“吴总兵的心意如何?”

    “回皇上,吴总兵接到皇上的诏书,立即知会全营将士,预备归顺华夏国,吴总兵恐皇上挂念,便着小人日夜赶路,回京报讯……”杨坤袖出一份文书,道:“这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