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11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本通过供销体系和配给制度,只在内部消化和调剂的产出和资源,所释放出来的消费力和需求市场;将汇聚成一股令人无法忽视的巨大潜流和庞然浪潮。毕竟,就算有各种兑换卷和配给票作为辅助,但人的本性是有机会都会去尝试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的。

    虽然可以通过私下增发代币和其他实物配给卷来暂时缓和之,但是这个世道的大环境下,多数人还是更认真金白银的宝货和贵金属钱币。

    虽然淮镇当初并不是没有经历过以物易物之类的阶段,有且由此建立起相对成熟的牌价定位来;但是真要重新倒退那个初始程度,哪怕不至于因此崩溃而只是有所动荡的话;那也代表着怀镇这些年的相当部分建设成果,包括经济活动和金融信用上,都要由此打了水漂了。

    而如今淮镇有来自胶东和辽东、夷州等,数处较大的金矿和银矿的产出,再加上历年的战利品和收刮战区所获的积累;在作为大额商业活动和金融信用保证的金银储备上,暂时还不至于出现什么问题。

    反倒是日常民生所需的小额白铜钱、黄铜钱和青铜钱的市场流通量,开始呈现某种短缺和枯竭的迹象。毕竟,光靠金银宝钱是无法取代和满足,这些占据社会底层大多数人口的日常流通需求。

    像是那些小说影视题材里动不动拿出金银,或是大额银票来付账的场景,固然看起来很美,但是却是只有在商品经济已经发展大为丰富的明清两代,而伴随着整体通货膨胀才得以正式出现的产物。

    在此之前,至少缺铜这一点却是暂时无解的,因为这也是中国历史上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曾经面对过的老大难问题,而在偌大的北方地区原本就不怎么产铜,而外来输入铜料的来源同样是相当的有限。

    后世也是到了云南的铜矿大发现之后,才得以逐步缓解的。

    因此,那些封建王朝的对策,差不多都是依靠自身足够大的体量和经济规模规模,一方面通过有限的政策干涉和引导,限制商品流通规模来压制其影响;一方面则是通过牺牲相当程度的国家信用,来强制压榨和收刮民间私藏的铜钱铜器;以此度过一次次的难关和经济风波,直到再也维持不下去而迎来改朝换代。

    而如今南朝大梁除了盛产铜矿的南平府和黔中道(今云贵高原大部)之外,还有来自天竺、安息等地区和外域,乃至海外各洲的铜矿输入,才能维持了若大体量的基本流通需求。

    但显然我治下淮镇所拥有的这点基本盘,并没有足够的本钱和基础,来玩这套欲擒故纵的粗暴政策和金融把戏。唯一比较具有优势的,就是诸多新技术和相对先进管理制度,带来的初级工业生产力和衍生生产方式,所造就的其他资源储备和人力上的巨大解放。

    因此,谜样生物那里不免拿出一个建议和主张,要不要籍着这个吸引了大多数关注的亲迎机会,冒险提前推行以纸面票据为代表的小额信用货币,来度过这个钱荒的难关,完成在这个时代隐性的经济增长软着陆。

    但是直到沿着昔日漕运运河,重新上岸而抵达江北之后,我依旧没有能够对此下定决心;只是和驻留当地的刘延庆短暂碰了个面,交涉和不止了一些后续的事情之后,又继续马不停蹄的南下过江去了。

    度过了长江之后,随着人群中各种吹打奏乐声和彩绸扎成的牌坊,挂树上的帛花和彩灯,明显属于庆典的气氛,开始出现在了采石矶为首的渡头,以及后来上岸的沿途路上;

    只是这些在地方官的带领下,前来迎送的人群看起来明显有些营养不良和勉强,并且四下里不乏愁苦和忧虑的表情;

    随后我的探子和眼线就带来了某种情理当中的真相,他们都是被可以暂时免除一天徭役和提供饮食的条件,所招募和诱使过来充作场面的结果。

    事实上,沿途所见城邑和村庄里的萧条和颓败,也不是这些表面光鲜的一时手段,所可以遮掩的住的。据说在我来之前,哪怕在陪都江宁府的周边,已经有人不断在饿死,也有匪类流窜于道途打家劫舍。

    这一次却是因为大婚需要的国朝体面缘故,这才得以费力气出兵扫荡和政治了一番,又开始在城邑中开办了好些个赈济点,这才将这一番局面给短暂的扭转过来。7(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180章 沧澜18

    (全本小说网,。)

    江宁城中,靠近石头城北门外的富源里,

    大名鼎鼎的老字号酒肆春明楼,也在日上高杆的蝉鸣声大作当中,迎来了大半数落座饮茶用点的日常。

    虽然这里是江南特色扎堆和文雅富集的地方,但是在这处五层楼台的食肆里,却技能炮制得出精巧雅致的金陵饮食,也做得了闽粤一带的鲜生口味,更有广府风味早茶的供给,因此颇得那些流寓于此的国朝官员及其眷属的欢迎。

    作为春明楼的当家人人称“钱不二”的钱瑞方,既是是远近闻名的大善人,也是长袖善舞的商场豪杰,乃至时间不长却与城中好些头面人物,都有所牵扯和打点攀交的关系。

    他据说是广府籍的豪商,随着国朝定陪都于江宁,而随大量富户和迁移到这里讨营生,又做通了门路接收下老字号春明楼的生意,经营至今也有好些个年头了。

    随着日渐的事业做大,他也得以收留了许多城外的来投靠的穷亲戚,在酒家里打杂和干活谋生。还经常组织收集各处饮食店家的残羹冷筵,自费脚力和车马的送到城西去,赈济那些穷困流离之人,所以在江宁城的市井民间当中,还是颇有些口碑和名声的

    虽然随着夏日暑热,底下大多数的伙计和跑堂,看起来懒洋洋的干活不起劲;但也有人貌似漫不经心的扶着汗巾靠着壁板和屏风,却是在侧着耳朵听着左近一群看起来,举手投足间明显充斥着行伍气息的客人,在有一声没一声的抱怨着什么的。

    “大云贼那群叛逆还真是不得消停。。”

    “又在江西大举生事了。。”

    “嘉州方面也大举行动,差点儿打破了府城了。。”

    “这些狗贼在地方上,总是死灰复燃,驱而复还。。”

    “累得我辈已经有大半年没有轮换下来休整了。。”

    “这是还是仰仗了那位国朝赐婚的观礼由头。。”

    “才得以到这江宁城来稍事放松放松。。”

    ,

    这段时间他这些人最多听到和见到的,还是与眼前这场婚礼有关的一应事务,尽管如此这位跑堂还是不敢有所怠慢,直到送走了这桌客人的片刻之后,相应收集的只言片语,就已经摆在了久未出面的东主,“钱不二”钱瑞方的面前了。

    当然了,这位看起来慈眉善目而颇具富态的钱东主,其实还有其他的多样身份,比如他也是当地陪都分驻武德司挂名的外委侯官,而时常要提供一些市井见闻和消息;

    同样他还捐了一个最末等的士爵,而可以见官趋礼;又兼作富源里西坊的坊正,有组织潜火铺和巡更安排,提供行人铺保的相应职责;还是城内食肆行的行东之一,兼作水陆鲜活采买的勾当。。。。

    但是他还有一重最核心也是最重要的隐藏身份,则是大云教的资深教众,当代屈指可数十几位的捕风使者之一;而他的祖上是随地上神国一起灰飞烟灭的死忠信徒之一,作为圣教的眼线和世代沿袭至今已经是第三代了。

    根据随着故扬州城在大火中飞升的初代教祖荆轲守的规划,最早依照在社会底层贫民和矿工、手工业者当中发展而来的圣教,有着相当庞大而繁复的教义,以及相对严密的内部组织和森严阶级。

    在教祖之下,又按照各自需要分作若干个体系,号称三宗六道八部,以各种名目和职责在明里暗中各行其是,但是经过一系列的变乱和蛰伏之后;

    如今,从闽地内陆山区留存下来的残余教众当中,也只剩下少数专掌征伐和护持诸事的护法体系,负责内部扶助救济的堂院体系,以及传播教义发展信众的经法师体系,负责捐纳劝募和管理圣库的善使体系了。

    虽然其他还有一些较小的支系和源流,但相比这几大支系,却是都已经不成什么气候了;更兼从艰苦困顿的闽地,进入富饶足食的两浙之后,开始大封文武官职而浮滥成风;

    干脆就只剩下高层当中,殿前诸太尉和诸丞相的文武臣班,以及殿后的诸大小国师和法王、司教们,两重交错兼任,又相互分庭抗礼的系统了。

    至于在新占据的地方上,则沦为这些高层人等通过弟子门人亲属等裙带关系所延伸而出,大大小小实力派分据一方的势力范围;然后又按照入教和投附的先后资序,在他们之中分为新部、老众等不同的批次和亲疏远近的派系。

    而最外围的无疑是那些,来自较远地方投献而只要献纳一笔钱粮,就得以挂上圣教旗号行事的中小势力了。

    因此俨然看来,圣教的大业已经遍及两浙、江东、江西等五、六十州之地,应者如云而形势一片大好,甚至还要搞过当年圣教祖亲自起兵时的局面了。

    虽然时时有大梁官军的多面围追堵截,和屡败屡战之绩,但是架不住地方上天灾人祸乃至繁重盘剥造成的流民不止,圣教就总有足够的土壤和机会,在官军转移后的薄弱之地重图复来。

    从某种意义上说,初代教祖所留下的教众组织和耕战屯守的传统,才是他们亦是得以迅速做大的立身之基;而之前各路官军出于保全实力和养寇自重的各种考量,则给了他们各个击破和转进腾挪的余地和空间。

    但是这种立身之基,在走出了贫瘠艰苦的闽地内陆山区之后,却是随着各位教中高层的奢靡无度,和各种私下授受滥封官职与地盘的行为,而正在消融和瓦解当中。

    而他们索要面对的官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