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4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名为锻炼胆魄和反应的速成训练。确保他们在友军的射击和敌阵的冲击之间,不会第一时间逃跑或是乱窜。

    而因为我之前,仓鼠式的危机感和囤积欲望,从帅司那里没少要到了好些大宗物资,其中也包括相对充足的粮草和罐头等配给品,再加上从河南地方上的搜刮和历次缴获自敌军的辎重物资。

    各种主食副食,米面肉菜至少足够我军,再加上刘部人马一起,在战斗状态下坚持三个月有余,如果是处于相对消耗少的守御状态,则可以通过比较合理的计划和安排,持续吃上大半年也不是问题。

    只是在河北缴获的粮食物资虽然不少,因为体积和分量上的性价比,就没法带过河来了,而是连同多余的骡马一起,大多沿途散发给了那些“刑州义军”,不然过冬的储备还会更多上一点。

    这也是我敢于就地扩充部队的底气所在。既然我军得益安然从河北全身归还,那接下来的事情和立场又有所不同了,

    而刘延庆所部,因为在后方休整的缘故,在前方内线战败的时候,倒是乘机收拢了不少友军的溃兵,又获得了我军转交的部分兵械,让他的新军后锋部,逐渐恢复到七千人左右。

    好歹我的人与刘延庆部,两下合兵一处,也有堪堪近两万人马,足以与陷入某种困局之中,而应对有些乏力的帅司,进行一番交换和要价了。

    但根据我的幕僚们分析,不管帅司那些人再怎么堵心和纠结,在现今有些恶劣的的局势下,也没法继续把我这只犹有兼职和战力的部队,晾在那里不管不问太久的。得到回归的消息之后,他们应该比我还着急才是。

    因此我并没能等待上多久,又过了两天,打着伞盖颇为招摇的颁旨使臣,在身穿锦绣罩袍的内班骑兵护送下,就风尘仆仆的赶到了我军中,

    然后是一番,擂鼓吹号点齐人马,聚拢众将众星捧月一般的,将对方一行相迎入营中,然后摆下香案聆听上谕。

    在这位宣旨的中年内使,勉为其难的收了一袋子金锞子,留在帐中面谈了一小会之后,就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不留下一片云彩,我们也就成了大本营新置的御营左军,

    当然,按照这位殿中给事朱彦的说法和交代,这御营军可是比同拱卫十二军标准的,享有一流野战军待遇和资序。

    特别考虑到我这只新式战法的部队,在军前的实际情况,一应旗帜服色沿袭不变,只是在各营团队火的大小风雷旗镶边上,增添了御左两个银绣大字。

    此外,作为御营的象征,给带来了全套全的军中鼓吹,在主将的扈卫亲随里,也多了六对旗牌和枪戟,作为御营统制官的专属仪仗。

    与此同时,同样被编入御营军资序的,还有另外四支部队,其中包括那只曾经在配下协力,名为新军右厢马军,给改编成了御营前军;此外还有一面之缘的徐庆和他的踏白军,给改编成了御营后军;

    而其余的两只部队,则出自中路和西路的麾下,显然也是颇为善战且功勋卓著的部队,不过估计就没有什么机会相识了。

    虽然同样是统制官,但因为御营左军的主将,乃是大军序的统制官,于是我的本衔也破格再升了一阶,为正四品下千牛卫中郎将,权郓州经略副使,勋受护军将军,国爵永兴县子,食邑两百。

    这样,我就算没有继承罗藩那份家业和名号,这个国爵也够我传家后人,饱暖无忧的吃上两代俸禄了。

    依例辛稼轩也迁升为御营左军副统制,权郓州兵马都监,从四品上;赵隆为御营左军都虞侯,权郓州提刑事从四品下;陆务观为左军参议,权毫州长史,正五品上。

    就连那位一贯没有什么存在感的李观军,也因此摇身变成了左军承宣使,继续负责军前的承递上令、奏报战果、察访敌情,以及不便明言的监军司里之责。

    诸营官以折冲、果毅都尉,领正将、副将衔;营下团官以都头、校尉,领部将、备将衔;余下官佐军士,皆有所升迁。也算是把我在主战、辅军、散兵中,权设和正设的那些杂七杂八的头衔,给统一了起来。

    当然了,战兵里的矛手和白兵,铳军里的铳手、铳兵、铳士、掷弹兵、老掷弹兵等阶序,由我个人名下所出的军种和勤务津贴,还是照旧就是了。

    同时按照人头赏钱二缗,什长以上加给绢半匹,火长给一匹,队正给两件,以此类推,到了我的名下,就变成御赐金牌,飞鱼带,青玉扣,银鱼袋等杂物,外加广府老城正华门外赐邸一所。

    凡军前粮械诸事,一应归大本营参辖,别设粮台而另行支给。虽然仍旧依例发在前沿军行司的配下,却仅剩下防戍支掉差遣之权,凡人事签转并嘉奖事宜,备案帅司后直秉江宁的大本营。

    而大本营居然下诏以组建御营军为由,直接夺走几只前线部队的管辖权,看起来对前沿军行司的作为,颇有微辞和意见。

    宣布完颁赏嘉奖之后,就该开始着手谈条件和交换补偿了。这次宣旨的使臣虽然是后方派遣的,却已经在帅司那里盘桓了好几天,这次还带来了帅司里的某人。

    虽然因为与帅司的那点破烂事,有些东西已经形同撕破了脸面,但是没有公开扯旗造反或是拥有自立基础之前,明面上的制度和正式流程,还是多少要遵守一下的。

    这次跟着中使前来交涉的,同样是那位李使君的人,实在是在这种那个情况下,其他的人未必敢来了,生怕一不小心,就成了被泄愤的对象了。

    比如,不明不白的死在路上,或者失踪的乱民盗匪之中,诸如此类的意外,也是在所难免的。

    不过,相比帅司的其他人,这位专署南面诸事的李使君,好歹还留有那么一点情分和渊源在那里,甚少给我们找麻烦的李观军,固然是他的人,给陆务观通风报信和提供一应人员出奔的便利,也是出自他的手尾和示意。

    在那位李观军,不,应该是李承宣的担保下,我也就且捏着鼻子,看看来人怎么说了。7(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412章 忧喜2

    (全本小说网,。)

    洛都,成厦门的城头上,已经是呵气成烟,清晨凝结在垛口石面上的霜,亦是硬梆梆滑溜溜的久久不化。

    张德坤一身披甲站在这里,装模作样的用一只单筒咫尺镜,看着远处伊水沿线,那些被打破的城垒和栅墙,以及淹没在点点尘烟里的厮杀喊叫声,

    冬雷一般轰隆隆的炮声,正在一点点的将这些临时抢修的坚垒和阻碍,给逐一的敲碎捣烂,而号称南朝天子亲军——殿前军的旗帜,在昨天就已经强度过了伊水的部分防线。

    显然这一面,才是南军主攻的方向,因而大元帅府,已经下令收缩在汜水关和武牢关的可战之兵了,只留下了那些仓促新募的团结和乡勇,继续打着各大军序的旗号,在那里做出欺敌之举。

    相信用不了多久,对面的那些南军,就可以推到洛都城下了,会有一场更加惨烈的血战吧。

    不过持续飘摇而下的雨雪,则多少给这些洛都城上的守军一些信心和底气,只消他们把时间拖得够长,这老天也是站在自己这边的。

    而自汜水关突入来援的河北军,则给郁郁不振的上下洛都军民,打了一发强心针一般,

    久未露面的大摄,甚至在朝会上,亲自接见了带兵一路转战来援的河北招讨副使张叔夜,各种加官进爵厚给馈赠,当场委命为知枢密事,昭义军节度使,大元帅府右路统军,总掌东面防要的副留守。

    但只有张德坤在内的极少数人才知道,张叔夜带来的河北军,可并不像明面上宣传的那么多,而且大多疲弊不堪。

    其余多出来的人马,都是从北线和东线撤下来,打着数只河北军的旗号,自上东门到上阳宫绕半城数遍,所营造出来兵强马壮景随云从的,真假虚实参半的假象。

    曾几何时,国朝已经煎迫困顿到,需要用这种欺敌欺己的伎俩,来鼓舞民心士气了。

    突然一名背旗的讯兵,出现在远处尚未褪尽的雾霭中,喷吐着白色的烟气,踢踏着青石路基,自城下飞驰而入,

    随后张德坤也得到了最新的捷报,伊水上游的漕军水营,在今晨天色刚刚发白之时,顺着水流以改装过的平板车船,再度发动了一次决死突击。

    误打误撞上了连夜抢渡的南军辎重大队,虽然猝不及防的南军极力救援,奋力抵抗,但是还是不免,包括数十门大小炮在内的大批辎重、火器,随船被撞翻焚烧着,沉没在伊水的河面上。

    损失了这批攻坚的重装器械之后,想必又能为前沿的抵抗,争取或多或少的一些时间把,

    他如是想着,却把目光放到了不远处,半环形的垛口之内,那些黑黝黝的庞然大物,又给他增加了不少信心和安全感。

    而洛都也是北国天下,屈指可数能够在城头上装配有火炮,和其他大件火器的城池。

    虽然这些守城大炮,已经很久没有派上用场了,最近一次发挥用处,还是在洛都之变中,给城外的虎卫军,发号施令传达信号之用。

    而其中一些被重新清理出来,打磨干净的大家伙历史,甚至可以上溯到承光中兴的年代,缴获自大溃退中海藩联军的遗留物。

    虽然为了稳妥起见,试炮的时候,也只能打发半数到七成的装药,但总算是有了居高临下的对抗手段不是。

    为今所欠缺的,不过是足够合用的炮手而已,毕竟都亟道已经数代未闻兵火了,因此用得好的炮手,几乎都在延边的少数重点防要地区。

    虽然名面上,张德坤还是一本正经的表情,但心中还是有些无奈的味道。

    因为,他虽然半退隐在家,做出一副花天酒地无心问事的态度来,但是天下兵马大帅元帅府的那位堂兄,依旧没有就此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