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9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现在这种大好局面给维持下去的最好办法。

    “什么,东海社派正是代表前来,希望与淮镇和解。。”

    我微微摇了摇头,这个马后炮来得有些太晚了。

    据我一直以来收集的消息和情报,东海社近些年的情况有些每况愈下,日子委实有些不好过了,不然也不会利欲熏心的居然打主意到我新建立的淮镇身上来了。

    当然,这个结果不是偶然的,而是某种大势所趋下必然发生的争端和矛盾。

    要说东海社的京营范围几乎无所不包,但是其中真正盈利的大头,主要还是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个是前往新洲、大小澳之间的远洋通航贸易,通过大洋之上的一连串大小岛屿为跳板,与新洲大陆和大小澳互通有无的循环贸易线,所获利益固然各丰厚;但是投资循环的周期长,风险也大,因为来回一次动则逾越甚至数月时间,因此,一年大概就那么几个试航的船团批次了。其他时候则是在碰概率和运气了。

    然后就是南海各岛洲,到大陆东海、黄海沿岸,在沿着江河通往内陆的近岸中转贸易活动;这也是周期短见效最快的生意了。

    因此,最兴盛的时候,东海社甚至可以获得某种许可而组织军队,时不时的攻入北方的沿海内陆,打击异己和不肯合作的对象,遍地掳掠无数而满载人口而归;

    而北朝始终不能有效的制约,只能遍设烽火哨垒为警,布置军队严防死守的被动应对。

    但是,因为两次北伐的拖累,在加上东南各道动乱和变故,诸如两浙和江东道的钞变,让东海社为首的广府商业集团,投入到江南诸道内地的资源和财力,几乎都打了水漂。

    而在动乱之下,也是没有人有心思种田挖矿,产生资源和市场需求的;出产贵金属矿产和木材的闽中内陆,也为大云教占据的缘故,近海的贸易活动和利益,收到很大程度的影响,而已然严重萎缩了不少。

    再加上淮东依照地利之便,插手到东海三藩乃至安东地区的对外贸易当中去,于是相应在北方的商业利益和贸易活动,就更进一步受到挤压和影响。

    原先还有个登州镇作为过渡和缓冲,但是登州镇覆灭之后,他们就连在北地大陆上的代理人,都还没有培养和扶持出来,就已经被强势崛起的淮东镇,给取而代之了。

    但是东海社本身的家大业大,支出的方向和供养人员也是极多,却是一时半会消减不下来的。而且还要多次为江宁行在,提供军费和其他资源的输送,光是重建和翻修石头城的行宫项目,以东海社的名义就报效了至少一半。

    现在,经过了这些年的私下较量和对抗,现在终于有所低头了么。

    当然了关键点还是江宁方面作为妥协和补偿,所给予的通藩贸易许可,让淮镇有了名正言顺的官方名分和大义,再加上胶东半岛本身所具有的,海陆贸易和中转口岸的天然地理优势。

    淮镇的重要性和地位也是水涨船高之后,显然继续对抗下去,对于东海社方面就更加没有胜算和优势了,或者说,是某种背后的某些既得利益团体,在逼迫东海社主要与之和解的可能性,亦是不小的。

    想到这里,我再次看了眼庭院里正在给熊猫包子投喂去了的几个身影。

    心中不禁暗自感叹,这个新来的小家伙还真是有些没心没肺啊,这么快就适应了环境,或者说接受了这种现状呢。7(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986章 浮梦3

    (全本小说网,。)

    沧州境内,骑着一匹大骡子走在盐车押运队里的陈渊;正仰头看着枝头上零星挂着的野柿子,霜打过的柿子,就和当地种出来的秋梨一般,吃起来酸涩之中自有一种格外的甜味。

    在河北的沧州、隶州、德州三地,因为开耕的晚,虽然没有能够获得粮食的收成,但通过短期的栽种其他替代作物,也收获了一批瓜菜,

    随着入秋渐深而冬天的临近,河北各地的势力就像是被过冬本能驱使的动物一般,也再次变得格外活跃起来,而纷纷在平原地区上相互攻掠和兼并起来;

    因此,为了保卫秋获的成果;光是在这个月,鹏举哥哥的麾下就已经主动出击或是防守反击,或是暗中设伏,大小鏖战十数场,击破和歼灭了至少七只外来流窜的武装势力。

    收降和俘获了大概有两万多人,被斩首示众的各种大小头目的首级,几乎挂满了沧州各县的城头;其中除了择检部分堪用的青壮作为军队候补之外,其余都被充入各地的治河修路的工地中,充当苦力和杂役了。

    因此,今年冬天预期要供养和维持的人口基数,再次大大增加了。因此,淮东方面特批了十分之一的盐场产出,来扶持和补贴当地的维持所费。

    所以,虽然一边打的不可开交,一边还是要照常的做生意,只是要小心防备这些旋起旋灭,招摇不定的地方土团、义军,铤而走险来抢上一把而已。

    在这河北之地,最好交易的货物,除了粮食之外,就是这些长芦盐场新晒出来的盐巴了,毕竟,人不吃盐就没有气力干活和拿起兵器,而河北到绝大多数内陆地区是不产盐的,而沿海之地,也只有沧州境内的长芦这一代,能够成为大规模的盐场;

    因此,不仅仅是那位河北大都督张邦昌的势力,很多附属和零散的地方势力,都想在沧州这边获得盐巴;为此,提供的交易手段和以物易物的种类,不可谓是花样繁多了。

    从最简单的金银财帛,到粮食布匹,再到矿产木材,甚至是年轻的女人和孩子,都可以拿来作为交易对象的。

    因此,在那个阿嫂给的那个新罗婢之外,他在当地的临时驻所里,又多养了一个暖被窝的女人。

    原本是一个挂着团结副使的地方豪强女儿,在地方的冲突中被攻灭邬堡之后,就只能沦为随意发卖的商品了;这是一个腰杆很直屁股很大的北地大妞,相比较小柔顺的新罗婢另有一番风味;

    当然,他最高兴的事情,还是鹏举哥哥又升官了。

    作为二次北伐阶段性成功的附带影响,虽然没有直接参战的机会,但是因为经营和开拓在河北飞地的工作做得不错,不但守住了基本的地域,还在攻略当中有所创收和增产;

    因此,在最新一批晋升的一批将领名单当中,鹏举哥哥也以保境守边考绩优秀的理由;水涨船高的从州下的最普通都监官,一举跳过了马军、步军、马步都监等改转和堪磨的资序,

    成为了淮北道新提拔的两个防御使、三个团练使、一个巡守使、四个守捉官之下,又六位兵马都知、(直辖)兵马使、州兵马使之末的沧州兵马使,署从六品上右郎将衔,试德州别驾。

    这样,陈渊也再次面临了人生和事业的抉择路口,是继续以佐僚职留在鹏举哥哥身边帮衬,还是出来领兵一部镇守一县,寻求更多的资历和经验呢。

    。。。。。。。。。

    虽然有江宁方面的压力在先,但是和东海社代表的谈判,从一开始就从双方需求和要价的巨大差异,而陷入了胶着和拉锯;

    淮镇想要的是东海社手中掌握的可观海上运力及其调配权,作为淮镇海陆攻战和物资流转的协力,乃至利用东海社在南方的流通节点经销北地物产;

    而东海社不但要恢复和建立在淮东境内的商业分社,还想获得许多大宗项目上的优先经营权,乃至染指和分肥对极东之地的珍珠金沙皮毛等专属项目。

    不过我并不着急,淮镇才是那个有时间慢慢等待下去的一方,对方可是未必了。

    虽然淮镇对南方的海陆贸易一直在连续萎缩,各种输入物资和项目收益也在减少;但是淮北本地经营出来的基本盘,已经初步实现了大部分的需求自足,这也是支持我们长期统治和立足下去的基础。

    而在这两天,

    新测绘出来较高比例的淮北道大地图初版,连同境内的《布防镇扼图》也被送到了图舆厅之内。我也得以站在室内的廊道上,仔细的端详和查看起来。

    搬到徐州之后新修的图舆厅,也就因为足够的空间而变得更大的多,而青州方面的原址也没有废弃,就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备份和档案库的所在。

    由于从长宽百步中空走廊的两层楼阁,变成占地足足一亩各级环廊的四层楼阁;因此,单向悬挂在墙面的各种地图,也就能够制作的更大更详细了。

    只来查看起来需要爬更多的楼层和阶梯而已。

    从淮东路变成淮北道之后,不但名义上管辖地盘扩大了倍半,连带防御体系的职级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动。

    不过这个过程比地方行政建制的变化和调整,还要纷繁复杂的多,因此直到现在才初步梳理完成。并且建制成图册。

    其中东面和北面两个常设防御使,作为延边的镇守力量,各自掌握十几个主战营和防戍营;而大后方胶东半岛和西北向的郓州、南向泗州,各设立次一等的团练使,作为二线的驻防和军役管理机构。

    在漕河支干流上,设立巡守使以管理水路防务兼带操练内河水营;在靠近前沿的济州、齐州、宿州分置守捉官,以掌管屯田开拓和捕盗治防之要;

    再加上分驻各地的新旧十四位兵马使,又西北五州的捕盗使,一个近八万人马,上百营单位的常备武装,所构成的驻防网络已经是初步成型了。

    当然了,因为赵隆带兵出征的缘故,其中越是靠近徐州为中心的腹地,相应驻防的编制就开始有些建制不全,乃至只剩下个空架子,或是干脆空缺而已。

    只是在这份总体图样上,是没有我直属的衙前兵和左右虞侯军的标识存在;这一部分是作为淮北留后统辖下的总预备队和应急机动力量,大概分为零零碎碎的十几个番号和建制;具体的驻防位置和规模等数据,只部分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