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小山传奇-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日里他给各家放猪,各家图养猪方便他也不要工钱就在吃喝上帮衬他。

    这老把头还养了条大黑狗,也不知他把那狗咋调教的,很是聪明,不用老把头招呼见猪跑远了就会自己给圈回来。

    村里的孩子也都很喜欢大黑狗,没少拿骨头喂它,但却支使不动它,仍依旧只听老把头一个人的话。

    另外,这老把头做欤B鞋是一绝。鞋外皮抽出很多好看的摺儿,里面絮上反复砸好的欤B草,穿上轻便保暖而又排汗,村子里无论大人还是小孩儿冬天穿的欤B鞋都是他的手艺。

    那回霍小山在狼嘴里救下了嘎豆子,事后和老把头唠嗑时,说起了要不是挖了那些雪洞就差点成了狼嘴里的嚼货,如果当时要是坐在爬犁上狼肯定追不上。那老把头就提起见过有的山里人脚上绑了木板用圆木杆撑着还真比那狼跑起来快。

    霍小山当然知道老把头指的那是他们这一带所称的划子,这个他也是见过的,但霍小山却认为这划子还是慢,狼还是会追上的,因为这种划子是一块木板一根长木杆,操作时一只脚踏在板上,另一只脚蹬地获得起速的动力,再把身体重心移到踏板的那只脚上借以前行,长木杆那是起支撑作用的,而蹬地的那只脚还需要绑上动物的毛皮以防滑。

    老把头想了一想,又说,他在老毛子地界呆的那几年里,看到过老毛子是用两块板,手中拿了两根杆儿,跑起来可比咱中国人一块板一根杆快多了,那跑起来就跟风似的。

    霍小山对玩最感兴趣,当时就特意请教了那两块板两根杆的做法和用法,直觉上他认定这个方法可行,肯定比一块板要快,只不过当时没有来得及做,日子久了也就耽搁下来了。

    霍小山今天见到二虎子坐爬犁就想起了这档子事,于是就扛着水曲柳找嘎豆子他爹做出了这么一副滑雪板来。

    霍小山并不知道这滑雪板并不是他的发明,但对于他来讲对于这个村子来讲这东西无疑是一件新奇的玩艺。

    雪野茫茫,天地相接一条黑线的地方那是原始森林。

    霍小山正脚踏滑雪板在雪地上滑行着。

    一下午的滑行,摔了不少跟头后,霍小山就已经基本掌握了滑雪的技巧。

    平地滑行,平地拐弯,如何借着惯性爬缓坡,如何在快速滑行中急刹车……这一切能如此完美的体现,这和霍小山那与众不同的身体能力有很大的关系。

    霍小山总是在那飞快的滑行中在动作失常之前找回身体的重心,因此滑起雪来显得如同行云流水一般的写意。

    就拿从山坡向下滑动时,他马上意识到速度太快,就用滑雪扦控制采取不停左右拐变的办法使速度变在自己可控能力之内,把滑雪路线变成了“之”字行路线。

    天才与常人的区别在于,就象面对一道数学题时,常人还在推算,天才却已经直接运算出了结果,要问天才这是为什么,天才会说没有为什么呀,就是这么简单呀,你不会吗?霍小山在运动上的天才也是如此,没有为什么,他做到了,感受到了在雪地上风一样的感觉。

    正疾速滑行中的霍小山用手中的滑雪扦向雪地一点,滑雪板向左一拐,在雪地上划出两条漂亮的圆弧,停了下来,身后带起一片飞扬的雪雾。

    他抬起头,看看天色天色渐暗,不远处的村里已经升起袅袅炊烟。

    这里有一只山鹰在他头上的高空中滑翔着,那黑色山鹰的翅膀张开着一动不动,任风托着它在那虚无中翱翔。

    霍小山仰着头定定地看着那山鹰,忽然感觉到了什么,忽然感觉到鹰这样的动作与自己滑雪时有某种相似的地方,是什么呢,自己也可以做到象鹰这样的滑翔吗?

    霍小山想到了自己在疾速滑行之时遇到地势的高点时,刷地冲过,由于惯性,自己会有身体完全脱离那雪野变得腾空的刹那,那种感觉和这只鹰并没有什么区别。

    我也可以飞起来,霍小山为自己这个突发的念头兴奋起来。

    他已经在这里滑了整整一下午,早已经熟悉了地势,他知道有一个小山坡,一面很平缓一面却很徒,原来滑到这里总是绕过去,这回他决定冲过去。

    霍小山兜了个大弯向那个慢坡中的小圆包滑过去,越滑越快,在冲过那小山包的最高点的瞬间,滑雪板托着霍小山真的飞了起来,!

    他身体前倾着,双手握着滑雪扦顺势放在后面,滑雪板快与身体平行了。在飞跃出二十多米后,霍小山着地了,双腿顺势一曲,减缓那从空中落下的冲力,在滑行了一段距离后,他在做了一个急刹车动作后,霍小山停在那里,双手将滑雪扦向天上一抛,双脚也不顾还绑着滑雪板,向上一跳,喊道:“我会飞了!我会飞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六章 无处不在的功法

    在霍小山的印象里这个冬天过得最快,除了练武就是滑雪,不知不觉间,冰雪消融,苍山披翠,阳光普照,又是那炎热的夏天

    霍小山的生活变得有规律起来。

    每天在启明星还闪亮的时候就要起来练武。吃过饭要抱着一只小猪送到村里统一放猪的地方,这只小猪是村里别人家老母猪下的崽,霍远用在山上采的榛材蘑和黑木耳换来的。回来后要练贴山靠,或者霍远指导下练习固定的套路。下午则要拖泥坯,这是履行去年和他老爹霍远打赌输了的承诺。晚上则是依旧由宋子君教他识文弄墨。

    这天,他吃过早饭后,照旧抱着那小猪向村北头走。那小猪已经有五十多斤重了,但霍小山依旧抱着走,很轻松。这既是因为他练武有成,气力明显大于同龄的孩子,也是因为抱着这猪走已经成了习惯。当这小猪只有七八斤的时候他就抱着走,因为到放猪的地方要过几条小河沟,虽然不宽,那猪是绝对不肯自己过的,他只能抱着过去,可日子久了,这猪只要出了家门竟是一步不走,只是趴在霍小山的脚边一个劲哼哼哼。好在霍小山也当是练功了,随着猪长肉变得,霍小山的力气也在增加,不光能几条小河抱着它走路,竟也能抱着它跳过那几条小河沟。

    过了那几条小河沟,翻过一个小山岗,霍小山便看到了在草地上吃着猪草的猪群,猪群不远一个老头嘴里叼着铜烟袋锅坐在小马扎上,那就是老把头了。一只大黑狗趴在他的脚下。那狗看到霍小山便蹿了起来,摇着尾巴向他跑来,跑到跟前就往霍小山怀里扑。霍小山躲闪着,抱紧了那见到狗吓得直往他怀里拱的小猪。

    “去,奔儿喽儿!,今天可没有给你带好吃的。”

    奔喽是黑龙江人对狗的一种通称,意为奔儿头,也就是书面用语里所说的额头,有喜欢之意。

    那狗围着霍小山转了几圈,却见到有一只猪跑出了猪群,便扭头撵了过去,未等大黑狗靠近,那猪便用它那短得不能再短的四腿跑回猪群里,显是被大黑狗咬怕了。

    霍小山走到老把头跟前,放下了怀里的猪,那猪说来也怪,也不哼哼了,撒开小腿便跑到猪群里吃草去了。

    “来了,小山子”老把头拿下嘴里的铜烟锅和他打招呼。

    “嗯哪,老把头爷爷。”霍小山回答。

    “你那泥坯拖得差不多了吧?是不是够盖大草房的了,呵呵。”老把头笑道。霍小山每天练武抱猪拖泥坯,全村人早就知道了,时间长已经见怪不怪了,谁叫他是霍小山呢?

    “快了,嘿嘿,”霍小山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爹说过几天就盖。还说到时候要请村里人的来帮忙,然后摆几桌喝酒呢,到时候您也要来呀。”

    “肯定回去的,我现在老了干不动活,但站在旁边说点子动动嘴还是行的。哈哈。”老把头说道。

    “那我走了,到时你去喝酒。”霍小山向老把头告别。

    “好,好”老把头连声答应着,用一种老年人特有的慈爱的目光看着霍小山扭头向回走。,他打心里喜欢霍小山。因为按他的话讲这孩子学啥都错不了,有心气还仁义,他也老大一把年纪了,也算阅人无数,打内心里相信霍小山长大后会有大出息。

    到家时,霍远正等着他,今天并没有上山。

    “你把这式单炮锤连打十遍。”霍远在一旁说道。

    “哦”霍小山依言将这式单炮锤施展开来。

    伴随着霍小山的每次出拳,都会用脚跺地,都会鼻子里都会发出哈的音,拳力已自是不同。

    “停”,霍远喊道,“小山你要注意,用脚跺地不能太过响亮,正确的跺脚落地后,劲力要直透地面,深入地下,声音沉闷、浑厚,听起来声音是从地下发出的,在屋里练习时你会感到地面、墙壁都在颤动。拳术不能仅靠肢体力量,要达到内外合一,气与力相合是拳术内外相合的关键,通过发出哼哈二音达到以气催力的作用,跺脚、擤气、出拳要同时完成。‘动如绷弓,发若炸雷’,这是咱们八极拳发力的要诀。“动如绷弓”是蓄劲的过程,意思是身体像拉开的弓一样,蓄满劲力,然后把浑身所蓄之劲传递到肢体而释放出去。“发若炸雷”则是描述八极拳发力瞬间的特征。其中包含两个方面的含意,一是发力要突然、猛烈,使人猝不及防,要有摧枯拉朽的气势;二是发力要以自己身体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辐射发出,任何方向都要有力的存在,就象爆竹在空中爆炸一样。而你现在练的这招单炮锤,用的是“十字劲”,十字劲的要求是是指前手向前打的劲力和后手向后拉的劲力构成了“十字”的一横;而沉肩、坠肘、跺脚、擤气即四肢百骸向下沉坠的劲,同顶顶、竖颈、拔腰形成向上的顶拔劲,构成了“十字”的一竖。”

    霍远的八极拳水平现在已经堪称一代宗师级别的了,他在和宋子君来到了这黑龙江的深山后,练武肯定没有原来刻苦,但或许是年龄增长心境变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