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的药是这样制造的-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伴也随之来了。老伴是中狮集团的副董事长。这老伴可不是坐在家里的“富婆,”,她是一位高级药剂师,研究治疗呼吸病的药方她的贡献不亚于金董事长。她有些守旧,“妇人守旧则主富”,也不是件坏事。

今天老俩商量的事很重要,不但是聘人才,还要让大儿子金中让位。

坐好后的金董急切切地对老伴说:“我想了好几天了,药厂班子的一把手,几个人选中最合适的是本市第一制药厂开发部部长葛龙。这个人在市制药界很有名声,他参与过几家药厂的FDA认证(美国制药规范认证)工作,还去南药进修过药理,他思想活跃,有工作经验,也有组织管理能力……本单位应提拔他副厂长但没有提起来,据说他有情绪,这是个机会……”

老伴听着他的表述。

“我们的药厂目前正面临着GMP认证(国家制药质量规范认证),这项工作非常重要,不通过认证就要下马。通过认证后的产品开发、扩建以至于药厂的腾飞,没有这样一个人才是不可能的……再抓不住这次认证机遇这个药厂就真得下马了……你看人家万马制药,和咱们一时建厂,现在据说养着一个篮球队,我们呢,建厂四五年了还在亏损呢……”

说到此,金董事长一脸怫郁之态。

老伴听着金董在讲,心里也一直在思考。是啊,药厂创办这么些年了一直让金中管着,年年亏损,各项工作都没做好,现在又面临着国家对制药行业进行整顿,想到此就说:

“药厂真得到了非改革不行的时候了,金中是坚决不能让他在干下去了,成立一个由三人组成的领导班子,那就让葛龙任总经理,再给他配上两个副手,看准里就把他赶快挖来吧。”……

关于药厂的两个副总的事,老俩也正在商量。

老伴提出了现任药厂副厂长的卢兴,金董虽对他有些看法,老伴提出了也表示同意说:“留下他也行,他熟悉药厂的情况,熟悉药品开发,GMP认证要马上着手,他也是葛龙的个帮手,但要和他好好谈谈……据网上讲国家计划三年时间,通过GMP认证工作将淘汰三千家制药企业,三千家啊占全国全部药厂的一半,不抓紧时间就来不及了,否则就下马,葛龙要抓及紧挖来开展工作……”

对于第三位副总人选老俩此时还真没底。金董一直在沉思。他想:葛龙卢兴是可用,但这么大个药厂全部交给外人,谁不定有失控的危险,再说搞认证和开发都是一项投入很大的工作……一个好的班子必须有制约和监督,仅靠制度是不行的……

老伴也正在思考此类问题,担心不是多余的,医院也出现过失控的问题,现在的经验是班子里要有自己的人,这样就有了一种无形的监督机制,这几年医院的吕副院长就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想到此老伴就想起了她表姐的儿子。此人叫严明,现在金董老俩原来工作的那个县里。老俩对这个下辈很熟悉,大学毕业,又学经济,在工业上干了这么些年管理,有文采,人品也好,老俩一拍即合了。

“好!这样班子里就有了亲戚,‘是亲三分向’吗”。金董继续说“人选就这样定了。对于金中,我们的意图向他保密,葛龙还要靠他去挖,就说葛龙来是给他做助手,只要葛龙来了,再处理金中的事……”

老伴是心有余悸的,让儿子再让位真怕他闹翻了天,这个厂是他参与创办的让他让位也是个难题,至今也没想出个合适的办法,她此时表现出了“击鼠忌器”式的沉默。

“旧神不搬新神难安,宁养着他也不能让他占着位子!”金董在老伴面前表现得很坚决

金董这时站了起来,想起忘了吃药了,他心脏不好。站了起来的金董自言自语道:

“《红楼梦》第十三回有语:如今我们家族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乐极生悲,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诗书旧族了”。

副董事长听后指责说:“不吉利的话以后少说为佳!什么《红楼梦》,他们是享乐,我们是创业,不是一个阶级!”书包 网 。  。。  想看书来
好儿不在多,养老是妄言
C

好儿不在多,养老是妄言;

一儿能当关,群狼吃空山。

金董事长有三个儿子,大儿子金中,二儿子金美,三儿子金英。也别说中国人重视名字,名字有时就是“命”字。大儿子金中没有留学。二儿子金美,大学毕业后去美国留学,现在两口子已在美国定居,并立足自主创业,现在在国内搞什么进出口贸易,代理经营医药化工原材料之类的。三儿子金英高中毕业后自费就读医学院,后去英国留学学习药理。金董老俩的意图是趁现在有条件,就让他们出去见识见识也算镀了层金。但对于孩子,金董事长也认了中国的那句俗语:“好儿不在多,养老是妄言;一儿能当关,群狼吃空山。”

大儿子金中上了个中专,毕业后正逢金家创业办医院,金中就参与其中了,也正需要人,这样也锻炼锻炼好接上医院的班。医院从一家小研究所起步发展成为一家专科医院,金中也确付出了心血和汗水。那时没有轿车,他出发因买不到座曾躺在车厢座位底下睡觉。医院成立后,金董两口子就任命了他为医院的院长。是金中不行还是“人才”太多,三贬两贬,金中就显得无能了。在这个“泥潭虽小卧龙不少”的环境下金中也自认为是条“泥鳅”了。为了医院的发展就让他让开了医院院长的位子。这时正逢社会上流行“要想当好市长,就要快建药厂”,金董就用医院挣得钱投资创建了这家药厂。金中又自始至终参与了创建药厂的工作,并当了药厂的总经理。金董郑重地告诉他,这药厂就是他的了,再办不好那你可真是条“虫”了。药厂开业这四五年,他也费尽了心,但这几年学这管理那管理就是没办好,目前药厂这个样子,金中也有点认输了。

关于培养接班人的问题,金董老俩也动过脑筋。他老俩是快六十了才开始创业,十年一晃过去了现已是七十出头的人了,家业又没想到发展到了这么大,这也不能不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了。如何接好这个班是他们老俩的心头大事。

金董事长不相信“富不过三代”这个老掉牙的说法,但他相信“三代才培养一个贵族”的理论。他有钱但他不是贵族,培养一个贵族是一项长期投资的慢活,但真正的企业家是培养出来的,就像大学里没有“总统”这个专业一样。这又使他感到“人才”这玩意有些“天生”的味道。本想让大儿子金中接班,但他这些年的表现让他失望。金董也知道《怎样保持家族企业健康发展》一书的作者兰德尔。卡洛克和约翰。沃德所说的那样,“所有企业家族面临的挑战之一,是当家族成员正处于互惠互利的生命周期时,需要为管理权的交接制定计划了”。这不得不使他希望寄托于两个待“海归”的儿子,他恨不得他们快来,接下这个班也就放心了。

金董一个电话金中就来了。他和儿子谈了目前药厂面临的形势,讲了挖葛龙来的意义,金中也很同意,便开展了挖葛龙的工作。当然两口子让儿子让位的事是暂时保密的。

金中找到了葛龙并约他吃饭,和他谈了些他感兴趣的事。但葛龙要求月工资三千元。金中与葛龙原来有过相识,建药厂时金中也让葛龙帮过忙,也曾有过让他来厂工作的念头,但那时的葛龙是不会考虑到民企工作的。眼下不管中狮的分配政策多么优厚,葛龙明白,接过这个厂来,什么时候见效益还很难说,首先要把明着的定下,这里不是铁饭碗,也别把自己先看低了,工资也证明一个人的价值。

中狮集团内部实行“高奖金”分配制度(被职工讽刺为“橡皮*哄小孩”分配制度),但工资不高,目前医院院长这一级也不过月工资一千元,当然医院效益好,好的时候年底他们的奖金可拿十几万。葛龙月工资要求三千元,确让金中犯了难,他只好把葛龙的事交给老爷子处理……金董事长又约见了葛龙,讲了让他干总经理的事,葛龙一听干总经理,那三千就要对了,关于金董和他讲的那些以后香车宝马别墅花园之类他没听进耳朵里。

金董心想给你葛龙月工资三千,那医院几位院长呢?老卢那?再找来的严明呢?这要工资改革!但也让金董感到他葛龙的价值。

金中比老爷子还急,金中找金董说:“三千就三千吧,奖金分配时再调嘛,否则这事办不成了,葛龙要出国,这个价在这里是高,在北京像他这样的人你三千是挖不来的……”

金董一听,狠了狠心说:“那就三千吧!”

葛龙请来了。

严明通过做工作也来了。严明是这样想的:金董老两口给的待遇和职位都不错,四十二岁了就拼一下子吧,再说是亲戚,亲戚总有点情味,只要好好的干,中狮不垮他也不会掉了地下,就这样他向单位辞了职。

药厂班子人全了,二零零零年元月中狮集团召开了药厂职工大会宣布新班子成立并进厂开展工作。

金董的“破费”引起了S市媒体的关注。S市日报发出新闻,标题是:民企重人才,中虎虎气足;副题是:出三千高薪,引多名将帅。

这一报道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一时间S市国企人才跳槽民企,成了经济界关注的焦点。

董事长总是“高瞻远瞩”的。

这是1999年的事了。
恢宏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D

恢宏志士之气,

不宜妄自菲薄。

中狮制药有限公司是一家按照国际标准建成的现代化制药企业,拥有英国、德国引进的国际先进水平的药品的片剂生产线,先进的三相混悬型气雾剂生产线一条。应该说起步还是可以的。但就是年年亏损,几年来已亏损千余万元,大部分产品无销路。活像一位得了艾滋病的贵夫人,面临倾家荡产,命在旦夕。

金中让出药厂总经理的事在药厂新班子宣布前就开始做工作了。

金董事长和金中说:“现代企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