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地主-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葡萄用水冲洗两遍,放到缸里,加上白糖,对上点白酒做引子,然后缸口蒙上牛皮纸,四周用黄泥封严,往仓房里一放,基本就算成了。
三缸野葡萄,一刚杂果,大辫子一边跟着忙活,一边念叨:“咱们有采这么多吗,没看你放哪啊?”
林贤友一个劲嘻嘻笑,也不做声。
第二天,报名要果树的人并不多,用李队长的话来说,农民有“两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就知足,种果树就属于打草搂兔子,有一打无一撞的事,没有种地把握。
不过数量上却很可观,大脚嫂一家就预订二百棵,不过价钱要在五毛以内,另外几家也都在百棵以上。
大脚嫂把十张大团结交到林贤友手里的时候,明显有点手抖:“兄弟,这可是我和你哥一年的血汗钱,你一定要掌好眼哪!”
林贤友对这些人家还真挺佩服,敢拿出百十块钱来跟着他哄哄,真够有胆的,其实就连林贤友心里也没底,毕竟他也不懂果树的栽培护理什么的,也要现学现卖。
但是林贤友起码可以保证这个大方向不会错:“大脚嫂,要是不行,到时候你就用脚丫子踹我。”
当然,最主要的是有的人家担心种果树周期长,害怕哪天政策变了,土地重新收回生产队,就白忙活了。
林贤友对此一笑置之:反正他是从三十年后来的,国家的土地政策没变,变的地方也是越变越对农民有力,三粮四费都免了,还发地补呢。
可惜的是这些不能拿到明面上说,所以林贤友就决定用实际行动来证明,心里暗暗下定决心:种植果树这件事,一定要成功,漂漂亮亮开个好头。
因为涉及到好几户人家,所以林贤友也不好自己一个人去,就邀请李队长同行。
想到大地已经收拾完了,队长也就欣然同意,当然还有一个原因,上次跟林贤友出门,尝到甜头。于是车老板大鞭子一响,马车载着三个人离开靠山屯。
另外还有一件大事,林贤友央求李队长开个证明,然后补办他和奇奇的户口。总当黑户,林贤友心里一直不落地,再说以后干点啥也不方便;据说领结婚证没户口簿好像不成。
李队长把胸脯拍得直响:多大点事啊,不过林贤友你想好了,要是把户口落在靠山屯,就算农村户口,吃不上供应粮。
林贤友哪还在乎这些,再过十年八年,粮食市场一开放,还哪有供应粮之说?
事情确实像李队长说的,到了公社,一点事没费就把户口的问题解决。林贤友也终于明白,这时候户籍管理还很松散,尤其是靠山屯那样的山沟沟,一般孩子都是要结婚的时候 
才报户口。
叫林贤友有点郁闷的是,听说还有个八岁的“黄奇奇”,公社那个负责给他卡戳的人问了一句:“二婚咋的?”
林贤友心里这个别扭啊:冤不冤啊,我这头一茬还没开张呢。
当晚在县城住了一宿,队长又如愿以偿的下了一回馆子,林贤友也给大辫子家捎去十几斤松子。
大辫子她妈这次也没提钱的事,倒是跟林贤友聊了半天家常,弄得林贤友心惊胆战,如履薄冰,小心应付,就差点没把户口本拿出来了。
不过也可以理解,人家黄花大闺女在你家里住着,当妈的能不惦记吗。
在县城住了一宿,第二天继续前往田家铺子,这里距县城也有百十里,却都是平原,交通便利。
到地方一看,李队长不由一个劲吧唧嘴,这里的生活水平明显要高过大青山,和靠山屯就更没有可比性,一看房子就能瞅出来,极少有草房。
看着地上突突突跑着的四轮子,车老板看看自己的大马车,脸上也献出少有的凝重。
一打听田苗旺,很快就有人给他们指引:一直走到镇子西头,远远看到一片果园就是。
赶着大车找过去,很快就发现了一大片果树园子,虽然现在已经落叶,树上也没有挂果,但是一株株果树杵在那,就叫人感觉到一股气势。
果园边上有两间砖房,房前的地里都是一排排树苗,两条大青狗看到生人,就使劲汪汪。
屋子里走出一人,看到林贤友先是一愣,然后就把两条狗吆喝住,笑着迎出来:“黄良老弟,想不到你说来还真来了。”
林贤友憨憨一笑:“那是当然,苗旺老哥果园飘香,招人惦记。这是我们靠山屯的李队长,这位就是我跟你说过的田苗旺。”
众人寒暄几句,然后就被让到屋里,田苗旺的老婆端上来一盘水灵灵的大白梨,几个人坐在炕上边吃边唠。
很快就转入正题,听说林贤友要两千多棵树苗,田苗旺拍着胸脯道:“没问题,我这主要是桃树和梨树,来年桃树就能挂果,梨树得后年,你们山里种果树正好,成本小,不浪 
费土地资源,不像我们这,都是好地,总觉得种果树可惜。”
“难怪就你这一家,规模还是不够,不过等我们发展起来,大家联手,销路就能扩大。老哥,现在我们村买树苗的还不多,等过两年,我估计就要冒高,你这里的果树苗,不 
妨多培育一些,咱们就成了产销一条龙。”
“产销一条龙,这个词最恰当,黄老弟李队长你们放心,到时候我负责派人,给你们技术支持。”田苗旺也意识到这很可能是一笔长期生意,心中也有了算计,决定来年开春 
顺便派人去考察一下。
最后,树苗的价钱定在三角五分,比林贤友预计的要便宜,这主要是田苗旺准备长期合作的缘故,本来正常的价格是五角左右。
几个人又到苗圃走了一圈,林贤友虽然不大懂行,但是车老板和李队长多少也都摆弄过果树,都一个劲点头。
特别是车老板,最后竟然也掏出一沓钱,买了三百棵桃树,二百棵梨树,态度十分坚决。
林贤友忍不住笑道:“原来你早就留后手,这次是免费考察来了。”
车老板嘿嘿一笑:“俺这马车也得换一换,弄辆四个轮的开着,不用喂草,不用填料,给点油就跑,跑起来还快当。”
林贤友心里一动:是啊,只要心里还有梦想,日子就有奔头。
李队长最后也动心,叫林贤友先把钱垫上,一咬牙也买了二百棵桃树。
不过最后田苗旺的一句话叫踌躇满志的他们有些郁闷:“现在挖树苗还早点,天太热,路上走两天,树苗恐怕要干巴死,再过个把个月,稍微上点冻正好。”
林贤友也不想来回折腾,他拍拍腰上挎着的帆布包,里面装着形影不离的木盒:看来,还得借用一下这件宝贝。
(终于来电了,更新恢复正常,上午一章,晚上——嘿嘿,看情况。现在处于裸奔阶段,不过没压力,呵呵,老话怎么说了:光那啥跑不兜风)
 
第三十一章 秋去冬来
更新时间2009810 19:16:03  字数:2466
 李队长和车老板先行一步,回到靠山屯,召集买树苗的农户挖坑,准备栽果树。
“这树苗还没影,就叫我们挖坑,是不是早了点?”大脚嫂有点纳闷。
“树苗林贤友负责往回运,赶紧找人帮工吧。”李队长只是转达林贤友的意思,至于到底什么法子,他也说不清道不明。
因为正是农闲季节,所以不缺劳力,一天时间树坑就挖好,大小深浅、行距株距都是按照田苗旺的要求去做,一丝不苟。
一棵树苗三毛五,在庄户人心里,已经算是金贵玩意。
此时,林贤友也已经转悠到靠山屯村外,看看左右没人,把盒子里的树苗都倒腾出来。要说这里面的空间真不错,树根都还湿乎乎的。
晃到村里喊一嗓子,购买树苗的人家就都聚到村外,看到地上齐刷刷的小树苗,车老板满脸挂笑:“林贤友,你这是咋弄的,你看这湿乎劲,就跟新挖出来一样。”
“可费了劲了,一路上边走边洒水。”林贤友抹了一把脑门子上的汗珠,其实主要是天太热。
“咋没看见车影?”车老板还是有点疑惑。
林贤友一挥手:“别瞅着了,都往回拉树苗吧。”这话最有号召力,家家户户牛车马车齐上阵,丫头小子你三棵我五棵,树苗转眼就倒腾空了。
摸摸木盒,林贤友决定晚两天再种自个家的,现在人手不大够,反正树苗放在木盒里面也没事。
索性就先去鹿场转一圈,看到那些梅花鹿没精打采地啃干草,林贤友就知道自己又有事干了:得给它们准备过冬的饲料。
而且,还要尽早把鹿群驯化,来年开春好能放牧。梅花鹿毕竟不是牛马,它们天生就是奔跑的命,要是总这么圈着,估计容易憋出毛病。
再有冬天也快到了,还要搭几个棚子,起码要能遮挡风雪。
另外就是鸡场也得建在这,上千只小鸡,家里放不下,还得盖点鸡舍。
抽了一颗烟的工夫,林贤友就给自己找了一大堆事,不过这些工作都不是负担,林贤友很愿意做这些事,清闲主要是来自于内心的安宁,活该干还得干,否则就是混吃等死,还有 
啥意思。
回到家,林贤友看到地上筐里放着俩青皮萝卜,每个都将近二尺,长到地里的时候,还露出半尺多,所以俗称“绊倒驴”,就是毛驴进地,也会被绊倒的意思,足以说明这萝卜 
之长。
从空间里割了一条肉,把萝卜皮削掉,萝卜切成方块,放到锅里和肉一炖,好吃又滋补。
剩下的萝卜皮也不能扔,洗干净之后留着蘸酱,老话怎么说的了,萝卜皮就酒,嘎嘣脆。
又打了几个鸡蛋,搅匀之后放上点豆油,辣椒,和大酱,放到锅里一蒸,跟鸡蛋糕差不多,蘸点大白菜梆子萝卜皮什么的,最下饭。
不一会,院子里就传来野猪崽的哼哼声,就跟见到亲人似的,边叫边跑,这两个多月,野猪崽也长到四五十斤,一个个胖得滚瓜圆,整天在院子里拱,估计来年开春,林贤友都 
不用翻园子了。
随后,躺在炕上逗猫仔的毛毛一骨碌爬起来,嗖嗖两下从窗户跳出去,这家伙,一般时候都是不走寻常路。
一听这动静,就是奇奇回来了,不然毛毛和这帮野猪崽子不会这么兴奋。果然,院子里传来脆生生的叫嚷:“好香,怪叔叔回来啦?”
看来两个人不愧是同伙,彼此都了解对方的特点,心有灵犀一点通。
大辫子推开屋门:“我看不少家都栽果树,一猜就是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