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2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彻正在心里盘算着怎么跟老爹解释的时候。

    天子刘启就淡淡的问道:“太子欲以此钱来收粮?”

    刘彻叩首道:“回禀父皇,正是如此!”

    “太子的心太软了啊……”良久天子刘启悠悠叹息一声。

    刘彻听了,却是心里一跳,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君王,统治者,当然是要爱民如子。

    但是身为统治者,心慈手软却是大忌!

    宋襄公以后,这天下就再也没有掌权者相信过什么邪不胜正。

    至于汉室的刘氏,更是一堆现实主义者在执政。

    你能指望一个霸王道杂之作为治国理念,相信刀剑胜于嘴炮的统治者来认同什么民贵君轻?

    老刘家的皇帝连自己的叔叔伯伯兄弟姐妹都信不过!

    所以,前世刘荣性子一软,就面临废黩的命运,后来的刘据被小猪天天训的猪头一样,刘询更是毫不客气的说:‘乱我家者,必太子也’。

    甚至就连臣子和百姓也不喜欢一个性子软的君王。

    后世的班固就毫不客气的评价元帝‘柔然好儒’,这在当时可不是什么褒义词!

    至于惠帝刘盈,此时舆论普遍毫不客气的指责他是个‘仁弱之君’。

    所以,刘彻很清楚,自己绝对不能落下一个‘心软’的印象给人。

    刘彻想了想叩首道:“父皇容禀,儿臣是这样想的……”

    他抬头看着自己的老爹,坚定的道:“儿臣铸钱前后,曾经仔细翻阅和对照古今铸钱的得失,抱着为社稷江山千秋万代考虑的心态,才定下了这五铢钱的比例!”

    天子刘启听了,眼睛微微睁开,点点头道:“说下去……”

    他这个皇帝,对数字和数据格外的敏感。

    刘彻躬身拜道:“父皇,战国铸钱杂而勃乱,然。以秦半两钱一统天下而告终……”

    “秦半两钱,重十二铢,自我汉家兴盛以来,历代皇祖皆深感秦钱重而不便。于是分别行以三铢,八铢、四铢等支钱,仍然以半两钱行之,民得其便而国库充裕……”刘彻厚颜无耻,腆着脸皮给自己的祖宗脸上贴金。

    这事情。以刘彻穿越者眼光看来,刘家皇室的节操掉的比空一格还多!

    秦代的钱重十二铢,单以重量来看,四倍于刘邦的三铢钱,三倍于现下流通四铢钱。

    但,老刘家却下令,不管秦钱还是汉钱,统一按照半两钱的面值算。

    这等于说,刘邦坐了皇帝以后,什么事情都没做。就先来一场四倍规模的通货膨胀,这样程度的大规模通货膨胀,汉室能活下来,真是天时地利人和各种因素的影响。

    即使是空一格的金圆券政策,也不过如此!

    不过话又说回来,想让刘邦这个四十八岁前还在沛县欺男霸女的流氓头子,理解什么叫金融秩序,确实是比较难的……

    刘彻坚信,刘邦当年大概是一拍屁股就做出的这个荒唐决定……

    是以,吕后掌权后。马上就行八铢钱来稳定市场。

    从三铢到八铢再到四铢,汉室基本也算是摸着石头过河,走完了货币改革的大半路途。

    只是这交学费的跟后世一样都是天下百姓。

    刘彻一边在心里面腹诽着自己的皇祖们,一边大义凛然的道:“然儿臣却从历代记载中发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事情……”

    刘彻想了想。道:“儿臣读书,战国初年之时,李悝于河东变法,当是时,粟米一石五十钱!是以李悝对文候言:今一夫狭五口以治百田……石三十,为钱千五百!”

    天子刘启听了点点头。这段记载,和李悝的这个言论,当此之时,在朝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几乎将之奉为圭币,视为执政者的必读之书。

    “太子想说什么?”天子刘启奇怪的问道。

    刘彻抬头道:“回禀父皇,儿臣过去常常为此困惑,李悝之时,粟米一石值钱五十,如今粟米一石,丰年之时,也才四五十钱,也就青黄不接之时,米价曾到八十,九十……”

    天子刘启闻言微微一愣,他好像明白了些什么,但一时间脑子没能转过弯来。

    刘彻继续道:“李悝之时,河东亩产一石半,号为天下膏腴之地!”

    “如今关中亩产两石者,不过下田而已,上田亩产四石比比皆是……”刘彻眨巴着眼睛,看着自己的老爹,道出了核心之地:“两百年间,亩产倍增,而米价几乎未涨……且仅秦钱而论,彼时一钱当我汉家三钱之重,两三百年时光,亩产倍增,钱制缩小,而米价纹丝未动,儿臣以为这很奇怪!”

    何止是奇怪!

    李悝所处的战国初年,韩魏赵刚刚分家,流通的货币还是晋国的布币,布币仅以后世出土的那些布币来看,重量肯定是比秦钱重得多!

    于是,在汉代,就出现了这么奇怪的现象。

    几乎三百年时间,作为主要议价商品的粮食,居然出现了比三百年前还低的价格。

    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计算,就能得出这里面的怪论。

    即以目前米价与李悝时代米价恒定为五十钱,取李悝时代的布币为十二铢计算。

    也就是说,亩产翻了两点五倍,币值贬值了三倍。

    但米价却没有变化……

    就好像这个世界不存在通货膨胀一样……

    最重要的是,物价非但没有出现通货膨胀,反而出现了诡异的紧缩现象。

    这还没考虑加入三百年的人口变迁以及土地变化。

    任何一个后世,上过中学,见过世面的人,都能一眼就看出,这个时代的经济和金融被人为的畸形限制了。

    当然,想要让西元前的人理解并且知道后世的经济学,这无疑是一个地狱级难度的任务,基本没有可能成功!

    但这并不妨碍天子刘启也疑惑和困惑起来。

    他隐隐约约也摸到了些什么不对的味道。

    这个世界也就只有儒家那帮人中的顽固和保守分子才会以为世界跟三代时一样,没有变化。

    事实是,整个汉室正处于青铜时代迈向铁器时代的关键节点。汉家文明,也从蛰伏走向强盛和发达。

    此时,不拘种种新技术和新发明层出不穷,就连社会制度也正处于三千年未有之大变的关键时刻。

    一如一八四零年后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

    汉室也是如此。自白登山之围后,汉匈并存,匈奴甚至强于汉室。

    为了维护华夷大防,也为自己的江山万万年。

    不管刘氏愿意还是不愿意,这个政权。都必须开明向上,不断进取,不断思索,不断改革。

    是以在这个时代,诸子百家也好,三公九卿也罢,甚至就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也在不断的寻求着自我的改变和突破。

    假如不这样的话,不能强大起来的话,人人都知道。一旦匈奴打进来,大家就都要被发左袵,去山里当野人了。

    在这样的局面下,百家争辉,再一次绽放出了春秋战国后的第二次光芒。

    从皇帝到庶民,有忧患意识和进取心的人,都在寻找着复兴中央帝国,实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理想国的途径。

    于是,只要不触及意识形态。不危机君王统治,不危害既得利益集团,整个社会对于新思维和思路,都是欣然接受的。

    正是如此。晁错才喊出了‘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亡捐瘠者,以蓄积多而备先具也’的口号。正大光明的打着师古的口号,行改革之势。

    正是如此,后来张骞开凿西域。汉使甚至远赴遥远的安息,抵达了亚洲的尽头,看到了欧罗巴的海峡。

    整个社会的忧患意识和求变之心,一点都不比一八四零后差。

    而一八四零后,整个中国几乎尝试了所有可能的道理,不管君主立宪也好,民煮也罢,独裁也好,纳粹也好,甚至投降主义都捏着鼻子吃了一次。

    此时的汉室,基本也差不多。

    只要统治者觉得有道理,一点都不介意拿来尝试一下。

    天子刘启数学成就并不比大多数人差。

    他只是在心里稍稍换算了一下,就问道:“太子认为,这是为何?”

    “儿臣认为,事出反常必有妖!”刘彻跪着道:“儿臣虽不解为何如此,但是,肯定哪里不对劲,故此,以此五铢钱,投石问路,摸着石头过河,看看最后能发现什么……”

    天子刘启闻言,脸上也露出了笑容道:“投石问路,摸着石头过河,太子想的好!朕支持你,太子放手去做吧!”

    此刻,天子刘启,终于真正的觉得,自己的太子长大了,能独当一面了。

    于是,他决定放手全力支持刘彻去做。

    同时他也很好奇,刘彻最后能发现什么?

    但不管怎样,这笔投资起码不会亏本!

    把玩着手上的五铢钱,刘启很清楚,这样的钱币投放到市场,会产生什么效果。

    那就是,基本上,不是笨蛋都会在今后用五铢钱来交易了。

    ……………………………………………………

    与此同时,遥远的草原,越过河套平原,一路向西,在胭脂山脚下,一年一度的匈奴人的盛大庆典正在举行。

    这个庆典是匈奴人最重要的一个庆典之一。

    匈奴人称之为‘蹛林’。

    蹛林大会,主要是两个作用。

    其一,课诸王诸部落诸贵族的人畜数量。

    这是中行说到了匈奴后才教会匈奴人的一个‘先进的管理制度’。

    其二,则是耀武扬威,大会所有属国、仆从国以及盟友的代表,向所有势力展示匈奴单于天下无敌的控铉大军以及鼎盛到极点的匈奴帝国的强大。

    此时,正是匈奴人最强盛的时期。

    一代雄主老上单于,南征北战,击破了整个西域,驱逐了世仇大月氏,功灭了东胡,让整个大草原,北至长城,南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