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幻之盛唐-第5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南之利。舶商居其一”。

我这两天。都在咀嚼着联合请命书上这两句话。思索着怎么从官方讨以个名正言顺地理由。广州可比不上西北地威胁。可以拉人做点小动作。广州对大多数朝臣来说实在太遥远了。更别说更遥远到不知所谓地昆仑国。

各国海盗袭广州地理由已经用过了。借着打击海盗地由头。冯越拉虎皮做大旗。组成舰队把天竺沿海地小国。都给宣威或说是教训了一遍。

此时地天竺。可没有后世阿三夜郎自大式地牛皮哄哄。还是被称为五方天竺地百国千城。众多土王诸侯领主。按照不同地宗教族群大混战地时代。王国林立。强国控制弱国。小国依附大国。依附关系变化无常。一国之内。王权、政权、地权、赋税征收权。也分散在不同地阶级手中。

而自从孔雀王朝地阿育王、芨多王朝地迦腻色迦王。塔内萨尔王朝地戒日王之后。最有可能称霸天竺地帝那伏帝国王阿罗那顺。头脑热地派人袭击唐朝使团。结果被唐朝驻天竺地正使王玄策。借西域吐蕃兵从东天竺地老家。一直推到中天竺给活抓回来。成为太宗昭陵站岗地十二过君王之一以后。五方天竺国。就再没有出像样地强大政权。

现最大规模的战事,就是帝那伏帝灭亡后,东天竺新崛起的帕拉、普拉蒂哈拉、拉喜特拉库塔三个较大国家,还在为争夺戒日王朝留下的旧都曲女城而征战不休

而在五方天竺中,又以南天竺的诸侯最为孱弱,而南天竺的诸侯,又以沿海列国最富,对海贸之利的依赖也最大。

因此,在巡游过程中,除了靠近室里佛势国的地区外,真正需要动用武力的机会并不多,大多数见到庞大的船队,先派人送来瓜果羊酒来,然后再派大臣请示交涉。

没被教训过的,也多表示出相当的姿态,比如开市留舶、官方特定项目的贸易许可,指给居留区和晒帆补水地,许给寺庙的土地,营建堡寨设施,乃至在其国内设立官方的会馆、行栈、经营百业的优先权,派人参与港口管理,共同开矿藏、物产等等,已经没那么好下手了了。

至于那些人口不过万许的小国,倒也不在乎攀比谁卖国卖的更彻底而已,也有心安理得接受被保护国身份的。



另一个问题。

南天竺沿海比较强大一些的注辇国又称朱罗国,正在彼岸的强邻室利佛逝国攻掠下,割地赔款丧师丧土应接不暇,因此对横空杀出的唐人海商联军,简直是欢呼雀跃,不过也对唐人的到来仍旧有虑和戒心,当代的珠利耶王,特地派王子婆提因罗到船上拜会,据说与冯越相谈甚欢,表明唐人对天竺之地,没有具体领土的野心,只要求几个泊船补水互市地港口后,珠利耶王开始派人为唐船提供补给。

后来南海唐人联军,大举攻打佛势国都失利后,改为采取比较灵活,也比较擅长的分头小股蚕食和焦土政策,并转而协助注辇国被夺回被侵占的国土,期间大概有三万以上佛逝民,被杀死或掳卖为奴,等到沿海光复后,注辇国的士兵,也加入到对佛势国西婆露斯的烧掠中去。

现在南海各地的番兵中,就有相当部分出自注辇国的天竺兵。不过听说因为对佛势国战事地好转,又得到唐人武装和训练的军队,注辇国珠利耶王的野心似乎也开始膨胀,虽然暂时不敢对宣布为被保护沿海小国下手,却把目标对准了北面和东面的邻居,高韦里河上游的遮那擅和曲那国,并开始召集附近的小诸侯会盟。

据说注辇国多畜养战象,每头战象高七八尺,象背驮小屋,形同简易的堡垒,战士用弓箭远战,近距离由无甲的步卒掩护,以长矛相互格杀,战士在南天竺列国中也算英勇善战,虽然在佛势国的战争中屡屡失利,但是对那些小诸侯,还是颇有威慑力的,已经有十一个小国派人响应。

又派王子为人质,以金矿和宝玉等物产,向南海都督府抵押,希望能获得更多地强弓劲弩。

对于注辇国的态度,南海内部也产生了分歧,从隔岸观火到有限关注,乃至介入其中最大取利,各种意见都有。不过相应的资讯太少,而且这一来一去的路途遥远,估计等三司联席会议地决定出来,黄花菜也凉了。

因为还涉及到,就是南天竺佛门集团的问题,

虽然天竺佛门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但是天竺地佛教寺院在土地、商业、财政方面,依旧具有雄厚实力,甚至早某些国中,有自己的城邑和卫队,以身家附庸寺院的人口成千上万,特别在海商舶市盛行的南天竺,以寺院为核心,好些佛门教团经营世俗化生意和产业的传统,已经有很长的历史,甚至还放高利贷,以人口和土地做抵押,向小国诸侯提供借款。

随着南海唐人地影响力的扩大,也与当地这些宗教团体地利益,产生了不少重合和冲突,再加上当地信仰的多是被称为“希那衍那”上座部,大众部地小乘佛法,与外来唐人信仰中土化的大乘佛法,也相抵触,生出好些是非来。

象强盛一时地佛势国,就是典型的小乘法,当初佛势国与唐人开战的,似乎也有教门集团的影子,后来联军,焚毁了南海最大的佛门圣地婆罗浮屠,将其中杀掠一空,是以与这些佛门教团关系愈紧张。

满脑子纠结中,

突然淡淡的体香扑面,我撞在一个柔软的胸怀中,却是俏脸张红的林素惜,手中还拿这一个鼓囊囊的双鲤。

这由两片鱼形的硬纸板粘合成纸袋,乃是这时代特有的信封样式,还印染有私家的纹饰,因此又叫双鲤、鳞鸿。

“这是本月月各大教坊、剧院送来润笔和版费……”

她轻轻揉这胸口说,封口中倒出来的,是一叠崭新的飞钱。

我愣了一下,才想起来这应该是那些剧本的出息。

剧本,这东西本来就是我给家里的女人解闷用的,纯粹是想起多少讲多少,没有什么顺序和章节,随心所欲的想到哪里就讲到哪里,这也造成负责收集整理人员的一大痛苦。

想要获得完整的剧本,需要足够的逻辑推理和文字组织能力,还需要不厌其烦向我讨教细节的耐心和勇气,目前也只有身为我女人之一的林素惜才做的最好。

不过后来现和那些即兴唱出的歌曲一样,居然有人拿我这些东西编排剧目牟利,反响不错,那就没那么好说了,派人找上门去收版权费吧……

“撞疼了么……”

我接过来,又一大把塞进她鼓胀涨的胸怀,顺手在宝蓝蕾绣的胸围子里,狠狠海底捞月了一把。才用残有滑腻余香的手,掂了一张十的塞进袖袋。

“嗯,你收着把,给自己买些喜欢东西把……”

“总府大人……”

一个很煞风景的声音,打断了我禄山之爪地后续行动,却是杜佑站在一旁,目不斜视低着头看着自己的手尖道。

“倭国治部少辅藤原贞休,遣子来朝,请入京学……”

“知道了,照例办理……”

我不耐烦的应道。

这些倭国的权贵,自大化改新之后,就流行把子弟送到唐国来接受教育的风尚,这就好比后世国朝高官的子女,基本都在欧美达国家求学经商,顺便经营后路一般。

自从藤原敏贞在我这里开了入学的口子后,很快就有一群人拿着各种渊源,变本加厉地把子弟送上门来请求指教云云,当然这种事情就不用我鞠事毕亲了。

只要送的东西足够丰厚且合心意,崔光远他们基本是不吝一句话的,不过京学在我的指示下,对这些外番

求比国人更严格,除了当初的那几个人,直接给卡掉,只能回头到门槛较低的附属预备学堂去进修。

这些人反正身家尊贵,家里也不在乎钱,让他们多开点科目,学点无关紧要的文艺诗歌什么,等吃透中土文化,再考虑高层次的课程云云,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所需的衣食住行,书籍纸笔、器乐茶具都是一大笔花费,可以当作有钱大肥羊来慢慢宰杀放血。

这其实就和后世西方国家,喜欢拿各种语言学校名目,层层设限来骗那些崇洋媚外或是做洋财梦的国人一般的道理。

“对方是拿了晁少监的帖子来地……”

哦,我脚步顿了一下。

晁衡这个已经完全唐人化的日本和尚,已经内定为新任安南大都护,我在安南地经营,还有求于他,将来有些东西甚至要借助他的名义。

比如在交州比景港设立巡检所和设置市舶使,对外来舶征收“舶脚”船税;“阅货”登船检查货物;“收市”代表官方收购珍宝异物;接收船商贡给中央或地方政府的“进奉”礼品;收取“抽解”货税等等。在当地土族中颇有抵触,如果能得到当地大都护府的,那就容易多了。

从太宗至武后,建立了安东、东夷、安北、单于、安西、北庭、昆陵、蒙池、安南等九个都护府,负责“抚慰诸藩,辑宁外寇”,经过历代演变和撤并,到玄宗开元天宝时,只剩下安东、安北、单于、安西、北庭、安南六个都护府,凡对周边民族之“抚慰、征讨、叙功、罚过事宜,皆其所统。这就是著名的六都护府。

作为南方唯一的都护府,与安西、北庭、安东这些以要点军城驻军,控制那些羁部落和属国地北方都护府不同,安南都护府的开化程度很高,也象内地一样大量置州郡县,直接进行治理。

辖境北抵今云南南盘江,南抵越南河静、广平省界,东有广西那坡、靖西和龙州、宁明、防城部分地区,西界在越南红河黑水之间。

象日南、九真、顺化等大邑,语言衣冠皆与广南无异,已经没有明显地唐人、土人之分,郡县中大部分官职,也是由来自泉、广、明、扬等地的移民充任,比如初唐四杰王勃就是跑来这么探望县令任上地父亲,而失足淹死在海里的。

天宝战争时期,安南都护府奉命作为岭南道和中道策应,轻易动员夷、汉近十万人马,攻掠进南诏地拓东节度使。

交州又名交趾郡,所谓交趾的说法,来自这极南之地多海市舶人,常居于水上,而足大趾阔,并立相交,而得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