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幻之盛唐-第6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一些穿着红袍擎着弯刀的人,却是宫帐中那些拜火众,正在配合那些乱兵搜掠一个个大帐,不时将藏里头衣袍尊贵的人一个个拖扯出来,男的不分老幼剁死,女无论美丑的就围上一群人就地正法。

其中很有些身手高强的存在,那些彪悍的外部健儿,在他们面前几乎不堪一击。他亲眼看见一个号称百人敌的军帐头领,被其中一个老人挥刀击飞出老远,就再也爬不起来,软趴趴的喂在地上,好像全身骨头都碎了。

宫帐外围各部带来的族人驻地,也在黑暗中厮杀成一团,只能看见无数纠缠在一起生灭不断的火把,和燃烧成一片片的帐房……

新一天的早晨,我是被一些细微的嘈杂声吵醒的,从左拥右抱纠结的女体抽出手来,轻轻的挪开霸占着我胸口位置的小丫头,小脸儿还在嘘嘘吐泡泡睡的正象,不知道半夜她什么时候溜进来,挤进萧雪姿和张云容之间,拿我做了抱枕……

就看见一些军器监的人,在我院子里活动,见了我赶忙大声的施礼,他们正在铺设和测试一条通往我家的电报线路,没错就是电报线路。

本来作为在论坛熟读无数穿越者奇思妙想的我,老早就已经动过这个大杀器的念头,并且雄心壮志的想搞的是无线电,但是现实和理想的差距实在太大。

根据我家死鬼老头舍不得当做废纸卖掉,而被我当启蒙读物的《无线电》烧友杂志上的原理,用一些简陋的材料,制造化学反应的水缸电池不是问题;制造出足够长度的铜线缠绕线圈也不是问题;制造出类似矿石收音机的电磁感应器,也不是问题;但是我对放大信号的设备,却无能为力,而且这东西实在太容易受到天气、地形之类的环境干扰了。

转而求其次,按照凡尔纳小说《神秘岛》上的理论,建立的原始有线电报线路。结果还是麻烦一大堆,同样还是缺少电流加压的手段,电流信号根本传不了多远,就衰减的厉害;如果用中继形式的逐级中转,光是投入野外的架设和维护费用,也是一个天文的数字,而且太容易被破坏和损毁。但是如果没有足够的远的通讯需要,现有快马和人力已经完全可以胜任,而在较远的地方,信鸽和鹞鹰比这东西更有优势。

因此这东西对我来说,也就一个奢侈的大玩具和技术储备,不过经历了长安之乱后,我又有了新的认识。

在长安城附近,借助城建工程铺设管道的机会,埋设下去,作为城内的梁府、枢密院、银台门驻地、金吾衙门、军官宿舍区,以及城外的北苑军营、工场、宿舍、市场等各处重要据点之间的,短距应急联络线路。虽然这东西使用时,需要一个人手摇,一个人断码。

在初晴的服侍下,一边吃早饭的时光,我终于得到仆固怀恩回城的确切消息,不过据幕府和参军司的分析,这次回来多少有点别样的意味。

契丹远遁,作为契丹一贯亲密盟友的奚族,也被仆固怀恩作为河东军的侧翼,打的节节败退已经上表遣质降服,为了褒奖其功,仆固怀恩以功选枢密院副使,主持东北路河北各道招讨事,仆固怀恩之子仆固炀赐婚,改授云中经略大使,以管控被分割迁徙到云中道,金微都督府境内的奚族所部。

仆固怀恩本来是为了制约李光弼,特地从平叛战功和风头第一的河东军里分出来的,但是他又与已经彻底归化的契丹裔李光弼有所不同,身为朝廷的大将,同时在草原上拥有自己的部落和族人,在回纥国内也是重要势力之一。

金微军虽然名为朔方节度使下辖,其实自称一体,以边民组成的步军和部落出身的马军为主,因此,虽然他手上的军队几次覆没过,但是依靠这些部众和领地,他总能在事后重整旗鼓,凑出一只规模不小的军队,随着内乱的平息,对这些边境势力的需求也逐渐消失。

为了防止仆固怀恩的部众,成为新的边境问题,朝廷也是煞费苦心,从肃宗皇帝的乾元朝就开始,以其部众在定难中损失惨重的缘故,特别恩给水草地,将其部众从金微故地,分别迁址到,同罗、坚昆、瀚海、松漠等地,在实际将他们与当地部落杂居分散开

来,然后又以监管为名,把战败的部分奚族,迁徙到金微都督府、河东境内。

从这方面说,大明宫里的那位肃宗皇帝运筹帷幄,其实并非省油的灯,只是历史上能够给他的时间太少了而。

因此,仆固怀恩的回京述职之路也是一波三折,最近一次刚刚走到陕郡,结果又听说叛军和契丹残余,流窜到大室韦的领地内,不得不就地上任,再折转回去,以枢密副使、权河北大都督身份,协调主持河北、朔方行营的防堵讨要,同时也是镇压那些因为契丹归来,而有些不稳的奚族部落,确保他们继续迁徙。

这一耽搁又是月吧,因此直到局面稳定后,才重新上路来赴任,不过拿这么一个大捷来上任,与同进京的,还有部将高彦崇、浑日进、李光逸、张如岳、高晖等人,多少也有点强势的味道,相比郭李的低调内敛,这位的个性和态度,殷鉴一斑。

这样枢密院河北各路的勾当,就要移交出去。

同期主管西北路的枢密副使李嗣业,在两天前以积伤告养,请朝廷另选良才代之,朝廷以功加开府仪同三司、授卫尉卿,骠骑大将军,进册虢国公为武威郡王,增食实封二百户。子李佐国荫授宋州刺史,选入右羽林军司阶中郎将。

关于继任,昨天的内朝上,也提出了两个人选,一个是现任署理受降城的河西副都督马廪,一位是同样西北军幕府出身的殿中侍御史,曾任祥理司判官,兼任关内观察使的李栖筠。与龙武军的关系不错,也有合作的历史,也算是对仆固怀恩回归的一种权衡吧,两人各有优劣,倒让人取舍不下……

“大食人……”

大明宫,奉安殿,一身大礼朝服还没换掉,皇帝小白的眉头,难得的拧紧起来,吐了口气。

在他面前,摆放着卫尉寺检宪司、枢密院兵科房、会同刑部侍郎领京兆尹萧华,通过直接递奏的渠道,刚刚送进来一叠联名具状。

 第四百七十一章 大食、回纥

第四百七十一章大食、回纥

这份具状。却是来自上次那些抓获的那些大食人中,一个惊天的大现。本来本朝在中土的胡人数以千万计,他们之所以会泄露行迹,还是因为一个偶然事件,

因为在长安一起街头冲突,一名外藩胡人砍死了两名马巡城管,而被巡城营抓起来。本来是当做一般江湖人犯事凶案来处理,禁锢了身体后,就直接移交京兆府押审。

但是随后事情有些出乎意外,当夜一群身手强横的人,杀进京兆府的下的拘押所,把他抢出来,从留下武器伤口和战斗痕迹看,不似中土人的作风,但当时还只是怀疑到沃教、景教这些外藩身上,追查的也仅限于颜面尽失的京兆府。

后来有好几批不明人士试图窥探龙武军的军器场,其中的一批,被薛平的人设下陷阱,抓住了行迹的尾巴,这才联系到他们身上,但随即就失去线索。

因为。随后针对龙武军的阴谋开始动,很长一段时间内,再也无瑕顾及他们,追查也无疾而终。直到长安之乱后,满城收捕武功强横的可疑人士,在内部人士的告下,突袭了察事厅在西市的一个重要秘密据点,连带在周边抓了一大批人回来拷问。

本来抓这些人,主要是进行勒逼一些金钱,顺便展一些内线,但是这一抓就抓出问题来,有人试图反抗,并且身手相当的强横,还有一个已经被京兆府绘像的在逃通缉犯……

随后他的身份,被那些正巧滞留在长安,原呼罗珊袄教徒孙巴德起义的幸存者和昔日阿布穆斯林旧部的遗族给指认出来,

当初被抓的那位胡人叫阿希穆,乃是黑衣大食国上层的贵人之子,乃父是阿巴斯王朝纯阿拉伯穆斯林构成的核心九大行省之一的埃米尔(总督),也是当地最大最肥沃“伊克塔”(采邑)的领主和宗教保护人。

这位尊贵的年轻贵族,虽然有显赫的身份和权势,却并没有太过坚定的意志,直接从他身上挖出更多的东西,牵扯到西市里十几家老字号的胡商和家族,数百人落网,最关键的是一个叫贺维亚的在逃胡人,

他本来的教名叫赫尔曼。从开元十一年,就以安息人的身份随商团来到东中土,用三十多年时间,在长安罗织了一张细密的网。

因为相对于新崛起的黑衣大食,唐人更熟悉的是自汉以来就往来中原不绝的安息人,警惕心也更小一些。

因此这位赫尔曼,不但用安息人的身份经营起偌大的产业,养了上百人的护院,主持着好几只武装商队,与几个当地帮会关系密切,最后还娶了本地的女子,所生儿女又与本土唐人大户联姻。

除了经营的本事,这人交通的手腕也了得,上结交公卿门第,下接纳士人,颇有些好名声,以至于他产业被城管查封的时候,官场竟然有好些相当分量的存在,前来过问和质询。

光是他经营的珠宝行会的小圈子,在上层的女眷中很有些名气,店铺的匠师和伙计。可以名正言顺的出入一些高宅豪门,为对方提供服务。

这人平时行事极为小心谨慎,甚至可以公开做出一些明显违背出身教义的行为,象所有落户在长安的外域胡人一般,他既尊从沃教的祭礼,又同样过唐人的年节风俗。因此,连他的妻子儿女都不晓得他的另一重身份。

手下替他奔走做事的人虽然多,但也只有极少几个人,能够接触他比较核心和真实的一面,多数的手段都很谨慎和低调,就算被揭举暴露出来,也最多被当成是一个富有商人过盛自我保护的需要而已。

他甚至是借助安息复国者的身份和名义,利用财力和声望,在于那些安息人中展一些眼线和外围,进行结社活动,既是利用他们刺探中土的情形,也在掌握那些安息人动向。

本来正常的渠道是很难现赫尔曼的真实身份,直到他不得不为那些信赖的大食人,提供消息和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