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幻之盛唐-第8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览胜。

我现在所站的明月桥顾名思义,就是造型如月,桥身被水刷莹白,一到晚上就是桥上水下,桥印月影,月藏桥影,大小银月相套,亦是赏月之胜,不过现在是白天,就只有船艄过往水上水下络绎市易的景象,也没有老版《八仙过海》中一跳下去就沾水成仙的奇遇。

由于刚刚举办过水神的祭祀,河畔檐下,杨稍柳丝,划水而过的船篷,都还残留着纸剪的挂花,湿润的水巷风,弗过遍载河畔的杨柳梢头,让空气中始终充满着一种扬花的香味。其中一些垂柳,据说可以上朔到开皇年间强令栽种的。

虽然是南方,但是由于常开海埠的原因,民风却是相当的开放,少年男女携手与街巷,而无人侧目,似乎习以为常,这也省却掉很多麻烦,我左右前者两个后面跟着几个,这一行人根本不容易引人注目。

作为东南富华之郡,这里最大的看点之一,就是这些满街满巷都可见以绫裙绢衣的各色女子,相比大胆豪放的关洛女子,或是我身边那几个绝色,作为水乡生养的女儿家,无论小家碧玉还是大户闺秀,起码清容秀丽的比例确实很高,连从事粗役的船娘人家,也不乏姿色之辈。

南方水乡的的女子,走起路来,似乎都有一种发自骨子里的婀娜扶柳情态,她们的衣物行装也很有些意思,几乎都是绫绢为主。

相对绵软密致的蜀锦,绛染显明的湖纱,东南特有的吴绫,却是以通透柔薄著称,因此吴绫也是我名下工坊丝袜内衣什么的最大一宗原料来源,除了弹性尚有不足外,无论是手工蕾花工艺,还是色染已经相当接近后世。

再加上朝廷对绫锦纱罗的使用规制,有相应的品秩与地位的要求,因此相对限制要少的绫,成为男女老幼颇为大众化的衣装用料。

在烈日炎炎的深夏,她们大多穿戴十分清凉的透出身体曲线、肌肤纹理和底下肉色,哪怕是婢仆成群,车船从行的富户宦家也不例外,最多加上一顶蔽凉加遮掩头脸的帷帽,大片暴露的肌肤,与头戴的纬纱帽,倒是相映成趣。所谓保守的头脸,与开放的身胸,就算遇到人调笑,也不见得十分生气。让人养眼的很。

以至于我初到的时候,忽然一种错觉,街巷里会突然冒出个女子,冲上前来道“还记得当年大明湖畔的夏雨荷么……”

好吧我承认这是早年琼瑶作品的遗毒。不过那些女孩儿们倒是还在做梦的年纪,对这种被称为纠结别扭向的言情体故事,却是食如甘饴的很。

用了大半天时间,二十四桥胜景,只是初略逛了几处,就已经让人深有感触,扬州素来有五多之名,

首先是行院娼馆多,天下最有名的风月蔽数,要数长安的平康里,和洛阳的铜驼坊,但是能够称得上历史渊源和规模第一的烟花圣地,却是在扬州。行走在扬州街头巷尾,河道幽径,最不稀罕的就是随处可见的花牌与飘逸的脂粉味,从官办的教坊,到官府领牌的行院,ji馆,到自开业的别寓、花苑、半公开的公馆,乃至藏在深巷里娼户,服务贩夫走卒之流最底层的土窑,乃至水上兼职的船娘,和一些歌舞演艺班子,构成了一个层次分明规模庞大的特殊职业群体,因此流经扬州附近的河流,被称为脂粉河。

再加上水土养人,所谓扬一益二楚三陇四,扬州女儿的风情娇娆,却是要排在天下望要之首的。

其次是胡人多,作为东南与广州并称的外部口岸和胡人聚居地,常年驻留或是定居了大量的海商番客,让街头一年四季总是充斥着异域风情的面孔和口音。随着这些年开海的大兴,和归化令的实施,来到扬州置产经营乃至落户的番客海商如过江之鲫,在另一个时空,青州将田神功以平定扬州叛乱为名,一气就杀戮大食波斯贾胡数千,所得财货以亿万计。

然后是行会多,作为东南物产与财富汇集的大都会,相比海贸甲天下的广州,扬州却是以行会富集而著称,从织染到铸印到船舶营造到窑瓷,制糖到晒盐,几乎天下数得上字号的行业,都能在扬州找到自己的专门行会,其中又以瓷窑、铜器、制镜、纱绫最有名,还有专门的果品市、饼市、鱼市、酒市等大宗货物批发市场。

再者就是神祠庙宇多,南人好巫祀,扬州尤为明显,从蜀冈上的地标建筑禅智寺,到南禅道场的梧桐寺,光是寺院就有大小几十所,还不包括城外的大明寺等禅林。除了这些香火鼎盛的寺观外,几乎遍地是各种祭祀菏泽、乡土神的祠堂,大至有官府奉赠的瘟君,河伯、龙王,土地、城隍,小至没有官方承认,却依旧享受血食香火的,各种奇奇怪怪名目的狐主、青蛙神、稻神、虫神、鼠雀仙、报子神等数以千百计。

可以说用几天几夜也看不过来。很多神主之间又是相互天敌的,因此一到斋祭的时节,各家做法起来又是异常热闹。如此林林总总的光怪陆离,就算其间突然冒出个原地满血春哥庙,或是草泥马大神,我也觉得自己不会太惊奇。

最后就是馆学多,由于地方繁华,附近都是鱼米之乡,多数人家衣食无虞,义助兴学成风,各色名目建立的私塾,学馆,书楼、印坊,在城中星罗棋布。甚至连最近写年才诞生的新事物——文抄,也开办了好几家,所谓文风鼎盛,天下也无出这几处。

此外扬州还有“船比车多”,“行商比种田多”,“穿长衫比短衣多”“伎户比良家多”之类的别称奇谈。

东南之地,素来是朝廷的财赋重地,有钱罐子之称,而扬州显然有猬集了东南财富的精华,所谓江淮之富,三分在扬之说。

因此和后世的魔都有些近似,每年都有大量的外乡人,涌入扬州的地域讨生计,追逐着自己的扬州梦,或是仅仅路过这里而迷恋上其中的繁华享受,将自己身家和未来挥霍个精光的过客,而一年四季的漕河上,也总是不缺少漂浮在水面的失意者和倒霉蛋。

此外,扬州的乞丐也是南方的一大奇葩,首先他们的衣服乱而不脏,其次是他们基本不主动开声乞讨,就是看着你心情施舍。虽然看起来就是一堆堆晒太阳打发时日的懒人,但至少不会让你太讨厌。

因为,作为富郡之首,哪怕是在扬州做乞丐,也比其他地方舒服自在的多,家家皆有余粮浮财,稍稍施舍一些,就能很舒服的过上一段时间,因此这里的乞儿也是天下少有几处,拥有相对严密的组织和区域划分,相当排外的存在。

按照进入扬州前,事先的摸底排查的准备工作。

这些乞丐甚至分成污衣和净衣两种类别,污衣做的是坐街乞食的勾当,有明确的地盘和区域划分,净衣就高端的多,他们甚至有一身还说的过去的行头,粗通一点文字,或能背诵十几首歌谣,也不坐街就是在城里游荡,遇到有人家办红白事就去凑热闹,到处唱曲讨喜哭丧混吃喝,稍手一些祭饼喜肉。

不过近些年,扬州的乞丐团伙遇到另外一个竞争对手,倭人。扬州也是前往倭国航线的始发港之一,这些年随着往来倭国的密切,随船渡海而来的大量倭人,纷纷涌入扬州城中,吃得少要求低,做的是接近畜生的活计,很快以强大的竞争力,操持了城中大多数贱业。

当然就算是些乞丐,能够在扬州厮混,背后也是有背景的。

作为富有人家聚集的地方,城中的泼皮无赖,偷儿拐子等城狐灶鼠,还有他们背后,因为财富而滋生的各色江湖帮派会道门,数量之多之密,也是天下一绝,再加上当地的巨商豪族,氏族门阀,相比北方那些地缘靠近政治中枢,而经常要在站队中,受到清洗和清算的门阀氏族。南方的氏族门阀势力要更加保守传统也稳定的多。

还有因为地方上的人文荟萃学风鼎盛而人才辈出,历代通过科举荫补等途径,在朝野上下形成的地域政治势力,南方三大地域势力之一的淮扬党,他们甚至孕育出自己特色的学派,与北方的关学、洛学等派相对的,所谓淮学、吴学、楚学、蜀学四大学派。

这些林林总总的存在,最终编织成一张错综复杂的地方势力大网,让外来影响,难以轻易渗透,哪怕以三南会社和登州商盟的强势,也始终在当地大规模打开局面,而不得不进行镜子大战,钱票大战等一系列惨烈的商战之后,认清双方可以承受的底线和事实后,才取得一定程度的妥协和交换。

有人拉了拉我的手,吧我从思绪中换回来,却是雨儿。

“想去那里看看……”

我顺着小丫头手指的方向,看过去牌楼高耸,堆花砌彩的所在,不由靠的一声,瞪了她一眼,什么时候和小丫头学坏了。

不过把行院直接开在河道两旁的正街上,并且在白天公然开业,这也就是扬州才有的风格吧。

“绝对不行……”

我是口否定道,开什么玩笑,带着几只丫头片子去逛行院这算是什么,是去打脸还是去去放闪光弹,我家这几只可是从小养大的极品,我可不想把“行院终结者”的名声,从长安洛阳,发扬光大到这里来。

“大不了晚上我找一条花舫去有灯河玩……”

由于扬州河道与大街并行,一到晚上夜生活丰富的扬州人,就会在河道两边灯火通明,因此北方特色的秉烛夜游,到了这里就变成泛舟灯河。

目前是号称鹰眼的前刑部直属五金之一沐铁,易装跟随在人群中,目光如炬的辨识这任何一个试图靠近我们一行的人。只要一个表情,一个眼神,就会有人群中的好手夹挤上去制住要害,象知交好友一样揽肩搭背,不动声色的将目标带离路旁。

此外,作为中枢直辖的府之一,江都城内不但有例置的四处府兵和州属团结营,还有左神武军轮驻罗城的一个满编骑营,以及来自江陵水军大营的一只巡水船团,名份上都归在我的下辖。只需一纸手书就可以随时调集出动。

作为南北要冲,江、淮、河、海之水陆汇集,扬州不但是通达海外的始发港,也是京杭大运河的南端,因此这里也囊括了域内海外几乎可以见到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