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幻之盛唐-第9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者可以从塞里斯人中,发展出一名执事,让这些远方异族进一步感受主的威德

 第六百一十八章中秋快乐

皇帝小白走了没两天,就有人拜访上门来,

“武威郡王府?”

我愣了一下,一向低调隐世的武威郡王李肆业突然找我。/

来人是他的儿子李佐国,还带了三匹大宛马作为礼物。

李嗣业是三原人,与开国凌烟阁名将李靖算是同宗,却在安西投的军开始发迹的,一生戎马生涯,自己一向不置私产,平时的赏赐也多分给将领士,只养了十匹精壮的大宛马,作为私人爱好,这大宛马就是汉时大名鼎鼎的天马——汗血马的后代,哪怕在本朝也是无价之宝。

作为军旅生涯留下的一点嗜好,李嗣业晚年退养的最大乐趣,就是给这些大宛马配种,宝贝的不得了,居然一下就给我送来三匹。

不说看在这三匹马的份上,作为曾经的前辈,这点面子还是要给的。

我满肚子犹疑看完他的书信,不由嘘了一口气,又看了眼已经步入中年大叔的李佐国,心中叹道,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李肆业突然派人找我,乃是打算将他儿子李佐国托付给我,好让他是后援的兵马安西去磨练一番,他这个儿子是地道的将门出身,一生大部分时光,几乎都是追随父亲在军旅中度过的,

“恩,这个武威大人所托,本身不是太大的问题……”

我看了眼,明明是胡子一大把的大叔向,却恭恭敬敬给我行子侄礼的李佐国。

“不过,你想去安西,就得放弃这左骁卫中郎的职事,转任金吾卫,还得降格叙用,去了安西后,也不能保证独领一军,先要从佐副做起……”

“毕竟,我不但要对你负责,也要对你统领的将士负责……”

“但凭大人驱使无妨……”

他似乎来之前早就有所心理准备,几乎是不暇思索道

“佐国,要的只是上阵杀敌,为国赴命的机会,而不是坐领门荫,”

“再说阿父当年也不是从一介昭武校尉,博出这一番的局面……”

他的回答让我有些惊讶,却不意外,这才是尚武崇功,从不缺乏热血好男儿的的大唐,与后世其他时代区别最大的地方。

“如此甚好……”

我写了一张手书,让他去枢密院走例行的程序。

这么做的后果是,仅仅到了第二天,卫尉卿卫王李琰,也将他才十三岁的儿子,新郑王李恭送过来,说他这个儿子在长安无所事事是在不成气,正好去安西磨练,当个小兵也无妨云云。

然后是韦见素、颜真卿、王维兄弟、崔圆等关系户,都有人托情过来,说自己正好有年龄合适的子侄辈,想送到边疆去锻炼一番,生死听由天命,你自己看着为云云。

当然大都是庶出,或是嫡长子以外的人选。显然是皇帝小白放出的消息,也不知道他说了什么,让这些人觉得吧自家子弟送到万里之遥的地方去大有好处一般。

这下好了,我准备的第三批后援部队的正副领兵官及其参佐僚属,都有了人选,或许这正是皇帝小白的良苦用心,来的都是我相熟有善缘的关系户,却又符合分化相制的原则。

不过好处是,可以名正言顺的拉赞助了,

然后朝廷下诏,以南海都督府管领海外藩卓有成效,藩贡不绝,威名日昭,臣附大唐的外藩越来越多为由,赐南海都督府,授流外官和番外爵制之权,每年限定为爵子二人,爵男十人。可现授后备呈于礼部。

此外在爵位制下,赐屯守官之制,所谓屯守官,是来自都护府、都督府的一种惯例,在散职、勋授、本官和寄禄官之外,增设的世职,以其屯守地为名衔。

但与其他现任现授的官身不同,这个屯守官是可以传给子孙的,作为爵位以下的补充,可以名正言顺的拥有对边疆屯垦土地的管理权和收益权,更像是一种低层次的分封,以鼓励将士扎根边疆,勇于开拓。

当然,这只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虽然针对的是南海都督府,这篇诏令更大意义上,是对南海都督府以外的地区的部分事实沿用,也算是一种比较隐蔽的曲线救国。

比如安西都护府的政策通用问题,比如高适半年送回来一次的奏疏,已经奏请在岭西重置大月氏都督府,以管领吐火罗诸国,只是所辖已经增置二十七州。

等到全民除服后,大行皇帝的丧事还在继续,作为国家重臣的我,却可以以陪小丫头守孝为名,蹲在家里继续对公事摸鱼。

不过肃宗驾崩后,兴庆宫里安养的另一位太上皇,玄宗老皇帝病倒了,据说是心哀造成,小丫头特意去看了几回,人还算精神,但毕竟年纪已经这么大了,说不准什么时候。

连高力士已经做好去海南退休的前期工作,由他的养子冯越陆续置办的,从广南到海南岛上大批的田庄和产业。作为侍奉皇帝数十年的人,经历了太多的宫廷事件,知道的密辛太多,要想太太平平的回乡安度晚年,或许还没那么容易。

有生就有死,有死就有生,这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轮回,我拿新制糖果屋,都弄蹒跚学步的养女们的时候。

一个迟到的消息终于被送到了长安,哥舒三姐妹的长女,已经有孕数个月,已经确认是在回到洛阳的那次大狂欢中留下的。

于是我的部下和家臣们再次躁动起来,各种各样的想法和动机也在这个消息的搅扰下,付出了水面,之前宋瑾瑜所出的长女,毕竟生母身份卑微,还是个江湖背景复杂的寡妇。

但是哥舒氏所出就不一样了,毕竟我是继承了哥舒翰的一脉渊源,哥舒翰在军队中的影响也是不小的,如果首生得男,则作为长子,如果有外来强援和奸臣部属的得力支持,威胁到嫡出的儿女的继承排位,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这种情况下,我对哥舒大姐的私下约定,也被捅到了外头,于是远在外地的韦韬、卫伯玉等人都派人前来探询,而有资格过问此事的薛景仙、崔光远、魏方晋、郑元和等五大长史为首家臣,也派人或是直接上门来劝谏。

理由很简单,

如果哥舒氏所出的是个女儿,我就打算让他继承哥舒的姓氏也无关紧要,但要是男孩就麻烦了。虽然哥舒翰入唐为将,突骑师突厥的九姓部众中仍然有大量昔日的族人,突厥人尊崇强者而信奉贵种,哥舒部的旧族也是一股可观的力量,如果让我的后代去做他们的首领,再加上哥舒家的血脉,估计在突骑师九姓之外,再立一姓大氏族也不是不可能。

但是作为我的亲信,或是家臣,或是部属,或是外围盟友的立场,绝大多数不会容许作为我的长子,跟随别姓,或是去做胡人的首领,但又不能排除朝廷乐见其成的倾向。

于是轮到我要头痛了,除了要对家臣辨明解释,还要应付上门道贺,或者说是来旁敲侧击表态的。

你妈,我生个孩子也这么麻烦么……

在这一片纷扰的情况下,我关注的大秦使团,也终于抵达了长安。

为了奖赏那些塞利斯人在讨伐北方叛臣的战斗中所做的贡献,阿克苏姆的摄政王后,决定将马萨瓦港和阿杜里斯港之间,属于降伏的阿鲁特里亚部落的一大块突出海中的尖角地域,分封给这些塞利斯人。

这片土地,连同大片内陆的山区丘陵,在后世被称为索马里半岛的国家海盗发源地。

但在这个时代,只是一个被群山分隔出来的一个被称为贫瘠荒野的,不规则三角形尖岬平原而已,大片的土地上只有在黄土和砾石中顽强生长的稀草,和少量放牧的部落人口,以及几个世代栖息在沿海红树林里的渔业小村庄。

除了王国提供的奴隶,所有的工具、设施和材料全靠塞利斯人从海路外地运来,但是他们还是在这里打粗众多水源和深井,并挖成纵横的沟渠,用工具翻开荒原上大大小小的砾石和表层沙土,露出下面相对富壤的深色泥土,种植豆薯,沙枣和无花果,油棕和椰子,放牧牛羊,将荒原变成田野,最终建立起自己的港口和城邑,

《被遗忘的大航海时代片段……唐人在东部非洲开拓史略》

安提黎巴山山麓,巴拉达河和阿瓦什河的汇合处,是号称沙漠边缘的海岸明珠,大马士革城的所在,也是阿非里加地区现存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古代沿袭至今的灌溉系统,让整个城市内外水道纵横,也使大马士革周围草绿花香,万木争荣。也聚集了整个叙利亚行省乃至北半岛地区的财富和人口的精华,其中繁华和富庶,号称地上天国。

虽然阿拔斯王朝建立后,为了削弱和分化前朝参与的影响,而将都城迁移到东方,又废弃了伊拉克的中心库法城和巴士拉,而在底格里斯河旁波斯古都尼尼微废墟附近新营造的巴格达。

但是作为前王朝的首都,历代积累下来的历史底蕴和沉淀,无论是高大的城墙和堡垒一样的城门建筑,或是是聚集的人口和商旅,都还是新兴的巴格达短时间内所不能相比。

作为一个多个外来统治者变迁的城市,在这里留下了众多的历史遗迹,比如波斯风格的穹顶和高塔,罗马风格的恺撒门、廊柱、和马赛克壁画,甚至还有一座专供基督徒参拜的圣保罗教堂,以及基督徒聚居的村落。

此处之外,400座伊斯兰清真寺和70多座基督教教堂,遍布古城内外,还不包括那些宗教学校和讲经所。

如城中建造于六十多年前的倭马亚大清真寺的前身,就是基督徒建立的圣约翰大教堂,而教堂的前身,则是罗马殖民者建立的朱庇特神殿。

但这一刻,不论是基督徒还是穆斯林或是拜火众,都纷纷逃进高达的城墙堡垒中,寻求庇护。惊惧这望着在城外扎营的军队,对自己所信奉的上帝或者真主,无助的祈祷道……

大马士革下,后倭马亚王朝军的第一批前锋已经安营扎寨,这些神色皮肤的军人,不断的寇掠四方,将财物和哭哭啼啼的妇女,送往海边的港口城市阿什特里特“贝鲁特”。光是拦截商队和掠夺城外的市镇仓库,就让这些敌人不得不征调更多的马和骆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