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12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语、李诚听了,心里说不出什么滋味,既是欢喜,又是羞愧。

曹府,兰院,上房。

看着地上跪着的李诺,李氏亲自扶他起来,道:〃十多年没见,真是有些不敢认。

都是自家人,作甚行此大礼?〃

原来,李诺从刑部出来,想着高太君还在曹府,又想着受了曹家的大恩情,来给亲长们请安。

〃多年没见姑祖母,孙儿不敢失礼。此番祖父与父亲在京,还多亏姑祖母与表舅照拂,孙儿正当叩谢。〃

李诺道:〃老祖何在,请姑祖母先允了孙儿去请安,而后再陪姑祖母说话。〃

他今年二十四,留着短须,看着老实稳重,像极了年轻时的李鼐。

李氏看着他,想到李鼐被其父拖累,断送了仕途,这几个孙儿不知能不能撑起李家门户。

〃老太君放心不下你们,清早就离了这边,去新宅了。〃李氏听他这样问,回道。

李诺听了,便陪着李氏说了会儿话,不过是讲述这几个月李家问罪的详情。

李氏听了,喘嘘不已。

对于李煦,竟是说不出是怨还是怜。若是堂兄能听进劝诫,跟丈夫一样收敛光芒。早日筹划,何至落到这个地步。

说完家常,李诺犹豫一下,终是问道:〃姑祖母,表舅可说过,祖父何时发遣?〃李氏道:〃提过一些,因你祖父前一阵子身子不好,现下正在调养,好像是在月底。 你放心,总会让你去一面。〃

李煦既已经定罪,就没什么可避家属的,又安排在内务府慎刑司,想要见一面却也不难。

李诺听了,道:〃姑祖母,祖父年迈,孙儿想要与祖父同往。侍候祖父膝下。不知衙门那边会不会允,倘若不允,孙儿想求表舅。〃

李煦年迈,李氏心中也不放心,但是李诺是长孙,李煦、李鼐都不在,这李家上下还需要有照看。

〃怎么不是语哥儿去?你是你父长子。这一家子都是老弱妇孺,还得你照看。〃李氏问道。

〃二弟心思活络,比孙儿处事更周全,还是他留在京城更妥当些。〃李诺道。

李氏见他执意,道:〃既是如此,我就叫你表舅问问看。〃

李诺再次起身谢过,因不放心家人,他告了个罪,离了曹府,由人领着去李家新宅。

李家新宅这边,高太君将银子的事交代完毕,就诸事不理,任由孙氏安排。

孙氏便安排了住处,王氏的屋子,是高太君指的,就在后院正房西间,高太君住了东间。

其他人的住处,则有孙氏安排。

两间耳房,住着三个妾室。

后院东厢三间屋子,给李诚夫妇。

西厢三间给李讲、李证兄弟。

前院堂屋三间,孙氏住了东边,西屋留做客厅。

东厢给李诺夫妇,西厢是李语夫妇,倒座三间,做了厨房与库房。

李诺回来时,众人已经从高太君前散去,回去收拾各自的屋子。

李诺见新家不大,却井井有条,心中对高太君甚是感激。

他先到高太君处请了安,而后说了想要侍奉祖父去盛京之事。

高太君也想着此事,毕竟现下李家没有下人,李煦年岁又大了,还不知能不能熬得过,总要有子孙在跟前才好。

晓得这个大重孙打小稳重,她还想着留他在京当家掌事,便想要劝他留下,安排李语前往。

李诺苦笑道:〃老祖,李家已经败落,成了百姓之家,哪里还有什么事情需要孙儿料理?三弟身子不好,又一心要应考,是动不得的。

二弟虽寡言,却是个有主意的。

今日虽借老祖的光,让孙儿们有地方安身,却也不能就这样干闲着。

二弟有聚财之能,李家以后,还得靠他多费心。

孙儿不过是偷懒,给自己选了个轻省的活儿。〃

虽说李家现下萧条,但是见几个重孙辈都是懂事的,高太君也颇觉欣慰。

〃我这里还有三千两银子,原想着等你父亲回来,再给他,让他买地或置产。

既然你说二郎有这个能耐,那我就拿出半数给他,任由他施为可好?你可要想好,这三千两银子,是李家最后的本钱。若是折损,往后的日子就要更艰难。〃高太君想了想,道。

〃孙儿信二弟,定不会让老祖失望。〃李诺道。

高太君沉吟片刻,道:〃既如此,那就这么办,〃

曹颙落衙回来,听李氏提及李诺来请安之事。

曹颙对他的印象,还是康熙四十九年那次见面,当初李诺七、八岁,因是庶出,行事甚是乖巧。

算算他现在,也不过才二十出头。他是李鼐长子,在父、祖都不在时,由他照顾家人。

他本能以管家为名,打发兄弟去流放地进孝,却是要亲往。

单这孝心,就让曹颙生出几分好感:〃倒是承继了大表哥的忠厚,若是他真要如此,我定想法子,成全他这片孝心〃。第十三卷 雍之始 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点醒李煦是四月二十出京的。同行的还有长孙诺。

曹颙与孙文成两个,都到城外为李煦送行。押送的兵丁,是内务府属下的,早已得了十六阿哥吩咐。并没有给李煦上枷,也给了他们说话的时间,没有催促着启程。

通过半月调理,李煦的伤势已经疮愈。

他先吩咐了留京的李语、李诚兄弟几个,不外乎是本分行事,好生奉养亲长,云云。

而后,他谢过孙文成来相送。又郑重谢过曹颙。

虽说李家所住的屋子名义上是高太君的,但是她是一老嫗,没有曹家帮衬,哪里会将一切都安排得妥当。

只是,这份郑重相谢,倒也点出三家现下关系,再不复早年亲近。三家家主在此,对此是心知肚明。

曹家几兄弟都是青壮,业已出仕。家族已呈兴旺之势;孙文成虽免官。但是其兄弟与次子都进了内务府当差,他自身的罪名也不重,随时能起复;只有李家,断了两代人仕途。孙辈还不成器,能不能再列宦门。都是不保准之事。

李煦的心中,不无酸楚,可是看着孱弱的嫡孙李诚,他还是说不出〃勤勉攻读〃的话。

〃立身方是孝之根本,不可过劲,一切量力而为。〃李煦临行前,对李诚道。

〃孙儿谨遵祖父教导。〃李诚含泪说道。

看着李煦年迈的身影渐渐远去,曹颙叹了口气。

他转过身来,请孙文成上车。孙文成看了眼李诚道:〃诚儿体弱,来与我同车。〃

李诚躬身道:〃谢外祖父体恤。只是孙儿还好,且能骑得马。〃

孙文成看了他一眼,没有再说话。上了马车。

李语见状,眉头微皱,终是没有说旁的。

双生子李讲、李证两个站在旁边。看着孙文成与李诚说话,眼中带着几分失落。李鼐当年带他们出京时,他们已经六、七岁,都已经记事。

虽说这几年下来,他们已经接受自己是李家子孙的事实,但是更加怀念在孙家的生活。

嫡母可亲可敬,〃父亲〃宠爱,远不是李家这几年的锦衣玉食就能替代的。若是还在孙家,眼前这人就是他们的祖父。

曹颙见李诚如此。晓得他是怪罪外祖父没有援手李家。明明是打小就伶俐的孩子,现在却是糊涂。孙文成未必有能力援手李家,却有能力照拂李诚这个外孙。

眼看孙文成起复去内务府在即,李诚要是乖觉些,科举不成,就考内务府笔帖式,也是出仕之路。

曹颙想到李诚心高,怕他惹祸。少不得想着要嘱咐两句。不为旁人,就为让高太君与李氏少操点心。

想到这个〃他抬起头来,对李语道:〃万重,我有话对守真说,你先同五郎、六郎回去。〃

李语道:〃既是表叔吩咐,侄儿就先带弟弟们回去了。〃

曹颙点点头,看着他带着双生子。随孙文成的马车去了,方对李诚道:〃你外祖父自身尚且不能保,如何能援手李家?你若生怨,为难的只有你母亲。〃

曹颙待人向来温煦,眼下却是有斥之意,又说的是李家家事。

李诚的脸色变了又变,看着曹颙,有些不解他此话的用意。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若是可为,你外祖父不会袖手,任由你父问罪;我也不会旁观,让你姑祖母与老祖为李家日夜忧心。你还没有经历过先皇诸皇子阿哥夺嫡时的惨烈,以臣谋君,才是你祖父真正的取祸之道。〃曹颙肃容道。

李诚听了,皱眉沉思,半响方道:〃表叔此话。是指皇上在追究祖父早年献银九贝子、十四贝子之事?不是因国库空糜,整顿吏治丰盈国库?不是为了空出江南三个织造职。以待皇上心腹?〃

曹颙道:〃三者都有,后两者不过是以事论事,前者却是以事论人。无开解之道。〃

李诚犹豫了一下,问出心中所惑:〃观表叔行事,早年亦与皇子相交。莫非表叔目光如炬,早就辩得真龙?〃曹颙摇摇头,道:〃如今在京城。有心人多,往后守真开口前还需三思。何谓真龙、假龙。诸位皇子阿哥都是龙子龙孙,我不过是守着〃无欲则刚〃四字,与诸皇子坦诚相交。〃

李诚心中犹疑不定,曹颙的话倒是不算假。

根据李诚所知,曹颙与诸皇子的交往,却是鲜少有私密不可对人的言的。或许正是因为这一点,使得他没有被攻汗。

曹颙见他稍稍能听进去了。道:〃不过,国库空糜也是真。对于官员亏空,也是皇上极为厌恶之事。你家京城的管家曾往廉郡王府上送过东西,他许是忠心,想要为李家留些余财,可却是好心办坏事。破财免灾,你不要舍不得。早日将这笔财物提出,送到户部补你祖父的亏空。虽不能抹平账目,但是能有这份心。也能让皇上心里舒坦。对你祖你父来说,都是好事。〃

李诚听了,不由诧异,道:〃表叔怎知此事?〃

他是听妻子何氏所说,才知晓此事。正想着借端午节走礼的时候,将那些财物运回家。

如今下上十几口人,都要靠着老太君的养老银子过活,他这个做重孙的,也觉得羞愧。加上家中没有下人。有女眷们操劳家务,看着也是辛苦。

曹颙看着他。道:〃百姓人家,还要想着隔墙有耳,不说私密话,权贵宅府。人多眼杂,哪里有私密可言。若是吱晓的。知此事的,非我一人就好。〃

李诚脸色苍白,躬身道:〃侄子谢谢表叔,若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