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12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亲戚,自是要通

说起来,年熙的外祖父纳兰容若,还是曹寅的旧友。虽说纳兰病故的早,可李氏早年也听丈夫念叨过。

加上也听过年家这位嫡子的处境,幼小失母,继母不慈,少年时寄居雍亲王府,长大后亦是全赖年迈祖父照拂,李氏心中就多了几分怜意。

这问顾之间,她就不自由地带了几分慈爱。

年熙家中,继母是出身宗室,行事带了骄娇之气;伯母寡言少语,待人客气疏离;姑母虽疼爱他,而是因姑侄之间年岁相差不足十岁,更像是长姐。

李氏这慈爱之态,引得年熙动容,回话之中也带了真心亲近与恭敬。

李氏见他如此,越发觉得他不愧是大家公子,恭顺有礼,更是喜欢,道:〃既是实在亲戚,要是不嫌弃我们家门第低,往后不妨多走动走动。你们连襟年岁也相差不了几岁,又同朝为官,正是当多亲近。〃

年熙脑中,生母的模样已经模糊。

虽说他早就知道曹颙与自己父亲有嫌隙。同年家有所疏离,却是不愿违背李氏的好意,看了眼旁边坐着的曹颙,方看着李氏,道:〃太夫人,大姐夫是晚辈的救命恩人,只要大姐夫不嫌晚辈笨拙,晚辈自是乐意多向大姐夫请教为人处事之道。〃

这岳父、娘舅、连襟,是旗人最看重的三门外戚。年熙乐意与自己儿子亲近,李氏也跟着高兴。

在李氏处请安完毕,曹颙便陪着年熙去前院客厅吃茶,七格格则被初瑜请到梧桐苑,姊妹两个说体己话。

正如曹颙所料,年熙夫妇正是为感激上来道谢的。

除了真心感激的话之外,夫妻俩儿还预备了重礼。一部分归到中秋节礼里,一部分则是孝敬李氏的与给孩子们的见面礼。

长生与天估、但生、天慧这几个曹家叔侄不说,就连妞妞与左住、左成这三个外姓子弟,也都人人有份,可见其用心。

初瑜见还孩子们预备的见面礼太重,不肯收。

七格格急道:〃大姐姐要是不收,就是不待见我们这门亲戚。这些东西,都是我们同老太爷商量后,精心备下的,大姐姐即便不看在妹妹与我们本的情分,好歹要看在我们老太爷面上。〃

她抬出长辈,初瑜到是不好再说什么。

七格格岔开话话,要见天慧与妞妞。

她小时候,跟着七福晋到过两次曹府,认识妞妞与天慧。

初瑜便使人叫妞妞与天慧过来,少一时,两人过来见客。一个称〃七姐姐〃一个称〃七姨母〃七格格还了礼,一个称〃平妹妹〃一个称〃大姑娘〃

说起来,她自己个儿才十五岁,比妞妞才大一岁。

就如同年熙有所变化一样,这三个月的功夫,七格格也褪去稚气,面容圆润,多了几许柔美。

初瑜是过来人,自是能瞧出不同,心中也松了口气。

既是妹夫已经能圆房,妹妹就有了指望。即便以后妹夫病情再发作,只要妹妹有个一儿半女,也算有所依靠。

紫禁城,朗坤宫。

年氏亲捧了盏茶,送到雍正手中。

雍正接过,吃了一口,见她赢弱,道:〃入秋了,你也早点加衣服,前几日还吃药,这才网好些,要是再病了,不是好顽的。〃

年氏听了这关爱的话,面上添了几许红晕,道:〃谢皇上挂念,臣妾已是大好!〃

她是雍正潜邸妻妾中,年纪最轻的,十几岁进王府,今年三十出头。

搁在旁的女子身上,这个年岁,已经是芳华不在,在她身上却是例外。她仍美貌依旧,保留着年轻女子的甜美与娇羞。只是因这些年波折太多,在享受独宠的时候,她也经历一次又一次的丧子之痛,使得她眉间添了忧郁,却是越发地惹叫人心疼。

因怜她受的这些苦楚,雍正对于这个宠妾,这些年就多了几分怜爱与纵容。

年氏前些日子身子不好,雍正也有些日子没翻她的牌子,眼下有些意动。

年氏有着心事,正思量着如何开口,没有留心雍正的反应。

雍正见她目光闪烁,刚升了欲念,一下子又冷下来,道:〃爱妃面带忧色,可是有什么心事?〃

这两年,明里暗里投向年家的朝臣不是一个两个,那些人巴结的,不是威风凛凛的抚远大将军年羹尧,而是宫里这个生有皇子的贵妃。

雍正是经历过九龙夺嫡之苦的,自不会让自己的儿子们重蹈覆辙。在对年贵妃的怜爱外,他便也生出提防之心。

之所以他没有出面干涉大臣们的〃站队〃就是想用年家这块磨刀石,试一试朝臣中谁是有私心的,谁又是真正忠君可用的。

年氏本要开口请他拿主意,见他相问,便道:〃还不是为年熙之事。现下他虽好些,可谁晓得以后。不知哪个无良和尚在老太爷跟前撺掇的,说年熙与他父亲八字相克才年寿不久。老太爷糊涂,竟是要打算将年熙过继到长房。长房无嗣,过继一个侄儿也是人之常情,可也没有过继二房嫡长子的道理。臣妾上次归省,听说此事,劝着老太爷。老太爷当时没说什么,臣妾只当他老人家听了劝。没想到现下年熙病好了,老太爷又提起起此事,〃

二十七号了小九拜求月票。第十三卷 雍之始 第一千零九十一章年熙的八字(下)雍正正听了,不由皱眉,年熙在年家二房的尴尬处境。他也听闻几分。

对发妻留下的嫡子如此薄情,雍正心中对年羹尧已是有所不忿。而年羹尧那个代父进京请安的三子年富,又是个不知孝梯的。前些日子,年熙病还不大好的时候,他便跟着嫡母舅四下钻营,想要结门贵亲。

雍正不想去追究,这是年羹尧想要在京城接内援,还是年富竖子的自作主张。可是身为帝王,他已经不能容忍年家再拉拢权贵人家。

〃老太爷怎么会有这个念头?即便长房要过继侄儿,不是还有几个小的?怎么会说到年熙身上?〃他生性多疑,少不得在思量年家老太爷此举的用意,问道。

年氏已经听出他口气不对,忙道:〃能为了什么,还不是老人家疼爱长孙的一点私心。虽说老太爷有好几个孙子,可最疼的还是年熙。与其看着他在二房不自在,还不如让他去长房孝敬臣妾的大哥、大嫂。臣妾的大哥、大嫂都是宽厚人,待年熙这个大侄儿素来慈爱。〃

雍正点点头,晓得年氏所说的〃私心〃还在年家的爵位上。

年家现下一门两公,年老太爷与年羹尧身上都有公位,前者是恩封,后者是功封。按嫡长子传承制,年老太爷的爵位是要传给嫡长子年希尧。年希尧无子,这爵位最后要落在他嗣子头上。

年熙过继到长房,既离了二房的是非,还能继承老太爷的爵位。老太爷这般安排,确实是一片慈心。

虽说对年老太爷与年希尧兄弟有防范之心,可对于年熙的关爱之情,雍正也是真心实意。

老太爷的安排固然周到,却也委屈了年熙。要是年熙母族势力犹在。早有人为他出头。之所以使得觉罗氏得寸进尺,也是因纳兰府的衰落。

想到此处,雍正的脸一下子耷拉下来。

他想起年莫尧的继室觉罗氏,是康亲王府旁支辅国公苏燕之女。两家的亲事,还是康悼亲王棒泰在世时做的冰人。当时九龙夺嫡,八阿哥风头正劲,年氏还没有入雍正王府,年家左右逢源。

要说年熙母族纳兰府,早年也掺合夺嫡之事,是不折不扣的〃八爷党〃可毕竟人丁凋零,剩下的子弟也上不了什么台面。这康亲王府,却是好好地在那里摆着。

宗室中,康亲王府身份超脱。它是礼烈亲王代善嫡系子孙,同平亲王府、顺承郡王府同源,嫡支、旁支子弟加起来,数以百计。

即便现下康亲王府雌伏,宗室中也无人敢怠慢。

若非如此,觉罗氏也不会以王府旁支的身份,就能在年家折腾成这样。

从年熙这些年的孤苦,雍正想到自己少年时,心中多了几分怜意:〃老太爷问过年熙没有,年熙怎么说?〃年氏叹了口气,道:〃他是个孝顺的,还能怎么说?只说是愿意遵从祖父吩咐,在伯父、伯父膝下尽孝。可是却不敢为嗣,只盼着伯父龙马精神,给自己添个小堂弟。〃

年希尧已经是半百之人,在这个时候已经是有寿元之人,想要添子,谈何容易。年熙虽不愿违逆祖父之命,可仍是不愿过继长房。

过继之后,逢年过节想给亡母上柱香,都不能够。

雍正听出年熙的意思,却是不以为然。只要年熙过继给年家长房,即便以后年希尧真的添了老生子,这爵位该是年熙的,还是年熙的。

雍正沉吟片刻,道:〃过了中秋节,让老太爷上个折子吧!〃

至于年羹尧那边,既是对嫡子照看不到,同意与否,雍正就不放在心上。

年氏听了,晓得皇上要为娘家做主,忙带了感激起身谢恩……



曹府,客厅。

年熙还不知道,自己过继长房之事,已经在帝妃闲话家常中的终成定局。现下,他正兴致勃勃地同曹颙说起〃摊丁入亩火耗归公〃的好处。

曹颙是户部堂官,先不说那〃摊丁入亩〃单〃火耗归公〃一项,就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身为后世之人,曹颙自晓得这两条政策,丰盈了国库,使得康熙末年弓经呈败相的朝廷,又坚挺起来。

只是赞成归赞成,曹颙却无意与年熙一样做出头鸟。

〃景行对地方民生多有关注,是要谋一任父母官?〃曹颙岔开话道。

年熙闻言,一下子怔住。

看着曹颙满面温煦,不接自己先前的话,年熙才反应过来自己交浅言深。

就连自己被祖父提点后,行事也多了思量,又怎么能怂恿旁人身陷险地。更不要说,这旁人,还是他的救命恩人。

年熙脑门子的汗,一下子就涌出来,心里添了羞愧之意。

他也不知自己为何会提起这些,只是不自觉地以为,曹颙身为一时俊彦,肯定会明白地方吏治的腐败,知晓改革的必要。

〃大姐夫以为,如何方能国富民强?〃年熙鬼使神差地问道。

曹颙心中暗笑,他承认〃摊丁入亩火耗归公〃还有一个〃官绅一体纳粮〃确实是丰盈国库的好办法。可是这不是国富,只是将银子从官伸的口袋中,收拢到朝廷的口袋中,并无其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