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13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雍正那边,虽没有像李氏这样挂念儿孙,向佛祖祈祷,却是也体会了生命之脆弱。

他不能忘记在圆明固昏迷在床的日子,他是那么着急,却无论如何也睁不开眼睛。

他想要见十三阿哥,可皇后做主让他〃静养〃,连十三阿哥都被拒之门外。

雍正坐在养心殿正殿的龙椅上,眼前由皇后领着后宫妃嫔,向他恭贺万寿。

看着皇后身上的明黄色吉服,雍正只觉得甚是刺眼。

待后妃退到一旁,接着贺寿的,是几位皇子与养在宫里的几位格格,待皇子同格格们贺完寿,雍正才移驾太和殿,接受王公大臣的朝贺。

沉闷的宫廷礼乐,繁琐的仪式,高居在龙椅之上,接受着王公百官的顶礼膜拜,雍正的心却越发沉重。

眼看就到知天命之年,雍正突然生出几分畏惧……

在宫里恭贺完毕,又去户部参加了一个部议,曹颙才匆匆回府。

已经是中午时分,贺寿的亲朋好友,都到得差不多。曹项也从翰林院回来,带着天佑、恒生陪客。

除了曹家出门的两位姑奶奶,还有朱家、李家、孙家这样的亲戚,至于魏家兄弟与左成兄弟那边,则是以孙辈的身份过府来贺寿。

饶是没请外客,里里外外,也摆了十几张桌子,正经热闹了一番。

席间,众人关注最多的就是四姐儿指婚之事,对兆佳氏少不得恭喜几声。

兆佳氏笑得合不拢嘴,望向曹颐的时候,就带了几分得意。嫡庶之别,这就是嫡庶之别。没听说哪家庶出的姑娘,会比嫡出的姐儿嫁的好的。

曹颐运气好,嫁了奉恩将军,却又得了嫡支的国公爵位;四姐儿的运气更好,指给一个无爵王府阿哥,转眼就成了亲王。

曹颖却恍然未觉,拉着嫂子初瑜,低声说着什么。

初瑜听了,面上依旧是笑吟吟的,神色却变得有些郑重,同旁边的朱夫人告了声罪,带着曹颐离席……

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简亲王府的六格格(中)


〃三妹妹说的到底是哪一家?〃到了梧桐苑,初瑜已经忍不住,问道。

〃就是简亲王府的六格格,继福晋嫡出的那位。前些日子,我同两位贝子夫人过去王府那边做客,正好见过这位六格格。容貌性情,都像极了继福晋,端庄大方,可亲可敬。若是能求做曹家长媳,也是曹家的福气。〃曹颐说道:〃正好听着继福晋的意思,是舍不得六格格外嫁的,多是要在京里做亲。〃

初瑜听了,却是一愣,皱眉道:〃怎么是他家?〃

曹颐见初瑜如此,犹豫了一下,道:〃嫂子莫非是在意简亲王府的名声不好听?王爷如何,我就不多说了,这继福晋完颜氏,是我年幼时便认识的,教养极佳,为人处事,谁也挑不出不是来。〃

她并不是多事之人,之所以乐意中间牵这个线,一是因天佑是她最疼爱的侄儿,二是觉得六格格确实不错。

初瑜摇摇头,道:〃三妹妹误会,完颜福晋是庆大爷嫡亲妹子,早年我也见过两遭,相貌人品都是好的……不瞒三妹妹,你哥哥虽不赞成孩子们早做亲,可我这两年也开始留心孩子们的亲事。宗妇长媳,更是重中之重。八旗贵女,多是娇养,即便没有攀龙附凤之心,也被家族教导,多存私心。稍好些的,多被宫里留了牌子。反而是宗室里的格格,前程未卜,又打小有教养嬷嬷跟着,不乏性子纯良的。圣祖一系,血脉太近了些,你哥哥在意这个,定是不许的。简亲王府的六格格,因年岁同天佑相当,我还曾留心打听过,晓得是好的……只怕是没缘分……四妹妹亲事不变,转眼就成亲王福晋,曹颙再与王府联姻,似乎太招摇了……〃

曹颐闻言,不由叹了口气,道:〃嫂子顾虑的是,大哥行事向来小心谨慎,定不喜这般张扬之举。〃

曹颐也不是外人,初瑜也没什么可瞒的,便低声将恒生之事说了。

喜事都碰到一起,却让人有些心里没底,畏手畏脚。

曹颐听了,既为恒生欢喜,又体会了初瑜的为难。

四姐儿只是还能说是隔房的,恒生却是曹家养子,真要以蒙古汗王世子身份尚了庄王府大格格,那天佑能不能娶宗室格格,还是两说。

以天佑的出身,完全可以报备宗人府,尚宗室贵女,可世人也重养恩。恒生即便认祖归宗,只要人在京城,身上就有曹家的印记。

一家两个儿子,都尚宗室贵女,那宗室格格也太不值钱了些。

〃如此,嫂子打算怎么办?〃曹颐问道。

初瑜道:〃实没法子,只好另选名门闺秀。〃

也只能这么办了,曹颐虽觉得有些遗憾,可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因曹家小一辈,都没有婚娶,抱着做媒念头的,岂止是曹颐一人?

李氏多是笑眯眯地听着,跟着这个赞这家的少爷几句,跟着那个赞那家的姑娘一会儿,就是没一句准话。

兆佳氏失了众人的奉承,不由觉得没意思,抓了几颗松子吃了,心中腹诽不已。

外头都当曹家大太太贤惠孝顺,到底是真孝顺,还是假孝顺?

她这老嫂子性子和顺,要不是被儿媳妇辖制住,哪里会对孙辈的亲事都不敢插手?

忙乎了半日,等客人6续散去,已经是黄昏时分。

曹项没有立时回东府,而是被曹颙留在书房,为的是天佑备考之事。

府里除了天佑,还有莲花书院出来的两个举子,加上左住、左成兄弟与魏文杰,就有六个备战会试的举子。

曹项的意思,是建议从翰林院礼聘个博学的老先生,对大家多指点指点。

这会试不比乡试,录取比例更低,竞争更加残酷。

曹颙虽没经过古代的科举,却是经过三百年后的高考的,又有一番思量。

他的意思,整合近三十年的科举试题,请翰林院里的翰林轮流到曹家为几个举子分析考题,并且磨合范文,并且根据他们自身的经历,多谈些下场体会。

这样平和大家心态,使得下场后会挥最佳状态;还能因磨合历年会试范文,对于翰林院判卷官的喜好,仔细琢磨些。

曹项觉得这样学,学的太杂,可见堂兄心意已定,依旧是按照吩咐行事。

于是,进入十月后,每隔三日便有一翰林到曹府〃做客〃。

翰林多清苦,曹家的〃礼敬〃大方,加上学生中,有几个好苗子,这些老翰林便也享受着为人师的乐趣。

一个月下来,有个老翰林,看上焦文的资质,想要收为关门弟子,带在身边亲自教导,便托了曹项来说项。

曹颙听了,道:〃焦文虽是客居曹府,也不过是为了同天佑一道读书,关于他拜师与否,我不好为其做主,还是要看他自己个儿的意思。〃

曹项也晓得这个道理,曹颙便使人去请天佑与焦文过来,说了此事。

那老翰林虽品级不高,可在翰林院资历深,对于焦文这寒门举子来说,拜其为师,只会有益无害。

焦文却道:〃曹世伯,曹世叔,两位长辈关爱之心,小侄感激不尽,只是小侄近日已觅了一位良师,正打算拜在其门下,怕是要辜负胡先生的美意。〃

〃是哪位?可也是翰林院里的大人?〃曹项闻言,有些好奇,问道。

除了那位姓胡的翰林,来曹家教导过众人的还有曹项的三位翰林院同僚。

焦文摇了摇头,道:〃不是翰林院里的大人,是……苍岩先生……〃

曹项听着陌生的名号,正寻思是京中哪位大儒,就听曹颙道:〃苍岩是朱侯的号。〃

曹项闻言,却是一愣。

连曹颙都有些意外,多看了焦文几眼,才打天佑与焦文下去。

〃看来,这焦文不仅功课好,人也如璞玉一般。有他对比着,到显得翰林院里那些自诩清高的老家伙势利浅薄。〃曹项叹了口气,道。

那位姓胡的翰林,说是爱才想要收弟子,未尝不是看重焦文秋闱名列前茅,八股文又扎实,前途不可限量。

焦文却想也不想,选择了朱之琏为师。

朱之琏虽是侯爵,可身份尴尬,若是以他的学生的身份出仕,仕途上不仅没有助益,反而极有可能因两人的师生关系被压制。

出了客厅的门,天佑却是带了疑惑,问焦文道:〃立诚,朱侯不是已经婉拒了你么,你怎么还提要以朱侯为师,是不是瞧不上胡先生?〃

焦文笑着说道:〃苍岩先生虽不收我,我心里却早已当他是老师,在两位世伯世叔跟前,说的也不是假话。〃

天佑道:〃真不知朱侯是怎么想的,他既乐意指点你功课,待你又好,为何不应了这师徒名分?瞧着他对你的热络,若不是只有一个女儿,已经许了人,就要直接召你为女婿了……〃

曹项走后,曹颙便回了梧桐苑。

初瑜早已使人备下醒酒汤,曹颙本就没怎么醉,吃了两口就放下。

初瑜说了曹颐所提之事,听说那六格格肖母,曹颙眼前浮出一个红衣少女的影子。

初瑜没有察觉出丈夫走神,见他不吱声,道:〃爷也觉得这事不可为?真是可惜了了,宗室王府中,同天佑年岁相当的,本就没有几个,这个六格格又是其中出挑的。〃

说到这里,她不禁有些愁,道:〃既不方便联姻宗室,就要在八旗里找,难道真要从撂了牌子的闺秀里挑?〃

父母之心,多是偏着自己儿女的。

在初瑜这个当母亲的看来,儿子懂事孝顺,什么尊贵的姑娘都匹配得上。可宫里撂牌子那些,不是品貌有瑕疵,就是出身不足的,哪里堪为良配?

见妻子如此,曹颙不由失笑,道:〃旁人家的闺女,也是捧着手心里养大的,天佑又比旁人多什么,哪里就能挑三拣四了。夫人也不必太操心,有天佑这个梧桐树,还怕招不来金凤凰?这普天之下,有爱子爱女之心的,又不止你我两个。〃

初瑜听丈夫的话说得略有深意,疑惑道:〃爷的意思……〃

曹颙笑道:〃若是曹家只同宗室联姻,说不定皇上反而会更看重曹家几分。〃

同各个王府都沾点关系,曹家反而中立起来;不同八旗权贵联姻,曹家便失了纵横之势。

几代下来,曹家即便同皇家宗室亲密,也不过是一外戚而已。

就比如理密亲王福晋娘家所在的家族,不仅族人众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