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14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话说完,李煦亦带了关切〃望向曹项,道:〃你大哥将养了好些日子,身体到底如何?〃
他已经是古稀高龄,且家道败落,可到底走过惯富贵日子,眼下这般清寒委实有些受不住。
他对李家列祖列宗充满愧疚,无时无刻不盼着孙子们在仕途上有所进益,恢复家门荣光。
非若如此,他又怎么舍得自己最器重的嫡孙随着户部商船漂洋。
可因他这个祖父的拖累,李诺、李语几兄弟的前程注定曲折若是没有曹颙照拂,止步内务府小吏也未尝没可能,重震李家是想也不用想。
不管曹颙是否乐意与李家亲近,只要李氏在世,曹颙就不会看着李家落难。
曹颙才是李家唯一能依靠的人。
曹项回道:,〃先前己经将养得差不多,只这几日变天,又犯了娄症。〃
李煦叹了一口气道:,〃他小时身子就弱,又受了好些罪,说不定就是那时留下的病根。〃
曹颙被拐之时,李*已经及冠,听父亲提及此事,想起当年随着姑母到苏州来的小男孩,不由地怔住。
即便是他们父子,当时也以为曹颙即便是曹家嫡长子,可成就也不会越过父祖,多半会继续在织造任上谁会想到,曹颙进京后青云直上,而立之年就做到封疆大吏,回京后亦是从一品部堂。

曹项虽晓得堂兄小时被拐之事,可只是影影绰绰,知道的并不详尽。
曹颙被拐,罪魁祸首是顾家之人。
顾家不仅仅是曹寅生母家,还是曹寅元配顾夫人的娘家,不好细说。
早年在江南也好,还是京中也好,人人都晓得三大织造联络有亲,有几个晓得曹寅并非孙太君亲生,李氏也并非曹寅原配,只是继室填房?
不是李氏心存不忿,故意抹杀顾氏先夫人的存在,而是孙老太君听不得顾家
如此一来,顾家就成了曹府忌讳,对于曹颙被拐之事,众人也就知之不详。
如今孙太君也好、曹寅也罢,都已经故去,也没有什么不好再言说的,李煦就对曹项讲起当年旧事。
曹项闻言,不由咋舌。
实没想到打小被亲长视若心肝的堂兄在幼时受过那么大罪,也没想到皇上与怡亲王早在皇子阿哥时还救过堂兄的性名没想到的是,大伯父生母出自曾掌江南士林牛耳的顾家,亲舅舅是已故文坛大家顾景星。
三个没想到里,曹项最关注的就是第三个。
大伯书房里有许多顾氏藏书,曹项本以为是因顾氏败落藏书外流所至,现下看来多半是顾大家的馈赠。
大伯父温文儒雅,有学者之风,也就找到根源梧桐苑,上房。
曹颙拿着一封信,展颜而笑待妻子将药汤端到眼前,也就不那么勉强,痛快地接了饮尽。
他虽不耐烦喝药,可因最近咳的厉害,便只能又听陈太医建议,又喝起汤药。
〃可是遇到什么喜事?〃见丈夫心情好初瑜也觉得欢快起来。
〃顾纳要进京了〃曹颙扬了扬手中的信:,〃他是个心中有丘壑的,只是少时坎坷磋砣多年,如今总算在仕途上有所进益。〃
顾纳名门之后,少年登科,本当前程似锦却是为了报恩的缘故,早早地入了九阿哥门下。
九阿哥在世还好先是外放,而后回京,仕途还算平顺。
雍正登基后,他受九阿哥牵连,因政绩尚可,并未罢官,只是贬为外官。
顾纳是个肯吃苦的,在知州任上兢兢业业,倒也做出不菲成绩。
今年天下官员大计,顾纳得了,〃卓异〃根据吏部消息这次进京陛见后,他就要升四品知府。
顾纳是康熙四十八年进士,当年同年中,做到知府任上比比皆是像马俊就已经做到正三品大理寺卿。
可这次升迁,对顾纳的意思却是不同。
预示着皇上已经不再因当年九龙夺嫡的缘故对这些曾为皇子阿哥门人的官员打压摒弃或者是经过大浪淘沙,再次接纳这些确实有才干的官员为朝廷效命。
以顾纳的才干品知府只是起步。
加上他是科班出身,升迁补官不会像那些杂牌官员费劲,前程大好。
说起来,顾纳当年入九阿哥门下,还是为了曹家的缘故。
曹颙虽对他的做法不可取,可难免存了愧疚。
也是因他明里暗里照拂,顾纳在地方上才少受掣肘,得以是施展所长:这次天下官员大计时,又是曹颙暗中打点,使得顾纳在地方的几项显眼政绩,没有被旁人占了去。
不过曹颙晓得,自己能做的也只有这些,真正决定顾纳仕途的只有宫里那位。
如今看来,皇上已经不想再追究当年党服诸皇子阿哥官员的责任。
想来也是,八阿哥、九阿哥早已过世,十四阿哥亦淡出,皇权稳固,还有什么可计较的?
初瑜笑道:,〃这真是好消息不断,也是与赵同一样进六部?要是能进户部就好了,多少能为老爷分担些。〃
赵同早年外放为知县,因精于刑名,后来升了通判。
其间处理了几件大案,很走出彩。
加上这次大计亦是〃卓异〃赵同就被保举入刑部,从正六品通判连升两级为正五品郎中。
这其中固然有曹家照拂的缘故,可政绩都是实打实的。
曹颙欣慰地点点头,道:,〃他只不过随非磷学习两年,就有这般成绩:若是非磷肯入仕,成绩定是可期〃说到最后,他颇为遗憾,总怕自己耽搁了蒋坚。
蒋坚所擅长的是刑名,若在合适位置上,即便不得举荐任官,也当名扬天下:在他这里,却是小小无名书吏,委实大材小用。
初瑜晓得蒋坚是有大才的,可女子眼界,万事没有自家人重要。
若是蒋坚真出仕,又哪里给丈夫寻合心意的幕僚?
丈夫看似待人温和,实际为人最是挑剔,多是与人保持距离,真心接纳之人有数想到这里,初瑜笑着说道:〃这就是所谓的人各有志蒋先生无心出仕,老爷还能强逼?老爷若想回报一二,倒也不难,只是日子要等得久一些。〃
,〃夫人说的是小雷鸣?〃曹颙挑了挑眉
初瑜点头道:〃正是前些日子钟氏带着小雷鸣进府给老太太请安都说三岁看老,钟氏知书达理,将儿子教养的极好听说已经开始启蒙,保不齐能教出个大才子来。〃
夫妻二人口中,〃小雷鸣〃是蒋坚与钟氏长子,因出生那晚赶上下雨鸣雷,乳名就起为〃雷鸣〃


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发现

李家这边欢欢喜喜为香玉备嫁,学士府兆佳氏的心情却委实不算好。

儿子是和硕额骑,丧妻后不好再娶,只能纳妾。可即便是妾室,也要分三、六、九等。

李氏香玉包衣出身,又是经小选入宫,即便现下除了宫籍,身份也委实太低了些。

加上她犯官之后,父母皆亡,实寻不到什么出彩之处。

若是纳回府中,给福僧阿做个寻常妾室,也就罢了;可这媒证具全,以侧室之礼迎娶,委以家事,兆佳氏就满心不乐意。

即便高门显宦重视门风,不会让女儿居妾室之名,那从差一等的人家里找,何愁寻不到满意的?

即便嫡女不好找,还有庶出的闺阁千金。

可是妹妹是好心,她也不好在人前抱怨什么,只好在无人处同丈夫唠叨两句。

伊都立却是满意这门亲事的,这李香玉即便有千百个不好,也有一个好,那就是在曹家长大。

曹颙夫妇的人品在那里摆着,曹家儿女又都懂事乖巧,这李香玉与曹家小辈相伴长大,品性还能错了?

他与曹颙相交多年,不能结亲早已被当成憾事,现下虽绕的远些,可也比其他人家要满意。

他睨了妻子一眼,道:〃既是小姨做主,你就欢欢喜喜地受了吧,左右往后也不在你跟前服侍。〃

兆佳氏听了,不由愣住:〃老爷这是怎么话说?〃

伊都立道:〃老二明年也要娶妻,最迟老大他们要在老二娶妻前搬出去。福僧阿有内务府安排的和硕额驸府,不必再挤在这边。〃

兆佳氏闻言,一下子站起来,尖声道:〃为什么要让他搬出去?他是家中长子,连格格出嫁,也是嫁到这边,怎么好好的又让他搬出去?〃

〃夫人失态了。〃伊都立摇摇头,道:〃夫人亦是大家子,还想不到为什么老二成亲前要让老大搬出去?是想不到还是不愿想?不管老大是否现在纳侧室,总要搬出去的。〃

说到最后,伊都立也带了几分寂寥。

他们虽有三个嫡子,可福僧阿毕竟是嫡长,而且是三个嫡子中最懂事贴心的父子两人感情最深。

兆佳氏复又坐下,心里发苦却不知该怪哪个。

妹妹愿意将嫡女下嫁,她是满心欢喜,媳妇进门,'小两口亦恩爱。谁会想到老天无情,好好的媳妇就这么去了。

碍于规矩与皇室颜面,自己的儿子要做一辈子鳏夫。

即便纳侧室生儿育女、打理内务,侧室也终究是侧室,有填房之实,却无填房之名。

若是次子、三子未娶妻还罢;等到二奶奶、三奶奶进门,大家相处起来就要尴尬。

妯娌不是妯娌的万没有嫡媳妇对大伯子侧室恭敬的道理,长幼有序、尊卑有别,各种麻烦。

等到福僧阿有了儿女,在这大学士府亦是庶孙庶孙女,无法与堂弟堂妹比肩……

不提兆佳氏的各和纠结,腊月二十六这天,李香玉还是被一顶轿子抬进了学士府。

即便比不上娶妻,可学士府这边亦发了帖子,摆了酒席,新娘子陪嫁之物也摆出来晒妆。

嫁妆还算体面,陪嫁中除了四个丫鬟、四房仆人还有密太妃给的两个嬷嬷。

这两个嬷嬷本是早宫里当差的随着密太妃出宫就府,如今密太妃将人给了李香玉,可见对这侄孙女的真心疼爱。

来吃酒的内眷,少不得恭维兆佳氏一二无外乎大爷好福气,能纳太妃的侄孙女为侧室。

即便现下李家不如以往可李家还有位老姑奶奶在。

连公主旧府都赐下,可见皇上对李太大人的另眼相待。

再说,有点年纪的人,谁能忘了圣祖爷六次南巡,曹家、李家数次接驾之事。

这李氏生在李家,养在曹家,先后经李太夫人、密太妃两位教养,规矩品行定是错不了,比小门小户出来的姑娘强太多。

好话人人都爱听,况且这些恭维也有理有据,兆佳氏的心思转还过来,对李香玉也就不那么抗拒。

等到次日,新妇敬茶。

兆佳氏见李香玉长得虽好,可神情安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