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15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鄂尔泰的另外一个弟弟鄂礼,现下为监察御史。两个弟弟都得了皇上的青睐。

曹颙只有嫡妻,不置婢妾:鄂尔泰亦是如此,五子都是继室夫人所出,夫妻恩爱也是出了名的。

加上两人都是家族长子,二十出头就承担家族责任,教养兄弟子侄。

种种相似之处,使得外头老是将两人一同说起。

曹颙摇摇头道:〃鄂大人有胆识有魄力,我自叹不如〃

鄂尔泰在西南,负责的是〃改土归流〃这几年,每年都有一两起所谓〃恶苗〃作乱的消息,结果都是毫无例外的别剿灭。

虽说对于朝廷大局来说〃改土归流〃加强中央掌控力度,才是确保西南太平上策,可这功绩后边,不是旁的,而是娄人的血。

雍正倚重的三大总督,没有一个是好差事。鄂尔泰是西南的杀人刀,李卫是江南搅屎棍,田文镜是中原的疯狗。

不管旁人如何,曹颙半点都不羡慕。

蒋坚犹豫一下道:〃鄂大人已经是一品,剩下的就是入阁他正值盛年,说不得要压大人一头……〃

〃非磷,我早已说过,我不会入阁〃曹颙道。

蒋坚长吁了口气,道:〃大人虽有隐退之心,可皇上看重大人,怕不会放大人告退……曹*亦需要大人看顾……〃

曹颙摇摇头道:〃长生与天护转年就要下场小一辈渐长大,曹颙他们兄弟几个也都在官场立下,我不能看顾一辈子〃

最关键的是,只要天估娶了六格格,就是和硕额驸,相当于一品武职,够资格支撑门户……!

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变动

转眼,到了腊八。

天气越来越冷'衙署里的差事也越来越繁忙。

曹颗每日里从衙署到家,两点一线'很是繁忙'几乎每日都要日暮才能回府。

可是,时到年底,各种往来应酬也多起来,每日收到的拜帖都有数份。

有些是交情不到,有些是懒得应付'曹颗多是辞了,鲜少安排在晚上待客。

然后,这一日'他却在出门前提前嘱咐妻子,晚饭安排席面留客。

初瑜这里'亦是满心欢喜。

原因无他'今晚过来的不是旁人'正是外放多年的赵同。

赵同外放后,连着做了三任县令,因在辑盗刑名上有建树'被刑部几位堂官看上,调升刑部主事,本是去年年底回京。

不想,赶上鄂尔泰在西南〃改土归流〃空出许多流官位置,上折子向朝廷要人。

云贵因地处偏远〃诸苗混居〃流官不易做,向来被当成苦缺。

吏部这边,本是准备在候补官里选官出来,可皇上亲自过问此事'下旨将去年〃大计〃、〃京察〃中〃卓异〃的一批官员调任西南。

消息出来,京中有关系的无一不钻营起来

曹颗却不觉得西南是苦缺,即便赵同在刑名上有建树,可真要回到京中,也不过是氓灭众人,还不若另辟蹊径。

因赵同是捐官,本就升迁不易,为了让他好出政绩,早年派官时,曹颇就帮他选的繁难之地。

饶是如此也熬了三任才得以升迁。

赵同的缺,曹颐便没有说话。当然他还是见了赵同提了自己对西南机遇的看法。

于是,赵同的刑部主事刚到任没几日就外放西南,成了同品级的正六品通判。

多少在〃蛮察〃、〃大计〃中失手的官员幸灾乐祸。

就连初瑜,都为喜彩念叨了一回辛苦。

显而易见,曹颇的看法是正确的,西南确实机遇无限。

不过半年功夫,赵同就从正六品通判,成了从五品知州,重新做回掌印官。

现下赵同随云贵其他几位官员回京陛见,少不得来曹家请安。

赵同是曹家家生子,曹颐为其办理〃开户〃才获得户籍,得以补官。

可按照世情赵同与其子孙,对曹家这边要执主奴之礼。

因此,见到曹颇的那刻赵同叩首,行了大礼。

早年安排赵同补官一方面是有意成全他的上进,一方面是想着长房子嗣单薄,在官场多个与力。

等到的二房堂弟们相继出任,曹颇这个心思就淡了。

不过念在赵同随侍数年的情分,能给与的关照,曹颇依旧不吝啬。

正是如此,赵同才能在繁难之地站稳脚跟,且能做出政绩。

赵同是真心感激,曹颗却没有受他的礼,侧身避过,虚扶一把,叫他起了,道:〃我这边不过是举手之劳,归根到底,还是你争气……〃

从曹颇当年进京,到赵同补官外放,赵同在曹颇身边的时间也将近小十年,主仆甚是相得。


尽管早年离得远,可赵同年年打发人进京送节礼'也经常有请安的信至,两人倒是并不觉得生疏。 

曹颇叫赵同坐了,说了几句家常后,问起西南地方事:〃听说鄂督台在西南平定苗乱时,用了西洋火器?〃


赵同道:〃正是,是请了旨意,从广州海关直接运过去的,多以火统为主,有小炮,大炮少些。〃  

曹颇想了想道:〃除了内务府在云贵的庄子,鄂督台又叫人种了烟土?〃

这才是他最关心之事,早年的时候想着〃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蹿掇内务府在云贵种植鸦片'近些年来广州海关那里,鸦片外贸每年也使得内务府得到不菲的收益。
 

还有就是行销蒙古的各色成品药丸,里面也多用了鸦片。
 
赵同犹豫了一下'道:〃不仅种了……鄂大人还以贡品为名,将烟土种植纳入总督府直格〃
 
〃贡品?贡御药房?〃曹颇听了'揣度鄂尔泰用意,神色变得凝重:〃莫非,鄂尔泰还在云贵贩卖烟土不成?〃

  早在内务府决定在云贵种植鸦龘片开始,曹颇就上过〃禁烟〃折子。
 
鸦片害人,只宜外售,不宜内销。

赵同点点头,道:〃由总督府专门安排人贩卖,数量有限,在云贵已是供不应求,已经卖到一两烟土一两金的价格…利益驱使,民间就有人私种烟草,总督府这边却是行雷霆手段镇压,只小人过去这半年,就有十数人因此入狱,处以绞刑……

鄂尔泰如此行事,不过是同十六阿哥〃流毒〃,蒙古的行为大同小异,曹颇听了却觉得心里沉甸甸的。

西南在乱,也同蒙古不同。

蒙古与中原,有关卡阻隔,现下交通讯息又不如后世那样便利;西南各族与汉人混居,是大清内领。

鸦片固然能废了一大批土官老爷,可稍有不慎,就殃及到地方。

想到这里'曹颐开口问道:〃既是土官老爷们时兴吃鸦片,那流官呢?〃

一两金子一两鸦片,这个价格实在不低,对于百姓来说是传说,可对于官宦来说,并非是享用不起。

  赵同想了想道:〃听说也有人开始学着吃烟土,后来总督府那边传出话来,说是鄂大人说过,清官吃不起烟土……随后,那个吃烟土的官员就因贪墨被夺职了,烟土多多少少也就成了云贵官场的忌讳…〃。

曹颗听了,很是失望。

禁烟力度太小,就算是鄂尔泰这个总督留露出好恶,可也难保有人欺上瞒下。

看的,是该提醒十六阿哥一声是时候关注云贵的烟草……。

曹颗留赵同晚饭,请蒋坚做了陪客。

除了贺喜赵同再为正印官外蒋坚关注的就是云贵地方刑名事务。

云贵地方因土官众多除了执行大清律之外,地方上还有些约定俗成的惩戒条例与汉家礼法大相径庭,蒋坚听得津津有味。

曹颇见状,不免叹息一声。

蒋坚虽胸中有丘壑,可本人最喜欢、最擅长的还是刑名之事,留在曹颐身边做个文书幕僚,实在大材小用。

等到饭后,赵同告辞离去,曹颐便留下蒋坚再次提及举荐他出仕之事:〃非磷,鄂尔泰在云贵大刀阔斧,近几年之内云贵大有机遇……,非磷既精与刑名,不好磋趾一身所长依照我的意思,可谋云贵之缺……。〃

蒋坚闻言一愣,随即摆摆手道:〃大人误会了,学生打探云贵刑名之事并非有出仕之心……,得大人照拂,过了几年轻省日子,学生甚是知足,近日日子,就生出一个心思……。〃

原来,蒋坚关注云贵刑名,并非是有心仕途,而是生出编书念头,正积累素材。

〃编书,刑名上的?〃曹颇有些意外:〃非磷怎么想起编书这一茬来?〃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编书在士林中绝对是风雅之事,真正的名利双收。

不过,前提是,是圣贤之书,尊礼重儒之书。

刑名上的书,不能算是正途,只能归入杂书。

蒋坚身为幕僚,入曹家多年,随说没有在擅长的刑名上发挥所长,可亦尽心尽力,被曹颇所倚重。

曹颇待人,向来宽厚。早年对庄先生如是,现下待蒋坚亦如此。

除了给蒋坚买地置产外,金银这块也丝毫不吝啬。

加上曹颗身在高位,蒋坚身为其心腹幕僚,也经常受到外头孝敬。

数年下来,也是不菲的数字,足够他下半辈子逍遥。

去年至今,曹颇两场大病,病后就常露出隐退之意,蒋坚本当他是病后一时迷茫。

前些日子,他却从曹颇那里得了准信。

曹颇无心入阁,再过几年就要上折子〃病退〃。

蒋坚听了,不免有所触动。

他比曹颇还年长十来岁,在世人眼中,已经从中年渐步入老年。

即便曹颗致仕,他也不打算再换东主。

听曹颗相问,蒋坚笑着说道:〃左右学生也不缺银子,除了教导小儿,还想找点合心的事情做,就想到编书…〃不求名利,只为自己不白来这世上走一遭……〃

曹颇听了,很是羡慕,原想说自己也凑凑热闹,可见蒋坚双眼发亮的模样,他的话又咽了下去。

他毕竟身在高位,一举一动,多少人看着。

即便真是有心〃协助〃蒋坚编书,可落到世人眼中又成了他主导,有喧宾夺主之嫌…。

次日,正赶上户部轮班。

曹颇照例早起,乘车从西直门出城,前往圆明园。

户部所奏之事,还是江南赈济的若干事务;兵部那边,还是西北各项军情,都没有什么新鲜事。

时已年底,没有新鲜事,才是好事。

雍正像是早已从丧子之痛里出来,面色红润,看着气色良好。

不仅气色好,他似乎心情也不错。

听完臣子的奏报后,他对户部与兵部的差事还难得地褒奖两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