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2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照规矩,皇子到了十五岁,就由宗人府题请爵级。如果奉旨〃暂停封授〃,则隔五年再行奏请。在满清开国初,太宗皇太极分封诸兄弟与诸子时,曾提过〃赐爵之本意,酬庸为上,展亲次之〃,因此皇子的品级在宗室品级中未必最高,有的仅封为贝勒、贝子、国公。

从顺治朝开始,因满清入关,以少数满人统治庞大的汉人,所以特别在意皇室内部的团结。顺治也好,康熙也罢,将兄弟们都封了最高的爵位亲王。

康熙皇子众多,对皇子的分封比较集中,第一次是康熙三十七年,从大阿哥到八阿哥止;第二次是康熙四十八年,到十四阿哥止。只有四个等级,贝子、贝勒、郡王与亲王。

第一次因十三阿哥年纪还小,没封爵也是情理之中的;第二次却是因〃一废太子〃之事失了圣心,被排除在封爵皇子之内。

想到爵位之事,十三阿哥想到向来有些好强的瓜尔佳氏。

瓜尔佳氏是十三阿哥的侧福晋,郎中阿哈占之女。跟十三阿哥最早,是大格格与大阿哥之母。她是康熙三十九的年的秀女,被留了牌子,指给十三阿哥为侧福晋,康熙四十年年底入阿哥所,至今已经十余年。

十三阿哥想想诸位哥哥的爵位。皇父既是不喜自己,就算是封爵,应该也是最低等地固山贝子。到那时兆佳氏作为嫡妻,有个贝子嫡夫人的名位;瓜尔佳氏是贝子侧夫人。

皇子侧福晋,虽没有正式品级。但是名下的分例确是很高的,像冰、水这些内务府有条令专供的,谁还敢克扣了去?那些人,虽然势利,却也只敢按照〃规矩〃增减。这冰啊、水啊的,可不像米粮锦缎那般,分开府与不开府。

瓜尔佳是大姓。出了不少地嫡福晋侧福晋,若是瓜尔佳氏成了贝子侧夫人,在她的堂姐堂妹面前定会觉得丢了颜面吧?

十三阿哥突然有些意兴阑珊,别说是瓜尔佳氏,就是自己过着这半圈不圈的生活,归根结底,也是因没有脸面去面对别人若有深意的目光。

其实,他心里是想出京转转的。毕竟以前每年随扈也好。跟着哥哥们办差也好,一年里也大半年在外头。如今,却是整整三年半,没出京过了。

按照祖宗规矩,诸王公府邸均建于京师。〃无故出京师六十里罪与百官同〃。十三阿哥虽没正式地爵位,但是单单一个皇子阿哥的身份。便注定了他无法自在。

听到脚步声响起,十三阿哥转身望去,是兆佳氏身边的丫鬟碧春。

碧春手里端着个托盘,轻轻俯了俯身子,道:〃爷,福晋让奴婢给爷送绿豆汤来!〃

十三阿哥伸手将托盘上的翡翠碗端起,望着漂浮在汤上的冰核,想起去年四阿哥的劝慰。

是啊,冰终会化的,却不知是何时。毕竟,还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句话。

喝了半碗汤,觉得胸口畅快不少,十三阿哥问道:〃福晋还在富察氏房里照看?你们也劝着些,别让她太累了!〃

碧春应声下去了,十三阿哥想起后院这些女人,不禁有些头疼。

富察氏半月前小产,流下一个六个月大地男婴。这下是又伤心,又伤身,病的不成样子。已经将养了半个月,还是不见大好。

十三阿哥想着之前兆佳氏提过账目银钱之事,琢磨着是不是向四哥开口借银子,别的还好说,这没银钱寻药的话,富察氏这头可怎么办?

正要回房换衣裳,就见小太监来报,上个月派去山东的管事张福远回来了,同回来的还有山东锅烧庄子的管事张福生,都在前院求见主子爷。

十三阿哥忍不住露出一丝苦笑,虽然不用上朝,但是因烧锅引起的山东民乱他早已听说。

真是〃屋漏又逢连天雨〃,这越是倒霉时,越是事事不顺当。民乱最后集中在兖州泗水县,正是十三阿哥门下包衣张福生去办烧锅庄子地地方。想起兆佳氏满是期待地神情,十三阿哥实在不忍心告诉妻子山东之事。去年张福生带去山东的本银,大部分都是兆佳氏的嫁妆银子。

前院偏厅,张福生与张福远两兄弟正低声说话,见十三阿哥进来,都跪下请安。

十三阿哥

叫两人起身,见他们兄弟虽然略显疲色,但是并不像样,稍稍放下心来。原本还担心这兄弟两个,为了烧锅庄子,与人发生争执。

张福生不肯起来,叩头道:〃爷,奴才无能,庄子……庄子叫那些乱民给烧了!〃

十三阿哥心里早有准备,并不意外,微微皱眉,问道:〃人手可有伤亡?听说泗县乱匪最为猖獗?〃

张福生满脸惭色道:〃有两个酿酒师傅,上了岁数,没跑出来,烧死了!〃

十三阿哥点点头,正色道:〃人不能白死,毕竟是给爷干活的,抚恤要优厚!〃

张福生应道:〃爷放心,每户八十两银子,奴才进京前已经交代清楚了!〃

十三阿哥摆摆手:〃行了,行了。起来吧!这一年不见,你倒是学会守规矩了!〃说到这里,又问张福远:〃到了州了,郡主与曹颙可还好?原以为你五月初就能回来,耽搁在泗水了?怎么看着黑瘦许多?〃

张福远笑着答道:〃回爷地话,奴才四月二十就到了州。给郡主请了安,瞧着气色甚好,七爷府上与江宁曹家那边都有嬷嬷在跟前照看。就是曹爷,看着也甚是清闲。奴才原本要返京地,让曹爷开口给留住了!〃说到这里。从袖子里抽出一个尺长的木匣子,双手递给十三阿哥。

十三阿哥伸手借了,一边打开,一边问道:〃这是什么?〃

一封曹颙给他地信,下边是一叠银票,十三阿哥的面色微沉,道:〃这是怎么回事。你在曹家提银钱了?〃

张福远忙道:〃爷还不知道奴才,哪里是多嘴地?这是曹爷给的,说是去年打爷这借的,正打算派人送进京来,因奴才去了,叫奴才捎回来!先还五千两,余下的要再等等,或许年底会有些进项!〃

十三阿哥想到借钱给曹颙之事。除了兆佳氏。旁人并不知晓,这才省得自己多心。

曹颙的信中,除了请安的话外,还有就是谢他与福晋送去地补品,又说了这几个月在州的山水见闻。在结尾提到烧锅庄子之事。劝十三阿哥不用再办。

这次山东民乱,殃及不少烧锅庄子。这几年对这块的管制也定会严些。而且,十三阿哥身份尊贵,若是落得个〃与民争利〃,又不是好名声。

还提到广州那边四月初送来的卖珠银子共计一万余两,原本他是打算先还一万两的,因好去下边州县处理烧锅庄子时,在南看到一小块茶园。又叫懂行地人看了,那附近的山地正是种茶的好地界。况且那边低价也低,每亩地还不到三两银子,他便凑了九千两银子,买了三十顷地。还打发人去太湖,请了种茶师傅过来。

这块茶园,分成六处,除了曹家自己留的一处外,平王府、淳王府、雍王府与十三阿哥、十六阿哥五家各送一块。虽然不是什么名茶,也不值几个钱。

毕竟是北边的茶,是南边的还是有所不同,喝个新鲜,打赏人什么都成。

十三阿哥正是爱茶之人,听说山东有茶树,也觉得稀罕,不禁来了兴致,问道:〃怎么个不同法儿?你可瞧见了?〃

张福远笑道:〃正是为了等新茶,奴才方耽搁了,这茶叶看着嫩,一株茶树,只掐几十个嫩芽,曹爷与奴才在南等了两日,才制了半斤出来。曹爷说了,晓得爷爱这口,便都叫奴才带过来了!说其他几处王府等冬茶采摘时再送!〃

十三阿哥听得心动,忙问道:〃在哪儿,还不快给爷取来!〃

待张福远带着小厮抬着两筐东西上来时,十三阿哥不禁傻眼,算是长了见识。除了小小的一包茶叶,白色地是柳条编的小篮子、小盘子;黑色的是陶制的笔筒、香炉、蟋蟀盒;浅白、翠绿的各种石雕物件。这里有精致的,有粗糙的,看着都像是孩子的玩具。

〃这……这……〃十三阿哥有些哭笑不得:〃曹颙这土仪置地,可见是要当爹了,尽是孩子地玩意儿!若是爷没料错,定是其他王府每家一份吧?〃

张福远道:〃爷说的是呢!半样不多,都是这些个物件!只是爷这边,除了这茶叶外,还有两盒其他的!〃一边说着,一边打筐翻出两匣子东西来。

都是一尺来长,半尺来高,一匣装着满满的干蝎子,一匣里面是四只拳头大小的细瓷带盖地罐子,上面贴着红纸,上书〃蟾酥〃二字。

张福远道:〃爷,曹爷说,这两样都是带毒入药地,不晓得对爷的腿疾有益处没有,请爷问过了太医,再看能不能入药!还说爷地病看着虽好了,但是这湿病不好去根,又爱反复,还要常保养着方好!〃

州,城南,一处宅院。

坐在搭建在水面上的亭子里,看着宽广的水面,亭亭玉立的荷花,密密层层的荷叶,曹颙顿感凉爽。暑意消减了不少。

道台衙门那边,因受之前府宅大小限制,就算是左右开通,也都住着人。虽然也

园,开了个小小池塘,栽了点荷花。植了些草木,局有限,只是取个意思而已,哪里赶上眼前的景致。

初瑜的肚子已经六个月,被几个老嬷嬷盯着补了这些日子。人胖了一圈。

两口两个独处时,曹颙用胳膊量了量,已经环不住了。想到这个时候生产地艰难,他不禁有些担心,怕初瑜太胖,孩子太大,生时不容易。特地与几个嬷嬷说了一次。

几个嬷嬷开始还暗暗好笑,谁家不想要个大胖小子,哪里还有人会掀起孩子胖乎的?只一味地叫曹颙不必担心。

曹颙见她们这般固执,也不拐弯抹角,直接问道:〃各位都是老嬷嬷了,都生产过,自然晓得孩子是哪里出来的?这孩子是大点好出来,还是小点好出来。各位琢磨琢磨!若是初瑜真有点闪失。哪位能够负责不成?〃

几句话说几个老嬷嬷都怅怅的,却也再无人敢违逆曹颙的意思,给初瑜乱补了。

州虽不像京城那样闷热,但是天气也不凉快,又没有供应冰块的。初瑜地日子就有些不好过。整日恹恹的。

没什么胃口。

曹颙心疼得不行,自己亲自下厨几次不说。又把能够想到的食谱都写了下来,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