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5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即,曹暗自苦笑,自己实是无聊,孩子一般,怎么能吃儿子闺女地醋?难不成把自己当孩子比了?

用了晚饭,见初瑜面上露出乏色,曹便同初瑜收拾收拾,安置了。

虽说是家里带来地行李被卧,但是这屋子因年代久远的缘故,有一种木头地腐朽味儿,呛得初瑜一个劲儿地打喷嚏。

曹见初瑜喷嚏不停,还以为是白天冻着了,伸出手摸了摸她的额头。直到初瑜说是木头味儿的缘故,方才放下心来。

驿站里的火炕烧得滚热,既是睡不着,那夫妻两个少不得又亲热一番,闹得劳乏了,才沉沉睡去……

同样是在驿站里,伊都立却越来越精神,听着身下女子〃啊啊呀呀〃的声音,他只觉得浑身一哆嗦,收不住,气喘吁吁地趴在那女子的肚皮上。

他身下那女子身子一动不动,半晌方〃嘤嘤〃地哭出声来。

伊都立因她初次被开苞,也带着几分怜惜,伸手将她的眼泪拭去,软言道:〃哭什么,跟着爷,你不喜欢?〃

好一会儿,才听那女子小声说道:〃疼!〃

帐子外的灯没熄,伊都立微微探起身子,望了望身子下的美人,见她梨花带雨的模样,甚是招人稀罕,不禁低头轻啄了一口,道:〃傻丫头,就头一遭疼,往后就舒坦了。以后,爷要使你离不开爷,你才晓得爷得好。〃

那女子不过十四、五地年纪,头发散落在褥子上,露出半截藕臂,看着伊都立,眼中仍是带着几分惶恐不安之色。

伊都立见她如此,微微皱眉,道:〃难道跟了爷吃香的、喝辣的,不比被你老子卖到花街强?也就是遇到爷是心软的,见不得你哭成那样儿,才买了你来……〃

掉出了前五,小九只能打滚打滚求月票啦,泪……

第十卷 游龙舞 第四百六十八章 团聚(下)

不晓得从什么时候开始,天上飘起雪花来,等到曹同初瑜次日起来,外面已经是银装素裹。

地上的积雪能没脚面,曹站在门口,看着这雪梨花乱舞似的洒下,深深地呼了一口气。算算行程,再过半日,父母他们就能到通州了。

这场雪下得正好,天气也不似昨天那般干冷了,西北风也渐歇,看着甚是宁静祥和。

初瑜在屋子里洗漱完毕,不见曹,挑帘子出来,见他站在门口看雪景,也站到他旁边,脸上是轻轻柔柔地欢喜。

难得见她如此开怀的样子,曹拉了妻子的手,什么话也没有说,夫妻两个站在廊下许久。

直待喜云布置好早餐,出来请他们进去,两人才一并转身,进了屋子。

用了早饭,曹便有些坐不住了,同初瑜说,想要骑马出迎。

这次,初瑜却是开口劝阻,道:〃额驸,外头正下雪呢,路上耽搁说话,要是着凉了、风吹了,反而不美,毕竟他们老的老、小的小的。〃

曹想想也是,就按耐下来,在驿站这边苦等。

隔几分钟,他就要掏出怀表来瞧瞧,真真是晓得了什么是〃度日如年〃。

说是他这血肉之躯的天伦之情也好,还是他这穿越的灵魂在异乡的慰藉也罢,曹寅夫妇对他来说,是特殊的存在。

好像是水之源、木之根一样,能够使得他心里得到安静。

到了中午。雪止了,天色渐渐放晴。

连带着初瑜,都有些坐立不安,已经使人在驿站那边预备了酒菜同驱寒的参汤。

没过一刻钟,都要使人出去张望张望,就盼着曹寅他们早点到达。

这边驿站里,原也住着几个出京、进京地官员,听说有太仆寺的堂官在此,少不得也来拜访一遭。

多是曹不认识的。温言应酬几句,也就散了。

过了未时,曹终于盼来了消息,曹家的车队已经在一里外了。

曹听了,立时起身,同初瑜往驿站门口迎接。曹硕得了消息,已经在这边等了。

已经能影影绰绰地看到队伍,听到马蹄声响,曹往前几步,看着渐行渐近的人群。??????子???堂?^^心里说不出的欢喜。

前面的人群中,快马出来一人,到曹身边翻身下马,屈膝半跪道:〃小的给大爷请安,老爷、太太将到了……〃

正是数年未见的吴盛,他还是当年曹荃去世后,往江宁当差地,如今已经两年半了。

曹微微俯下身,拉了他的胳膊起来,道:〃听说太太做主。给你娶了媳妇,我还要向你道贺。〃

吴盛仰起头,看着曹,道:〃大爷,小的无时无刻不盼着回京,想要在大爷身边当差。〃

曹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往后就好了。你哥哥月初添了个小子,你当叔叔了!〃说着,看着那渐近的队伍,心里却是有些纳罕。

因冬日北上,水路不通,所以这次曹家搬家,只是人口同细软,一些笨重家伙事要明年开春水路运来。

不过。眼前这放眼望去。车队漫长,随从众多。就是骑马相从之人也有百余人。

吴盛给曹身后的曹硕同初瑜请过安后,见曹疑惑,在旁道:〃大爷,前日在驿站碰到浙江巡抚王大人及其家眷,这两日两家人便一道赶路。〃

他口中所说的的浙江巡抚王大人,全名叫王度昭,进士出身,巡抚浙江多年。

根据前些日子的邸报上来看,他这次进京任工部右侍郎。他同江苏巡抚张伯行一样,都是科班出身,在士林中广有名誉。

曹看着越来越近的队伍,侧过头看看初瑜,只见初瑜地视线已经落在车队中。

驿丞得了消息,也躬身疾步出来迎接。

骑马在前头开路的,是曹方同一个不认识的白脸中年汉子。看到曹同初瑜在驿站门口等着,曹方勒了马缰,提前下来,上前执礼道:〃大爷,大奶奶,老爷、太太到了!〃说着,指了指队伍前的第一辆马车,道:〃老爷就在那辆马车〃又指了后边的一辆:〃太太同小爷在那辆!〃

曹点了点头,已经同初瑜、曹硕快步往前。

车队已经在驿站门口停了,曹同初瑜先在曹寅的车旁站了。曹寅已经挑了车帘,露出半张脸来,看了曹他们,带着几分嗔怪道:〃早交代了不让你们出来,这大冷的天,何必折腾。〃

嗔怪归嗔怪,但是他眼中的欢喜却是藏不住的。

曹看着他花白的头发,额上地皱纹,佝偻的身子,只觉得眼圈发烫,进前两步,道:〃父亲,儿子扶您下车!〃

曹寅原还想嗔他一句,难道自己老了不成,还要儿子搀扶?

但是在媳妇面前,不愿给儿子没脸,因此他便伸手扶了曹的胳膊下车。曹硕在旁见了,忙上前,在另外一侧搀了曹寅。

从去年三月末至今,不过一年半的光景,却像是隔了些许年似的。

看着曹寅瘦骨嶙峋的手背爬满了老人斑,曹脑海中出现当年那个意气风发地中年人。

这一转眼,已经十几年过去了。

他从一个稚龄童子长成了大人,曹寅也由壮年成为了白发老翁曹寅下了马车站稳,看了看地上地积雪,又瞧了瞧初瑜,温煦地说道:〃太太很是惦记你。快过去吧!〃

初瑜眼圈已经红了,俯身应了,带着喜云往李氏的车前去。

曹看着父亲,心里有千万句话要问,刚想开口,就见曹寅的马车上又出来一人,正是曹。

曹身量偏高,已经是半大小伙子地模样。

他跳下马车,走到曹身边。俯身道:〃大哥!〃说着,又转身往曹硕这边儿道:〃三哥!〃

因他今年已经十三,正处于变声期,所以说话听起来有些暗

曹打量了这个小兄弟两眼,每次父亲的家书上,是必提他的,习了什么功课,新读了什么诗文。

其中的宠溺之意昭然,使得曹也不禁有些吃味儿。

想着自己不能在父母身边,有这个伶俐的堂弟在二老面前。使得二老晚景热闹些,曹地心里就能平复了。

〃长大了!〃曹笑着点点头,道:〃老听你大伯在信中提你,二婶也见天地念叨,总算是阖家团圆。〃

曹给曹寅请完安,也惦记李氏那边,转头望去。

女眷马车要进驿站,在房门口停,所以初瑜已经上了李氏的马车。

这会儿功夫,王家地马车也到了。

曹寅带着子侄近前。寒暄了两句,而后才进了驿站。

虽说没有大物件。但是细软人口加起来,曹家也用了十来辆马车。

曹方同吴盛两个,指挥着众人将马车上地东西封好,安排人看了。

江宁府里的大管家是曹方的哥哥曹元,这次却是不得见。曹问曹方道:〃大管家同老管家都没见。老管家这是想要在南边养老?〃

曹方垂手回道:〃小的父亲盼着回京呢,原是要跟着老爷太太一道来的。只是到底上了年岁,又是时冬腊月,被老爷劝下,让他转年开春跟着那边的家私一道过来。〃

原来如此,那曹元是留在江宁,等着明年春押解剩下的家私进京了。

曹问过曹方,刚想随同父亲进屋子。就见下马的随从中走出一人来。穿着青布衣裳,头上戴着斗笠。往他这边过来。

因看不清容貌,曹也不晓得他是哪个,只是同其他人相比,这人身上的打扮有些眼熟。

曹寅见儿子止步不前,顺着他的视线望去,看见来人,笑着拍了拍脑门,道:〃瞧我这记性,还忘了有位雅客。〃

这〃雅〃从何来,曹犹自想着,那人已经走到近前,伸手去了斗笠,露出点了戒疤地光头。

看着来人笑吟吟地看着自己,曹不禁讶然出声,道:〃智然!〃

不是智然,还能是哪个?他笑吟吟合十,俯首道:〃阿弥陀佛,曹施主别来无恙?〃

真真是不胜欢喜,说起在江宁的少年之交,除了宁春、永庆同马俊外,就是这个与曹同龄的智然小和尚了。

两人最后一次见面,是在康熙四十九年春智然正式受戒之时,算起来已经四、五年不得见。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曹的心中也添了几分欢喜,开口问道:〃你怎么出来了?不是说你师伯要传你衣钵,让你继任清凉寺主持么?〃

这站在院子里,却是不是说话的时候。

智然看了眼旁边站着的曹寅等人,笑着对曹道:〃说来话长,还是请曹老施主等人先进了屋子吧,稍后小僧再说与曹施主。〃说着,请曹寅等人先进屋子。

曹寅见他要避女眷,摆摆手道:〃小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