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悍戚-第1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人,把他赶出去。”
什么叫倚老卖老,什么叫睥睨一切。
我是郑玄!
这就已经足够。
哪怕是骄横如彭璆,此时也不敢说话。
刘闯眼珠子一转,伸手便把公沙卢拖出去。在门外,周仓早已恭候多时……当刘闯把公沙卢丢出去的时候,压低声音道:“你最好是从现在开始祷告,祷告你能够多活几日。我曾向元稷承诺,早晚会将你公沙一门灭绝。公沙卢,你多保重,给我好好活着,等我取你人头。”
刘闯才不会说什么温情的言语,一番话出口,让公沙卢冷汗淋漓。
当他回到厅堂的时候,见众人都已经落座。
刘闯刚想要回到原来的座位上,却听到郑玄沉声道:“孟彦,你上前来。”
“啊?”
刘政在旁边推了他一下,刘闯这才算是反应过来,连忙快步上前,与郑玄躬身一揖到地。
“颍川刘闯,拜见老大人。”
古时的大人,并非指官员,只有那些德高望重,亦或者是长辈,才有为‘大人’的资格。
郑玄把刘闯叫出来,也就等于承认了他的身世。
眼中,闪过一抹泪光。
郑玄上上下下打量刘闯许久,突然问道:“幼安、根矩、子正,你们看子奇之子,可入得北海?”
幼安,名管宁;根矩,名邴原。
此二人都是北海国朱虚人,在当地极有名气。
当初,他们与平原华歆号为一龙。管宁为龙头,邴原为龙腹,华歆为龙尾……只是后来二人认为华歆品行不好,故而与他割席绝交。刘闯并不清楚,郑玄身边三人的身份,可是听郑玄话语中的意思,便知道这三个人的身份不低。
管宁道:“既然康成公可以证明孟彦为中陵侯之后,此乃忠臣之后。
颍川不接纳他,可我北海国却不能将他拒之门外。当年中陵侯为奸人所害,我们若连他后人一个栖身之所都没有,又有何面目见昔日故人。况且,北海自初平以来,屡受兵祸袭扰,不得强兵守护。孟彦有霸王之勇,手下又有诸多猛士,想来也能守得北海一方平安,可也?”
管宁说完,目光灼灼凝视刘闯。
刘闯这心里面顿感紧张,他向郑玄看去,却见郑玄微笑着,朝他轻轻点了点头。
这心里,顿时大定!
刘闯拱手道:“闯在北海一日,必守得北海安宁。”

第九十七章 我有过墙梯

彭璆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屈辱感,令他的身体,几欲爆炸。
他眼睛泛红,盯着郑玄。
从一开始,郑玄发出这次邀请,就已经摆明了要为刘闯撑腰的态度,可惜彭璆没有看出来。
他以为,凭他和孔融的关系,郑玄应该会支持他。
想想也是,当初他费尽心思,得到孔融的重视,为方正之后,更兢兢业业多年,自认是劳苦功高。所以当他得到曹操册封的时候,也不禁喜出望外,自以为从此便可以飞黄腾达。
彭璆当然知道,郑玄于北海国的威望。
但在他想来,郑玄应该会支持孔融,那么也就一定会支持他。
哪知道……
管宁,邴原,乃当今名士。
一条龙的名头,即便是孔融也不敢得罪。
可以说,郑玄今天几乎把北海国的名士全都请来,甚至包括刘政在内。
汉室虽然衰颓,北海王一脉也早已没落,最有名的一个刘熙,却跑去做安南太守,避难交州。
刘政以勇烈著称,虽然声名不太响亮,可毕竟代表着北海王一脉。
管宁也好,邴原也罢……包括刘政在内,彭璆可以轻视,但却不敢得罪。
至于那刘子正,本名刘平,平原郡豪强,乃汉室宗亲。
三国演义中,未有此人登场,但是在三国志里,却有关于他的记载。刘平此人,极度厌恶刘备!早在卢植门下求学的时候。他就对刘备极为厌烦。因为,刘备家境并不算太好。刘平讨厌刘备,不是因为刘备贫穷。而是刘备那奢华的秉性。你明明家境不好,偏偏整日身着华服,四处招摇。喝上好的酒,吃上好的饭菜……刘平对刘备这种习惯,可谓是深恶痛绝。
以至于后来刘备被卢植赶出去,刘平甚至为之欢庆。
但刘备却不肯悔改,反而变本加厉,四处宣扬他是汉室宗亲。中山靖王之后。
这也让刘平,更加恼怒。
原因嘛……很简单,刘平也是中山靖王之后,说起来与刘备同宗。
按道理说。既然是同宗兄弟,而且还是同门,两人应该互亲互敬才对。但刘平却认为,刘备的行为,令中山靖王的后人蒙羞。你都混到织席贩履的地步了,还口口声声说是汉室宗亲。
我汉室宗亲,竟混的如此凄凉吗?
再后来,刘备在随田楷在青州拒袁绍有功,试领平原相之职。
要知道,当时诸侯林立。你刘备身为汉室宗亲。不思报效国家,却跑去为一个诸侯效力。刘平对公孙瓒田楷没什么意见,但心里面终究是向着袁绍多一些。毕竟,袁绍四世三公,乃当时俊杰。刘平对这样一个人。自然好感更多。所以,刘备出任平原相的时候,刘平甚至派出刺客,试图行刺刘备。
刺客当然没有成功!
刘备身边有关张相随。而且动不动就是抵足而眠,促膝长谈,刺客又怎可能刺杀成功?
这件事,后来也就不了了之。
刘备在平原郡并没有停留太久,便遇到曹操兵伐徐州。刘备便弃了平原,前往徐州去救援陶谦。
此后,两人再无交集!
刘平在青州,还是有些威望。
他原本只是来拜访郑玄,可听说刘闯的事情之后,立刻举手赞成。
原因很简单,刘闯让刘备吃瘪。
在刘平看来,能让刘备难受的人,就是好朋友!
而且,刘闯是刘陶之子,虽然刘闯也四处宣扬他的出身,可是在刘平看来,这和刘备的性质,截然不同。刘闯遭逢家难,流落于江湖之中,只要他真的是刘陶之子,这样做无可厚非。但你刘备,却是打着皇亲国戚的招牌,说难听一点叫做招摇撞骗,刘平也就难以接受。
而今,刘闯的身份已经被郑玄确认,所有一切问题,也就不再成为问题。
别看刘平的名望不如郑玄,也比不得管宁和邴原。
但他毕竟是宗室之后,而且是堂堂正正的宗室,所以说出来的话,也极有份量。
“孟彦,你真的两败吕布?”
坐在书房里,刘平忍不住好奇问道:“那吕布可是有虓虎之名,你居然能两次将他击败?”
刘闯咧嘴而笑,脸上又浮现出那种憨憨的表情。
“两败吕布,非我一人之功。
第一次,是子义和仲康两人先攻吕布。此二人皆有上将之勇,吕布本就落在下风,我再出手,败他不难;第二次,也是有子义一旁用弓矢相助,故而我才能全力与吕布交手,而吕布却无法发挥出全部力量,所以才有两败之说。我两败吕布,非我强于他,实吕布过于轻敌。”
如果刘闯这时候大包大揽,把大败吕布的功劳揽在身上,估计刘平反而不会相信。
他微笑着点头:“孟彦倒是一个实在人。”
说罢,刘平不再开口。
不过从他这句话当中,刘闯却听出另一层含义。
刘平与袁绍交好!
在刘闯和刘平对话的时候,郑玄坐在一旁,一直没有言语。
管宁一旁闭目养神,而邴原则好奇打量刘闯。
诸葛亮站在刘闯身后,不禁感到有些紧张。他虽然骄傲,可是在郑玄这种当世大儒面前,依旧感受到一种莫名威压,让他感到口干舌燥。偷偷看了一眼刘闯,却见刘闯神色如常。
郑玄突然开口:“孟彦,有件事我想你明白。”
“请郑公训示。”
“子奇蒙难,实乃汉室之不幸,我们一直为此感到悲伤。
一直以为,子奇之后。济北贞王便已绝嗣。不想你大难不死,还创出偌大名头,我亦为中陵侯感到高兴。你的事,我找人打听过。过去的就过去了,很多事情,也是不得已,怪不得你。
我之所以支持你入北海,除了中陵侯之外,还有一个原因。
我知你而今已经成势,占居东武三县。大败萧建,声威赫赫。你既然决意要进入北海,恐怕就算我不同意,也无法让你改变主意。北海自黄巾之乱以来。兵祸丛生,实已虚弱不堪。文举当初在北海,重文事而不重武事,以至于最后被袁谭所败,不得已只好灰溜溜的离开。
所以,哪怕我阻止你,以彭璆的兵力,恐怕也无法阻拦你进入,反而兵祸再起,生灵涂炭……
我要你保证。进入北海之后。不要妄动兵戈,不要轻启战端。
我希望你能护佑北海得以平安,却不希望因为你,令北海的局势,变得更加混乱……你可能做到?”
“这个……”
刘闯犹豫一下。轻声道:“回世父的话,闯并非好杀之人,此前所做,不过是为求一线生机。
世父的要求。我不敢说一定可以做到。
我只能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若没有人来打我,我自不会轻启战端。可如果有人要打上门来,闯亦不会束手待毙。家父当年为十常侍所害,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虚名若浮云,若想要求得活命,还需手握钢刀。没有这个,再大的名气,到头来也不过一冢中枯骨耳。”
刘闯这一番话,令郑玄眉头一蹙。
不过他旋即释然,幽幽一声轻叹。
“你与你父,都是一个样子,秉性刚烈,不容他人欺辱。
不过,你和你父又有不同,你父更笃信文章道德,而你却好像更相信你手中钢刀……也不怪你,这些年流落江湖,想来也遭遇过许多不平之事,才让你有如此想法。那你告诉我,你进入北海之后,意欲何为?”
刘闯道:“世父,闯虽读书不多,也知仓廪足而知荣辱。
道德文章,必须要建立在吃饱肚子的基础上。北海这许多年来,之所以如此混乱,不是北海底蕴不深,而是疏于建设。老百姓肚子都吃不饱,只能跟随盗贼行动,跑去做那劫掠之事。
孔相当初在北海,只知道德文章,却无视百姓死活。
他虽收拢被黄巾裹挟贼人数万人复归于农田,又修城邑,立学校,表显儒术,看似为民所想,实则于北海无一利。盗匪不靖,仓廪不足,百姓食不果腹,又如何知道什么才是仁义道德?所以,在我看来,若欲平靖北海,无非三件事,屯田,剿匪,聚集流民,恢复生产。”
郑玄眉头紧蹙,刘闯的话,显然让他感到有些不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