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悍戚-第3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晚,刘闯在府中宴请了马超,众人吃的酩酊大醉。
“贤弟,三日之后,我就要随父亲返回西凉。”
“这么快就回去吗?”
马超道:“本来父亲并不准备这么快走,可不知为什么突然决定提前回去,说是休屠各人作乱。其实,那些休屠各人早已经没落,怎可能跑出来作乱?估计父亲是遇到了什么事情,所以才这么决定。只是此一别,你我兄弟再想相见,却变得难了,也不知何时能够重聚。”
衣带诏!
刘闯立刻明白过来,马腾要匆忙离开的原因。
可惜,如今的马超,并非他可以招揽过来,若不然他是真想带马超一起走。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我知孟起心中苦闷,更知你处境艰难。所以我有一个建议,不知当不当讲……”
“贤弟但说无妨。”
“孟起乃伏波将军之后。更是我大汉忠良之后。
既然是汉室栋梁,还需恪守人伦。马将军不管代你如何。终究是你父亲,这人伦大义难以更改。若你在他身边不快活,何不另起炉灶?我听人说西域广袤,孟起何不前往,打出一个新天地来?你守在武威,始终难有作为,且要受马将军所制。若另起炉灶,也就免去许多冲突。”
马超熏熏然。将他心中苦闷说出。
刘闯依稀记得,在三国志里,马超不顾马腾死活,擅自在西凉起兵,造成马腾父子被曹操所害。这也成了后世攻击马超的一个借口,言他冷血残忍,不顾父兄死活。活该不得重用。
但马超和马腾父子之间的龌龊,却少有人会提起。
刘闯觉得,马腾之所以反感马超,一来是因为马超有羌人血统,二来则是因为他名声太过响亮。加之马超是庶子,少不得会被马腾忌惮。因为马超的存在,影响到了嫡子马铁的前程。
既然如此,便离开吧。
马超听了刘闯这番话,也觉得颇有道理,轻轻点头。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他自言自语一番,突然笑道:“贤弟。有没有人与你说过,你文采并不逊色于你之勇武?”
“啊,这个……”
刘闯是顺口而出,根本没有考虑太多。
等说出口,他才意识到,他方才吟诵了半句唐诗。
“孟起休要取笑我,你也知道,我长于市井,起于草莽。
虽说郑师收我入门下,可我资质愚鲁,并未学到太多。就算是先父遗作,也是被郑师逼着阅读。”
“哈,孟彦,你太客气了!”
马超说着话,站起身来。
亭外,夜风徐徐,带着熏熏然之春意。
空气中,弥漫着花香……马超看着满园桃杏盛开,突然扭头道:“孟彦,这满园桃杏盛开,正是好时候。贤弟若不嫌我是个半羌,可愿与我结为异姓手足?从此以后,彼此也能相互帮衬。”
桃园?结义?
若不是马超提起,刘闯险些忽视了眼前景色。
要知道,在真实的历史上,并无桃园结义的说法,那只是存在于三国演义的小说之中。
刘闯突然意识到,也许他可以在真实的历史当中,弥补这样一个缺憾。同样是桃园结义,唯一可惜的是只有两个人。但就算是只有两个人又能如何?若名留青史,依然是一段佳话。
桃园结义……
他抬头向马超看去,却见马超露出紧张之色。
也难怪,马超而今还默默无闻,又是个不受待见的庶子,身体中还流淌着羌人血液。而刘闯虽说长于市井,起于草莽,确是实打实的名门之后,而今更是一方诸侯,大汉的皇叔。
马超有些后悔,觉得自己有些孟浪。
但心里面还隐隐有些期盼,希望刘闯能够答应。
刘闯起身,冲凉亭外喊道:“元复,立刻着人在园中摆设香案,准备三牲祭品。”
他上前拉着马超的手道:“孟起所言,也正是我所想……你我兄弟今日,便在这桃园中结义,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从此手足相帮,将来必然能成为一段佳话。”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马超只觉心中一颤,差点流下眼泪。
他生在马家,虽是长子,却从未体会到家庭的快乐。从小习武,十二三岁便上马出征,一步步走到今日。其中艰辛,不足为外人道。内心里,一直期盼着能够享受一种兄弟之情。而今刘闯这言真意切的话语,让马超非常感动。他拉着刘闯的手,连连点头,半晌说不出话……
一旁庞德马岱,也不禁有些感动。
待香案祭品准备好,刘闯和马超焚香祷告,结拜为兄弟之后。庞、马两人上前,齐声恭贺。
马超生于熹平五年,也就是公元176年,比刘闯大三岁。
“以后,还请兄长多多关照。”
刘闯上前行礼,马超忍不住放声大笑。
他拉着刘闯的手道:“此前我还在想,若非贤弟已有家世,我定要把妹子许配与你。却不想如今,你我却成为结义兄弟。马超此来许都,幸甚,幸甚……他日贤弟若来西凉,我定扫榻以待。”(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第207章 莫愁前路无知己

马超有一个妹妹,年十八岁,名叫马文鹭。
据他介绍,马文鹭和马超是一母所出,半羌半汉,生的极为动人。
可惜,刘闯没见过。就算他见过,也不会太多兴趣……原因嘛,很简单。家里已经有了四个老婆,也不想再去拈花惹草。而且马超也说了,他绝不会同意,让马文鹭给刘闯去做小。
做小的滋味,不好受。
马超兄妹的母亲就是如此,他怎可能再让马文鹭重蹈覆辙?
哪怕刘闯是他的兄弟,他也不会同意这桩婚事。
所以,马文鹭的事情也就变成一个话题,说过之后,马超也好,刘闯也罢,都没有放在心里。
++++++++++++++++++++++++++++++++++++++++++++++++++++++++++++曹操正在颍川巡视,得到消息后,星夜赶回许都。
在听荀彧向他汇报完毕之后,曹操也不禁点头称赞,称赞荀彧在这件事情上,处理的极为妥当。
“让卫弥回陈留闭门思过也好。
这次刘闯遇刺,虽说没有证据证明是卫家人所指使,但相信所有人都知道,和卫家人脱不得关系。他若继续留在许都,只可能遭人弹劾。从宫里也传来消息,陛下对卫家人非常不满。”
“主公,那刘闯该如何处置?”
“嗯?”
荀彧苦笑道:“从他回家之后,有不少人前去登门拜访。其中不泛豫州名士。
而且他在许都这段时间,也结识了不少人。长此以往下去。万一他结党自大,岂不又是一桩麻烦?而且他性子有很豪爽,主公赏赐他的财货,都分发与市井中,故而在许都口碑极好,甚至有人称他为‘小孟尝君’。主公,这样子下去的话,他在许都的能量会越来越大啊。”
曹操闻听。顿时眉头紧蹙。
这的确是一个麻烦事……刘闯杀不得,却又不能坐视他壮大。
虽然刘闯结识的那些人大都无权无势,其中更不泛寒门士子。但他并不是伏完董承杨彪那样的人物,他手里可握有兵马,北海国更兵强马壮。这也使得许多寒门士子,对刘闯颇为向往。加之他性情豪爽,来者不拒。在许都的名声越来越大,慢慢就会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奉孝,你看此事,当如何是好?”
郭嘉坐在一旁,一直沉默无语。
听到曹操开口询问,他抬起头。看了荀彧一眼,心里面暗自叹息一声,便沉声道:“主公,不得再让刘孟彦留在许都。这家伙长于市井,起于草莽。很容易得到百姓认可。加上他身为皇叔,更为许多人所称赞。主公现在又害不得他性命。让他留在许都,终究是个大麻烦。”
荀彧眼睛一亮,嘴角微微一翘,闪过一抹笑意。
“那奉孝以为,该如何是好?”
“前些时候,妙才不是来信说,中陵侯夫妇墓穴已经造好吗?
为人子者,还需前去主持下葬仪式。他这次带人在长街之上与人争斗,更险些酿成大祸……就借口让他回去安排落葬,然后在颍川闭门幽居。同时使妙才将军对他严加看管,若有异动,可自行决断。嘉以为,以妙才将军之才干,看管刘闯想必问题不大,也可消磨他的意志。”
郭嘉说完,向荀彧看去。
却见荀彧轻轻点头,露出赞赏之色。
曹操想了想,也觉得颇有道理,于是轻揉太阳穴道:“既然如此,便让他回长社闭门幽居吧。”
他叹了口气,又沉声道:“此儿不服管教,的确是个麻烦。
我原本还想三月带他出征,现在看来,若让他进入军中,说不得会令他如鱼得水,不得不小心才是。公仁,你立刻派人传信妙才,让他对闯儿多加留意,若有异动,便格杀勿论……”
格杀勿论!
荀彧眼角跳动一下,旋即就恢复平静。
“既然如此,就让元常与他好好说一下吧。”
曹操点头,叹了口气。
“树欲静而风不止,本以为徐州平定,能够有短暂的休整,却不想河内作乱……河内太守张扬去年被部将杨日所害,如今中将眭固又杀了杨日,还准备归附袁本初,屯驻于射犬。
本初如今,已解决了公孙瓒之忧,早晚会与我有一战。
若眭固归顺了本初,则我河内危矣……我已决意,出兵河内,彻底将河内控制在手中。还有,我听说袁术正在和袁绍联络,想要投奔袁绍。此事就交给文若来处理,看袁绍有何决意。
还有一件事,子恪派人送信,北海国近来颇不稳定。据说管亥等人,在高密集结兵马,也不知是何用意……北海国,必须要尽快收回,时间拖得越久,就越麻烦,说不得会被袁绍招揽。所以,我想让子孝代子恪接手泰山郡,与臧霸联手,对北海国发动攻势,一举拿下高密。”
曹操说完,目光灼灼。
他凝视荀彧和郭嘉道:“文若,奉孝,以为如何?”
荀彧想了想,便开口道:“主公若想要取北海国,倒也不难。
不过当务之急,是要稳定河内,将眭固所部铲除,否则一旦袁绍得河内之地,破虎牢关,至许都,不过旦夕之间,确有些危险。至于北海国,子孝前往,最为合适,但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