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悍戚-第3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瑜坐在一旁,也是面色阴沉。
俊俏的面容之上,笼罩一层阴霾……
“伯符,而今飞熊非你我之敌,此前我等奉命夹击,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想来他心中清楚。
如今,咱们还是该把精力投注豫章。
需尽快将刘繇解决,平定江东战事……另外,会稽山越已成心腹之患,可以命公苗出战,尽快将山越平定。至于飞熊……可使人留意他下一步发展。若他还能崛起,便派人与之交好;若不能崛起,伯符又何必担心?”
孙策听罢,也不禁点头称是。
“如此,豫章战事。便交付公瑾。
我将亲自督战会稽。尽早结束山越之事……不过。前次派人出使交州,却被士燮所拒,公瑾以为该如何是好?”
交州!
周瑜听到这个地名,也不仅蹙起眉头。
交州的事情,的确有些麻烦。
自古以来,交州便自成体系,易守难攻。一方面,是由于环境的原因。若征伐交州,少不得要面临毒瘴之险。且江东将士,虽比邻交州,却时常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也正是因为环境恶劣,自秦朝大将任嚣攻占了交州之后,即便是英明如文帝,对交州也是施以怀柔。
如今,交州为士家所控,外人根本无法涉足其中。
可若不把交州收回来,他位于江东背后。始终是一个wēixié……
周瑜沉吟许久,轻声道:“交州山民众多。土著凶残。
士家在交州更经营百年,气候已成。想要夺取交州,不可力敌,只能智取……二公子如今已经成人,何不命他前去应对?这样一来,对他也是一番历练,不知伯符以为如何?”
孙策闻听,顿时陷入沉思。
孙权如今已经十八岁,展现出不同寻常的能力。
特别是前年出使北海国,回来之后,更成熟稳重许多。
前次,孙策同意与曹操夹击刘闯,孙权就极不赞成。为了这件事,兄弟二人还起了一次冲突,最后孙策以兄长的身份,才算把孙权压住。但从那以后,孙策也发现,孙权已经长大,而且也有了自己的想法。之后孙权为为奉义校尉,更开始招揽人才,逐渐成就了气候……
而今,孙权身边已聚集了不少人才。
文有诸葛瑾,武有周泰,俨然在江东自成一派。
最重要的是,孙权和孙策的政见分歧很大。
孙策对江东世家大族态度极为强硬,而孙权却认为,对于这些世家大族,最好以安抚为主。
这也是兄弟二人产生矛盾的主要原因……江东小霸王对江东的控制力仍在,可是许多世家大族子弟,却和孙权交好。
孙策能够理解周瑜的想法。
孙权随着年纪增长,会越发有主见。
到时候,两兄弟之间定然会产生矛盾,也会令江东发生内讧。
与其这样子,倒不如让孙权从江东的政治中心脱出去,负责处理交州事务,免得他日后权柄越来越重。
可那交州,却是蛮荒之地,穷山恶水不说,更有山民土著作乱。
万一孙权发生意外,那……
见孙策犹豫不决,周瑜轻声道:“伯符,大丈夫欲成大事,怎可效仿那妇人之仁。
让仲谋前往交州,对你、对仲谋都有好处。如今正是你成就大事的最佳时机,江东绝不可再有动荡。”
孙策听罢,依旧沉默不语。
良久,他抬起头,看着周瑜道:“公瑾,我可以让仲谋前往交州,但你要保证,他不会有性命之忧。”
周瑜犹豫了一下,轻轻点头……
+++++++++++++++++++++++++++++++++++++++++++++++++++++++++嘭!
伴随一声响,书房大门被打开。
关羽张飞迈步走进书房,却看到刘备席地而坐,正在编制一双草鞋。
两兄弟瞪大眼睛,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看着刘备。
可刘备,却毫无羞愧之色,反而笑着招手,“云长,翼德快来,我刚编好两双鞋子,你二人试一试?”
“兄长,你这是作甚?”
关羽忍不住惊讶问道,胸中更腾起一股怒气。
倒是张飞没有说话,而是走上前,从刘备手里接过一双草鞋。
关羽道:“兄长不留心国家大事,每日在家中不是种菜便是编制草履,莫非要在许都安身不成?”
他强压着怒气,但话语间还是透出不满。
刘备微微一笑,“此非云长所知也。”
关羽一怔,旋即不在追问。和刘备结识十五载,对于刘备的野心,关羽心中怎可能不知?
既然他这么说,也就代表着,他的野心并没有消亡。
不愿意说,必然有他的道理。关羽心里虽然依旧感觉不太舒服,但最终还是,闭上了嘴巴……最近一段时间,他可以感受到,刘备对他似乎有所疏远。至于原因?他倒是大体能够明白,和之前刘闯两次义释关平有关。再加上前次打围,刘备出工不出力,关羽在事后也曾埋怨两句。刘备嘴巴上虽然没说什么,可这心里是否会有其他的想法,关羽也不敢保证。
“云长,翼德,又发生了什么事?”
“刘闯,跑了!”
“哦?”
刘备一副见怪不怪的模样,让关羽心中更觉不满。
张飞道:“兄长似乎并不惊讶?”
“有什么惊讶。”刘备笑道:“闯儿绝无可能归顺曹操,他这次乖乖跑来许都,我就知道他另有图谋,所以才故意避让。他这种人,岂能甘居人下?想来时机成熟,他逃走又有何奇怪?”
“可是兄长难道就没有想法吗?”
刘备眼中,闪过一丝落寞之色。
半晌后他放下手中草履,站起身走到门口,向外面看了一眼,确认无人。
“若在以前,我必不想说明。
人多嘴杂,难免会有变故……但今日,我愿与二位贤弟一诉衷肠。我乃中山靖王之后,是皇亲国戚,又怎甘愿在此,为曹操效力?可是,曹操对我忌惮颇深,我又不似那闯贼,背景深厚,更得天子宠信,能胡作非为,而操贼不敢对他下手。我若稍有异动,操贼必坏我性命。
我死不足惜,可天子又当如何是好?
闯贼得天子宠信,却不可为江山栋梁……那闯贼虽不学无术,但有一句话,深得我心: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谁忠谁奸,日后自知。我需保全此身,方能为汉室效力。不是我不愿逃离,实我如今,无力离开……待时机成熟,我自会离开许都。”
刘备说完,便走到门旁。
伸手用力拍击门框,那背影透出一丝难言落寞……(未完待续……)
PS:第二卷终

卷三 幽州雪 第213章 这里是常山(2/2)求保底月票!

常山之名,最早见于《战国策》,不过其范围不明。
始皇帝统一六国后,设恒山郡。
后因避讳汉代文帝名讳,该恒山郡为常山郡,范围随之扩大。在汉武帝元鼎四年,分郡治真定四县为真定国,常山郡的郡治随之迁移至元氏,统十八县,隶属于冀州刺史部治下。
汉光武帝建武十三年,也就是公元37年  。
真定国并入常山郡,但常山郡又改名为常山国,其治下又因为周围的中山国、赵国和巨鹿郡之间的辖境而发生变化,所统县城从十八县减少为十三县,其王都依旧设立于元氏县城。
“皇叔,从前方山口出向东北大约八十里,就是真定。
待过滹沱河到下曲阳之后,咱们恐怕就要分道扬镳。皇叔去渤海,需往东走,过安平与河间,就是渤海郡。小人则要回中山向家主复命,到时候要往正北方向走,便无法再照拂皇叔。”
一支商队浩浩荡荡自井陉山走出,沿着官道前行。
这商队的规模极为庞大,共有二百余车仗,护队便达两千余人。
商队里,装满货物,使得商队行进速度,非常缓慢。
在商队最后方,是一支约有六百人规模的骑队。不过整个骑队看上去,俨然分为两部。一部骑队,队列松散,约三百余人。而另一部骑队,人数在两百出头,不过仅马匹就有三百之多。这部骑队,队列整齐。军纪森严。透着一股子肃杀之气。与另一部骑队。截然是两副面貌。
苏威身形矮胖,170公分的个头,体重却在二百斤上下。
他年纪在三十上下,圆乎乎一张胖脸,总带着一抹笑容,恍若弥勒佛一般。
一双小眼睛,虽然不是很大,却透出精干之色。他骑着马来到一个青年马前。神色恭敬说道。
青年身高九尺,膀阔腰圆。
二十岁左右的年纪,却有一种莫名威严,使得苏威心惊肉跳。
在这青年面前,他说话非常小心,害怕触怒对方。
因为他非常清楚,眼前这青年虽然衣着看上去非常朴素,也长者一张圆乎乎胖脸,笑起来给人一种憨厚感受。可是在那笑脸背后,确是心狠手辣。这一路上。他更领教过青年血腥手段。在从太原郡通行时,曾有一支马贼来打秋风。却不想只几个回合。三百余马贼被屠杀殆尽。
青年甚至没有出手,只在一旁观战。
而他手下两员大将便杀得马贼尸横遍野,无一人幸免。
青年的目的地,是渤海郡。
而且他这次是秘密前往渤海,苏威有些担心,万一对方想要灭口,说不得自己这些人根本不够对方屠杀。
“仲达,这里便是常山郡?”
青年并没有理睬苏威,头一扭,向身边一个和他年纪相仿的华服青年看去。
“是啊,咱们过了上艾,便进入常山辖境。由此向南,就是元氏;向北,则为中山国。
表兄你自从进入常山郡,似乎便有些魂不守舍,莫非这常山郡治下,有什么值得表现牵挂吗?”
青年闻听一笑,“衡若!”
“末将在。”
一个魁梧青年策马上前,来到青年面前。
“想不想回家看看?”
苏威闻听一怔,诧异向那魁梧青年看去。
他知道这青年名叫夏侯兰,是一员大将……可是却没想到,这青年居然是常山本地人氏……
“离家多年,自然有些挂念。
不过咱们仍身处险境,最好不要在这里逗留。他日若有机会,再回家探望也不迟,还是赶路要紧。”
“诶,既然来到常山,怎可过家门而不入?”
雄魁青年笑道:“从太原过来后,大家都很辛苦。
不如在真定休整两日,想来苏管事也不会拒绝……苏管事,你怎么说?”
苏威闻听,连忙道:“但凭皇叔吩咐。”
“既然苏管事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