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悍戚-第4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日的放松,也使得刘闯的精神好转许多。
回到家中,他早早便睡下,并且一觉,便睡到了天亮。
黎明,刘闯醒来。
看了看睡在身边,若海棠春睡般娇俏的吕蓝,刘闯不禁心生怜惜。他轻手轻脚的从榻上坐起,为吕蓝盖好被子,然后披衣出门。天边,一轮朝阳初升。刘闯迎着朝阳,练了一回龙蛇九变,只觉全身舒畅无比。自练成了龙蛇变之后,刘闯就发现,他的进步越来越慢,几若停滞不前。
原本他还以为自己是出了差错,可是又无人可以请教。
毕竟,最熟悉龙蛇九变的人,莫过于刘勇。而刘勇又不在身边,更不要说,他也只练到龙蛇变,对于龙蛇变后面的变化,也是在摸索中前行。直到刘闯遇到王越,才算明白了其中的原委。练到龙蛇变之后,气血大成,再想要进步,需要一个极为缓慢的积累,更不能心急。
所以最近一段时间,刘闯在王越的建议下,开始去阅读一些黄老经典。
比如黄帝内经、比如道德经……
里面很多内容他未必能够理解,但反复阅读,每次阅读都能有新的感受。
渐渐的,刘闯的气质也在发生变化。
如果说此前刘闯给人的感受,是一种狂暴;那么现在,他已经将这种狂暴收起来,变得内敛了。
练完了龙蛇九变,杜贞已准备好了洗漱的用具。
收拾穿戴完毕,刘闯正准备去前往府衙,不想裴炜匆匆前来禀报:“三公子和几个人前来求见皇叔。”
三公子?
刘闯一下子没反应过来。
“便是子衡公子。”
“哦,你是说老三。”
刘闯恍然大悟,这三公子便是诸葛均。
从去年开始,诸葛均便去了南山书院求学,一晃已经一载。
刘闯因为忙于战事,也没有精力顾及诸葛均的学业。倒是这次回来,诸葛玲对他提过一回。
诸葛均的天资,或许比不得诸葛亮那般卓绝,但也是个极聪明的人。
若不然,历史上诸葛亮死后,诸葛一支便是由诸葛均延续下来……不管是诸葛瑾的孩子,还是诸葛亮的孩子,都先后过继到了诸葛均的膝下。这才使得诸葛一支,最终得到了延续。
诸葛玲说:郑玄有意让诸葛均出来进行一些历练。
言下之意便是,诸葛均在书院里,已无法再获得进步。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实际的去历练一番。郑玄是个极其重视历练的人。而诸葛均虽然入学晚,可实际上一直跟在郑玄管宁这些人的身边学习,而今已十六岁。
若按照东汉时代的年龄计算方法,诸葛均已经十八。
刘闯本打算过两日去孤竹城拜访郑玄的时候。把诸葛均征辟过来,却不想他居然自己来了。
“让子衡来书房见我。”
刘闯想了想,便吩咐裴炜下去。
随后,他来到书房坐下。刚喝了一口水,就听屋外脚步声响起,紧跟着门外传来一个稚嫩的声音,“子衡求见皇叔。”
“老三,进来吧。”
诸葛均一袭青衫,迈步从外面走进来。
不过在他身后,还跟着三个人。
刘闯看到那三人的时候,也不禁一怔。因为他认得那三个人,赫然正是徐庶、孟建和石韬。
“怎地元直也来了?”
诸葛均的个头。不似诸葛亮那么高。
大约175公分的个头。体态略显瘦削。却更衬托出一丝儒雅的书生气。
诸葛均笑嘻嘻上前与刘闯见礼,“兄长,均奉老师之命游历。可思来想去,还不如在兄长帐下求一差事。更见历练。我与元直广元和公威三位兄长商议了一下,特来与兄长毛遂自荐。”
徐庶则一欠身,“当年在许都时,家母得皇叔照拂,后又送来孤竹城予以厚待。
家母时常与庶言,需谨记皇叔恩义。徐庶在书院一载,今闻皇叔身边缺人,故厚颜拜托子衡,欲为皇叔效力,还请皇叔接纳。”
看得出来,徐庶三人和诸葛均的关系极好。
这让刘闯或多或少,感到有些吃惊。
原本,他招揽徐庶等人,是希望能够给诸葛亮增加几位好友。可谁想到,诸葛亮的成长太过惊人,而今更有司马懿在一旁相互竞争,已远非徐庶等人能够相提并论。现在的诸葛亮,能够与之攀谈的人,多是陈群、陈矫、司马懿这样的层次。相比之下,徐庶已有些跟不上诸葛亮的脚步。
可谁料想到,徐庶居然和诸葛均成为好友。
两人的年纪相差十岁,可说起来,诸葛均的眼界,却远远高过徐庶。
他本就是琅琊望族子弟,后来跟随郑玄求学,在不其南山书院,虽只是一个小小的书童,但每日接触的,尽是博学大儒。加之他伴随刘闯一路走来,更见证了刘闯的崛起。论眼界和见识,的确不是一般人能够相比。哪怕徐庶比他大十岁,可交谈起来,也丝毫不见吃力。
这是个神童级别的人物,或许比不得诸葛亮,但也是个人杰。
刘闯心中大喜,忙起身搀扶徐庶三人。
“元直公威广元愿来相助,实乃闯之大幸。”
他正缺人手,这诸葛均四人就送上门来,刘闯心里又怎能不高兴。
诸葛均四人落座之后,与刘闯便攀谈起来。
徐庶道:“今皇叔复取辽西,乃一大喜事。
但若停步不前,恐有大祸临头。”
“哦?”
刘闯闻听,饶有兴趣的看着徐庶道:“不知元直,有何见教?”
徐庶内心里颇有些激动,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平静下来。
最初,他来辽东时并不是特别情愿。主要是这辽东荒僻,而刘闯势力单薄,恐怕难有作为。

可随着官渡之战的序幕拉开,徐庶渐渐看清楚了刘闯的布局。

他细一琢磨,不由得顿感心惊。因为他从刘闯的布局中看出,早在建安二年,刘闯方立足于北海国的时候,便已经判定了袁曹之战的必然。可以说,从建安二年开始,刘闯便着手进行谋划。弃北海东莱,来到辽东这偏荒之所看似一步臭棋,实则从夹缝中脱身而出,不再受袁绍和曹操的牵制。辽东或许荒僻,可是贵在他孤悬于外,不被袁绍重视,更无碍于曹操。
这也就使刘闯得到喘息之机,能够迅速发展起来。
可以说,从建安二年开始,刘闯的每一步行动,都有极为周密的计划。
徐庶从刘闯的这些个举措中看出,这位刘皇叔的野心甚大,绝不会甘愿立足于辽东之地。
他是要借助辽东这块土地进行缓冲,而后趁袁曹之战开始,谋取天下。
也正是从这时候开始,徐庶看待刘闯的目光,便有些不太一样。在南山书院求学一载,他刻意与诸葛均结交,发现刘闯手下,已在不知不觉中,聚集了一大批能人异士,实力并不弱。
而刘闯用半年时间,夺取辽东,消灭高句丽,震慑夫余国……
这次诸葛均回临渝时,邀请徐庶三人同行。
本来,徐庶还有些犹豫,但徐母一番话,却让他下定决心。
“大丈夫生于世上,当建立功业。
今汉室衰颓,幸有皇叔崛起,日后中兴汉室,必非他莫属。我儿既然有心为皇叔效力,又何必瞻前顾后?这时候前去投效皇叔,虽比不得孔明那些元从老人,却也是功勋之臣。若再迟了,到时候皇叔大势已成,我儿便去了,也只是锦上添花,如何能比得现在投效更得看重?”
当下,徐庶和石韬孟建两人一商量,便答应与诸葛均一同前来。
这一路上,他都在思索刘闯的下一步行动,更隐隐猜到,刘闯的用意。
所以今日见到刘闯,徐庶便直言不讳,为的也正是得刘闯重视。
听到刘闯发问,徐庶努力平息一下内心里的激动,沉声道:“今皇叔夺取辽东四郡,看似立足已稳。然则辽东偏荒,虽地域广袤,却人口匮乏。皇叔虽不断归化异族,却非短期能够奏效。胡人多见利忘义之辈,今日摄于皇叔威势愿意归化,可一旦有变故,这些人必为祸害。
皇叔归化胡人,乃是一桩好事,却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而今袁绍和曹操决战于中原,暂时无暇顾及皇叔。可一旦大战结束,勿论袁绍是胜是败,必然会与皇叔为难。到时候,皇叔仅凭辽东四郡,根本不足以和袁绍抗衡。虽说而今皇叔平定辽东,根基方定,然时不待我,哪怕皇叔现在已兵力疲惫,也要乘胜追击,西进幽州。”
刘闯眼睛一眯,心中不禁暗自感慨,这徐庶,不愧是历史上被诸葛亮所看重的人物。
他的思路,和刘闯、和诸葛亮、和司马懿几乎是不谋而合。
“那么,以元直之意,当如何为好?”
徐庶沉吟片刻,抬起头道:“庶以为,皇叔当下,当西进幽并,南联曹操,便足以抗衡袁绍。”
西进幽并,南联曹操?
这也正是刘闯一直在谋划的事情。
徐庶能想出这八字方针,便足以证明,他的能力不俗。
不愧是‘单福’先生!刘闯脸上,旋即露出一抹满意笑容。
“元直,我身边主簿一职尚无人担当,不知可愿屈就?”

第275章 剑指右北平

早在荀谌北上五原,刘闯初定辽东的时候,诸葛亮便献上二十四字方针:西进并幽,南联曹操,西联马腾,北拒匈奴,立足河北,谋取中原。 /》
而这二十四字方针中,最为关键的一件事,就是在曹操灭掉袁绍之前,蚕食袁绍的辖境。唯有如此,刘闯才有可能和曹操抗衡,才有可能战胜曹操。不过这二十四字说来容易,想要做到并非一桩易事。别的不说,只说这幽州之地。由于辽东特殊位置的限制,想要迅速占领幽州,非常困难。
幽州除去辽东四郡之外,尚有六郡之地。
辽东位于幽州的最东面,需一步步推进方可攻占幽州。
刘闯如今最为重要的任务,便是要获得幽州本地豪强和士族的支持。
若没有幽州士族的认可,想要迅速攻占幽州六郡,绝不会似当初攻取辽东四郡那样的简单。
“进军幽州,必先取右北平。”
徐庶道:“且右北平绝不可强攻,否则即便攻取,皇叔也会元气大伤。
庶闻右北平太守鲜于辅,对汉室忠心耿耿,当年为刘虞效力的时候,更得刘虞颇多关照。皇叔攻略辽东时,鲜于辅坐镇右北平,并未给皇叔带来任何麻烦,甚至还为皇叔拦下乌丸援军。
由此可见,鲜于辅对皇叔有好感,对汉室依旧存有忠心。
皇叔可使一能说会道之人前往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