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悍戚-第4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其实也是在某种程度上,默许了江东士族的利益。
对于江东豪强而言,他们所需要的,也正是这样一种利益……
“皇叔之意,逊已知晓。”
陆逊起身向刘闯一揖,而后又道:“此外,我来辽东还有一桩私事,想要请求皇叔帮忙。”
“请讲!”
陆逊脸上,露出一抹赧然之色。
“逊出发之前,受家翁所托,请皇叔代为讨要一人。”
家翁,也就是岳父。
陆逊成亲了吗?
刘闯一怔,旋即便反应过来。
依稀记得史书上记载,陆逊的老婆是孙策的女儿。所以刘闯一直没有太过在意,一直以为陆逊如今尚未娶妻。可现在看来,陆逊娶孙策的女儿,应该属于二婚吧。否则的话,孙策的女儿如今估计只有五六岁,就算东汉时代的人成亲再早,陆逊也不可能这时候迎娶孙策之女。
况且,陆逊和孙策之间,恩怨颇深。
这个时期,双方的关系还未能缓和,陆逊又怎可能迎娶孙策之女?
想明白了这其中奥妙,刘闯忍不住有些好奇,“却不知伯言丈人,又是哪位?”
“家翁乃吴郡顾雍,却不知皇叔可曾听过?”
顾雍?
刘闯点点头,“吴郡顾元叹,我焉能不知?”
在历史上,顾雍的名声远不似鲁肃诸葛瑾那样响亮。可事实上,顾雍此人,以弱冠年纪便为合肥长,历任数县,颇有政绩。后孙权执政,便任命顾雍为会稽郡丞,行会稽郡太守之事。后不断升迁,更成为东吴第二任丞相,执掌相位十九年,也是东吴崛起的一位重臣……
不过顾雍目前,尚未得到孙权重用。
刘闯之所以知道顾雍,还是从步骘口中听到。
吴郡顾氏,乃名门望族,是江东几大豪强之一,论名望恐怕丝毫不逊色于陆氏。
没想到这两家竟然成了亲家,倒是让刘闯颇有些吃惊。
“敢问顾先生有何指教?”
陆逊露出赧然之色,轻声道:“皇叔既然知家翁之名,便少费了口舌。
不过,皇叔恐怕不知,家翁曾师从蔡邕门下。此事说来,与伯喈公还有些关系……”
刘闯听罢,越发感到疑惑。
蔡邕蔡伯喈?
他倒是知道这个人,蔡文姬的老爹嘛……没想到顾雍竟然曾师从蔡邕门下,倒是让刘闯颇为吃惊。只是,蔡邕那老先生过世快十年了吧!自董卓被杀,蔡邕被王允所害……这陆逊突然间提起蔡邕,而且顾雍所求之事,还与蔡邕有关?刘闯有些糊涂,想不明白其中关键。
“还请伯言明言。”
陆逊叹了口气,轻声道:“不瞒皇叔,伯喈公膝下有一女,名琰,字昭姬,自幼聪慧。
只可惜红颜薄命,蔡大家虽然才华出众,可是命运多桀。早年间她嫁于河东卫氏子卫仲道,不成想卫仲道病故,蔡大家便一直跟随伯喈公身边。董卓死后,匈奴寇边,进犯长安,更掳走了蔡大家。
家翁早年受伯喈公教诲之恩,故而此次陆逊前来辽东,家翁便命我恳请皇叔,代为迎还蔡大家。”(未完待续。)

第294章 伯言可愿助我?(2/2)

昭姬,便是蔡文姬。爱睍莼璩。
司马昭篡魏之后,为避讳他的名字,人们不得已将蔡琰的表字改为文姬。
刘闯是真没有想到,顾雍居然会挂念着蔡琰。
这在史书中可是没有任何文字记载。蔡文姬是在兴平年间被掳走,在胡十二年,嫁给左贤王为妻,生下一子一女。曹艹在赤壁战败之后,才命人前往南匈奴迎还蔡文姬,令其归汉。
正如陆逊所言,蔡文姬一生的确是坎坷多桀。
少有才名,却嫁给了一个短命鬼卫仲道。后不满被卫氏族人欺辱,一怒之下回到蔡邕身边。
之后蔡邕被杀,关中大乱。
蔡文姬被流民裹挟,逃离长安之后,又被匈奴人掳走,流落塞外。
在胡十二年,蔡文姬创作出《悲愤诗》和《胡笳十八拍》,更流传后世……
陆逊颇为殷切的看着刘闯,让刘闯也难以拒绝。不得不说,蔡文姬的才名,令刘闯颇为称赞。
“伯言可知,蔡大家今在何处?”
陆逊忙道:“家翁曾派人打探,后得知蔡大家流落朔方,好像为南匈奴左贤王霸占。”
“那顾先生何不派人前去讨还?”
“这个……”
陆逊赧然回答道:“非是家翁不肯派人,那左贤王刘豹乃匈奴首领,即便是匈奴大单于呼厨泉对他,也颇为忌惮。家翁虽在江东小有名望,然则想要让匈奴左贤王放人,却不太可能。”
想想,似乎确有道理。
那刘豹是何等人物?
五胡乱华第一胡刘渊之父,前任匈奴大单于于夫罗之子。
兴平二年,于夫罗死后,按照匈奴人的习俗,兄死弟及,由呼厨泉接掌大单于的位子。但刘豹作为于夫罗之子,素以悍勇而著称,手下更聚集一干部族,即便是呼厨泉也对他忌惮三分,甫一接掌大单于的位子,便任命刘豹为左贤王。顾雍虽然号称是江东豪强,但是对于刘豹而言,根本算不得什么。历史上,即便是曹艹向刘豹讨还蔡文姬,也是靠呼厨泉帮忙。
看着陆逊那尴尬之色,刘闯心中忽然有些了悟,似乎明白了什么。
依稀记得,蔡文姬被掳走时,是二十三岁。也就是说,她如今也不过三十……而顾雍的年纪似乎也就是比蔡文姬大几岁而已。他少年时拜蔡邕为师,难不成对蔡文姬还有些想法吗?
若非如此,他怎会让陆逊求到自己头上!
刘闯想到这里,忍不住笑了。
“伯言,此事我可以帮忙。
不过如今,我方定幽州,尚无力对南匈奴施压。若蔡大家真的被南匈奴人所掳走,我可以向你保证,三年之内,定会助元叹先生讨还蔡大家。但在此之前,我还要尽快稳定北疆局势。”
陆逊闻听,忍不住松了口气。
他还真担心刘闯一口拒绝,让他颜面无光。
“以皇叔之能,荡平北疆,易如反掌……”
刘闯不等陆逊说完,便哈哈大笑,打断了陆逊的话,“伯言你休要给我戴这种高帽子,自家事自家清楚,我今能割据幽州,实乃运气。若非袁绍和曹艹相争,牵制了他大半力量,使他无暇北顾,恐怕我现在也只能所在辽东那弹丸之地,便是动弹一下,也要小心翼翼才成。”
刘皇叔,倒不是那等狂妄张狂之人!
陆逊听刘闯说完,心中对刘闯便有了一个认识。
在江东,他听过各种对刘闯的评价。有的人说刘闯卑鄙无耻,虽为皇亲国戚,也难掩其背主家奴的出身;有的认为刘闯残忍好杀,狂妄自大,根本没有资格承担起大汉皇叔的荣耀。
总之,各种各样的评论充斥于坊间。
陆逊倒不是那种偏听偏信的人,对那些坊间流言,大都是一笑而过。
有道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今曰和刘闯见面,再加上他沿途所见所闻,使得他对刘闯颇有几分好感。
 
;“如此说来,皇叔也怕那袁本初吗?”
哪知道刘闯晒然一笑,“袁绍之流,我有何惧之?
若我怕他,就不会夺取幽州。休看他坐拥四州之地,实则根基并不稳固。其帐下更派系林立,相互倾轧不止,又能成什么气候?若不是他有那四世三公的家世,只堪堪做一郡太守。”
刘闯说完,突然叹息一声。
“不过,我又有什么资格嘲讽袁绍?
他好歹手握大将军印,可号令天下兵马。我虽得了幽州,可是幽州苦寒,人口稀缺……这次袁绍就算是败给曹艹,也只能说是元气大伤。可其筋骨犹在,接下来必要有一场苦战。”
陆逊眼睛一眯,轻声道:“莫非皇叔担心,无法胜得了袁绍?”
刘闯道:“虽胜不得袁绍,但袁绍想要胜我,也非易事。
你道那曹艹若官渡取胜,会坐视袁绍恢复元气吗?只不过在一段时间里,幽州势必要承受袁氏的反扑。待曹艹稳住阵脚,再次向袁绍开战的时候,我这边的压力也就会随之减轻。
可惜,我身边可用之人实在太少,若我有伯言这等贤能相助,又何惧袁绍?”
果然!
陆逊从刘闯的态度里,便隐隐猜出了他的心思。
他这是想要招揽我?
十七岁的陆逊,正年轻气盛,心高气傲。历史上,他在建安八年出世,加入孙权幕府。此后辗转二十载,方真正得以重用。当然了,这与陆逊的年纪也有关系。不过以孙氏和江东士族之间的关系,若不得彻底解决双方的矛盾,估计孙权也不敢去过分的重用那些士族子弟。
哪怕陆逊去了孙策之女,同样要受到猜忌……
这次陆逊之所以能够作为副使随同使团出使辽东,只不过是孙权和江东士族修复关系的一个信号。
但真想要获得重用,并非一桩易事。
如果陆逊留在江东也就罢了,可是他这次来到辽东,却发现刘闯帐下,不泛少年郎。且不说刘闯的年纪本身就不是很大,他麾下的诸葛亮、司马懿,以及刚刚收到重用的诸葛均等人,也不过比他大一点而已。这也使得陆逊心中,感到有些不甘,甚至还有一些委屈的想法。
刘闯,不过二十二三,便为一方诸侯,横扫幽州。
诸葛亮的年纪,也就比陆逊大两岁而已,却已经可以为刘闯出谋划策,成为刘闯心腹谋臣。
细想之下,陆逊就越发觉得不太舒服。
如今刘闯向他发出招揽的信号,说他不心动,那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
可是,自己根基在江东,他还担负着陆氏一族的未来。若冒然投奔刘闯,陆家又当何去何从?
“我也知道,此事难以立刻做出决断。“见陆逊低头不语,刘闯便道:“不过我还是希望,伯言能随我渡过目下最为艰难的时光……不瞒伯言,我即将在广阳开设征北将军府,需要各方贤良相助。伯言有大才,可留在江东,又能有什么作为?
我不否认,孙仲谋的确是有些本领。
可是江东士族与孙氏之间的矛盾,绝非短期内可以解决。在矛盾未能解决之时,你留在江东也难有作为。伯言正在风华正茂的好年纪,难道甘心留在江东蹉跎岁月,最终悔恨终生吗?
我请伯言留下来,想来孙权也不会拒绝。
加之将来还要迎还蔡大家,总归要有个人代表元叹先生方可……若我抵挡不住袁绍时,伯言可自行离去;若他曰伯言思乡心切,想要返回江东,我也不会阻拦。大丈夫当留有用之身,建不世功业。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