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悍戚-第4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闯手中,年纪大的人不多。
能够调派的大人物,更屈指可数……
他说完之后,众人都沉默下来。
虽然不愿意承认,却又不得不承认,刘闯是最为合适的人选。
“主公所言,倒也在理。”
诸葛亮几人相视一眼,都无奈苦笑摇头。
的确,他们的年纪太小,声名也不够响亮,根本就压不住场子……如此一来,这出面之人便非刘闯莫属。
“主公欲带几多兵马?何人为将?何人为军师?”
对于这件事,刘闯早就和荀谌商议过,而且荀谌也觉得,刘闯应该出面。
刘闯道:“今幽州疲惫,各路兵马自去岁开始,便连番征战,早就苦不堪言。
而今子义、衡若和文长所部要驻守北疆,不可以调动;汉升将军屯兵北山,与文向监视南匈奴和高干,也不能抽调。张辽将军需驻守中山,子龙是中山人士,和那张燕有同乡之谊;而俊乂和观治此前为袁绍部下,若跟我前往,说不得会引发冲突……这几路兵马均不可调动。
我思忖之,此次往邺城去,不必领太多兵马,容易引起袁尚的猜忌。
而今袁刘合作,当精诚团结,方能对抗曹操……任何会引发冲突的因素,都必须要考虑清楚。
所以我决定,只带老罴营和我本部八百飞熊卫足矣。”
“只带老罴营?”
诸葛亮闻听,不禁脱口而出道:“这未免太少了些吧。”
老罴营常规满员三千人,再加上刘闯八百飞熊卫,还不足四千。
要对抗曹操,四千人未免太少,即便是诸葛亮也觉得,刘闯有一些儿戏……
刘闯笑道:“河北不缺兵马,我此去邺城,只是为表明我与袁氏合作的诚意,有老罴足矣。”
“那仲康便要跟随?”
“这是自然!”刘闯想了想,沉声道:“除仲康之外,令明随行足矣。
此外,在从子龙那边把陆逊抽调过来,再加上子家,想来可以应付各种是非,不必再领他人。”
“不可!”
诸葛亮立刻起身,大声反对。
这一次,连一向和诸葛亮唱对手戏的司马懿,也表示了赞同。
“子家才干,我并不怀疑。
只是他并未经历过大场面,遇到麻烦事未免经验不足。我知道主公是想要历练子家,就如同当年主公带着我,前往徐州一样。可如今的情况,却远不是当年可比。我不是说温侯比不上袁尚,而是那邺城的情况太过复杂,容不得子家历练;至于陆逊……虽则文远将军对他颇有称赞,可毕竟不是主公的人。只让他二人跟随主公前往,亮绝对无法放心,请主公三思。”(未完待续…)

第317章 锦囊(下)2/2

“是啊,有道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主公前往邺城,面对的环境颇为复杂。
子家和伯言,还是有些稚嫩。老虎哥与令明的勇武,我们非常放心,只是主公若要前去邺城,还需再带一人方可。孔明要留下来处理政务,不如由我随同主公前往,也能出谋划策。”
司马懿神色激动,却让刘闯忍不住笑了。
“仲达,就不怕被曹操觉察?”
“这个……”
司马懿协助刘闯,是奉了司马防的嘱托。而司马防如今在许都,可谓是深居简出,也正是为了给司马懿做掩饰。如果司马懿这时候暴露,那司马家族就难免会有麻烦。最重要的是,司马懿执掌黄阁,责任重大。就目前的情况来说,的确是有些不太适合出来,抛头露面。
刘闯道:“伯言的才干,我最清楚。
别看他在子龙帐下表现的不温不火,可是论手段,却未必会逊色于孔明和仲达。有他跟随,足以应付一切,再有子家拾遗补缺,我相信若前往邺城,便是那袁家兄弟联手也奈何不得。”
他还有一句话没说:这次他不能带司马懿过去,可是司马懿的黄阁,将成为他在邺城的耳目。
司马懿和诸葛亮相视一眼,见刘闯态度坚决,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刘闯笑道:“孔明,仲达,你们也别小看了我。
想当初,孔明随我在徐州与曹操对决,便是我无一兵一卒。也没有怕了曹操。更不要说。我如今文有子家伯言。武有仲康令明……呵呵,除非袁显思脑袋坏了,否则定不敢对我不利。
不过,仲康随我前往邺城,句注山还需有人驻守。
正好孝恭现在左右无事,他统兵之能,无人出其左右,而且为人沉稳干练。可留守于句注山。”
那太原,毕竟还有一个焦触。
虽然刘闯并不把焦触放在眼里,却也要防备着,那焦触突然偷袭。
“那……”
“此事就这么决定,我估计这几日,袁尚就会派人前来。
到时候,便由孔明出面招待,具体的事情便交给你来负责,我会在这段时间整备兵马,而后出征。”
刘闯一锤定音。诸葛亮也知道这时候再劝说的话,反而适得其反。
算一算。他跟随刘闯也有五六年的时间了……对刘闯的性子,诸葛亮也非常清楚。虽则刘闯在大多数时候,是个极好说话的人,也能虚心纳谏,听取别人的劝说。可如果他决定了的事情,八头牛也拉不回来。就比如当初在徐州时,刘闯决定前往许都,谁也无法劝说他。
和司马懿相视一眼,诸葛亮躬身领命。
他会尽量把事情安排妥当,也会尽量为刘闯创造方便。
刘闯此去邺城,是为将来谋划。身为臣子,主公要身涉险境,而他却无法相助已是极为羞愧的事情。既然无法改变这种情况,那他作为刘闯身边最为信任的谋主,更是刘闯视若兄弟的人,诸葛亮发誓,不管这次袁刘合作抗曹的结果如何,他都必须要保刘闯安全的返回。
同时,司马懿也暗自拿定主意,定要使黄阁为刘闯铺平道路……
+++++++++++++++++++++++++++++++++++++++++++是夜,刘闯独自在书房里,翻看黄阁搜集来的情报。
司马懿这一次的确是尽心尽力,把他这一年来的种种努力,都呈报到了刘闯面前。
邺城的情况,并不容乐观。
袁绍两次和曹操决战,几乎抽调了袁军三分之二的精锐。而袁尚和袁谭分家,更使得双方手中的力量更加虚弱。也幸亏袁绍给袁家二子留的家底厚,冀州人口充足,也使得袁尚手中兵力,不至于捉襟见肘。自十二月以来,袁尚就开始在邺城征召兵马,而今有大军五万。
五万人?
听上去很不错。
可这五万人大都是没上过战场,没经过训练的乌合之众。
官渡之战,苍亭之战,袁绍先后投入二十万兵马,可是留下来的,不过五分之一……
这么一帮新兵蛋子,如何是曹操虎狼之师的对手?
而邺城目前粮草匮乏,军械陈旧。所有的一切,都已经尽显袁氏的疲态,想要挡住曹操,确不容易。
刘闯把卷宗合上,闭上眼睛。
他靠着大椅仰面朝天,努力回忆着历史上二袁是如何对抗曹操。
在历史上,袁绍死后……袁家兄弟可是对抗了曹操四五年的时间,曹操才得一统一河北,同时还丧失了郭嘉这样一个谋主。
慢着,郭嘉?
刘闯突然激灵灵一个寒蝉,顿时睁开了眼睛。
郭嘉近来,未免太过于低调了吧……
刘闯对于郭嘉的忌惮,是发自于肺腑。他生平吃得最大一次亏,便是郭嘉的手笔。那一次,刘闯失去了黄劭黄公美,至今仍是刘闯心中的痛。曹操兵进河北,郭嘉又岂能没有动作?
要知道,曹操帐下而今可不止一个郭嘉。
他有运筹帷幄的荀彧,有智计百出的荀攸,有谋略过人的程昱,有狡诈多端的郭嘉,更有一个习惯隐藏于幕后,却算无遗策的贾诩贾文和。一个鬼才,一个毒士,这二人竟没有半点动作?这似乎不太科学……越是这样,刘闯就越要警惕!要知道,他而今面对的可是一个已经达到巅峰状态的曹操。当初一个郭嘉,就险些把刘闯害死。而今又有一个毒士……
“来人!”
“喏!”
在书房外当值的是李逸风,听闻刘闯呼唤,立刻走进书房。
“你立刻去找仲达前来。我有要事与他商议。”
“喏!”
李逸风领命而去。而刘闯则坐在书房里。拿起卷宗继续翻阅。
就在这时候,门外响起悉嗦之声。
“谁在屋外。”
刘闯抬起头,一声沉喝。
屋外,一阵安静,片刻后传来一个怯生生的声音,“夫君,是我!”
刘闯一蹙眉头,起身走到门旁。把房门拉开。
外面的气温很低,却见曹宪站在门外,小脸冻得通红。
“这么晚了,怎么还不休息?”
刘闯看曹宪衣衫单薄,不禁心中一颤,连忙把她拉进房间。
“这么冷的天,穿这么单薄怎么可以?”
他拉着曹宪的小手,只觉曹宪小手冰凉,于是放在手心朝着曹宪的手哈了一口热气,而后轻轻搓揉。
曹宪的小脸。更红了。
不过,不是之前因为冻得发红。而是因为害羞所致。
“丫头,这么晚找我来,有事吗?”
曹宪垂下头,半晌后轻声道:“妾身听说,夫君准备与袁家联手,对抗父亲?”
“这个……”
刘闯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向曹宪解释……而且这件事,根本不可能瞒得过曹宪。他和曹操之间,已无缓和余地。若刘闯如今孤身一人,双方倒是可能缓和。可现在,刘闯身系众多人的希望,也使得他根本没有退路。这一点,曹宪也很清楚,却未想到两人的对抗会这么早。
“夫君莫误会,妾身并非来劝说夫君。
你与妾身说过,你与爹爹之间并非私怨,乃公义……妾身又怎可因私而废公?只是,黄须儿随我已有两载,而今已十三岁。夫君和爹爹交锋,黄须儿实不宜继续留在夫君的身边……所以妾身斗胆,想请夫君送黄须儿回去。毕竟他继续留在这里,反而会惹来许多的麻烦。”
说完,曹宪瞪大眼睛,祈求的看着刘闯。
此前刘闯和曹操虽有恩怨,却毕竟没有正面冲突……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和曹操还是盟友。可现在,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袁绍死了,曹操已成为北方最大诸侯。双方的实力对比发生了变化,这盟友的关系,也随着袁绍之死化作乌有。
袁绍一死,刘闯和曹操便成为了敌人。
刘闯对此也颇感无奈,昨日盟友,今日敌人……只能感慨世事无常。
可如此一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