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悍戚-第6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日,曹操在和刘闯说了一会儿话后,便昏沉沉睡去。
刘闯从屋中走出来,却看到荀彧站在门外。“文若先生,有事吗?”
荀彧目光复杂的看了刘闯一眼,轻声道:“孟彦,我今日来,是想告诉你,我已决定离开。”
刘闯的心里一颤,看着荀彧,良久没有言语。
“为什么?”
荀彧笑道:“孟彦而今大势已成,手下更人才济济,我留下来也只是锦上添花,根本无法与孟彦太多帮助。而且,孟彦本为汉室宗亲,是高祖后人。我汉室江山中兴有望,我又何必在眷恋于此?
这些年,我也着实累了!
所以我打算等这件事过去后,便告老还乡,好好休整一下……不过孟彦不必担心,在局势稳定之前,我不会离开。只是等到事情告以段落的时候请准许我带家小离开,返回故里。”
荀彧这一番话,说得极为诚恳。
刘闯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劝说,才能让他改变主意。
说句心里话,刘闯自然不想荀彧离开……曹操五大谋主,刘闯一直认为荀彧当为其中翘楚。这是一个张子房一样的人物,能运筹帷幄。刘闯这次之所以能够胜利,并不是他比荀彧厉害,而是他的手下聚集了一批和荀彧不分伯仲的人才,群策群力,故而才能占居上风。
放这样一个人物离开,刘闯自然不太情愿。
可是看荀彧的态度,刘闯也知道想要让他改变主意,恐怕很难。
他犹豫了一下,轻声道:“世父既然决意告老那我也不再挽留。
只是,而今局势颇为复杂,我还需要世父能够助我一臂之力,让我得以平稳过渡。等到事态平稳下来之后,咱们再谈论此事。若那时候世父仍未改变主意,我也绝不会勉强你留下。”
荀彧温和一笑,“此事我自当尽力。”
送走了荀彧之后,刘闯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他实在是想不明白,荀彧为什么不肯为他效力。是他资格不够?还是他德行不足以让荀彧归心?
虽然说重生九载光阴,可说句实在话刘闯对古人的思想,仍旧是感到迷惑。
罢了,且行且看吧说不定到最后荀彧能够改变主意,留下来继续辅佐自己……不过,就算他真要离开,刘闯也会把他严密监控。毕竟,似荀彧这样的人物若落入别人之手,对刘闯便是一场灾难。
不过,刘闯得到的并非全是坏消息。
荀攸已经表示愿意留下来继续辅佐刘闯。
同为五大谋主之一的荀攸,运筹帷幄方面也许比不上荀彧,但是从战术和应变的能力而言未必逊色于荀彧。荀攸对刘闯的态度,一直不错。而他的才能也是刘闯目前最为需要的。
运筹帷幄方面,沮授、诸葛亮、徐庶、司马懿等人,都可谓是顶级。
但是在具体的战术和应变方面,不管是法正还是卢毓,包括诸葛均在内,都远远无法和荀攸相比。
除了荀攸之外,枣祗和郑浑愿意留下来,也让刘闯喜出望外。
这两个人都是内政高手,对于稳定目前局势而言,都是极大的补益。
枣祗,是最早提出推行屯田之法的人,并担任典农校尉,主持过屯田之事。
西北人口稀少,地广人稀,正是屯田的最佳之所。若有此人出面主持,则西北方面必然能够迅速发展。而郑浑呢?身为汉代大儒郑众之孙,前扬州刺史郑泰的弟弟,出身豪门世家。
他若愿意归降,则能够帮助刘闯进一步稳定中原局势。
而让刘闯最为吃惊的,莫过于曹洪也表示愿意留下来,并且答应游说曹纯和曹仁两兄弟……对曹洪的想法,刘闯大体上能够理解。曹氏二代子弟大都年幼,除了曹朋一个人之外,几乎没有特别出色的二代子弟涌现,来支撑曹氏一门。这样的话,就算刘闯答应保曹氏一门昌盛,却如同镜中花,水中月,是无根的飘萍。可若是曹洪他们留下来辅佐刘闯,将会令曹氏一门得到更多的保障。当然了,还有曹宪……贾诩看出来的事情,身为曹氏族人,又怎可能没有考虑?曹氏一门日后若想要保持昌盛,乃至于更上一层楼,都需要足够的实力。
这,也是曹洪愿意留下来的原因。
不过,夏侯廉没有留下来……因为他的兄弟夏侯恩死在汉军手中,他心里面自然不太舒服。
总而言之,刘闯在尉氏的几日当中,有得有失。
有人走,也有人留下来……
在和荀攸等人见过之后,刘闯本打算回去休息。
哪知道刚回到住处,就看到太史享领着卢毓匆匆迎上来。
“子家,你怎么来了?”
卢毓先是向刘闯行了一礼,而后沉声道:“主公,许都派遣天使前来督战,要主公尽快剿灭曹操。”

第386章 不知死活(二)

天使?
刘闯眉头微微一蹙,眼中旋即闪过一抹戾色。
终于还是来了啊!
那些个家伙以为迎奉了天子,便可以对我来指手画脚吗?
自始皇帝中垩央集权以来,皇权天授,至高无上。不过在经历了东汉末年接连不断的动荡之后,汉家威严早已经荡然无存。各路诸侯表面上尊崇天子,可实际上早就不把汉帝放在眼内。而今,刘协甫一自由,便想要对刘闯指手画脚。没错,刘闯是汉臣,当年若无汉帝承认他皇叔的身份,后来也不可能一帆风顺。但说到底,刘闯是靠他的双手打出了今时今日的地位。试问曹操和袁绍,还有那高句丽王位宫,南匈奴单于呼厨泉,东部鲜卑大人燕荔游,哪个把汉帝真正放在眼里?刘闯能够杀出一条血路来,可不单单是靠着那皇叔的名头。
刘闯,深吸一口气,稳定了一下情绪。
“元复,去把文若先生和公达先生请来。”
太史享答应一声,便匆匆离去。
不一会儿的功夫,荀彧和荀攸联袂而来。
哪怕荀彧已经表明态度,在事态平稳之后,会告老还乡。可是在目前的形势下,他还是愿意为刘闯出谋划策。
听了刘闯的叙述以后,荀彧沉默了。
半晌,他扭头向荀攸看了一眼,却见荀攸脸上,露出一抹不屑之色。
荀彧知道,荀攸这一抹不屑之色,是因为他而流露出来……说起来,荀攸和荀彧之间有些矛盾。论辈分,荀彧是荀攸的叔父但荀攸的年纪,又大过荀彧。曹操崛起之后,荀攸更看好曹操,所以尽力辅佐;可是荀彧呢,一方面认为曹操是中兴汉室的不二人选,另一方面又对汉室存着一种莫名的忠诚。这也就造成叔侄二人的分歧越来越大。荀攸认为天子无人主之相,甚至算不得真命天子。真命天子是少帝刘辩,而刘协却是董卓一手扶立起来。
既然你们都认为董卓是奸臣,他扶立的天子又怎能算真命天子?
换句话说,而今汉家已无天子,正是群雄逐鹿之时……
荀攸的想法在荀彧看来,是大逆不道;荀彧的想法在荀攸眼中,简直是幼稚可笑。
所以,当刘闯从曹操手中接过基业之后,荀攸二话不说便答应辅佐刘闯。群雄逐鹿刘闯这个大汉皇叔更是名正言顺。你既然说是忠于汉室,想要中兴汉室。而今眼前就有一个能够中兴汉室的人,你却要去告老还乡?荀彧的这种做法,在荀攸看来简直就是不知所谓。
荀彧沉吟片刻,轻声道:“以皇叔所见,当如何是好?”
刘闯冷笑道:“又当如何?自然无法遵从。”
荀彧却笑道:“可皇叔若不能遵从天子诏书,岂不是大逆不道?”
“那以先生之见,当如何是好?”
荀彧道:“曹公奉天子以令诸侯,对汉室忠心耿耿。
今为宵小算计,不幸落难。皇叔乃曹公的女婿自当秉承曹公所愿,以中兴汉室为宗旨……既然如此,皇叔何不清君侧讨逆不臣?荡平朝中奸妄,以还朝堂清明?此方为上上策。”
刘闯顿时笑了!
所谓清君侧,早在汉景帝的时候就已经变成了一个笑话。
至东汉末年,诸侯起兵,每每都会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讨伐敌对势力。此前,刘闯也是打清君侧的旗号……不过现在,曹操已经命不久矣这清除的对象,自然也要做一些改变才是。
“此亦是皇叔安抚曹氏众将的一种方法。”
曹操手下的那些将官,有人离开但也有不少人留下。
这些留下来的人,若说心里没有忐忑肯定是不太现实的事情……毕竟,他们是曹操的手下,而天子现又不在曹操手中,弄个不好,他们便要成为逆臣。可如果刘闯打起清君侧的旗号失守金祎等人,情况便会出现扭转。到时候,他们便不是逆臣,而是讨伐逆臣的功臣。
自古以来,成王败寇。
谁的拳头大谁就有话语权,哪个又会在意这期间的过程?
刘闯听了荀彧这一番话,忍不住哈哈大笑。
便是卢毓也在一旁暗自称赞,忍不住开口道:“先生所言,与我家军师的主意正不谋而合。”
刘闯已经知道,诸葛亮抵达官渡。
现如今,汉军大营便是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人执掌。
不过让他感到高兴的是,这两个死对头在这一次并没有对着干,而是精诚合作,也让刘闯颇为开心。
荀彧眼睛一眯,“子家所言军师,可是那诸葛孔明?”
“正是。”
荀彧露出若有所思之色,半晌后开口道:“有道是兵贵神速,今逆贼把持朝堂时日尚短,刘皇叔此时出兵,正是最佳时机。若是拖延的久了,只怕会惹来其他不必要的麻烦,到时候反而不好收场。”
金祎毕竟是名门之后,金家的声望也颇为不弱。
若让金家在朝堂上久了,说不定会聚集起一股力量来……而这,恰恰是刘闯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他现在是希望速战速决,而后尽快收拢、消化曹操的力量为己用,再图谋天下一统。
所以,他和荀彧商量了片刻,便站起身来。
“既然如此,我这边返回官渡,兵进许都。”
荀彧点头道:“我会着严匡打开鄢陵通路,助皇叔清除朝中奸妄。”
“如此,这边的事情,便要拜托先生。”
刘闯说完,向荀彧躬身一揖,荀彧也连忙起身,沉声道:“皇叔放心,我自会尊曹公所命,安抚众人,令局势迅速平稳。”
“那我先去向丈人辞行……”
刘闯说完,便带着卢毓等人离去。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荀彧轻轻叹了口气。
他突然问道:“公达,你以为刘皇叔,真的合适吗?”
荀攸愣了一下,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