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悍戚-第6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带了玉娃和子文前来,另外刘兴也来了!他年纪虽然小,但我还是希望,让他祭拜一下外公,想来丈人在九泉之下,也会非常高兴。”
荀彧的眼睛一眯,立刻领会到了刘闯的意图。
刘闯表面上是来祭拜曹操,实则也是为彻底收服曹氏班底而来。以半子身份,等同于拉近了和曹氏众人的距离。而刘兴的到来,也等于是给了曹氏众人一个希望……这孩子日后将会成为曹氏的保护伞,虽然刘兴现在还什么都不懂,但他的出现,也会令大家的敌意消减几分。
荀彧不禁在心中感慨,怪不得刘闯能够有今日的成就。
以前,所有人都小觑了这个家伙,以为刘闯是一介莽夫……包括荀彧,也是这么认为。可事实上,这小子绝对是一个枭雄,一个丝毫不逊色于曹操的枭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刘闯和曹操非常相似。也许正是这样一个原因,才促使得曹操最终下定决心,命曹氏投效刘闯。
“文若,你我此生,最大的错误就是小看了刘闯其人。
当初文和曾建议我在许都斩杀此人,我没有听进去;你当时也是想要保住此人,认为他成不得气候。可到头来,咱们两个都栽在这小子的手里。虽然我不是很服气,但也不得不承认,他能够有今日成就,也是他的本事……只凭他在北疆翻云覆雨的手段,便足以做我对手。”
荀彧脑海中,突然回响起曹操临终前的一幕。
曹操那天其实已经预料到自己死期已至,故而在交代完了其他人之后,又专门把荀彧留下来。
“若我不死,子桓是最的人选。
可现在,我命不久矣,我死之后,子桓绝不可为曹氏之主……他心思太重,而孟彦也是个多疑之人。一旦孟彦对子桓起了疑心,则我曹氏,必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那小子绝对是一个心狠手辣之徒,他看重我留下的这个班底,但同时,也会对我留下的班底加以提防。
子桓的能力越强,曹氏就越危险。
我思来想去,决定让子文接掌曹氏门楣……那孩子的心思相对单纯,对孟彦也多有好感,和玉娃的关系也非常亲密。他执掌曹氏门楣,或许不会有曹氏之兴盛,但却可保曹氏富贵。”
如果刘闯他日成就大事,曹家便是皇亲国戚。
曹操口中的兴盛,指的是成就大事!曹丕是做大事的人,若没有刘闯,他便可以顺理成章接掌曹氏门楣;可问题是,有刘闯在,就容不得一个能做大事的曹丕,那对曹家而言,是祸不是福。一旦曹丕触动了刘闯的利益,相信刘闯不会心慈手软。相反,一个单纯的曹彰,更能够为刘闯所接纳。如果是由曹彰接掌曹氏门楣,对曹家来说,反而会是一桩福气……
或许,这对于曹丕会有些不太公平。
可这世上哪有那许多公平的事情?
荀彧对曹操这一番话,也非常赞同。
刘闯才二十六七,甚至不到而立之年,他有大把的时间经营他的基业,又怎可能容忍一头会威胁到他地位的老虎存在?
“文若,帮我!”
曹操紧紧握着荀彧的手,轻声道:“留下来,留在孟彦身边。
你留下来,定有大用,更能助子文一臂之力。我知道,子文有时候过于单纯,需要有人帮衬。
文和这个人,善于自保,不会插手其中的事情。我思来想去,也只有你能够保曹氏一脉,更能够助子文接掌曹氏一支。若没有你的帮助,哪怕有孟彦力挺,子文也难免会遭遇各种麻烦。他年纪必经小,又不是长子……如果没有你的帮助,恐怕他很难让大家真正的信服。”
荀彧本打算,等刘闯正式接手曹氏班底后,便告老还乡。
可是曹操这一番恳切的请求,让他无法推辞。
遥想当年,曹操初据东郡。荀彧那时候不过而立之年,自河北而来,投到了曹操的麾下……一晃,十余载过去,他二人可谓是君臣相得益彰。虽然两人有矛盾,甚至还相互产生了芥蒂。可荀彧也必须承认,若无曹操,便没有荀文若……这份情意,他怎能推却?
良久,荀彧轻轻叹了口气,“司空放心,荀彧但存一息,定会助子文稳定局势。”
有他这一句话,曹操才算是真正放心。
如今,荀彧想起了曹操的那番叮咛,也不得不承认曹操做出的决定,的确是很正确。子桓能力和德行都不差,可惜已经有了一个刘闯,便不会有他出头之日。看着刘闯搀扶曹宪下车,带着曹彰拜见众人的场景,荀彧也猜到了刘闯的想法,看样子他也是要扶立起曹彰。
如此,也只能委屈子桓了!
++++++++++++++++++++++++++++++++?碚夏侯、夏侯渊等人面对刘闯的时候,颇有些尴尬。
他二人曾为刘闯阶下囚,本来曹操死后,他们已准备回家,可是在曹仁等人的劝说下,最终还是留了下来。只是,在面对刘闯的时候,夏侯也好、夏侯渊也罢,底气似乎都不是很足。
相比之下,倒是曹仁曹纯和曹洪,依旧是不卑不亢。
他们三个也得了曹操的叮嘱,所以在看到曹彰的时候,眼中不可避免,也就多了一些异样。
至于其他人,则不似曹氏众人那般心思复杂。
贾诩、董昭、祗、郑浑等人一一上前拜见了刘闯,而后便退到一旁。
随后刘闯在城外换上了孝装,陪同着曹宪一同来到灵堂。
卞夫人率众夫人上前向刘闯道谢,听闻刘闯要留下来陪伴曹宪一同守灵,卞夫人那双本黯淡无光的眸子里,又闪过了一抹光彩。她从曹宪怀中接过刘兴,脸上更流露出一抹慈祥笑容。
有了这个小人儿,曹家也好,卞家也罢,总算是有了保障!
至于其他夫人,却心思各异。
有的是露出羡慕之色,也有的却无动于衷。
在许都之变发生前,卞夫人最大的对手便是曹冲的母亲环夫人。而随之曹冲被害,环夫人心如死灰。此时,她面如枯槁,如同老僧入定,对身外之事更不闻不问,如同呆傻了一般。
曹冲出生前,卞夫人和环夫人因为都是琅琊人,关系极好。
但是自曹冲出生以后,曹操对曹冲无比宠爱,也让两位夫人之间的争斗,变得格外激烈……卞夫人安排刘闯等人坐下守灵,目光在环夫人身上扫过的一刹那,心里也是不禁一声轻叹。
她突然轻声道:“孟彦,有一件事情想要拜托。”
“母亲请讲。”
卞夫人道:“环家妹子家中有一兄弟,名叫环昭,颇有才华。
司空在时的时候,环家妹子因为避嫌的缘故,所以一直压制环昭。有好几次,琅琊郡举孝廉和茂才,环昭都名列其中。可环家妹子却始终不肯同意,以至于环昭到现在,只能为一小县县尉。我斗胆恳请孟彦,帮衬他一下。若平白辱没了才华,岂不是一件可惜的事情?”
原来是安排人啊!
这种人情世故,在后世也很常见。
不过刘闯由此却看出,卞夫人果然是不同一般。
按道理说,卞夫人和环夫人此前争斗的颇为激烈。而今她得了势,换个人肯定会对环夫人进行打压。可是卞夫人却让刘闯帮衬一二,日后环夫人便想要找她不是,这底气也会不足。
也就是说,卞夫人由此可以将曹氏家宅掌控手中。
而其他夫人也会因为这件事,对卞夫人更加尊重,听从她的安排……
刘闯想了想,“母亲回头问清楚那环昭在何处就职,若他真有才华,便安排他入大将军府便是。”
“如此,便代环家妹子,谢过孟彦。”
刘闯微微一笑,便肃穆跪坐曹操灵前。
曹操这一死,的确是引起了不小的动荡。刘闯只在灵堂上待了一天,就见不断有人前来祭拜。
其中更有一人,和刘闯恩怨颇深。
河东卫觊,在灵堂上祭拜了曹操之后,便告辞离去。
临别时,他看了刘闯一眼,眼中流露出浓浓的恨意……想想,似乎也很正常。河东卫氏原本是天下有数的世族豪强,自大将军卫青以来,历代皇帝对河东卫氏都极为优渥。哪怕是到东汉末年,卫氏已大不如从前。可凭借其深厚的底蕴,依旧能够在河东一地横行,无人能比。
可正是因为刘闯的出现,使得河东卫氏彻底没落。
卫家被刘闯赶出河东,便如同无根飘萍,再也无法恢复当年盛况。
即便曹操对卫氏加以扶持,甚至使陈留卫氏与河东卫氏合并,也仅仅是止住了卫家的颓势。
想要重新恢复到当年河东卫氏的盛况,已几近于零。
卫觊身为卫氏家主,对刘闯心怀恨意,倒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刘闯并不在意,卫氏已经没落了,更失去了根基。他如果想要对付卫氏家族,根本不需费吹灰之力。
他在灵堂上陪着曹宪守灵一日,天黑之后,曹宪便把他赶出灵堂。
“夫君连日辛苦,好好休息一下。
妾身在此陪伴父亲便足够,夫君大可不必陪我一同守夜。
刘闯想要拒绝,可是曹宪态度却非常坚决。无奈之下,刘闯也只好离开灵堂,他回到后宅,把孝服换下之后,便叫上了卢毓和董二人,从角门离开,沿着小巷而行,直奔城西而去。
城西,有一座府邸,面积不是很大。
刘闯带着董和卢毓来到府门外,上前叩响门扉。
不一会儿的功夫,就听见里面传来脚步声。紧跟着,大门开了一条缝,从里面走出一人来。
“皇叔终于来了,家父在屋中,已等候皇叔多时。”
刘闯闻听一怔,“先生怎知我会过来?”
那男子微微一笑,“这个就非在下清楚,我只是奉父亲的命令,在此恭候皇叔。”
“还请先生带路。”
刘闯欠身一揖,便随着那人走进府门。
两人顺着小径,穿过前庭来到中堂。没等刘闯进屋,就见从里面走出一人,身高八尺,体态单薄瘦弱,相貌清癯,姿容颇为不凡。他在中堂门口,向刘闯拱手一揖,“皇叔驾临寒舍,贾诩有失远迎,还请皇叔恕罪。”
这男子,赫然正是贾诩贾文和。
刘闯在来尉氏的路上,就盘算着应该先招揽何人。
曹操虽然故去,可是他却留下了一个足以让任何人都会为之眼红的班底。谋臣武将,皆为当世俊杰。但刘闯也知道,他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归心于他,所以在招揽的时候,也要有些偏重。
荀彧,刘闯认为不需要过于着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