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茅山盗墓贼-第1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时康熙派出了萨布素、武默讷等四个人第一次祭祀长白山,等到这一年秋天的时候,这四个人回京之后,康熙皇帝再次发的上谕:长白山发祥重地,奇迹甚多,山灵亦加封号,永驻祀典,以昭国家茂膺神贶之意。著礼部会同内阁,详议以闻。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长白山是本朝发祥之地,但是太远了,祭祀不便,于是建立一座祭庙,封长白山为神,派遣大臣选择地方建立,每年春秋的时候一年两次祭祀。之前一年也不拜祭,甚至从来都没有拜祭过,从这个时候开始竟然一年拜两次,用脚后跟想想也知道这里边有问题吧。”

    陈本忠说到这里,还要继续的从他那个厚厚的文件夹里面抽出纸来。一看到他的动作,陈子杨吓得赶紧伸出手去拦住他。好家伙,每一页纸都要说个十几分钟半个小时的,这要是让这个老爷子把这一整本的资料都说完了,还不得说到明年去。

    “行了,行了,我的五爷爷,您的证据已经够充分了,我知道了,你不用细说了,你就直接说说你的结论吧!”

    听到了陈子杨的话,陈本忠知道自己的这个孙子有些不耐烦了,便很依依不舍的看了一眼自己面前这个厚厚的文件夹,随后叹了口气说道:“那好吧,我就直接跟你说说我调查出来的结果。明末清初的时候,有一个人叫做范文程,这个人后来被称作蛟龙出头,佐清智囊,他原来是大明的秀才,后来努尔哈赤南下把他抓了过去。

    到皇太极登位的时候,范文程的政治见解很受皇太极的重用,再加上他战功显著,又利用反间计大破明军,功不可没。所以他成了皇太极身边的肱骨大臣。也正是在他的谋划之下,清兵才计取中原。可以说这个范文程为清朝打江山立下了不世之功,不雅于汉之张良,明之刘基。

    这只是史书记载的内容,实际上我调查得知,这个范文程有另外一个身份,他竟然是一位风水大家。而我的调查显示,正是这个范文程发现了一条龙脉,这条龙脉被发现的时候气韵贯天,能够掌握这条龙脉,便能掌握数百年的大气运。

    皇太极便用自己的血浸透龙脉,从那之后明衰清盛。大清入关一统中原应该就是借了这条龙脉的气运。可能当时的皇太极没有想象到这条龙脉竟然有这么强的作用,他以为只是借一时之利才得了势,于是便大肆搜刮关内的财宝。

    1644年,李自成大军入主北京,崇祯皇帝自尽,明朝灭亡。随后在大清入主中原的时候,全国各地的汉族人民奋起抵抗。

    满清军队为了报复汉人的反抗,发生过多次屠杀抗清军民的事件,比如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惨案,除此之外,清军还曾经在广州、赣州、湘潭、大同、南雄、潮州等地进行了屠杀,导致当时中国的人口锐减了数千万。数千万人!他们手中有多少钱!有多少珍宝!这个数字简直难以想象。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大清开始向关内移民,据我猜测,这些移民有两个用处。一个是让他们运送大量的珍宝到关外,而另一个就是继续修建龙脉。

    可能当时的皇太极也意识到了龙脉的重要性,于是他就利用这些移民在龙脉处修建一些防御的机关或者是把龙脉隐藏起来。不过很可惜,皇太极在位的时间太短了,后来就到了康熙。康熙七年的时候不再招收移民,到康熙十六年开始第一次祭祀长白山,所以我估计龙脉的工程到那个时候便全部完成了。”

    听到了这里,陈子杨点了点头,自己的五爷爷说的合情合理,并且每一个历史事件以及他的猜测全都能够对的上,时间上也都非常的吻合。看来这些猜测并不是完全没有意义的瞎猜,确实是有理有据的。

    随后陈子杨就想到了一点,怎么第一次康熙派人去选择地点建立祭祀长白山的祭碑的时候,就派出了四个人,而在康熙中后期的时候他再次派出了王枢机等四个人,都是四个人,这也是个巧合吗?既然龙脉已经修建完成了,这四个人又是去干的什么?为什么其中的两个都变成了尸妖?这只是自己见到的,很有可能四个人全都变成尸妖了。

    “查到了这里我基本上可以确定了,大清朝的龙脉宝藏应该是确有其事,可是接下来再查就难了。自从伪满洲国覆灭之后,我就自由了,我走遍了大江南北,接触了无数盗墓的人,可是我再也没有查到关于龙脉宝藏的线索。

    想想也是,连吉冈安直天天与溥仪在一起都没有查出什么来,像我这样的人又能够查到什么呢,可是没过多久,转机却出现了。”

    昨天晚上10点更新的一章,作者后台出问题了,今天重更新了一下才显示出来,就算作是今天的第三更吧!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67章 掘龙会

    (全本小说网,。)

    “大概是三十年前吧,那个时候我把一门心思都放在了做生意上,借着那股东风,生意也算是做得有声有色,从最开始的小打小闹,慢慢的向大了发展。

    盗墓的事情我一直没有放下,但是那个时候的我已经七十岁了,基本上我是不会亲自去下墓的,仅仅做一些决策性的工作,剩下的事情让我手下的人去干。

    有一次,我的一只盗墓的队伍惨败而回。那件事情我记得很清楚,那支队伍一共有十二个人,是由我的一个干儿子带队,可是只有两个人活着回来了。真是笑话,我带出来的人什么时候吃过这种大亏!

    两个人回来报告我说,他们之所以折损人马,并不是中了墓中的机关或者是碰到什么邪物,而是人为的因素。他们在盗墓的时候竟然遭遇了另一伙人,这伙人个个身手不凡,并且也深谙风水之术。

    当时是他们借助着墓中的邪物摆了我的人一道,但是这伙人来历不明,我的人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不过有一件事情他们可以肯定,那就是这些人中,其中几个人的身上都纹着这个图案。”

    陈本忠说完,就把那个一把铁铲穿过了龙头的掘龙小队的图案举了起来,在陈子杨的面前晃了一晃。

    “这么多年了,我都已经快要忘记这个图案了,可是当他们准确地画出了这个图案之后,我就知道他们并没有说谎话。如果不是亲眼见过的人,不可能画出这个和我记忆当中的一模一样的图案。

    这个时候我才想起来还有这么个东西。查过之后我才知道,当时有几个日本的株式会社已经在这边开展业务,表面上看他们是做生意的,实际上他们也是干的盗墓这行,我估计他们是冲着大清的龙脉宝藏来的。

    这个组织被他们称为掘龙会,他们的首领便是当初吉冈安直的儿子,叫做吉冈一郎。也是我太大意了,查了将近三十年也没查出个所以然,所以我就放弃了龙脉宝藏的事情。但是这些人的到来给我提了个醒,很显然,这个吉冈一郎是铁了心的想要完成他父亲的遗愿了。

    从那之后我们互有接触,甚至于有好几次我们都在同一个墓穴当中遭遇,双方各有损伤。可是不得不说,这个吉冈一郎深得用人之道的精髓。他或威逼、或利诱,或者用其他的一些方法控制了不少很有本事的人。不光是从盗墓的手段还是从他们的武器装备上来讲,这个掘龙会已经不是凭我一己之力可以铲除的了。

    于是我又重新捡起了调查大清龙脉宝藏的事情,不为别的,就算是得不到,给这些人填填乱也好。越是查下去,我与这个掘龙会接触的就越多,双方也就了解的更多。甚至于到后来,我们每一边都向对方的队伍当中安插了眼线,简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

    我这边查的毫无收获,他们那边怎么样我也不清楚,直到后来,掘龙会进行了一次非常大的盗墓活动。这次盗墓的规模之大,几乎是让掘龙会倾巢而出,出动的人数达到了数百人。

    因为当时我的眼线比较少,地位也比较低,所以根本没有在事前得知他们这次行动的消息。不过好在老天开眼,他们这一次的行动以失败而告终,并且损兵折将,元气大伤。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的实力才压过他们一头。

    但是最主要的收获却是他们因为损兵折将,而让我安插在他们内部的眼线得以提升,甚至于已经成为了决策者的一员。从那个时候开始,只要是掘巨龙会有什么大的动作,我就都能够事先得知。但是最重要的,却是让我们知道了他们对于清朝龙脉的宝藏有了实质性的突破。

    那一次大的盗墓活动他们损失惨重,而且也没有从里面拿出来多少东西。不过就在他们拿出来的几样东西当中,有一样东西却是非常重要的。那是一卷羊皮卷轴,在这卷羊皮卷轴上,不单记述了满清的龙脉宝藏是真实存在的,同时也指出了寻找它的方法。”

    听到了这里,陈子杨的呼吸都有些急促了,他赶紧深深地呼吸了两口气,喝了一口茶水压制住自己激动的心情。其实并不是陈子杨对这个宝藏多么的感兴趣,只不过是因为这个故事太吸引人了,同时又太过于不可思议了,谁又没有好奇心呢。

    陈本忠很满足于陈子杨的反应,便不急不缓地继续说道:“大清的龙脉宝藏一直是在满清皇帝之间口口相传,其他的人想要知道宝藏的位置实在是太难太难了。但是有一位皇帝却无意中透露出了这个秘密,并且被两个与大清豪不相干的人得知了。说起这两个人,要从雍正的真正死因开始讲起了。”

    听了这句话,陈子杨差点没有晕了过去。我的天哪!自己的这个爷爷想要干什么?怎么每说一件事情他都要做一个好长好长的铺垫吗!

    “我说,五爷爷,你要再这样我马上抬屁股就走了,我到这里只是想解答自己心中的疑问,我可不想再这么听你讲故事了,我那两个朋友在楼下都等的着急了,你要说就赶紧说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