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茅山盗墓贼-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子杨摇了摇头,想不通,那就先不想了,走一步算一步,先找到古书,也许就会有答案了。明天,明天开始先破寻龙诀。

    当天晚上陈子杨躺在床上久久的不能入睡,一直在想这段寻龙诀的会在哪里。一般来讲,寻龙诀的都是相对于写寻龙诀的人来说最为重要的地点或者是针对某人某物比较有意义的地方。陈子杨想来想去,除了他爷爷的家之外,实在是没有其他的地方。因为陈子杨的爷爷是外来户,所以此地对他来讲有意义的地点基本上没有,唯一最可能的就是陈家的老房子了。

    第二天陈子杨早早的起床,拿着罗盘就往爷爷家的老房子走去。据陈子杨所知,他的爷爷和奶奶以前有一间自己的平房,后来在陈子杨的爷爷死后他的奶奶卖掉了房子,搬到了陈子杨的小叔家去住了,所以这段寻龙诀的不会是陈子杨的小叔家,而应该是老房子。

    陈子杨从老房子门口开始按照寻龙诀所说的方位找寻起来。大核桃镇四面环山,一面伴着鸭绿江。四面的山各种走向的山脉比比皆是,靠着南边的鸭绿江也不是唯一的河流,可以说到处都是山山水水。寻龙诀是风水师之间的暗语,都是以山川和河流的走向为记录点。在这里不管你朝哪个方向走都有山,都有山脊。所以通常来讲,在这个地区按照寻龙诀所指的方位走去,哪怕是错误的,寻龙诀的前几步却都能对的上。

    陈子杨记的有一次他和老道玩寻龙诀的时候,半路上他找错了一个方位,结果竟然也能让他找到一个终点,虽然这个终点的位置不对,但是从这里就足以看出这寻龙诀的弊端,在山多水多的地方,这寻龙诀很容易记录错地方。

    陈子杨走到了寻龙诀所指的第三步的时候,他就知道这个找错了。寻龙诀就第三步写的是“申至丁水”向二十四山中的“申”向走到丁水,丁水指的就是水流的三岔口。而此时在陈子杨面前的却是鸭绿江,一条碧绿的水带直奔西南方向,别说是丁水了,连个分叉的小水沟都没有。

    陈子杨向鸭绿江的上游和下游各走了一百多米,确定这段的鸭绿江确实没有分支之后,便向奶奶家走去。他所知道的唯一的线索就这么断了,自己对爷爷的了解太少了,必须要仔细的问问奶奶才行。

    陈子杨把他的奶奶问的直迷糊,所有的他的奶奶知道的关于他爷爷的事情都说出来了,甚至陈子杨连他爷爷的坟地是不是他爷爷自己选的这样的问题都问了,万一坟地是爷爷自己提前选好的,那么寻龙诀的就可能是爷爷的坟地了。可是陈子杨这么问来问去,依然对寻龙诀的一无所获。直到陈子杨的奶奶无意间说出了她刚结婚时候的情景,陈子杨才知道原来他弄错了。

    谢谢溪客。谢谢溪客的长评、推荐票和打赏。您的长评让我发现了很多不足的地方。这也是我的第一次打赏,意义非凡。谢谢支持。今日加更一章。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43章 土木工集录

    (全本小说网,。)

    陈子杨爷爷的老房子并不是陈子杨之前以为的那个平房,而是在北部地区的老房子。大核桃镇往西十几公里有一个大山沟,这个山沟就是大核桃铁矿的矿机关所在的大核桃沟,从大核桃沟往北,几十公里的区域便是矿上的铁矿石主产区之一,被称作北部地区。

    当年陈子杨的爷爷解放后就是在北部地区唯一的一个小村子里定居下来,后来才移居到了大核桃镇。陈子杨隐约对那个地方有点印象,好像他四五岁的时候曾经去过那里,陈子杨依稀的记的那里只有两排平房,十几户人家,听奶奶说后来那里的人基本都搬到镇上居住了,小村子便逐渐的荒废了。陈子杨心想着,十有八九寻龙诀的就是那里了。

    陈子杨借了辆电三轮,带上罗盘、铁锹和镐头,直奔北部地区。从铁矿机关到北部只有一条路,虽然这条路常年没人走,路上满是杂草和碎石,但是好歹还能看出路的轮廓,不至于迷路。

    花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陈子杨驾着电三轮磕磕绊绊的总算是到了地方。陈子杨看着两排荒废的土坯房以及周围的荒山,怎么也想不通当年为什么他爷爷会住在这么个破地方,估计是为了躲避张家的追兵。陈子杨拿出罗盘,按照寻龙诀所记载的位置,找寻过去。

    “辰至川,丁行龙,申至丁水,渡溪而至……”这一找,陈子杨就知道他可能找对地方了,村子前面唯一的小路指向的就是“辰”位。直到“申至丁水”时,陈子杨遇到了一条小河,两条小溪从不同的方向汇聚成一条小河,正是寻龙诀里的“丁水”。

    爬了将近一个小时的山,陈子杨终于到达了寻龙诀记载的终点,看着此处的地貌,竟然是一处断山。风水学中关于下葬有很多的讲究,九歌十诀记载,风水中有十紧要、十不葬、十富、十贵、十贫、十贱。更有二十八要,二十六怕,二十二好。其中十不葬是说有十种地貌不能下葬,这十种地貌中有五不葬之龙。

    五不葬之龙指的是童、断、石、独、过。即童山、断山、石山、独山、过山。童山指的是土色焦枯,草木不生的光秃的山。童山是无生气之地,不可以下葬;断山指的是山势在这里横断,风水中生气以土脉而行,脉势一断,则生气隔断,所以断山不能下葬。石山为地之怨气所生,多恶煞,不可以下葬。过山生气无触结,不可以下葬。独山指的是山脉行龙孤独,没有疆护拱持,山水不相会,这样的山形,只可以安寺立庙,如果作为坟茔,后代必定子嗣零落,所以不可以下葬。

    现在陈子杨所站的地方就是一处断山,陈子杨拿罗盘测了测方位,在山势隔断之处挖了起来。

    陈子杨一边挖,一边想起了以前他父亲陈念忠给他讲的一个故事。陈念忠告诉他,以前陈子杨的爷爷是矿上的包工头,据说给日本人包工的时候赚了很多的钱。红卫兵抄家的时候,他的爷爷害怕这些家产被翻出来,把全家扣上地主的帽子,于是他的爷爷就连夜把家里所有的银元和金条,都装进了包里去,趁着天黑在山上找了一处隐秘的地方埋藏了起来。

    结果后来等风头过去之后,他的爷爷再上山寻找这个埋着家产的地方的时候,却忘记了埋在哪里再也找不到了。现在想来,虽然埋黄金这件事情不可能,给日本人打工能留着命就不错了,怎么可能挣到黄金。但看来这事儿也不是空穴来风,自己的爷爷确实在山上埋了什么东西,应该就是那些古书了。

    陈子杨一边想着一边挖着。挖了一尺多深的坑之后,在坑的底部发现了一个黑色的皮兜子,陈子杨把皮兜子打开一看,里面用好几层防水布包着的果然是几本旧的都发黄的书。“找到了!”陈子杨想到,也来不及细看,陈子杨收拾了东西就回了家。

    到家之后,陈子杨怀着激动的心情,把那几本古书拿出来看,只见那古书上写着“土木工集录”几个字。什么东西?土木工集录,这难道是土木工程系的教材?

    翻开下一页,书上写着:土集,土集分为望、闻、问、切四法。陈子杨挠挠头,这土木工程系的教材怎么又变成中医的医书了?

    继续看下去陈子杨才恍然大悟。

    望者,望山知龙形,观龙点龙睛。望指的是风水学中的寻龙点穴之术。

    闻者,鼻闻土,眼闻木,指的是通过墓穴周边的土壤以及树木的长势等等,来判断墓穴的规模以及墓道的位置。

    问者,通过人们口口相传的故事和传说,来判断哪里有古墓。

    切者,指的是盗洞的打法和盗洞的走向,如何根据墓穴的结构来打一条合理的盗洞,使得盗洞打的即省工省力又能达到目的。

    把几本书全都粗略的翻了一遍之后,陈子杨震惊了,这可真的不是一般的书啊。这简直就是一千五百多年来的盗墓方式方法的大合集。

    整套书用繁体写成,分为土、木、工三个部分。土集记录的是寻找墓穴以及打盗洞的方法;木集里面记载了各种墓穴的结构以及破坏的方法。工集细述了墓中常见的机关的布置方法以及破解的方法。

    接下来的两个月,陈子杨废寝忘食的阅读书里的内容。两个月过去了,陈子杨基本上掌握了书中的内容,而且他的繁体字水平急速上升。

    这本书本来是唐朝一位叫做张德的风水大师所著,张德精通墓穴的建造与风水术,在唐朝修建乾陵的时候这个张德被选为了某一区的工头,负责乾陵一部分的建造。

    乾陵工程浩大,历时20多年,在这20多年里,张德解认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风水大家,这些人个个身怀绝技,都对风水和建造有独到的见解。众人想见恨晚,白天监工,晚上交流心得。张德在这里是如鱼得水,受益匪浅。于是张德便秘密的把一些风水和建筑中的精髓部分记录了下来,想要流传后世。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44章 闭关修炼

    (全本小说网,。)

    唐朝国力强盛,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依山为陵”的葬制,所以唐朝的墓大多工程浩大。乾陵作为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堪称国墓,修建之时又正值盛唐之时,乾陵的修建可以说涵盖了顶级建造学与风水学的方方面面。

    张德疯狂的吸收着各种知识,直到乾陵修建完毕,张德记录的各种知识已经不少了。

    自古以来,墓葬的保密都以藏为主,许多优秀的工匠都是因为参加了陵墓的修建而惨遭杀身之祸。却没想到唐朝“依山为陵”的葬制不单单是墓穴构造坚固,更救了许多像张德这样的墓穴匠人的性命。

    唐墓坚固,尤其是像乾陵这样的国墓,占地广,修建时间长,使用的建造者众多,所以藏是藏不住的,靠的就是真材实料的坚固构造,让盗墓的人想下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