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沟皇帝-第1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官府直接雇工修建基础设施,这种方式帝国在之前也是经常搞,只不过之前只局限于在宅区里搞,其目的是以工代赈。
 而现在,却是在全国范围内广泛的开展,而这可就不是以工代赈了,而是取代了以往的徭役制度。
 如此也是导致了全国范围内,在今年罕见的没有出现哪怕任何一个征召民夫服徭役的例子。
 如此也是导致了徭役制度虽然在法律上依旧还存在,但是在实际上却是已经彻底消失了,这对于广大民众而言,自然是极大的利好。
 由于采用了大量的雇工,而官方显然是不可能直接管理这么多的雇工的,所以虽然说是官府出钱雇工,但实际上官府本身并没有直接出面,而是根据内阁的指导方针,官府直接把相关的工程包给各大国有建筑企业
 这种建筑企业都是由地方财政控股,国企部管理的地方国有企业!
 官府针对各个工程,和这一类的国有建筑企业签订合同,然后再由建筑企业招募工人进行施工。
 不过李轩深知官府工程一个搞不好,容易出现大面积的腐败情况,所以强行规定,但凡是官府工程,只能是交由国有企业进行施工,而且禁制任何形式上的转包。
 同时为了避免各个地方一股脑的成立这一类的建筑企业,国企部对相关企业的成立申请的审批是极为严格的,原则上只允许府级地方财政申请,而管理上直接归属国企部。
 后续国企部为了管理方便,干脆是把这一类的建筑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在全国范围内以省道为标准,成立了各省道的国有建筑公司,并下属众多分公司。
 同时允许各省道的建筑公司出省竞标各类工程,不限定业务范围!
 不过,也没有和国有粮食公司一样,再各省道粮食公司上头还搞了一个粮食总公司,而是让各省道的建筑公司自行发展。
 其模式,和开创这一类建筑公司先河的上海码头公司差不多,或者说干脆就是学习的该公司,上海码头公司,是松江府财政和上海特设县财政联合控股,国企部直属管理,其主业虽然是码头运营,但是下属的建筑分公司实力相当强悍。
 不仅仅在上海本地承接了大量的关键工程,而且还在其他地区也承接了大量的工程,比如国内的第一条长距离商业铁路,京镇铁路的部分工程,尤其是铁路桥工程,都是被这家公司给一锅端了。
 如今负责洪泽湖大堤建设工程的,同样也是国企部直属管理的建筑公司,只不过不止一家,而是三家。
 本来,不管啥年代,地方保护主义都是非常强烈的,洪泽湖大堤工程,按照道理了来说应该是属于江北道财政控股的江北建筑公司的。
 但是该公司虽然拿走了大部分工程,然而依旧是被外地的建筑公司打开了一个口子,而且还是被抢走了利润最为丰厚的几个重点工程。
 而这个从江北本地建筑公司嘴里抢食的,就是大名鼎鼎的上海码头公司了。
 更准确的说,是该公司全资控股的子公司:上海建筑公司!
 该公司一举获得了三大重点工程,都是施工难度最大,但是利润也是最为丰厚的工程。
 这家外来公司能够获得这样的大订单,自然是和他们强悍的技术能力以及丰富的施工经验分不开的,人家连吴淞江大桥这种对于当代而言算得上是超级工程的钢铁大桥都能够搞定,区区一个洪泽湖大堤更是不在话下!
 但是虽然说为了避免贪腐问题,抛弃了官府直接负责施工,也是拒绝了民营企业竞标,也不允许外包,而是只允许国企部直属管理的建筑公司进行竞标然后直接施工。
 但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官方资金的背后就有贪腐!
 洪泽湖大堤的建设工程同样也不例外!
 九月份才开始大规模动工,在十月份的时候就已经是被爆出来了大规模的贪腐事件,搞的李轩都是特无奈,千防万防,但还是防不了贪官们的贪婪啊!
 这一次,李轩没有大发雷霆,他现在的感觉只是特别无奈而已!
 要发脾气的话,去年就发过了,抗洪刚结束,因为贪腐事件李轩就是大发雷霆,然后掀起了一番吏治整顿行动,先后抓了几千名官员!
 但是,即便是这样还是没能威慑住这些官员们的贪婪之心!
 这去年刚过,今年又来,都让李轩生出了特别无奈的感觉!
 这年年杀贪官,啥时候都是个头啊!
 深深地的叹了口气后,李轩开始开始反思自己这些年所采取的吏治措施,为什么要反思?
 因为他觉得如今的吏治出问题了,这种问题并不是帝国内的反贪腐里力度不够大,实际上督察院的反贪腐力度还是非常大的。
 御史们为了能够升官,一个个都是很卖力的查贪官,因此每年都能揪出一大批的贪官来!
 然而即便是这样,也还是无法杜绝官员的大规模贪腐问题,这让李轩觉得这吏治还是有问题,而且是大问题。
 官员们大规模贪腐,李轩可不会把责任抛到他们头上去,然后指责他们的道德问题。
 人性本恶,一个人不作恶,其实大部分时候不是因为他们不想,而是因为没有这个几乎,或者说是不敢做!
 但是一旦有了机会,或者是心存了侥幸心态的时候,那么很多人的胆子恐怕就会打起来,然后作恶了。
 官员也是同样如此,他们手握权力,这种权力至少稍微利用一二,就能够为他们带来大量的财富,因此除了极少数人外,其实大部分的官员一旦有机会并且觉得风险比较小的时候,都会忍不住贪污,就算是自己一开始不愿意这么干,也会被旁人拉下水。
 官员们想要贪腐的心态,李轩无法掌控,但是让官员们知道贪腐的风险巨大,李轩却是可以做到的。
 现有制度,对贪官的惩罚虽然大,但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要让官员们知道,一旦他们贪腐了,那么大概率就会被查出来,贪腐的风险非常的大。
 当风险大了,大部分官员衡量得失后才会打消贪腐的念头!
 不过该怎么让官员们知道贪腐的风险过大呢?
 这就是值得李轩考虑的问题了,李轩开始把自己所知道的一些反贪腐的措施都拿出来,然后一一和大唐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对比,看看有那些是用得上的。
 首先被李轩所想起的,就是禁制官员经商,但是这一条,虽然大唐并没有法律明文禁止,但实际上却已经是不成文的潜规则了。
 如今大唐的官员们,是不经商的,甚至他们的子女绝大部分也是不经商的。
 这倒不是法律禁止,而是因为传统习惯,士农工商这四个字,在大唐王朝里依旧是有着重大的影响力,别说是官员了,哪怕是普通士绅都是不屑于经商的。
 要是一个有志于科举的士子直接经商,那是会被人耻笑的。
 这种传统下,因此官员以及其嫡系子弟,是不会经商的。
 但是,这里头有个问题,那就是不直接插手经商,不代表他们不涉足商业,相反,官员、士子为主体的士绅阶层,对商业的涉足是非常深的。
 他们自己不出面,但是却通过旁系族人乃至普通的奴仆经商,从而获得大量的利润。
 而这一点,哪怕是法律明确禁制官员以及其配偶、子女不得经商,也是无法禁制他们的其他族人经商,这样的话,依旧是无法阻止官员插手商业事务从而获得庞大的利润。
 至于说直接禁制他们整个家族都不得经商,那么打击面就太大了,根本实行不了。
 所以禁制官员经商这一点,在李轩看来效果不会太大。
 不过虽然效果不大,但是李轩还得准备实行,禁制官员、官员配偶、官员子女经商,算得上是彻底堵上这个漏洞。
 然而这还远远不够!
 其次,李轩是想到了官员资产透明这一点,说实话,这个也很难,华夏传统有财不外露的传统,而且以现有的金融体系,其实也很难彻底查清楚官员到底有多少资产,此外还有更加重要的就是,官员本身,其实并没有多少私产,更多的还是家族财富。
 但是你要说一个家族的财富就是官员的私产,这点很难判断!
 所以这一点虽然好,但是其实很难施行,至少目前来说实行的难度会非常大,到最后可能就流于表面,而且到时候还会引起百官反弹。
 想来想去,李轩觉得,还得得从监管这一点着手!
 现有的监管力度虽然大,但很明显,还是不够大,至少是没有大到让广大官员害怕的地步!
 所以李轩觉得,已经是有必要对现有的反贪腐监管制度进行深入改革了!
第一千三百章 圣天子到底想要干嘛?
 如今大唐帝国的反贪腐工作,主要是依赖于督察院,不过督察院也不仅仅只负责官员的反贪腐工作,而是针对整个百官群体的监察,对官员大到贪腐造反,小到生活作风之类的小问题,都是具有监管的权力以及义务。
 此外,督察院还负责所有公诉案件的起诉,尤其是犯罪类案件的起诉。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督察院虽然独立于内阁各部之外,乃是和枢密院,海军统帅部、内阁相互独立评级的单位,但是它的经费以及人员安排,一直都是来源于内阁方面。
 这样也是导致督察院依旧和内阁方面有着诸多的联系,而不可能做到真正的独立。
 这一点,对于反贪腐工作而言,其实是非常不利的。
 当御史们的任命升迁都是被吏部所掌控的时候,那么自然也就是很难避免和普通的官员产生联系。
 更加不要说经费问题也是需要从内阁那边分了。
 李轩详细考虑了如今大唐帝国的官制体系后,就是准备对现有的内阁、督察院、大法院等体系进行调整了,他要把司法体系彻底从行政部门里剥离出来,让司法体系做到真正的独立。
 而对各大部门进行大规模调整,动作自然是会非常大的,如果是换成了其他普通国家,甭管是君主制还是民主制,还是说集中民主制,恐怕都要经过多方面的协商,最终才能够确定下来。
 但是在大唐帝国却是用不着这么麻烦,小事李轩可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