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沟皇帝-第13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还配属了四门超大口径的臼炮,口径达到了三百毫米!
 对于该舰的技术参数,李轩自然是聊熟于胸,不过随同视察的海军将领们还是不断的向李轩解说着,当然了海军为了避免让李轩失望什么的,也是不止一次的说,该舰只是海军的过渡战舰,用来保障舰队规模的,而不是新一代的战舰。
 毕竟虽然河北级战列舰虽然失败了,但是海军还是不甘心的。
 如今的贵阳级战列舰虽然比江南号更大,火力更强,航速更快,但是在海军看来依旧是落后时代了。
 海军最想要的还是河北级那种纯钢铁战舰,纯蒸汽动力推动,旋转炮塔、后装线膛炮的战列舰!
 可惜技术不到家,现在搞不出来,勉强搞出来的河北号已经悲剧了,海军自然是不会再被坑第二次,在技术不成熟之前,海军是不打算玩河北级战列舰这种新时代战舰了。
 视察马六甲号,并主持服役仪式的时候,李轩再一次对海军新一代战舰,尤其是舰炮的重视。
 并提出更大的口径和威力,更大的有效射程才是未来,继续搞这些老掉牙的前装滑膛炮,那是没前途的。
 但是海军那边也是很无奈啊!
 他们也想要用更先进的火炮啊,但是问题是搞不出来啊!
 作为国内大口径舰炮技术能力最出色的江南武器公司下属的上海火炮厂,他们的各种滑膛炮玩的很顺流。
 但是对线膛炮就是有点抓瞎了,搞了这么多年,勉强搞出来的后装线膛炮不堪用,连续炸膛让海军彻底失去了信心,最后不得不走滑膛前装炮的老路!
 以至于现在的大唐的海军发展中,防护和机动能力是一天比一天高,然而舰炮却是停滞不前。
 更让人尴尬的是,现在大唐海军装备的一大票舰炮,包括最新,威力最大的四十八斤加农炮,都无法给江南级的装甲带造成什么有效的威胁。
 矛不如盾,这是大唐海军目前所面临的尴尬!
 而李轩对目前的国防企业在火炮技术发展的停滞不前,也是非常不满的。
 让他们搞线膛炮十几年了,如果说后装有困难,造出来会炸膛,李轩还能够体谅的话,那么连前装线膛炮都搞不出来,李轩就无法忍受了。
 这一次李轩还准备去上海火炮厂去看一看,不过不是去鼓励激励,而是准备去摆脸色的。
 上海火炮厂就在江南造船厂的隔壁,去视察的时候,李轩可是没给什么好脸色看,全程都是板着脸。
 让该厂的负责人不断的背后冒冷汗!
 草草视察后,李轩临走之前就是毫不客气提出了批评,说国防产业不能坐在历史的功劳簿上过日子,必须时刻保持创新精神,研发生产更多,更好的装备。
 李轩对于目前大唐帝国的火炮发展,说实话是非常不满的。
 如今帝国连铁路网和客轮都是遍布大江南北了,这火炮竟然还停留在滑膛炮时代,这不能忍。
 骂完上海火炮厂,然后李轩这才启程返回上海行宫,结束了一天的视察。
 不过晚上的时候,李轩还在上海行宫里举行了一次国宴,主要是宴请松江府地区的军政要员以及名望士绅。
 大唐帝国本来就每年有春节国宴,这出来视察,为了体现圣天子爱民如子,与民同乐,所以也是决定会在视察地区里举行小规模的国宴。
 在国宴上,李轩也是发表了简短的讲话,说朕对上海各行各业的发展还是很欣慰的,并对未来充满了信息,期望众位臣民们继续努力,共创更美好的未来。
 同时还是简单的提了一提美洲计划,说帝国正在准备扩大对美洲的移民和开发。
 这主要是为了吹一吹风,以吸引更多的企业和民众参与到北美洲的开发当中来。
 因为在宣平二十七年里,帝国准备往美洲进行大规模的移民,整个移民计划会持续三年,累计移民二十万人以上,彻底打下帝国在北美洲的基础。
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开发美洲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李轩在上海说起美洲移民开发一事,也不是突然来了兴致随口一说,而是在为帝国的美洲移民开发做铺垫。
 自从帝国在印度洋的一系列战事取胜,并最终和葡萄牙人签订了停战协议,约定双方以好望角为中心线划定势力范围后,也就意味着整个印度洋沿岸地区,包括偌大的非洲东部海岸,西亚沿海,印度沿海,缅甸沿海,南洋海域都是尽数归属帝国的势力范围。
 尽管目前大唐帝国在上述区域,也只是在少数地方占据了殖民地而已,但是谁也不可否认,帝国在上述地区已经是占据了战略优势,后续的事务虽然众多,但都是按部就班的进行殖民,然后逐步扩大帝国在上述地区的殖民统治而已。
 在这种情况下,帝国在印度洋方向基本上已经是不可能有什么大规模海外行动了,就算是打,也是和那些土著国家打,而那些土著国家基本没有什么海军的,对帝国不可能造成什么威胁。
 此外,在美洲那边,情况却是出现了一定的变化。
 这种变化倒不是说什么西班牙人带来的,而是帝国自身的行动所导致的。
 帝国在去年的时候,在北美洲西部沿海展开了一次比较大规模的移民行动。
 什么移民行动呢,就是组织移民向内陆进军,但是遭到了极大的抵抗。
 当地的土著似乎也是察觉到了帝国不断入侵所带来的威胁,所以也是开始了武装抵抗。
 虽然说土著的战斗力不怎么样,但是帝国在北美洲西部地区的人口以及兵力也不多啊。
 如今帝国在北美洲的移民以及军队总数不过三万多人,看似人数不少了,但是和庞大的北美洲以及当地的众多土著人口比起来,还是太少太少。
 别说那些土著了,就算是西班牙人在墨西哥的移民人口和军队,也是不止这区区三万啊!
 在这三万多人里头,大部分还都是普通的移民,军队的话,包括陆军的新金山守备团以及海军的一个陆战营,加起来也就两千人左右。
 这两千人还分散到了五个大型的殖民地点驻防,如果不是还有一定数量的民兵协助作战,恐怕在去年的移民战争里,帝国军方还会遭到可耻的战败。
 饶是如此,他们的向东推进计划也是遭到了失败,无力大规模的详细推进。
 这个消息经过了数月,跨越了太平洋送回帝国本土后,就是让帝国重视起来了北美洲的情况,并决定派遣更多的移民以及军队前往北美洲。
 让帝国高层做出这个决定的,也不仅仅是因为北美洲土著的威胁,实际上他们并没有什么威胁,撑死了也就是略微阻碍帝国开发北美洲的进度而已。
 真正促使帝国对北美洲重视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印度洋沿岸方向的战事已经大体结束,如今的军方,更准确的是说是海军那边迫切的需要找到一个新的战略方向,能够体现海军存在的战略方向。
 陆军那边有西北战略,而且不出意外的话今年秋天就开始施行了,明年就兴许陆军就会在西域掀起大规模的战争。
 哪怕是海军也知道,未来几年帝国的扩张重心将会是在西域以及中亚,而不是什么海外。
 但是海军不甘心啊。
 陆军在西域和中亚打仗,那是威风了,但是海军呢?
 难不成就要隐姓埋名好几年?
 怎么可能,海军不答应!
 葡萄牙人不能打了,在非洲那边不能打了,而印度洋沿岸又没什么好打的,所以海军很自然的就把目光投降了美洲。
 那里有富饶无比的土地,人们普遍认为,北美洲非常事宜生活居住,其整体的气候环境和帝国本土差不多,简直就是第二个华夏,比什么印度,南洋、非洲好多了。
 这样的宝地,必须夺取下来,成为华夏人的第二家园。
 除了北美洲重要外,还和当地的西班牙人有关系,尽管帝国目前和西班牙人关系良好,但是西班牙却是占据了大量肥沃的美洲土地啊,墨西哥那么好的地方不就是被他们占据着吗。
 而且因为西班牙人的存在,帝国一直都是不好向墨西哥方向扩张,只能是向东进军,至于南美洲,现在更是连涉足都没有涉足。
 所以海军那边,其实也是希望把西班牙人给招惹了,这样才有借口把他们给干掉。
 海军方面,有着太多的理由希望进军北美洲了。
 同时国内也是对北美洲兴趣非常大,至少大部分民众并不怎么排斥移民美洲的,因为他们知道哪里是个好地方。
 同样的移民,你让他们去南洋去印度去非洲,他们不乐意,但是去美洲,人家欢迎的很。
 有了政治上的理由,再加上帝国现在的蒸汽船只技术已经是非常成熟,几千吨的客轮都是造出来了,一两千吨的更是不在话下,海运能力,尤其是跨洋海运能力大大增加。
 如此,限制大规模移民美洲的航海技术也是不再成为障碍了。
 政治成熟,有海军支持,航海技术上也没有太大限制,这大规模移民开发北美洲也就顺理成章了。
 为此,去年年底的时候,李轩在一次小朝会上,就已经是初定决定,在未来数年内,帝国将会组织至少二十万人的移民前往北美洲生活居住,此外还会把在北美洲的驻军数量从两千人增加到五千人。
 之所以不增加更多的兵力,那是因为增兵太多的话,当地无法养活这么多的军队。
 弹药什么的还可以从本土千里迢迢运输过去,但是如果是粮食这种大宗物资都需要从本土运输过去的话,那么成本就太大了,帝国暂时无力承受。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移民和军队同时进军的理由,这些移民实际上就是去当地开垦土地,种植粮食,以供养大军的。
 当渡过了开始这几年的补给困难,当地的帝国子民数量多起来后,那么后续就简单多了,帝国将会按部就班的把北美洲变成帝国的第二家园。
 当然了,这个前提是先把西班牙热干掉,顺手再把其他几个在北美洲东部海岸占据了殖民地的国家也干掉,然后再顺手把当地的土著也消灭了。
 北美洲,将会是,也只能是帝国的北美洲。
 在这一点上,帝国高层非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