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沟皇帝-第1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方东全的话,好几个人都是面露疑惑之色,王单旭道:“这跟上去不太好吧,万一这些明军是假装撤退,实际上是想要在半路上埋伏我们呢?”
 陈屠夫也道:“跟上去做什么,我们又没办法在路上拦下他们,他们可是一千多号人呢,就凭我们现在三百号人,可不好打!”
 双方的兵力差距过大,这一直是大唐王师面对明军的时候,畏畏缩缩不敢打正面决战的主要原因。
 先不提击败明军之后,明廷那边会有什么反应,会不会派十几二十卫所过来镇压他们,但关键的是,即便是要打,也不一定能够打得过啊!
 三百对一千多,这些土匪们是怎么看都怎么心虚!
 所以黄竹山的这些土匪们,和明军有限的几次交战,都是偷偷的打他们几十人到百多人的偏师,不管是运粮队还是前锋,都是属于这种情况。
 但是一遇上明军的主力,也不用多,遇上三四百号人,这些土匪们就第一时间转身跑了,留下来打硬仗,谁傻谁打,他们又不傻,自然是不会打的。
 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这些土匪们是绝不愿意和明军打一场正面对决的,因为打输了自己吃亏,打赢了还是自己吃亏,不管输赢对自己都没好处。
 李轩也是思索之后道:“先不着急,让人看住那些明军的动向,我们自己也折腾半个月了,先休息几天再说!”
 自从夏收之前出山,到目前为止大唐新军已经是在外奔波半个多月了,哪怕这半个月里实际上就打了两场小规模,并且轻松解决的战斗,但士兵们的体力消耗依旧非常大。
 这天天跑来跑去的,能不累吗?
 明军既然主动退却,管它真假,李轩都要趁着这个机会好好休整几天,不过休整归休整,这仗肯定是要继续打的,不可能就这么回去了。
 他们这一次出山的两个目标,目前已经算是完成了其中一个:收粮。而接下来的第二个目标则是要把明军给牢牢的牵制住,不让他们有进攻黄竹山的机会。
 因此,休整过后还是要出山继续他们的计划的,以达成第二个目标。
 随着明军的主动退却,双方的一追一逃也算是暂告一段落了,不过让李轩有些郁闷的是,明军出山的时候,顺手又把前头被黄竹山土匪们攻占的一个岗哨给打了回来。
 留守岗哨的黄竹山土匪不过二十多个普通青壮,一个新军士兵都没有,他们自然是没有胆子和明军硬碰硬,明军一来呢,他们就一溜烟的跑了,从而让大唐新军失去了一个连接大山和外头的中转站。
 不过对此李轩也是不以为意,不过是一个岗哨罢了,又不是进出大山的唯一关卡。既然这个岗哨被明军收回去了,他们另外再打下一个关卡作为进出通道就是了,他就不信明军还能把进出大山的所有通道都给死死的把守住,真想这么干,苏家康手底下至少得有上万人马才行。
 这一次大唐新军休整了足足三天,并且还和黄学仁带队的辎重队汇合之才重新出山,由此掀开了足以决定大唐王朝存亡的第四次出战之战。
 李轩看着自己手底下的土匪们不由得感叹:这又是一场倾国之战啊!
第一百九十四章 数不胜数的倾国之战
 自从李轩登基为帝后,已经经历了多场战事,其中有数十人规模的中等战役,也有数百人规模的超大战役,其中不乏倾国之战。
 扳着手指头数,李轩发现自己打过的‘倾国之战’还真不少,前有鸡冠山之战,第一次冯家庄战役,第三次反围剿作战里的落虎谷战役,年初的第四次反围剿作战,再有几天前的第二次冯家庄战役。
 每一次打的都是惊心动魄,让李轩提心吊胆的。
 上述的战役里,大唐王朝每一次都是倾巢而出,而且凶险无比,如果其中那一次战败了,那么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大唐覆灭事小,李轩小命不保才是大事。
 这一次的出山,对于大唐王朝而言毫无疑问又是一次倾国之战,李轩不得不慎重。
 因为害怕明军在路上设伏,加上原来占据的哨卡也已经被明军收复,所以李轩是特意带着部队绕了一个大圈,足足绕了三天才从另外一条通道出山。
 为了保证后续的后勤物资运输中转安全,李轩他们自然是和上次一样,把路过的明军哨卡给拿了下来。
 不过为了这一次出山的时候能够保持部队行踪的隐秘,争取多几天的时间以迷惑明军,李轩这一次攻打哨卡的时候可是花了不小的心思,摆出了全力对待的姿态,先派出了一百多人偷偷摸摸从一侧的密林里绕道了哨卡的背后,然后部队才是迅速挺进。
 进而把哨卡内的明军给彻底包围了。
 为的就是不让哨卡里的明军逃出去给苏家康他们通风报信,给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免的刚出山呢就是被明军主力给察觉并缠上了。
 包围了这个哨卡后,接下来的事就简单多了,哨卡内的二十多个明军面对包围自己的好几百伪唐贼军,并且在发现逃跑无望后,很干脆利落的选择了投降,并且其中大部分明军士兵在伪唐贼军承诺让他们以后都能吃饱饭后,又是很光棍的当场反正,加入了大唐王师,成为了辎重队里民夫中的一员。
 拿下了进出山的哨卡,并且还保持了部队的隐秘行踪后,李轩也是松了口气。
 保持部队的前期行踪隐秘,这对他后续的计划能否顺利施行有着极大的好处,并且能够有效降低风险。
 他的计划是什么?
 用官方化的语言来说就是,用一场规模庞大的战役给明廷当局施加压力,迫使明廷把注意力从黄竹山转移到自身安全上,转移到大唐王师的主力部队上,迫使明军抽调主力回防,从而减轻黄竹山所承担的压力。
 用简单直白的话来说就是:李轩打算去正泰县城城下逛一圈,摆出攻打正泰县城的姿态,吓唬吓唬苏家康,免得他有事没事就惦记着大山里的黄竹山。
 毕竟要牵制明军,光靠口头说是不行的,靠着出山后漫无目的的游荡也是不行的,必须采取行动刺激明军,而且是必须是让明军相当难受的行动,这样才能够让明军把注意力放到自身防御上来,无法分心进山。
 不过正泰县城虽然只是个西南内陆地区的一个小县城,放在神州大地上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县城,但这依旧是正儿八经的县城啊。
 这跑到正泰县城下,甚至摆出攻打正泰县城的姿态,这里头所面临的危险肯定是相当大的。
 首先有一点非常明确的就是,甭管正泰县城好不好打,但是都不能真打,这可是巨大无比的马蜂窝,比龙华镇大多了,一旦真打正泰县城,那么事态的发展就不是李轩自己所能够掌控的了。
 然而在不能真打正泰县城的情况下,该如何有效的威胁明军呢?
 对此李轩有了一定的腹案,但是是不是真的有效,还得做了再说,至少如今就连李轩自己都是无法肯定是不是有效的。
 在哨卡休整了一天后,李轩才是重新带着人马出山,而这一次离开哨卡后,他们可就不是在大山边缘里转悠了,而是直接出山来到了外面的广阔的小平原。
 正泰县是建立在一片小平原之上的,这片小平原并不算大,而且严格上来说这片地区并不能算是真正的平原,而是一种比较平缓的丘陵地形,只不过丘陵的起伏并不算太明显。
 这种平缓地形说起来也算是比较适合耕种的,可惜的是这片地方的水源整体还是比较缺乏的,像冯家庄这样水资源充沛的地方还是比较少的,大部分地方的田地都算不上上等田。
 要不然的话,冯家庄在那么靠近大山,而且匪患严重的情况下,府城冯家也不会死抓着不放手了,就是因为像冯家庄这样的地方在正泰县实在难找。
 不过李轩暂时又不打算出山来种田,所以他关心的不是正泰县城的粮食收成怎么样,而是这种平缓地形会让军队的行军速度大大增加。
 明军行动迅速了,无疑就会加大大唐新军出山后的危险性。
 因此去正泰县城外‘旅游’的计划,必须小心再小心,免的一个不慎就被明军主力给围住了。
 为了增加部队的机动能力,这一次出山他并没有携带太多的辎重,就连辎重队的百多青壮,身上的负重也是尽可能的减低,所携带的主要以军械弹药为主,至于军队里最为重要的粮食,他们还是四个字:就食于敌。
 没办法,黄竹山本身就粮食有限,他们这出山的五百多人又都是清一色的青壮,换而言之,这五百人就是五百个饭桶。
 他们一天所需的粮食,足够黄竹山的老弱妇孺们吃两天了。
 因此和上一次出山的时候一样,他们只携带了前期必须的粮食,至于后续所需要的粮食,就只能到时候再想办法了,或是袭击明军的运粮队,或是到乡野收粮。
 李轩为了能够顺利到正泰县城城下旅游,可谓是大费周章,但是他自己绝对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们出山的当天,苏家康就已经是获知了他们出山的消息。
 人家明军又不傻,除了必要的哨卡外,还在靠近大山的边缘地带布置了好几支小规模的巡逻队呢,这些巡逻队一方面是防备小规模的伪唐贼军出山劫掠,另外一方面则是随时监视伪唐贼军主力是否出山了。
 李轩虽然做的很小心了,但是大唐新军说到底还只是一群土匪,这打起仗来自然还是有着诸多不妥当之处的。
 一支明军的巡逻队远远发现了大唐新军的主力后,连碰面的机会都不给李轩,直接就跑回去报告了,而李轩自己还不知道行踪已经暴露了呢,继续以自以为隐秘的路线朝着正泰县城而去。
第一百九十五章 还等什么,撤
 这世界上,很多事都不是说你想要怎么样就怎么样的,比如说李轩想要到正泰县城下大干一场,即便是不打正泰县城,但是好歹也要好好的吓唬吓唬明军一把。
 但是天不如人愿,他这刚带着人出山两天呢,然后驻守在龙华镇那边的探子就是回报,明军出动了。
 明军又出来了?而且还是朝着自己的方向过来了!
 听到这个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