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沟皇帝-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找靠山防备着总是没有错的。
 当天晚上,县衙里就有一个人骑着快马出城,然后带着苏家康的书信直奔省城了。
 而吴暖志显然是不可能苏家康已经是在悄然找退路了,这两天一直神神秘秘的不知道忙着什么,一会出入军营,一会又是去龙华镇,一会又是出城到乡野几天,据说是亲自查看那些伪唐贼军去了,但是具体干嘛去了谁也不知道。
 对于吴暖志的行动,苏家康已经是懒得管了,反正这一次的事是知府宋志文暗中主导的,吴暖志也不过是一个建议者和执行人罢了,根本就没有决定是否行事的权力。
 苏家康现在更加关心的是后续的各种麻烦,比如说万一计划真成功的,如何防备功劳都被宋志文再摘走,还有更重要的就是,万一计划失败了,自己该如何跳出这个大火坑,保住自己的官帽子乃至身家性命。
 为此,这两天他是连续派出了三个亲随,分别给自己的几个师长送去了书信,这是为了防备意外的发生,一旦出事自己的师长能够随时为自己说话,不至于过于仓促。
 这个时候,苏家康身上的进士功名就体现出来了其巨大的价值,论品级,他不过是个小小的七品,论官职,他不过是个小小的县令,这品级远远不如曾子文、刁雷勋他们的正五品高。
 但是为何在围剿黄竹山的过程中,不管是之前的曾子文还是后来的刁雷勋、王志叹这三个千户都对他言听计从,
 这是因为苏家康的背后站着一大堆的师长和同年,同时明朝中期后,文官已经是开始彻底掌控军权,导致武将的地位就更低了。
 最直接明了的乃是各省总督、巡抚,不管是总督还是巡抚,都是真正的封疆大吏,负责一省或多省的行政以及军务,简单来说就是一省或多省的一把手,而且还是那种所有权力都能抓在手里的一把手。
 这也是文官掌控军权的最典型例子,所以你看明朝中后期打仗,表面会看到很多著名将领出现,但实际上这些仗基本都是文官带着打的,围剿倭寇,镇压地方叛乱,镇压辽东的野猪皮,这些战争其实都是文官再打。
 先不提文官率军时好时坏,只说现在所造成的实际影响,那就是:武将地位大大降低,高级武将在文官的眼里和猪狗没啥区别,低品级文官都能随便辱骂甚至斩杀高级武将!
 他苏家康虽然只是个小小的县令,但好歹也是一路科举杀出来考上进士的官员,这样的他在明朝官场上属于最根正苗红的一批,顶多就是比那些一甲二甲的翰林、科道言官差了一些。
 他身后也是有着一大堆的房师、座师,同年,然后是房师、座师的同年,弟子,同年们的同年,座师。
 这里头弯弯绕绕很容易就连成一片了!
 写出了三封书信,用来保住后路平安后,苏家康就是开始谋划着该如何和吴暖志执行那个该死的计划了。
 这计划虽然在苏家康看来愚蠢无比,但是顶头上司宋志文既然要这么干,他也反对不了,既然无法反对,只能是尽可能的促进事情朝着胜利的方向前进了。
 而这个时候,正泰县城西北方向大约四十里外,某座处处散发着江南园林风情的清秀宅院里,李轩坐在一张摇摇椅上,穿着一身淡青色儒服的他神情仔细的看着手中的一本样式古朴的线装书。
 如果眼睛够细,那么就会看见这本书的书名,书名为小楷,字迹有些小,不过依旧可以看的清楚,上书:金陵桃花记。
 看这书名就知道,这是一本当代兴起不久的通俗小说,而且还是特艳俗的那种,普通读书人去买这种书的时候,都得偷偷摸摸,看也得躲在房间里一个人暗爽,那情形就跟后世人看*****差不多。
 不过在他看来,这本所谓的艳俗书写的场面也太低级,才子主角和大闺秀都夜会两次了,竟然还只停留在深情对望的层次,简直是让人太失望了。这书就跟后世的网文一样,只能拉个手,亲吻以上全部都没有,床戏一律禁止。
 此时如果有人看到了小楼里的李轩,定然是不会知道他是一个在周围府县里都大名鼎鼎的反贼头子,怕是要把他当成普通的书生呢。
 但是如果把视角拉伸,从天空往下俯视的话,就会发现这小楼的周围有着十多名持刀壮汉把守着,而更外围则是众多的土匪们盘踞其中。
 宅院角落里的一个偏厅内,则是七八个人穿着华丽的男女老少,其中一个妇人怀里抱着的孩子正在大声啼哭着,妇人身边的壮年男子缩着头,看也不看外头一眼,而一个大约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则是在门口几个把守的黄竹山土匪低声下气的说着什么!
 这场面,如果放到后世的抗日神剧里,妥妥就是鬼子进村的场景!
第一百九十九章 凌乱的杨秀才
 此地名为杨家村,顾名思义,这村子里大部分人家都是姓杨的,而如今李轩他们所占据的这栋宅院,乃是村里的大户杨家的宅院。
 这个杨家也和诸多乡绅家族一样,耕读传家兼带做一些小生意,家族里还出过举人,如今更是有着两个秀才。
 这样的家族,在这片广阔乡野地区也算得上附近里影响力比较大的家族了,至少比之前李轩他们自己的李家强得多。
 那中年男子和门口的黄竹山土匪交谈几句后,尤其是在这中年男子把随身的一块玉佩拿出来,偷偷的塞给这土匪后,那土匪才是抬头看了里面的杨家家眷一眼,然后露出一声鼻哼,口道:“等着!”
 听到这话啊,这中年男子才是重新退了回来!
 走到家人身旁后他压低了声音道:“应该可以了!”
 他说话的时候,外头的那个土匪小头目也是招了招手,招来了一个小土匪士兵吩咐了几句,随后他自己就是出去了。
 里头的杨家众人看着外头土匪们的动作,好几个也是松了口气。
 不用多久,刚才出去的土匪头目就是重新回来,手里还拿着一个小布袋,进来后他直接把这个布袋递给了杨家中年男子。
 那杨家中年男子接过大碗一看,然后露出一丝迟疑之色,随即道:“小哥,这是不是少了点,我们这这么多人不够吃啊!”
 不料那小个子的士兵伍长却是看都不看他,直接转身就走,同时还道:“就找到这么多了,你们爱要不要!”
 那中年男子还想说什么,不过却是被身旁的一个妇人拉住了,同时对那伍长道:“这些也够了,多谢小哥了!”
 那中年男子听罢,也是压下了和黄竹山伍长争辩的冲动,只是深深地叹了口气然后就是提着布袋回去了。
 那黄竹山的年轻士兵却是露出一副鄙视之色,然后:矫情,如果不是看在那枚玉佩的份上,这一待饭团子都不给你们!
 中年男子走了过去后,把布袋里的几个饭团子拿出来放在桌子上碗里,旁边几个人看着碗里的饭团子都是不由自主的吞了吞口水。
 一个大半小子更是想要直接伸手去抓,却是被他身边的一个妇人直接打了手!
 看到这一幕,那中年男子露出一声苦笑,然后对身边的妻子道:“都分了吧!”
 杨夫人看着眼前的三个饭团子也是叹了口气,然后拿起饭团子先给边上一直对饭团子流口水的儿子一个,又把其中一个给了对面站着的怀着抱着幼儿的年轻妇人:“弟妹,你碾碎了给孩子吃,不能让孩子饿着了!”
 看着剩下的一个,她犹豫了会后,把掰成两半,其中一份给了上头坐着的一个老头:“爹!”
 老头却是转手就把这饭团子给了身边的一个约莫十五六岁,穿着明显不合身的男装,同时脸上还脏兮兮,涂抹了不少灰尘的‘少年’:“冰儿,拿着!”
 那名唤冰儿的‘少女’犹豫了半天都没接,最后还是杨秀才道:“爷爷给你的,你接着就是!”
 这时,那冰儿才是接了过去。
 看见这一幕,杨夫人叹了口气不过却又把最后的一份饭团子递给老头!
 这一次老头接过来后却是没有给别人了,直接吃了起来!
 三个饭团子,四个老少分了,不过剩下的四个成年人却是没有,杨秀才看他们吃似乎有些撑不住,又是倒了一大碗水灌了下去,这才把腹肌的那种饥饿感给压了下来。
 这时候,那壮汉则是嘴边囔囔道:“这些伪唐贼子都待了三天了,怎么还不走,霸占了我们的房子,抢了我们的粮食银子不说,而且连饭都一天只给两顿!”
 眼见他说话的声音有些大,生怕被外头的贼兵听到的杨秀才道:“别乱说话,小心招惹祸事,我等如今命悬一线,三弟你可别孟浪了!”
 年轻壮汉听罢,虽然嘴里似乎还嘀咕着什么,但是却声音极小,没有人能够听清了。
 此时灌下了一大碗水的杨秀才则是坐在椅子上,同时脑海里开始想着该如何度过这个难关。
 前天下午的时候,村外突然出现了一群土匪,这些土匪的动作相当迅速,在杨家村的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已经是杀进了这个没有寨墙守护的普通村庄。
 为了保住一家老小乃至整个杨家村数百口的性命,而且也在抵挡不住的情况下,杨家家主杨秀才选择了主动投降,愿意献出大量粮食和财物来换取平安。
 但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些打着大唐旗号的土匪收下了粮食和银子依旧没有走人,而是继续在这里待了下来,更是把他们杨家的宅院当成了大本营霸占了,把他们一家子都赶到了这个偏厅里看押起来。
 这算起来,这些伪唐贼军已经是在杨家村住了三天了,不过还是没有走人的迹象。这不得不让杨秀才更加担心起来。
 这么下去可不是办法,虽然被管着暂时性命无忧,但是谁知道那些贼兵最后会怎么处理他们,万一他们临走之前把他们都一刀砍了,岂不是万事皆休。
 这会又听他妻子杨夫人道:“好在松儿和他二叔去府城赶考去了,要不然以他的性子怕是要得罪那些贼兵了!”
 杨秀才却是没有去听自己妻子的话,而是继续自顾自想着:如果当时能够多拖延一时半刻就好了,这样自己就能够带着家人逃走了,可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