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沟皇帝-第15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尤其是现在这种风平浪静的情况下,她站在甲板上就跟感觉站在陆地上一样,丝毫都感觉不到晃动。
 伊丽莎白都如此了,跟随她一起前往大唐的送亲团的人就更是如此了。
 很多人看到这种庞大的船只都觉得这是魔鬼,哪怕不是魔鬼,但这也可定是魔鬼的造物。
 伊丽莎白自己先上船后,她带来的送进队伍里的侍者以及骑兵团的人也是陆续上船。
 只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获准上船,只有大约百分之六十的人最终获准上船并前往大唐。
 因为在卫生检查的过程中,发现其中相当多一部分人都存在着疾病,各种病都有,其中甚至检查出来了至少数十名梅毒患者。
 这让大唐方面的人相当无语!
 大唐对卫生的要求向来是相当高的,更不要说上船后大家长期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独立的空间里,对于这些病菌携带者,尤其是高风险的传染病才患者,自然是不可能放他们上船的。
 最后只有大约六百多人获准上船。
 上船之前他们都被要求进行详细的清洁消毒,虽然说他们其实在马德里的时候就因为知道大唐人对卫生很执着,就已经是提前洗了澡才出发的。
 至于那些老古板不愿意洗澡的,其实一开始就无法入选送亲团。
 但是即便如此,其中相当多人的卫生情况依旧堪忧。
 这种情况也是让伊丽莎白感觉到有点丢脸。
 这些可都是她的随从呢,这被检查出来这么多问题,她脸上也挂不住。
 不过就算如此,她也没有说什么。
 怎么说呢,她自己也不想和一群传染病患者待在同一艘船上!
 文化教育这东西,是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她虽然是西班牙人,但是从小就是接受大唐的教育,受此影响下,她的不少思维方式不可避免会和大唐人差不多。
 比如说卫生!
 可以说,她是当代西班牙诸多贵族女性里,仅有一个天天洗澡的!
 其他的贵族女性,哪怕是受到了大唐文化的影响开始洗澡了,但是很多都是十天半个月才洗一次,了不起了三五天洗一次。
 天天洗澡的人极少极少!
 迎亲使团、伊丽莎白和她带来的送亲使团陆续上了船后,大西洋号也是正式开启了它新的航程!
 它将会从加的斯一路南下,途径南非港、科伦坡、马六甲等几个主要港口进行停靠补给,而最终目标将会是直奔帝国本土的松江府的吴淞港海军基地。
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 海军护航
 新大西洋号内部锅炉工冒着数十度的高温,把煤炭送进燃煤锅炉里,煤炭燃烧着,其高温让锅炉的水变成高压水蒸气,这些高压水蒸气将会通过官道进入轮机舱内的往复蒸汽机里。
 继而推动蒸汽机转动起来,庞大的齿轮构成的传动机构,最后驱动着粗厚的驱动轴,驱动轴一直延伸到船只后方,带动着两个直径达到了数米的庞大螺旋桨开始转动。
 仅仅是这两个庞大的螺旋桨,就足以证明大唐雄厚的工业技术能力。
 这种螺旋桨采用的可不是普通的钢铁,而是一种非常特殊的铜合金,因为普通的钢铁在海水下很容易生锈,铜的话好一点,但是纯铜也不行,还得是铜合金。
 而且有了材料之后,如此铸造这种直径好几米的螺旋桨也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可以说在人们所看不到的海水之下的这两个巨大的螺旋桨,就已经是足以体现大唐帝国的远远超过当代其他国家的工业技术能力。
 不过呢,人们普遍看不到,他们所能够看到的还是水面上的东西。
 可惜的是,仅仅是看水面上的东西,其实他们什么也看不到。
 顶多也就是看见一艘钢铁大船在海面上无风自动而已。
 当新大西洋号在大西洋乘风破浪,一路上以大概十二节的平均速度前进的时候,边上一艘大唐海军的巡洋舰以及三艘护卫舰在外围保持着同样的速度前进。
 这四艘战舰自然不是专门为了新大西洋号提供护送的,实际上新大西洋号也不需要专业的战舰为他们提供护送。
 平均十二节,最高十五节的航速足以让他们超过当代绝大部分船只,哪怕是大唐自己的大部分蒸汽船只。
 那些土著的海盗们,对新大西洋号这种高速庞大的客轮,连追都追不上,就算追上了也不是对手,人家也有自卫火力的,虽然火炮没有,但是普遍装备轻型武器,那些水手们基本都是受过军事训练的。
 没办法,这年头跑远洋都得这样。
 这四艘大唐的欧洲舰队的战舰,这一次为新大西洋号提供护送,只是顺路。
 说护航有点过,应该说是一起回去。
 这四艘大唐战舰之前都是被派遣到第七舰队服役的战舰,他们在大西洋经历了将近一年的派遣任务后,已经结束派遣期,准备返回本土。
 顺便也是给长期在海外服役的海军官兵们放一个长假,让他们回家看看父母等家人。
 这也是大唐海军各战舰的常态,尤其是远洋主力舰们,因为海外缺乏必要的大修和升级改装能力,基本都是需要回到本土的造船厂进行大修的。
 哪怕是最简单的日常,也只有少数几个海外军事基地,比如科伦坡、休达、南非、新南港、马六甲等海外大型军事基地才具备。
 这也是导致了大唐的战舰普遍采用派遣制。
 大体上一艘战舰在维护完毕后,就会接受了官兵,迎来一名新舰长,然后进行大约几个月的适应性训练后,就会开始执行战备任务,并加入某支舰队,比如说派遣到大西洋舰队来。一年前大唐帝国的非洲舰队就已经改称大西洋舰队。
 名字的变化也是代表着人物属性的变化,辖有的第六舰队和第七舰队里,第六舰队继续负责非洲东部海岸线,不过已经只限于马达岛以南的海域,以北的海域则是由第五舰队负责。
 而第七舰队嘛,其实才是名副其实的大西洋舰队,负责整个大西洋以及临近边缘海,比如地中海、波罗的海等海域的作战任务。
 战舰抵达第七舰队后,第七舰队司令部就会根据舰队内各分舰队的作战任务以及需求,将其派遣到某个分舰队执勤。
 执行任务期间日常维护一般都是在海外的大型军事基地进行,休达和南非都有这样的维护基地。
 不过如果需要中等称呼的维护以及维修或者是大修之类的话,那么就需要返回本土了。
 因为这种派遣制往往会导致战舰和战舰之间相互不熟悉,所以这种派遣往往不是单舰,而是以一个战斗小组的形势进行派遣。
 比如说一艘巡洋舰搭配若干护卫舰,又或者是双护卫舰编队之类的,这样可以在路上就可以进行演习以及各种配合,抵达地方后就能够立即形成战斗力。
 这一次欧洲分舰队那边又是迎来了大轮换年,足足有四艘主力舰抵达休达加入欧洲分舰队,而随着新派遣过来的战舰抵达欧洲分舰队,同样也是有四艘执勤了一年多的战舰被轮换下来的战舰就踏上了返程。
 而且他们也不是说返回南非或者科伦坡进行维护,而是将会直接返回本土。
 科伦坡虽然说已经完成了本土化,上面的海军修船厂已经初具规模,足以对军舰进行常规维护甚至大修任务了,这也是大唐帝国里,第一个具备全面常规维护能力的海外军事基地,其他几个海军基地还差了点。
 但是这四艘准备返回本土的战舰,不仅仅是需要维护,其中一艘山西级巡洋舰还将会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装,把上面的前装线膛炮换成后装火炮。
 而改装之后,它也不会继续被派遣到海外一线战斗舰队服役了,而是会被分配到第一舰队下属的训练舰队,充当训练舰。
 而其他三艘钦州级护卫舰将会直接退役封存。
 因为这四战舰都已经不是什么新型号的战舰了,巡洋舰乃是山西级甲带防护巡洋舰,三艘护卫舰则是钦州级护卫舰,都是大唐比较早期的蒸汽船只,而且都是属于宣平二十七年之前服役的,还是当年第一批换装前装线膛炮的战舰呢。
 它们距今服役期限已经是超过十年了。
 尽管十年的时间对于军舰的服役期间来说不算什么,缝缝补补还能服役很就,但这是对于有缝缝补补价值的战舰而言。
 而早期的钦州级护卫舰以及山西级甲带防护巡洋舰而已,基本上没啥改装的价值,海军都懒得对它们进行改装。
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 自甘堕落的海军
 海军懒得改装早期的蒸汽钢铁战舰,这不是说他们的船体太老旧,实际上船体用个十几年甚至二三十年一点问题都没有。
 让海军不想改装的主要原因是早期的战舰设计思想和现在格格不入,从而导致改装难度,费用高昂,而且改装后的战斗力也不咋地。
 毕竟当年早期的几款钢铁战舰设计建造的时候,都还停留在滑膛枪时代。
 虽然后续有几年装备前装线膛炮,但是前装线膛炮在大唐陆海军从来都没有成为主流,不仅仅是火炮,乃至火枪都是如此。
 前装线膛武器是非常典型的过渡武器,从出现再到被代替,中间持续的时间也就那么四五年而已。
 而前装线膛武器因为和滑膛武器存在着比较多的相似,因此当年把装备滑膛炮的战舰升级改装为前装线膛炮的时候还勉强可行。
 这也是为什么大唐海军对诸多早期的战舰升级改装为前装线膛炮的缘故。
 但是如果要装备后装线膛炮的话,那么变动就太大,需要对船体动大手术不说,而且作战效能也无法发挥。
 此外还有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当年的造舰技术还是比较渣,尤其是蒸汽机这玩意,早期的蒸汽机其实看似性能不错,但是故障率普遍都偏高。
 宣平三十年之前服役的大唐蒸汽战舰,在技术有限的条件刻意追求高性能,比如说蒸汽机组存在着小马拉大车的情况,钢铁船体的铆钉技术等还存在一定问题,因此早期的战舰普遍存在蒸汽机组故障率高,维护困难,船体经常出现各种小毛病的问题。
 日常毛病多也就意味着日常的维护成本非常高。
 海军对老旧的蒸汽军舰进行舰炮升级,船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