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沟皇帝-第16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双方的侧重点也是不同,松江工程机械公司那边主要是准备搞应用汽油机的各种机械设备,而中原汽车公司,则是准备搞运输货物的汽油车,比如说汽油拖拉机,还有李轩亲自提出的汽油轮式货车。
 中原汽车公司成立后,被皇室资产科从其他企业抽调来的管理层以及技术骨干们就是投入了紧张的工作当中。
 第一步自然是引入皇家理工学院的汽油机专利授权,没有这个专利他们根本没办法搞汽油机。
 为此,他们是采取了前期投资,联合研发,共享研发成果的模式,这也是让内燃机实验室的汽油机项目组获得了充足的经费。
 有充足的经费才能够同时展开更多子项目的研究以及实验,如此才能够加快进度。
 不过这只是最基本的准备,中原汽车公司还需要自行建立诸多配套。
 他们公司的设计人员很快就是根据现有的马车等,把汽油货车的初步设计给搞了出来。
 但是这只是一个外形而已,然后他们发现这汽车不好搞,汽油机的研发不用他们担心,但是其他的主要零部件就需要他们自己搞了。
 比如说他们需要专门设计一套操控系统,以前的马车转向,马夫直接催动马匹转向就可以了,但是汽车的话,得通过人的操控才行。
 然后还得有传动系统,如此和汽油机的动力传到轮子上,这也是个麻烦事。
 更不要说还得控制速度了,总不能汽油机一启动,车子立即就跑出去了吧。
 最后他们还发现,如果装配了汽油机以及各种传动系统诸多零配件后,这车辆的重量就会大幅度增加,支撑结构不能用木的,因为撑不住,得换成钢铁的。
 还有车轮方面,现在大部分马车用的还是木车轮,只有极少数采用的是铁框架包裹橡胶的实心橡胶车轮。
 但是这玩意依旧不太好用,他们搜索了一遍市场上的诸多新技术后,发现安庆那边有家公司生产充气轮胎。
 但是因为漏气严重,而且价格昂贵销量不行,而且这年头的马车速度也慢,用实心橡胶轮胎也可以用。
 但是中原汽车公司却是从这个充气轮胎里看到了车轮解决方案,直接大手笔把这个车轮公司给收购了。
 然后继续投资研发更好的充气轮胎。
 不过就算是中原汽车公司、松江工程机械公司陆续大手笔投资,然而外界也是没有多少人知道,兴许几年后,他们即将迎来汽车的时代!
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 苏伊士小规模武装冲突
 李轩亲自推动的内燃机以及应用内燃机的工程车辆、运输车辆项目。
 其核心目的可不是说让大唐子民都拥有一辆小汽车之类的,这个目标不现实,至少在二十年内甚至更长的时间里都不现实。
 哪怕是大唐已经工业化了,但是各种机械设备之类的价格依旧很高昂,而应用内燃机的机械设备,甭管是轿车还是货车又或者是工程车辆,短期内价格都会非常的昂贵,私人轿车的话,除了权贵是很难承担的。
 这也是为什么李轩推动内燃机应用的项目,放在工业、农业、交通生产用的工程车辆以及运输车辆上。
 当然了,在这个基础上还能发展军事车辆。
 而私人轿车的话,李轩基本不管了,让他们自己搞呗。
 反正随着经济的逐年上涨,人们的收入上涨,汽车的制造成本下降,售价下降后,就会出现市场,而商人们对市场总是很敏感的。
 哪怕是没有李轩的亲自推动,等市场成熟了私人轿车业务也能够迅速增大。
 至于现在嘛,太早。
 根据圣天子李轩的指示,帝国的国企部牵头成立了松江机械公司,开始预研各类应用内燃机的工程机械,他们展开的诸多子项目里,最为重要的就是挖掘机了。
 挖掘机在大唐帝国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务了,自从蒸汽机发展成熟,尤其是体积和重量都大幅度小型化的高压蒸汽机出现后,应用高压蒸汽机的可不仅仅只有工厂、火车、轮船,上述三者只是影响比较大,人们比较熟悉的蒸汽机应用领域而已。
 其实上蒸汽机的应用已经是深入了大唐社会的方方面面。
 港口的装卸作业,早就有了蒸汽机驱动的吊装货物的设备,造船厂里吊装各种大型零部件的时候,同样是使用蒸汽机驱动的吊装设备。
 在陆地运输上,有了蒸汽机为动力的拖拉机,值得注意的是,大唐本土方面的拖拉机业务,一部分是应用于农业生产,而另外一部分则是用于运输,尤其是运输重型货物上具有比较大的优势。
 很多偏僻地区的林场,就是采用蒸汽机拖拉机来运输原木。
 甚至都还出现了蒸汽机为动力的挖掘机等建设用的设备,并用于铁路建设,大型矿场的开采乃至运河的建设。
 巴拿马运河就正在尝试引入蒸汽机挖掘机,不过进出口委员会一直拖着,没批准也没有拒绝。
 进出口委员会的人也是在观望风向,金陵早有传闻,说帝国正在准备调整进出口政策。
 其他方面的调整,进出口委员会的人不关心,他们关心的是其中的一条,那就是对部分工程设备的海外使用放宽限制。
 当然了,这种放宽限制也不是没有限制,而是准备采取特事特办,一案一批,只限于部分对帝国全球战略有重要作用的项目使用部分工程机械设备,而且用完就得拉回来,哪怕是报废了也得拉回来。
 这个过程将会全程有进出口委员会的监管官员进行监督。
 等工程搞完了,一个螺丝钉都不能留在当地!
 这也不是因为什么民间资本的游说,纯粹是出于大唐在全球范围内建设军事基地的需求。
 大唐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庞大的海外领地,其他地方不说,仅仅是在欧洲地区,大唐就已经拥有了十三个殖民地(不包括休达在内的北非)这些殖民地大多也都是用来充当军事基地的。
 而军事基地的普通建设,使用土著劳工是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很多工程哪怕是用人命堆也是搞不定的。
 比如说军用港口的建设,尤其是深水航道、码头的建设,没有工程机械的帮助,纯粹依靠人力的话,根本就没有办法完成。
 此外这个特事特办的限制性使用,也算是为了运河建设开一个小口子。
 帝国已经在巴拿马修建运河了,同时还在和奥斯曼人就埃及地区的归属权问题进行谈判。
 这两条大运河关系到帝国的整体全球战略的发展,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然而巴拿马运河都开工好几年了,动员的土著劳工不少,但是修建进度却是一直非常缓慢,根据预测,继续这么搞下去的话,哪怕死再多的劳工,估计都得二十年以上。
 二十年太久,帝国等不起,这才有了运河建设公司尝试引入机械设备加快修筑进度的打算。
 同样的海域苏伊士运河。
 大唐帝国为了能够开建苏伊士运河,都已经是多次把舰队调往奥斯曼帝国的首都伊斯坦布尔进行演习了。
 三十八年的十月份,更是借口奥斯曼帝国的苏伊士驻军炮击大唐商船,为此派遣了一直舰队搭载了足足一个混成团的兵力炮击并登陆苏伊士,随后实际控制了苏伊士地区。
 当然了,这并不是什么战争,只是一次小规模当地武装冲突而已。
 在这场对于帝国而言微不足道的小规模武装冲突里,大唐陆军和海军陆战队联合组成的混成团的步兵们甚至都没有和对方的守军打照面。
 因为混成团发起登陆之前,舰队的密集炮火就是把整个苏伊士城给轰了个稀巴烂!
 当时的登陆舰队只有一艘巡洋舰以及两艘护卫舰,再加上三艘近海巡逻舰,一共就六艘战舰而已。
 这六艘战舰上搭载的舰炮,如果用滑膛炮时代来算,那肯定是很少的,滑膛炮时代一艘千吨战列舰,就能搭载大几十门火炮,两千吨的战列舰能够搭载上百门火炮,六艘战舰下来少说也得有几百门火炮呢。
 但是大唐的这六艘战舰,一共搭载只搭载了三十多门舰炮,其中只有两门一百五十毫米的舰炮。
 更多的还是一百二十毫米和七十五毫米的舰炮。
 但是这三十多门舰炮,他们在短时间内,就朝着当地诸军的军营以及炮台设施等军事目标发射了超过两千发炮弹,这些可都是大装药的圆柱形高爆榴弹。
 那些驻军都还没有反应过来呢,甚至都没察觉到大唐舰队的抵达,他们的军营就已经被密集的炮火直接炸成了碎片!
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 无奈的进出口委员会
 当大唐的混成团登陆之后,所面临的只是一片废墟,当地驻防的一万多奥斯曼人的埃及驻军早就不见了踪影。
 他们大半死伤在舰炮袭击当中,少数趁乱逃亡了。
 在强悍的舰炮火力掩护下,登陆的陆军和海军陆战队联合组成的混成团,一炮未放,一枪未发就占领了苏伊士。
 不过他们后续并没有快速向开罗或者其他地方进军,而是直接停留在当地驻防。
 一方面是要给帝国的外务部官员们时间,让他们去谈判,如果不用打就能通过谈判获得运河,那么帝国也是懒得打。
 炮弹贵着呢!
 另外一方面嘛,大唐在海外的军事行动向来喜欢稳扎稳打,这登陆之后一般是不会贸然推进,而是会建立港口,等待更多的后勤补给,至少,得把登陆部队的火炮都运下来,然后再等待骑兵部队的抵达。
 总之没有做好准备,他们是不会贸然发起进攻的。
 此外这也是有着军事上的考虑,如此自己辛辛苦苦行军打过去,还不如让对方主动集结兵力来反攻,到时候直接来随便拉出一个炮兵营来一个急速射就完事了。
 省时省力!
 大唐为了修苏伊士运河,都搞了一场武装冲突,干掉了大几千土奥斯曼著军队了。
 为了加快运河的建设速度,搞一个特事特办的机械设备限制性使用也就不意外了。
 只不过进出口政策事关重大,如果贸然放开口子的话会造成极大的后续影响,就算是李轩也是不得不慎重。
 两条运河的建设,肯定是需要使用工程机械的,不然的话施工进度太慢。
 要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