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沟皇帝-第16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现在的苏伊士和以前的苏伊士也是不一样了,之前的苏伊士城早已经是在战争中变成了废墟,而且这破地方本来也不大,大唐人很干脆的一把火烧掉以后进行重建。
 当然,目前只是简单设立了军营和官方办公建筑而已,其他城市建筑都还处于规划当中,以后慢慢建就是了。
 大唐在海外领地建设新城市已经是经验非常丰富了。
 当董立群他们开始办公的时候,第一支满载移民的船队也是正式抵达了苏伊士港!
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 天堂和地狱并存的城市
 第一批前往红海地区的移民,乃是官方组织的移民,并且还是免除任何费用,官方甚至提供农具,种子,口粮等诸多补贴的官方移民。
 这种官方移民只要报名了,那么从离开家乡开始一毛钱都不用花,路上吃的住的官方全包了,船票就更用了,等到目的地后,除了常规的免费分地这个操作外,官方还会提供简易临时房屋、农具、粮种等等,甚至都还提供最少半年甚至一年以上(看当地农作物的收获时间)的口粮。
 而且他们还会得到比普通移民更多的土地,自由移民可以获得美人三十亩土地的话,他们就能够获得五十亩甚至一百亩。
 虽然说也不能说是全免费,因为这些费用以后都需要移民们以后耕种土地出产后偿还,但实际上总数也不多,哪怕是最后需要偿还这些费用,但是也比自费移民要便宜的多。
 有这么多优惠条件,自然也是有着限制的,那就是移民的地点只能在少数官方限定的地方里选择。
 至少美洲,不管是北美还是南美洲那是别指望了,那些地方的自由移民都多的很,官方早就不再大规模组织移民前往了。
 官方组织移民的地方,一般都是待开发地区又或者是具有战略地位的地方。
 比如说西亚、印度、非洲等部分大唐领地,此外南洋的部分地区也有这个待遇。
 总之都是对新移民不太友好的地方,自由移民不愿意去的地方。
 要不然,官方也不会花费这么大的力气吸引移民前往了。
 红海地区,一直也都是官方移民的地区,之前帝国在亚丁湾、波斯湾等几个海外领地里都是进行过移民,不过规模都不大。
 毕竟大唐之前在当地占据的海外领地规模都不大,一般都是以沿海港口为主,当时占据这些地方的目的都不是为了扩张领地,纯粹是为了获得一个补给港口而已。
 这也是大唐在全球范围内搞这么多殖民地港口的原因,大多时候其实不是为了扩张领土,也不是为了在当地做生意,更多的只是为了给船只提供补给而已……
 如今的整个太平洋以及印度洋乃至大西洋沿岸地区,到处都是大唐控制下的沿海港口,很多沿海港口都是规模极小,也没多少人。
 之前帝国在红海沿海的港口,大多也都是类似,比较重要的苏伊士港,那地方之前还是奥斯曼人的,大唐只在那里有一个使馆区而已。
 但是现在,再拿下了整个东北非以及西亚半岛地区后,尤其是有了尼罗河三角洲平原后,大规模移民也就成为了现实。
 这片只有两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虽然面积不咋地,但是却富饶的很,非常适合农业发展。
 哪怕只是随便折腾折腾,都能养活几百万人。
 当然了,按照大唐开发海外领地的规矩,是不可能真的移民几百万人过去的,一方面是移民这么多人费时费力。
 另外一方面嘛,总得给移民的后代们留下生存的空间。
 当然更加重要的是,类似尼罗河三角洲这样的富饶可耕地,大唐多的是,不缺这一点。
 因此按照移民屯垦司的计划,短期内的移民目标是五万人,五万移民的话,勉强也能够在当地打下基础了。
 后续就能够和其他开发成功的海外领地一样,不需要官方大规模组织移民,而是自行吸引本土移民前往了。
 到时候人口迅速增加是必然的。
 第一批抵达的移民,并不多,只有三千多人而已,这个数量甚至都还没有当地的驻军多。
 不过在这些移民刚下船,准备在官方的组织下前往尼罗河三角洲地区的时候,却已经是有一小批人先于他们踏上了尼罗河三角洲平原开始跑马圈地了。
 他们就是从亚历山大港登陆的第一批移民,而且还是自由移民。
 这些人实际上之前是生活居住在休达城以及其他地中海沿岸的大唐使馆区里的人,里头不仅仅有大唐人,还有相当一部分暂住民。
 这些人可是知道埃及那边的尼罗河平原是有多么的富饶的。
 当本土的移民对尼罗河平原还嗤之以鼻的时候,在休达等地的大唐人,尤其是在当地混的不咋地的大唐人以及部分暂住民们,已经是翘首以盼想要前往尼罗河平原了。
 约翰就是这一批新移民之一!
 当然了,现在的他不叫约翰了,而是乔翰!
 自从被他哥哥乔治接到了休达,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大唐人后,乔翰连名字都是彻底改了,因为他们是兄弟,他哥哥乔治直接把自己的音译名字里的乔作为姓氏。
 约翰也就是随同他哥哥,以乔为姓,取名乔翰。
 可惜的是,和他哥哥在休达混的风生水起不一样,乔翰在休达的日子过的不咋地。
 其实他并不笨,学习能力也还可以,但到底是不够机灵,待人待物不咋地,连工作都很难找,最后在叔叔所属的商行工作。
 不过那只是最低等的杂工而已,熬了许久,好不容易上了个夜校,有了个丙级文化证书后,又找了一份店员的工作后,他才摆脱这种尴尬。
 但是日子依旧过的不咋地,想要吃饱饭都难。
 倒是他哥哥乔治在休达的欧洲饭店里混的很不错,已经是从普通的门童咨客升级为咨客经理了,每个月收入达到了二十多唐元呢。
 这个收入在休达的一大票暂住民里,那也算得上是高等收入了。
 眼看着哥哥乔治越混越好,虽然说乔治对他一如既往的好,并且还独自承担偿还了债务,甚至还经常资助他。
 但是乔翰也是个有骨气的男人,他想要过更好的生活,依靠自己过更好的生活。
 只是哪怕是还年轻但是他也知道自己这样混下去的话是没有前途的。
 一个月不过拿着二点五唐元的薪资,这个收入如果放在西班牙人里,自然是属于很高了。
 但是在休达,这可是名副其实的低收入人群。
 休达这破地方,什么都贵,吃的东西贵,住的也贵。
 仅仅是食宿两项,就得花光他的所有薪资,如果没有哥哥乔治的资助,他甚至连衣服都没得穿!
 他也想过挣扎一二,找一份更好的工作。
 但是,休达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是个天堂,比如他哥哥乔治。
 但是对于另外一部分人来说,休达就是个地狱,比如他乔翰。
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 埋葬了梦想的休达(修)
 乔翰内心挣扎了许久,最后决定不再休达这看似繁华,但是对他一点也不友好的地方待下去了,他要去新领地埃及,寻找自己的新生活,他打听到了,埃及那边的土地便宜的惊人。
 比休达州里的土地便宜多了!
 唐属休达州,不仅仅第一个港口城市,实际上范围还是比较大的。
 休达港,也就是休达城区,面积并不大,只有十多平方公里,其休达半岛的东部突出乃是军事基地,部署有炮台。
 整个十多平方公里的城区,面向陆地的一侧有着城墙,只不过城墙很简单,高是挺高的有好几米,不过并不厚,军事防御功能比较有限。
 而城墙之外的大片隔离区,也是属于休达州的范围,南北大约五十公里,东西大约四十公里,形成了一个三角形的区域,总面积大约一百五十多平方公里。
 这些土地上也是有人生活的,少数是大唐移民,还有一部分是购买了土地进行耕种的暂住民。
 这里的土地其实不算太好,然而价格却是不便宜。
 主要就是因为这片地方乃是大唐在地中海沿海乃至整个欧洲里仅有的两个海外领地,另外一个则是丹麦群岛。
 而丹麦那边其实气候不咋地,毕竟是临近北欧,冬天冷的要死,同时那里还面临着鞑靼人的威胁,所以自从大唐人以非洲的领取换取了这几个丹麦群岛后,其实也没往这里迁移多少移民,只要是驻防当地的军队以及少量商人之类的。
 休达这边没啥威胁,气候也不错,而且还临近西班牙、法兰西等,更重要的是休达本身就是一个繁华的商贸港口。
 可以说是大唐和欧洲贸易的最前沿地区,大唐的货物就是以这里为集散地,然后分销到整个北非、欧洲地区的。
 其中的欧洲饭店以及其他部分建筑,在整个欧洲的地区都是出名的很。
 很多向往大唐的欧洲人在获得了暂住证,成为一名大唐暂住民后,都是优先选择在休达落脚。
 这些暂住民里,其实有不少都是有钱人,和乔翰兄弟那样的穷苦人家出身的,还真不多。
 因为要成为暂住民,最普遍的方式还是通过申请,而要通过申请就得学习大唐文化,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掌握一定的技术之类的,能够做到的人一般家庭条件都不会差。
 这些暂住民到了休达后,很多都会在休达选择购置产业,这样也就推高了当地土地的价格。
 反正乔翰是买不起休达的房子或者土地的。
 当然了,如果是换成了大唐移民的话,那又不一样了,只要选择到休达落户,全额报销船票,大片的土地免费分配,甚至连房子都给你修好了。
 要工作的话,也分配工作。
 休达州衙门其实挺有钱的,差的就是来自本土的移民,因此在吸引本土移民上向来都是舍得下本钱。
 可惜,乔翰是个暂住民,虽然也可以在部分海外领地购置房子、土地,但是得花钱啊,休达的土地太贵,他是买不起的,以前也没想过。
 但是他发现新领地埃及那边的土地价格非常的便宜,甚至只有休达这边的半数不到。
 他动心了!
 但是他没钱!
 最后,还是他叔叔和哥哥乔治帮了他一把,借钱给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