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沟皇帝-第16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不然的话,现在的汽油发动机带不动!
 中原汽车公司的甲型车,所搭载的汽油发动机,乃是皇家理工学院里的实验室产品,纯手工打造,质量过硬,价格昂贵,产量嘛,别说产量了,反正皇家理工学院只卖给了中原汽车公司两台原型机,而且还是根据专利授权协议才卖给他们的,算是专利授权的一部分,给中原汽车公司充当样品,让他们自行研究生产使用的。
 这款发动机的性能,和之前李轩在皇家理工学院所看到的一样,不用别人解说,李轩都知道。
 采用的乃是卧式四冲程双杠发动机,马力达到了四点六匹马力,这种双缸发动机乃是从之前的单缸发动机发展而来的。
 之所以第一辆汽车上没有使用单缸发动机,纯粹是因为之前研究的时候,皇家理工学院的汽油机项目组的教授们发现在控制重量和体积的前提下,嗯,至少要能够四轮马车上并能够实用化,因为材料和加工水平不足的情况下,早期做出来的单缸发动机功率一马力都不到,动力实在太小。
 而更重要的是,因为汽油机的转速远远比蒸汽机乃至煤气机更高,导致汽油机的抖动的实在太厉害,噪音也很大,如果在这个基础上想要提高马力,不仅仅是重量和体积会大幅度增加,更重要的还是材料无法承受。
 后来他们为了获得更大的马力,不断的尝试各种办法,改进材料,改进加工精度,改进各种设计,其实已经一度把单缸发动机的功率提升到了三马力的程度。
 但是抖动和噪音问题反而更加严重了,更重要的使用寿命也是严重不足了,哪怕是在使用寿命了,故障率也是让人难以忍受。
 这样的产品,是根本无法推广应用的。
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 大唐最尖端的科技产品
 基础材料和加工的限制,导致了他们无法在小体积,轻便的单缸发动机做出更大的马力,同时还能保证使用寿命以及控制故障率、抖动、噪音等诸多问题。
 虽然这样的单缸发动机也能使用,但是想要大规模普及使用,人们能忍受抖动和噪音如此厉害的发动机,但是绝对无法忍受故障率如此高的,动不动就趴窝的发动机。
 最后他们采取了简单直接的方法,一个气缸不够就增加到两个气缸。
 于是乎,双缸发动机就这么出现了。
 同时在保证使用寿命和降低抖动以及噪音的前提下,降低单缸的动力输出。
 这样哪怕一个气缸的动力小一些,但是两个气缸加起来的动力却也是足够大了。
 随之而来的就是抖动和噪音大幅度降低,更重要的是使用寿命得到了增长,故障率大幅度降低。
 最近几年又因为材料和加工精度的进步,这做出来的双缸四冲程发动机的那里已经算是不错了,眼前的甲型车上搭载的试验机,功率已经是达到了四点六匹马力。
 在双缸发动机的路子尝到了甜头后,皇家理工学院内燃机实验室的汽油机项目组,已经是在多缸发动机的路子上一去不回头了。
 这刚把双缸发动机给搞出来,现在就已经是开始搞四缸甚至六缸、八缸、十二缸的发动机了。
 而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的诸多研究里,很多研究经费都是军方出的,因为军方对发动机的马力要求更高,同时对发动机的可靠性以及使用寿命也要求更高,对成本也更敏感,所以现在的这种双缸发动机,军方还是不满意的,毕竟只有四点六匹马力而已。
 当然,这并不是说双缸汽油机只能做到四点六匹马力,而是说限制了体积和重量,能够装载在汽车上的发动机能够做到这个程度。
 如果直接简单干脆的放大体积和重量的限制,搞出来几十匹甚至上百匹马力乃至更高的汽油机也是没有问题的,但是那些汽油机就无法在汽车乃至军方的战车上使用了,只能是在重型工程机械、工业、船舶等领域使用了。
 就和蒸汽机一样,大唐哪怕是在二十年前,在高压蒸汽机刚搞出来的时候,产品线基本就已经是覆盖了数马匹到数百马力之间,但是直到目前为止,大唐不也一样没能搞出来蒸汽战车嘛!
 相对于甲型车的四点六匹马力,西湖牌汽车的汽油发动机就要差一些了。
 这辆车采用的汽油发动机,马力有三点五匹马力,比皇家理工学院的汽油机还是要差不少的,因为两者的汽油发动机,其体积和重量都差不多,在相同体积和重量的情况下,马力小这么多,自然是差距比较大的。
 但是相对于皇家理工学院的试验机,其实李轩更加看重杭州动力机械公司搞出来的这款发动机,因为前者是纯手工实验室产品,以目前的工业制造能力根本无法量产,而后者却是可以工业化量产的。
 哪怕是良品率低一些,性能差一些,成本高一些,但是不管如何,都是属于一款能够量产的发动机。
 只有工业化量产,才能够大规模应用,才能够对整个大唐的工业生产以及交通运输起到推动的作用。
 这两款汽车的最大区别,就是发动机了。
 而其余的众多技术采用也都比较类似,比如采用了充气橡胶轮胎、水冷却、钢板弹簧减震、链条传动等等。
 基本上,是把现在能够用上的诸多新技术一股脑的用上去了,虽然在李轩看来还非常的原始,但是对于当代的大唐帝国而言,这绝对是各种最新最高科技的结合体。
 代表着当代大唐帝国的最高科技含量!
 话说其中不少技术都是中原汽车公司的专利,比如说充气橡胶轮胎,这玩意就是中原汽车公司之前收购的一家子公司的产品,拥有独家专利。
 不过中原汽车公司为了能够获得汽油发动机的专利授权,被迫和皇家理工学院、杭州动力机械公司达成了部分技术产品的协议。
 而且这些授权协议里,其实对中原汽车公司非常的不公平。
 为了确保汽车乃至相关产业的持续推动,以扩大汽油发动机的市场,确保皇家理工学院的利益,皇家理工学院要求中原汽车公司对若干企业放开充气轮胎的基础专利授权,并按照行内通用的专利授权费走。
 当然了,专利费还是要交给中原汽车公司的,同时也只要求放开最基础的技术专利,至于其他轮胎技术的相关专利,这就不放开了。
 大体上就和之前杭州动力机械公司开放四冲程专利一样。
 人家杭州动力机械公司也不愿意,但是没办法。
 毕竟,如果大家都不开放专利的话,那么汽车是造不出来的。
 因为眼前的汽车就算在李轩看来再简陋,但是上面诸多零部件可都是高科技产品,其专利分别属于各大公司。
 之前皇家理工学院在对外授权汽油发动机专利的时候,基本都是要求各大企业也拿出来相应的技术专利开放授权,是不会出现中原汽车公司既获得了汽油发动机授权,但是又不放开充气轮胎的专利授权这种情况。
 想要进入汽油发动机的相关产业链里,你同样也需要拿出自己的东西去交换,一起做大市场。
 如此也就导致了,哪怕是杭州动力机械公司,他们也是能够采用充气轮胎技术。
 但是中原汽车公司已经是意识到了这个巨大的竞争对手,虽然给了基础的充气轮胎技术,但是其他的相关轮胎技术可就不给了,想要也行,直接采购他们的成品轮胎,价格保证昂贵无比!
 杭州动力机械公司呢,是一边自己研究自己的充气轮胎,一边也是只能先采购中原汽车公司的轮胎用着先。
 不过为了防止中原汽车公司使绊子,他们拐弯抹角通过一连串的皮包子公司绕来绕去采购的,中原汽车公司一开始还以为这一批充气轮胎买到了北海省的一家马车生产公司呢……
 从这也可以看的出来,汽车产业虽然刚出现,但是竞争已经是很激烈了。
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 还不如直接烧木材
 发动机、各种新技术的采用,让现在的汽车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工业之花,技术含量极高,这成本自然也就不便宜。
 仅仅是成本往往就需要好几千唐元,这也就注定无法大规模生产销售,进入普通人家的。
 因此汽车市场其实非常的单一,那就是富豪的私人汽车领域。
 其次重型工程机械、重型运输领域也会有一定的市场,比如说挖掘机等重型机械、拖拉机等市场就是一个潜在的大市场。
 再过来估计就是工业应用以及船舶。
 不过除了私人私车外,其他几个领域的技术含量甚至更高,没看见人家松江重型机械公司折腾了那么久,连个概念车都没能弄出来嘛,就算弄出来了也得考虑性价比问题。
 大唐的蒸汽机技术已经是非常成熟了,想要从蒸汽机抢下来这些市场,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最关键的使用成本就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
 蒸汽拖拉机虽然动力小了点,麻烦了点,但是蒸汽机便宜啊,而且燃料成本非常低,这煤炭可比汽油什么的便宜多了。
 实在不行还可以直接烧木材呢……
 汽油发动机,一听这名字就知道是高端货色,烧的汽油也是昂贵的很。
 所以性能好用是不行的,还得把使用成本降低下来,要不然很难抢夺蒸汽机的市场。
 地球原时空,汽油机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是出现在乘用车市场了,但是蒸汽拖拉机却是一直生产到二十世纪初甚至一战后都还有生产。
 这也是中原汽车公司和杭州动力机械公司不约而同的选择豪华私人汽车作为切入点的原因。
 只有富豪们,才不计较售价,更不在乎使用成本。
 但是李轩看这两辆汽车,虽然采用了众多新技术,不过这外形却是让他难以满意。
 因为这两款汽车,其车身都是带有以往四轮马车的风格,说是汽车呢,但更像是没有马的马车,而且还是敞篷的!
 不过李轩自然是不会在外观这种无关紧要的问题上说什么,尤其是表达不满。
 以目前李轩的威望地位,随便说一两句不满的话,估计都会对这两家企业,乃是整个新兴的汽车甚至内燃机产业造成一定的打击。
 所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