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沟皇帝-第16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说市区雾霾重,郊区空气好,不能住市区,为了身体健康一定要住郊外。
 这就矫情了不是,没看见帝国很多地方的民众还吃不上饭吗,让你吸一下雾霾怎么了,很多人想住在大城市里吸一口雾霾还吸不上呢!
 真正的穷人,是不会抱怨松江市区郊外的小洋楼一栋需要几千乃至上万唐元,他们抱怨的这个月家庭的食物支出有多了一唐元两唐元!
 所以目前的大唐在大多情况下,用食物指数来判断当地的生活水平还是比较准确的。
 会议的第二天,皇家理工学院经济系的冯勇教授,在御前会议上就帝国粮食产品、食物来源、价格等等做了报告,在初步介绍之后,冯勇教授环视了在场数十名帝国重臣,用着沉重的语气道:“以帝国本土的可耕地面积、目前的栽培技术来看,帝国本土的粮食产量是难以满足帝国数亿人口的庞大需求的!”
 “要想让帝国数亿人口真正过上吃饱饭的生活,把食物指数降低到百分之五十乃至百分之四十,我们必须的把眼光放得更长一些,更远一些!”
 “帝国本土的可耕地面积在全球范围内,只占据了区区百分之二十不到,这也意味着全球范围内,还有着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可耕地,这些土地才是彻底解决帝国本土粮食不足的问题!”
 “以北美洲地区为例,仅仅是我帝国治下北美地区,初步估算可耕地面积就达到了将近三百万平方公里!”
 “而整个南北美洲,可耕地面积估计最少也在五百万平方公里以上!”
 “一旦成功开发,意味着帝国将会多出来数十个江南道!”
 “此外,在欧洲地区,包括东欧、中西欧地区,也都是平原为主的可耕地巨大,农业发展潜力巨大!”
 “印度半岛、非洲等地区,更是尚未开发的天然粮仓,其中我们已经初步开发的戈河州平原、南非平原,面积虽然小,但是却是极为围绕,粮食产量庞大。”
 当说完了一连串话后,冯勇教授就是宣告报告结束。
 其实他说的很多东西,都是公众所知道的,并不隐秘,但是在这种重大的会议场合里说出来,尤其是当一票重臣们听到美洲至少有五百万平方公里的可耕地面积后,一个个都是在盘算着,这么大的一片地方,到底能种植臭出来多少的粮食。
 这些粮食能养活多少人?
 依靠这些粮食,食物指数分分钟就能拉低到百分之四十以下甚至更低的水准。
 冯勇教授的报告结束之后,工部下属地质司就本土以及海外地区的资源分布和开采等做报告。
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 经济一体化计划
 在报告上宣称,帝国本土虽然面积广泛,但是资源却是极为匮乏,不管是铁矿石还是煤炭乃至石油以及其他的矿产,都算不上多么的丰富。
 但是在海外领地以及土著领地上,各种资源却是极为的丰厚。
 比如在北美洲,各种资源几乎应有尽有,而在印度、非洲等地区,更是有着无数等待发现的矿产。
 同时帝国的石油勘测队,都已经是西亚红海地区的沙漠里发现了石油,甚至都是在奥斯曼帝国控制下的巴尔干半岛地区都是找到了石油的踪迹。
 然后又说什么帝国的工商业发展迅速无比,各种资源的消耗是一个天文数字,而现在本土方面已经是越来越难于供应这么多的资源了,所以后续大规模开发海外资源,这是必然的。
 再过来则是商部的人也是发言,说什么帝国本土的企业发展迅速无比,尽管本土市场庞大,但是海外市场也是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当帝国移居海外的子民越来越多的时候,海外市场必然会从现在的本土市场的补充演变为和本土市场相当的庞大市场。
 怎么说呢,后续的第二天和第三天的会议里,各种报告虽然说的事都不一样,然而其实核心论调就一个,那就是帝国本土需要海外的众多资源。
 至于为什么会这样,其实不少帝国重臣们都是心知肚明的。
 因为在之前的御前值班会议上,九位目前大唐帝国的核心重臣和圣天子商讨如何缓解本土和海外领地的矛盾,如何让本土和海外领地联系的更加紧密,如何避免海外领地的潜在叛变可能性的时候。
 除了很多老论调外,陈立夫作为目前主管帝国经济发展事务的值班大臣,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设想!
 那就是‘经济一体化’!
 当时陈立夫是这么说的:“假如把帝国本土和诸多海外领地的经济体系彻底绑定在一起,让海外领地一旦脱离了本土为核心的经济体系后,会面临着经济全面崩溃的局面,那么他们还会反叛吗?”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没有好处,甚至有坏处的事,他们会干吗?就算少部分人愿意,但是大部分人会愿意吗?”
 如何应对海外领地的潜在叛变上,李轩从来不觉得军事镇压,限制本土化能解决问题,因此这些手段只是单方面的限制而已,并没能解决利益冲突
 甚至后续提出来的分化措施,也只能算是解决一部分利益冲突而已。
 但是陈立夫提出来的‘经济一体化’,却是让李轩看到了一丝希望。
 如果把大唐帝国的全球经济体系,打造的更加紧密,让海外领地在脱离这个经济体系后,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那么就能避免大部分人生出不该有的心思。
 至于少数的一部分顽固者,自然是采用军事打击等手段了。
 而要怎么样才能够更好的把海外领地和本土绑定在一起,如何才能更好的做到经济一体化。
 这就是这一次御前扩大会议的核心了。
 当然了,这个战略是不可能公开说出来的,要是公开说出来的话,估计很多藩王们以及其他部分少数人都要狗急跳墙了。
 他们要的只是本土化,可不是海外领地和本土彻底绑定在一起,这并不符合他们的利益。
 在连续数天报告会议后,陈立夫作为内阁代表,提出了一揽子的经济发展计划。
 包括扩大海外农产品、工业原材料的进口量,此外还有最重要的就是在帝国本土和海外领地之间,全面取消各种名目的关税,不管是出口还是进口,都全面取消关税。
 引用的说法就是海外领地也是帝国领土的一部分,帝国领土之间的贸易,是不需要缴纳任何性质的关税的。
 这一措施,也被称之为全球自由贸易制度。
 这种自由贸易制度,听上去是把海外领地和本土一同对待,但实际上几乎整个经济一体化政策都是为了把海外领地和本土绑定在一起,这一条的自由贸易制度同样也不例外。
 取消了各种关税,这意味着海外领地的农产品、矿产资源产品运输到本土销售的话,不需要任何的税费,同样的,来自帝国本土的各种工业产品出口到海外领地,同样也不需要缴纳任何的关税。
 这将会进一步降低本土和海外领地之间的贸易成本。
 同时为了进一步降低海上贸易成本,进一步联系发展本土和海外领地之间的贸易,帝国将会出台一系列的海运扶持政策。
 包括造船补贴、煤炭补贴等。
 而更重要的则是扶持更大规模的煤炭开采,进一步增加煤炭供应量,降低煤炭价格。
 如今的海运成本里,煤炭成本是一个大项,降低煤炭成本就能直接降低一大截的海运成本,这将会进一步刺激海外贸易。
 不过重点不是这个,重点就是进出口委员会,将会放开一大批的官制工业产品,尤其是普通的生活所需的工业设备。
 包括农业机械、建筑机械、港口设施、甚至将会放开铁路限制等等。
 在这个基础上,将会在海外领地全面推行机械农业生产、机械矿产开发,用以满足帝国日益庞大的粮食、工业原料的巨大需求、
 今后,但凡是帝国子民,不管你是在本土生活还是在海外生活,都能够享受到帝国科技发展所带来的各种便利,不管是衣食住行都是如此。
 这一份经济发展规划,一经宣布之后,彻底是引起了举国轰动!
 这个消息都还没有登上大唐朝报呢,就已经是通过快讯的方式通过有线电报传遍了全帝国,当天会议都还没有结束呢,上海股票交易所以及广州交易所里,一大批股票是瞬间飞涨!
 钢铁、造船、能源、机械制造等几乎所有的行业都是出现了不不同程度的飞涨,尤其是美洲矿务公司,这个在北美洲地区拥有众多矿山,砍成美洲第一大矿主,但是却因为人工开采成本高昂,再加上运费高昂只能小规模开发金矿、银矿等贵金属矿产北美矿务公司。
 在苦熬了将近二十年后,终于是迎来了春天!
 只是迎来了春天的这家企业却已经是提前换了主人。
第一千九百九十五章 全民富裕
 美洲矿务公司这家公司之前是纯民营,而且他们的产业大多都是在北美洲,为了能够开发北美洲的各种资源他们一直都是鼓动什么美洲本土化。
 最后在国企部的授意下,由华北矿务公司、中原煤炭公司、江南钢铁公司、广宁煤炭公司、联合矿务公司等帝国十多家大型矿务、钢铁等企业组成的联合财团,以数倍的溢价收购了该企业,把这一家几乎能够掌控北美矿务命脉的企业纳入官方监管之中。
 其实按照翰统的说法,收购个屁啊,直接让那些股东们出意外就行了。
 但是陈立夫却是坚决反对,认为这样的举动会彻底的破坏帝国的商业氛围。
 现在这样采用数倍溢价收购的方式,虽然也会被人看成是官方插手了,但是钢铁煤炭石油这些基础商业,一直都是官方监控的重点,人们大多也不会说什么,反而支持官方对这些关乎民生的基层行业进行监管。
 因为相对于那些奸商们,人们更加信任大唐官方的管制力度。
 大唐帝国在过去对诸多重点行业都是实施不同层次的监管。
 在一些战略行业,尤其是国防工业、石油产业、食盐、铁路以及最近十多年兴起的烟草行业,全面实施国有化,禁制民营资本进入,同时还有一些民生行业,比如各地的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公共马车,出租马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