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沟皇帝-第16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人是直接领取官府发放的薪资的,但是他们又不属于官员,同时也是为了提高老师、医生的社会地位,鼓励学子从教、从医,所以在官方学校以及官方医院来,老师和医生那都是有品级的。
 只不过,这种品级只是政治待遇而已,品级的前头会有一个‘同’字,比如一个同四品的省道官办医院的院长,其就是享受四品官员的政治待遇,如果是有什么正式宴会之类的,在重视礼教的大唐帝国里,省道医院的院长,那都是能够和正四品知府同坐一座的。
 在全帝国范围内,大唐帝国的医疗发展是紧跟经济发展的。
 帝国的经济发展良好,相对应的卫生医疗发展也是比较迅速,毕竟医疗这东西,有钱才能搞,尤其是普及型的医疗服务,那更是需要庞大的财政支持才能够搞的。
 要不然的话,普通百姓看不起病也没啥卵用。
 但是即便是在医疗领域做出了不少成绩,但是卫生部在帝国的权力构架里,依旧没啥存在感。
 这就让卫生部的官员们,经常是想要折腾着弄出点大动静来,好歹也要让圣天子多看一眼,别忘记他们卫生部啊。
 话说,如今大唐帝国的各种机构是比较多的,军事机构有枢密院、海军统帅部、近卫军参谋部。
 独立监督类的机构有皇家大法院、督察院、国防安全监管委员会。
 而内阁那边,经过多次调整后,目前有吏部、礼部、农部、户部、商部、工部、税部、财务部、法务部、巡警部、外务部、陆军部、海军部、卫生部、交通部,仅仅是部级机构就有十五个。
 此外还有若干独立的司、局。
 这么多机构云集金陵城,那可是三品遍地走,四品不如狗……
 哪怕是二品官员想要获得一点存在感那都不容易,因为目前的大唐帝国里,从二品以上的官员那可是好几百个呢。
 其中的绝大部分人在圣天子面前都是没什么存在感的。
 真正被圣天子记住的官员,在帝国有分量的高官,要么是能够入值御书房的阁臣,要么是重要机构的侍郎或者省道巡抚道员,估计满打满算也就那么几十个。
 卫生部的首任尚书,连御书房都没能挤进去……
 堂堂一部尚书,说起品级来也有正二品了,但是别说值班大臣了,连个御书房行走大臣都没能捞到,可见卫生部在帝国的高层的权力构架里多么弱势了。
 卫生部第二任,也就是现任尚书陈炳全好一些,在尚书任上傲了两年,初步把乡村医生制度搞出来之后,凭借着这个政绩,这才勉强被李轩诏入御书房行走。
 而他不知道的是,就这,还是因为李轩想要刻意的扶持卫生部一二,再加上陈炳全也是个从龙及早,宣平三年就进入太医院工作,奋斗了数十年,现在都是六十有四的老臣子了。
 而根据大唐帝国官制,官员的致仕年龄可是有明确规定的,正四品以下六十岁,从三品以上六十五岁。
 当然了,圣天子特旨留用不在限制之列。
 陈炳全显然是没这个资格让李轩特地下旨留任的,那都是极少数重臣才有待遇,比如说早年的柳八苟等开国重臣。
 眼看着就要致仕了,李轩这才给了他一个御书房行走大臣的名头,要不然的话陈炳全想要进入御书房行走是不可能的事。
 大唐帝国的御书房,虽然没有任何规定定员,理论上圣天子喜欢用多少个值班大臣,多少个行走大臣都可以,但是最近二十年来却是始终都保持着九名值班大臣名额,行走大臣的话不固定,一般都是维持在二十人左右,少的年份十八九个,多的年份也可能有二十五六个
 这一共才二三十个名额,而且这可不是文官一家的名额,而是文武双方名额,即便是文官内部,那也得和翰林院、督察院、大法院分配。
 御书房值班大臣的名额,基本上都是限死了的。
 军方就有两个了,分别是陆军一个、海军一个。
 然后翰林院一个,督察院一个,皇家大法院一个。
 这就暂居了五个了,剩下的四个才是普通文官的。
 这普通文官里,通常来说,基本上负责吏治法务的一个,负责工商经济事务的一个,负责民政治安事务的一个,最后一个往往是机动名额。
 陈立夫就是以商部尚书入值的御书房,在御书房内,他负责工商经济事务,民间里往往也称陈立夫为经济大臣。
 就算是较为宽松的行走大臣,其名额那也是相当的紧张。
 按照惯例,军方至少要占据三个名额,其中一个是近卫军体系的将领,陆军一个,海军一个,有时候也会多几个,五个,六个都出现过。
 剩下的按照惯例,内阁方面会固定式的占据至少几个名额,主要是给没有入值的商部、税部、财务部、吏部、礼部、交通部、巡警部等重要部门的尚书备用。
 至于剩下的名额,具体选什么人,一般没有什么惯例,李轩每年都是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但是一般也都会选择重要机构的主官或副官,最后还会有一个名字是属于赏赐类的名额。
 主要是给劳苦功不高,又临近致仕的老臣子,人家跟着李轩打拼一辈子,这眼巴巴盯着御书房都盯了几十年了,眼瞅着就要致仕了却是还能进去。
 所以,李轩每年都会选择一两个这样的老臣进入御书房行走,进去混个一年半载左右让他们风光退休,甚至都没指望着他们进去后能干多少事,算是给一个荣誉称号。
 用来安抚臣子,彰显仁德的一个手段吧。
 陈炳全,就是因为这样才能进入御书房的。
 但是即便是进入御书房担任行走了,但是别说和那些帝国的顶级大佬御书房值班大臣相提并论了,就算是其他行走大臣大多也比他强势,每次去御书房值班的时候,那都是属于边缘角色。
 倒不是说他品级低,地位低之类的,而是说话不够响亮。
 真要说起实权来,同样是行走大臣,但是隔壁的税部尚书可比他权重多了,每次御书房值班会议的时候,就算是陈立夫这样的内阁大佬,也得对税部尚书客客气气的。
 没办法,人家是大唐财神爷,这每年各部门能有多少经费就得指望着税部的工作成效啊。
 至于真正掌管预算的财务部尚书,那都没这么强势,表面上看是财务部制定帝国财政预算的,但是也只是名义是能够而已。
 每年的预算分配,那都是各方大佬亲自上阵厮杀后确定下来的份额,根本没财务部什么事,就算是财务部自身的预算,也得打破头下场去争。
 你财务部敢直接确定来年的支出预算,满朝文武大臣分分钟要你好看。
 尤其是军方那些暴脾气的将领,敢直接炮轰财务部。
 所以哪怕是进入了御书房,但是御书房内部那也是阶层分明。
 陈炳全一直都是想要提升自己在御书房内的说话分量,他好歹也是一部尚书,但是进入御书房都小半年了,但是每一次的御书房值班会议上,竟然都没人主动咨询过他的意见。
 他仅有的几次发言,那还是厚着脸皮主动发言,但是结果人家也是直接无视了。
 为什么?
 说到底还是卫生部的存在感太低,在外人看来掌管医疗卫生防疫的卫生部很牛逼了,但是在整个帝国的权力构架里,只是边缘角色而已,比外务部的存在感还低。
 外务部,算是大唐帝国存在感第二低的部级机构,虽然设立的时间早,但是一直都是处于边缘机构,说根到底还是大唐帝国根本就没什么外交事务,也用不着外务部的那些外交官们费尽心思在外交场合为帝国争夺利益。
 人家军方将领可是不止一次的说过:和土著有啥好谈的,不服就打,还不服直接杀……不行,大唐是仁义国家,不能干这种事,所以大唐的政策一般都是把这些敢和大唐作对的土著免费迁移到大洋深处的无人孤岛。
 嗯,男的一个岛,女的一个岛,让他们快乐自由的享受海岛生活!
 不喜欢和土著接触,这也不仅仅是军方的态度,帝国的很多人基本都是这态度。
 和土著谈判那是有辱斯文!
 这从每年都很少有士子报考外务部的职务就可以看的出来,大唐众多机构每年都会有不少科举名额,其他机构那都是竞争大的很,就算是卫生部的竞争也很激烈,唯独外务部的没多少士子报考。
 在大唐当一个外交官,是要跑到海外和土著打交道的,去海外没啥,如今的大唐人眼界开阔了,加上蒸汽轮船全球跑,所以去海外很正常。
 但是大唐人不喜欢和土著打交道!
 在他们看来,哪怕是和土著多说几句话,那都是有辱斯文……
 不过即便如此,人家外务部这些年还是办过一些大事的,好几次的购买海外领地,都是让大唐帝国花费了极小的代价就获得了大片海外领地。
 比如美洲很多地方,包括南美洲,巴拿马,古巴等地方,非洲西部沿岸,现在的西亚地区,那都是外务部主持,花了少量的钱购买的。
 大唐帝国的海外扩,一直都是很温和的,不会和早些年欧洲人搞殖民一样,动不动就打打杀杀的。、
 现在大唐帝国喜欢花钱买买买,有时候还会搞迁国业务之类的,这个过程里不但能兵不血刃的得到大量海外领地,还能顺便做个贷款生意,出口大量的货物,给航运公司拉来大批的运输业务。
 回头一看,尼玛非但不亏还赚了不少!
 话说,这也是军方对外务部这么大意见的原因。
 你屁事不干,光凭嘴巴说就把海外领地占了,而且还是轻轻松松,没有任何后患,还能赚钱。
 你让我们陆海军两百多万将士干嘛去啊?
 现在军方每一次要搞什么西征或者其他什么大规模军事行动的时候,那些大臣们就拿外务部的购买海外领地的事出来说什么打不如买。
 你打一仗花几千万甚至上亿,但是外务部随便花个几十几百万就能买到手了。
 喝喝茶嗑嗑瓜子就能获得一大片的海外领地,而且中途还能赚钱,打什么仗啊!
 搞的军方气恼无比!
 外务部和卫生部,在御书房里是一对难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