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沟皇帝-第16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军方外,就没几个人对这玩意感兴趣。
 此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那些四轮汽车或者卡车,相当多一部分客户都是企业客户,比如说大企业购买豪华汽车充当门面,接送贵客等。
 生产企业购买卡车运输货物。
 但是企业卖双轮或边三轮汽车干啥?
 如此花钱花好几千买这玩意,还不如直接多出几千买四轮的豪华汽车呢。
第二千五十六章 陆军有的我们也要有
 现在的启翔汽车公司,看似小日子过的很不错,但是他们的民用市场销量一直都是上不去,也就导致了他们更加依赖军方的订单。
 眼看着陆军的机械旅编成,短期内没有其他计划后,启翔汽车公司的人没有坐以待毙。
 他们派遣代表找到了海军,找到了近卫军。
 开口就是,陆军都搞了机械化部队了,你们不搞?
 开玩笑,怎么不可能不搞!
 海军那边偷偷摸摸看过了陆军那边的机械化旅后,海军陆战队方面的几个高级将领就是直接把成立海军陆战队机械化部队的报告打到了海军高层那里
 海军高层一看,陆军都有了,而且看样子搞的像模像样的,再看陆战队那边只是想要搞一个机械化团而已。
 就一个团而已,能花几个钱啊,估计还没有一艘护卫舰贵呢。
 于是乎海军核心海军军令部部长孙富民上将直接批准了这计划。
 但是没多久他得知陆战队一口气采购了一大堆汽车后,就是有些傻眼了!
 “这些败家玩意,就一个团而已,他们要这么多装备干嘛?”
 “一百辆三一型可拆卸边三轮汽车,三百辆双轮汽车,五十辆中原四二型卡车,五辆四一型西湖汽车!相应的维护设备五十套。”
 “王八蛋,这都快上百万了,那个王八蛋给他们批准的经费!”
 被喷的下属没敢说话,只能是心理嘀咕着:“是你这个王八蛋批准的经费……”
 大唐海军统帅部下属的军令部,负责的就是战略以及编成事务,和参谋部一样,都是属于海军最权重的部门,没有军令部的批准,可没办法成立一个新的海军陆战队机械化团。
 大唐海军统帅部各部,军令部负责海军发展,战略规划等。
 参谋部负责具体的作战指挥事宜;
 军政部负责海军日常行政,铨叙等事务;
 舰政部负责装备研究,采购等;
 后勤部负责后勤事务,海军基地建设,海防,河防设施建设等事务。
 海军陆战队新编成的机械化团,让海军大佬们知道了为什么陆军那些家伙只搞了一个机械化旅了。
 这玩意太烧钱!
 编成的时候烧钱就不说了,这后续的维持费用也同样高昂,这些军械装备都是需要维护保养的,这维护经费不小。
 同时训练费用也高,普通部队日常训练也就是弹药钱而已,但是这玩意烧油的,而且机械装备都是有可使用寿命的,这一场激烈的演习下来,往往能报废不少的机械装备,剩下的也得大修……
 毕竟现在的汽车技术还比较原始,汽车的可使用寿命本来就不高,再来一个暴力使用,那么可使用寿命就更低了。
 海军那边如此,近卫军那边也是遇上了差不多的情况。
 近卫军一向来可都是以不差钱的面目示人的。
 当年陆海军只能使用发射纸壳枪弹的联合一型后装步枪的时候,人家近卫军就已经是开始用单价五十多唐元,发射金属子弹,使用弹仓的李福步枪了。
 哪怕是现在使用的李福步枪的改进型号,价格也是远远超过联合二型步枪。
 陆军都不敢大规模使用的迫击炮,他们近卫军却是全军装备,而且是装备到了连。
 每个近卫军的步兵连,都是配属了一门六十毫米的迫击炮呢。
 这迫击炮自身不贵,但是消耗的弹药太多。
 其他的各种先进装备,近卫军那边一般也是先装备的,其装备水准远远超过陆军和海军陆战队。
 但是当近卫军也是开始尝试搞这种机械化部队后,也是深感压力庞大。
 这玩意实在太烧钱,近卫军那边一开始也是想和要陆军一样搞一个混成旅的,但是到了一个团之后,就发现有点撑不住了。
 最后也是被迫和海军那边,先搞了一个团。
 陆军和海军以及近卫军,他们都是看到了机械化部队的前景,但是都是没敢大规模的搞。
 毕竟这玩意太烧钱了。
 而先后忽悠了海军和近卫军也搞了机械化部队后,启翔汽车公司的汽车订单又是多了起来。
 这些部队的订单足够让他们生产很长一段时间了,后续这些部队肯定也会损耗这些装备,需要大修或者更换的,到时候有可以继续赚钱。
 依靠着军方的订单,启翔汽车公司算是站稳了脚跟。
 不过他们知道,单纯的依赖军方订单不是长远之计。
 军方没啥敌人,根本就没有装备这些先进而昂贵装备的迫切需求,让他们装备少许紧跟时代可以,但是想要让他们大规模普及装备,那就别指望了。
 真正想要让启翔汽车公司发展起来,还是得依赖民用市场。
 在折腾了双轮和三轮汽车后,启翔汽车公司的总经理,也是老板李育博,是天天带着麾下的技术人员待在实验室里,折腾发动机。
 他们启翔汽车公司的核心支柱,就是那款小型双缸汽油发动机。
 这款小型的双方汽油发动机虽然马力小,但是重量轻,体积小,更重要的是生产的成本低。
 相对其他汽车公司的那些双缸发动机来说,他们的发动机在结构上其实更加容易实现工业化生产,成本更低廉。
 而李育博就是希望在这款发动机的基础上,在控制成本、控制体积和重量的情况下,做出来马力更大的发动机。
 做出来干嘛?自然是为了进军四轮汽车领域。
 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是让他认识到了,依靠双轮汽车为基础,可以让自己打开一条生路,但是想要继续发展壮大的话,仅仅依靠双轮汽车是不行的,而边三轮汽车也不怎么靠谱。
 真正想要发展壮大,还是得需要四轮汽车。
 他公司已经是成立了四轮汽车的研发中心,准备设计研发一款市场接受度更高的私人汽车,这款汽车的外观以及内饰设计需要典雅。
 符合大唐人的典雅,就是咋一看很低调,细看很装逼的那种。
 同时需要注重一定的架势感受,现在的汽车驾驶汽车太麻烦,而且太累人了,那些富豪们购买了汽车后,就没一个是自己开的,都是请专门的司机开的。
 同时价格也不能太高,启翔汽车公司要搞一款起步价能控制在两千唐元左右的私人汽车。
第二千五十七章 要让更多大唐人买得起车坐的汽车
 从这些设计指标就是可以看的出来,这款汽车的目标客户,依旧是那些年轻的权贵子弟以及等收入者。
 其实这些设计指标,并不是李育博提出来的,而是启翔汽车公司下属的市场部提出来的。
 市场部为什么会提出来这样的设计需求?
 就是因为他们经过了广泛市场调研后,认为市场上对这种类型的汽车接受度比较高。
 不过,这依旧不是李育博的目标,李育博的目标是搞出来一款售价在千元以内,让更多的高等收入者也能够买得起的汽车。
 他并没有盲目的追求让那些普通人买得起,而是追求高等收入者也买得起。
 松江府的一名普通工人,年收入也就一百唐元左右,哪怕是一千元的售价也需要他们至少十年的收入。
 如果想要让普通的中等家庭也买得起的话,至少也得把价格降低到两百唐元,这样他们才能够积攒多年后买得起。
 而这个目标现在基本不可能实现!
 因为一辆四轮汽车所包含的各种技术的专利费用,都不止两百唐元……
 启翔汽车公司每生产销售一辆双轮汽车,就需要分别向不同的厂商以及皇家理工学院等专利持有方,缴纳总数大约一百三十唐元的专利费,如果是想要生产四轮汽车,这个专利费至少需要两百唐元。
 所以李育博的目标是让那些高等收入人士,尤其是那些本身拥有私人马车,单身年收入超过五百唐元,家庭年收入超过一千唐元的家庭也买得起。
 他们不算富豪阶层,但是他们依旧是大唐社会里的高等收入者了,具有极强的消费能力。
 但是现在的汽车价格,对于他们而言还是太贵了。
 现在销量最好的西湖汽车最便宜的都得八千多唐元,至于中原汽车的售价也不便宜,他们之前搞出过四千唐元的廉价版本,但是很快就停产了廉价版本,重新搞了个豪华版本出来,售价六千唐元起步,不过销量很一般。
 如此高昂的收入,哪怕是这些年收入五百唐元的人都得用十几年收入才买得起。
 作为对比,这些高等收入中产家庭,他们普遍拥有的私人马车,一百唐元就能够买到一辆很不错的豪华马车了,就是维持私人马车的费用不便宜。
 但是如果只千元左右的私人汽车,那么对于这些年收入五百唐元的高收入群体而言,只用两年收入就能够买到手,那么这市场一下子就打开来了。
 大唐帝国里,富豪虽然不少,但是高等收入者更多。
 大唐帝国目前的社会结构还是属于比较典型的金字塔结构,金字塔尖上的富豪咋一看很多,动不动几十万人。
 但是富豪之下的高等收入者更多,远远多的多!
 市场部那边给出的研究表明,如果他们的双轮汽车能够激起这一批高等收入人士的购买欲望,那么年销量几万两甚至几十万两都是有可能的。
 可惜的是,他们的双轮汽车,以及后来的边三轮汽车,始终都没能撬开这一批人群的购买欲望。
 这些高等收入人士,他们在各地里基本也都是属于有头有脸的话,要么是企业高管,要么是高校老师,高级技术人员,要么是官员,要么是当地士绅,要么是中小商人。
 同时呢,这些人一般都是家庭支柱,都是中年男人为主。
 你让他们骑个双轮汽车招摇过市,那样有失体面,所以虽然他们其实买得起双轮汽车,但是他们依旧不卖,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