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沟皇帝-第17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中原汽车公司的人当没听见,只要拿下单子,买装甲车还是运输车根本无所谓。
 这些傻子,一个个都在搞什么装甲战斗车辆,也不想想帝国现在一共才多少机械化部队,就算全部装备上也没多少的采购量了。
 但是运输车可就不一样了。
 现在帝国里的机械化部队还很少,陆军满打满算也才一个旅,海军那边搞了一个团,而近卫军那边现在也只搞了一个旅。
 撑死了两个旅又一个团的机械化部队。
 目前装备了启翔汽车公司推出来的双轮汽车、三轮汽车、中原卡车这三种汽车为主。
 现在军方寻求的战斗装甲车辆,其实就是打算配给这三支大唐仅有的机械化部队的。
 但是,这部队数量就这么点,哪怕全部装备这些装甲车辆,也不可能装备多少啊,如此也就注定了采购量是多不到那里去的。
 但是!
 这并不意味着军方没有采购其他车辆了。
 好几年前开始,抛开机械化部队的话,三军就已经是开始采购装备汽车了,最早的就是西湖牌汽车了,然后是启翔汽车都是陆续进入其中。
 不过这些车辆并不是为了上战场的,那些小汽车都是配给军官充当座驾。
 高级将领们的座驾,已经是陆续从马车变成了西湖牌轿车了……
 而军中的其他中高级将领们,也是在逐渐配属所谓的军官指挥车。
 这个军官指挥车,其实就是启翔汽车公司在启翔牌小轿车的基础上,研发生产了一款专门供给中高级军官的指挥车,涂装不一样,取消了没啥用的装饰,略微加强了通过性和动力。
 实际上和启翔量产的其他汽车也没啥多大的区别,之所以做出这些改进,只是为了让军方有一个采购的借口而已。
 这个借口就是:我们采购的不是轿车,而是战地指挥车!
第二千一百二十一章 采购装甲车
 那啥,军方采购少量的西湖轿车给顶层的高级将领当配车,其他人也没啥意见,反正高级将领就这么点,也不需要多少。
 但是军方的普通中高级将领多了去,没有一个恰当的理由,军方还真不好采购小轿车作为中高级军官的配车用。
 这有点太招摇了。
 这不,启翔汽车公司善解人意,充分的理解了客户的心态,不用军方说,启翔汽车公司自己就主动改进并推出了一款所谓的‘战地指挥车’。
 如此,军方也就有了采购这款指挥车的理由了,而且理由相当充分,加强部队战斗力。
 眼看着西湖汽车公司和启翔汽车公司都陆续打开了普通部队的市场,中原汽车公司也是非常的眼热啊!
 但是努力了好久也没啥成效!
 怎么说呢,这玩意还是太贵了点,一辆中原汽车公司的载重一点五吨的军用卡车,也就是机械化部队采购装备的卡车,哪怕是出售给军方的价格也需要两千唐元。
 比现在市面上的大多数轿车还要昂贵。
 这两年启翔汽车随着产能的扩大,大规模生产,摊薄研发成本,同时更重要的是为了把其他潜在的竞争对手搞死,不断的压缩成本,降低售价,其核心产品启翔牌轿车标准的售价,已经是压缩到了一千六百唐元,高配版的也不超过两千唐元。
 而且启翔汽车公司还在启翔牌轿车的基础上,进行简配压缩成本,推出了更廉价的飞翔牌汽车,其乞丐版只需要一千唐元……
 低廉的价格,让其他汽车公司对民用轿车市场都是望而止步,除了杭州动力机械公司!
 他们始终定位于高端豪华汽车,该公司旗下的西湖牌豪华轿车就从来没有降价过,而且依旧供不应求。
 去年为和了启翔汽车公司竞争,他们公司内部设立了一个全新的子品牌,准备开拓五千唐元以下的市场,同时扼制启翔汽车公司往上探。
 但是即便如此,他们的子品牌东海牌汽车,其售价依旧超过三千唐元,发售后受到了不小的欢迎,很多看不起启翔汽车,但是又买不起西湖汽车的小富豪客户们,找到了符合他们心理定位的汽车品牌。
 而不管是什么轿车,这个价格其实都非常昂贵了,哪怕只是一千多两千唐元的启翔牌、飞翔牌轿车,这种个价格对于当代的大唐国民而言都是属于奢饰品。
 而中原汽车公司的卡车,比启翔汽车公司的奢饰品还贵,军方也是下不来狠心啊。
 所以,军方,尤其是陆军方面认为,远距离行军我们有铁路,有轮船,抵达前线后的行军,要啥子汽车啊,我们两条腿跑的还更快,而且还不受地形限制。
 当年统一战争的时候,打鞑靼人的时候,我们还不是靠着两条腿打赢了战争!
 但说白了就是嫌贵!
 现在的各类车辆装备还是太昂贵啊,军方想要等价格降低下来再的大规模装备。
 毕竟要大规模装备的话。以大唐陆军、近卫军的规模,可不是一辆两辆的问题,而是动不动就是好几万辆的问题,要是以现在几千唐元一辆的价格采购,这得多少钱?分分钟上亿唐元啊!
 这一次,中原汽车公司,就是勾搭上了华南武器公司,接着无防护装甲车,一线兵员输送车这些概念,再一次向军方推销他们的卡车,扩大市场。
 但是他们绝对没有想到……
 军方的确对他们公司的什么兵员输送车很有兴趣,但是一转身,军方自己就是直接把重机枪架在了现役的中原卡车上,这下钱省了,也给运输车辆加强了火力。
 但是军方这抠门的态度,把华南武器公司以及中原汽车公司的人气的够呛。
 为此中原汽车公司的人开始计算损失,打算在后期订单里再把损失里拿回来,让你抠,迟早都得吐出来。
 只要军方还想要装备卡车类型的军用车辆,都绕不过他们中原汽车公司,因为卡车相关的专利都在他们手里,靠着这些专利他们能狠狠的坑军方一把。
 至于说压力,拜托,他们中原汽车公司也是纯国资企业,只要上面不拆台,他们顶得住。
 不仅仅中原汽车公司如此,实际上其他几家汽车公司,也是通过了和三大武器公司合作的方式,参与到军方的机械化项目当中来。
 毕竟在车辆的相关领域里,这几家汽车公司才是权威,而且几乎掌控了整个行业的专利以及技术。
 三大武器公司就算能够依靠军方,以国防需求为利息,强行要求他们把专利有限度授权给三大武器公司,但是这玩意可不是有了专利就能造出来的。
 比如发动机技术,基础的汽油发动机专利授权,皇家理工学院整合后已经先后授权给十多家公司了,但是现在能够批量生产汽油发动机的有多少家?
 四家!
 也就是松江重型机械公司、中原汽车公司、杭州动力机械公司、启翔汽车公司。
 其他的,顶多也就停留在小规模手工生产的阶段,就算能批量生产,但是在性能以及价格上都会处于绝对的劣势。
 这时间一久,也就让四大汽车公司在汽车领域,尤其是核心的汽油发动机领域里实力越来越雄厚。
 之前测试的十多辆装甲车,其配属的发动机可都是四大汽车公司的产品。
 重型六轮装甲车配发的发动机以及其他相关技术,其实就是来源于松江重型机械公司,也就只有他们才会玩这些大家伙。
 紧凑型四轮装甲车的相关技术,则是来源于启翔汽车公司,不得不说,启翔汽车公司在技术方面的优势还是非常大的,而且成本控制非常好。
 至于那个什么无防护装甲车,兵员输送车,其技术来源自然是中原汽车公司了。
 所以军方的装甲车项目,表面上看是三大武器公司在争夺,但实际上是三大武器公司和他们汽车公司的盟友一起争夺的。
 光凭三大武器公司可没办法研发装甲车。
 而光凭汽车公司的话,让他们造装甲车的车体是可以,但是你让他们往上头加个机枪就不行了,不是实力不行,而是他们没枪炮相关的研发生产牌照。
 这玩意只有三大武器公司才有!
 所以他们的合作模式基本都是汽车公司提供车体的地盘以及相关的技术,而武器公司对地盘进行改装,最后推出成品。
 被军方恶心了一把后,中原汽车公司的人有点恼火。
 但是有人恼火,却同时也有人高兴!
 因为大唐军方已经是正式小规模采购其中的一款装甲车了。
第二千一百二十二章 汽车行业大爆发
 经过多番测试之后,这十多辆装甲车辆里,有三个型号获得了军方的后续研发订单。
 军方和他们签订研发合同,支付一定的研发经费,采购少量试验型号让他们继续研发,至于后续是否大规模采购装备,以后看到了他们的研发成果再说。
 但是还有一款装甲车却是获得了直接的订单!
 获得订单的是北方武器公司和启翔汽车公司合作研发的紧凑型装甲车。
 这一款紧凑型四轮装甲车,经过军方的严苛测试后,这车怎么说呢,在军方看来勉强堪用的。
 好不到那里去,问题也多,但却已经是这十多辆试验型号里,勉强符合军方要求的了,所以军方尝试着订购了几十辆。
 主要是为了进行实验性训练,摸索装甲车辆的使用以及战术等等。
 说白了军方订购这些,也是为了试验研究用的。
 而往大了说,实际上目前的陆海军近卫军的两旅又一团的机械化部队,在大唐帝国里都是属于实验性质的部队,三军用来探索未来机械化作战的可能性以及各种战术理念的。
 至于中原汽车公司那边追求的让整个军方,尤其是陆军方面直接推动整个陆军的机械化建设,大规模采购各种类型的军用车辆,尤其是卡车充当主力运输力量,这是不现实的。
 除非汽车的价格出现大幅度下降!
 最近几年,大唐帝国的汽车类产品已经是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了,尤其是启翔汽车公司这个搅局者,掀起了大规模生产模式之后,直接把汽车的价格拉低到了一千唐元的地步。
 其他公司看到了启翔汽车公司的成功之后,也是在逐步跟进。
 杭州动力机械公司在经过长时间的研发后,绕过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