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沟皇帝-第17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首先是对汽车公司的管理层进行了大改变,原有高层管理超过半数都被调离,同时从总部空降了多名真正的高官。
 其新任总经理,更是由冯氏航运公司内的最为重要的总部机构‘战略本部’的副部长调任。
 这个战略本部,可是冯氏航运公司内部负责研究制定公司整体战略发展方向的重要机构。
 这充分证明了冯氏航运公司对未来汽车行业的重视。
 这是直接把汽车行业的重要性,提高了战略地位。
 空降了重量级高管后,冯氏航运公司总部,宣布对子公司汽车公司进行注资,第一期注资的额度就达到了一百万唐元,而后期视情况,还会继续进行注资。
 这些资金用来干嘛?
 一部分用来收购各种汽车行业的相关专利,或是获得专利授权,另外一部分则是投入他们的汽车研究实验室。
 这一百万资金,绝大部分都是将会用来技术的提升,不管是收购技术也好,自己研发也好,但是技术都要有。
 冯氏汽车公司希望通过对技术研发的大额投资,以提升公司的技术能力,以造出真正符合市场技术标准的汽车来,而不是和现在这样,造出来的汽车技术不咋地,售价还不便宜,根本得不到市场的认可,这每年两千多辆的销量,很多都是被冯氏航运公司总部以及旗下各企业以及合作企业给内部消化了,一部分是松江府地方出于扶持本地汽车产业的目的进行的官方采购,真正普通消费者购买的汽车,其实连一半都没有。
 冯氏航运公司作为帝国内民营资本里数得上名号,甚至可以称之为规模最大的民营企业,对此是无法容忍的。
 他们能够在航运做到顶级,在造船上做到一流,在钢铁,矿务,机械等领域做出二流来,没道理在汽车行业就失败啊!
第二千一百三十一章 冯氏汽车的野望
 冯氏航运公司旗下,很多行业都有涉足,一般做的都不差,旗下的核心产业航运业,那可是能和长江航运公司长期竞争,不相上下的。
 旗下的高端豪华油轮,更是名声显赫,多年前建造并投入运营的三万吨豪华客轮新星号,更是震惊全国。
 投入运营以来,几乎每一次航行都是爆满,彻底让冯氏航运公司打开了高端客运业务,随后冯氏航宇公司又是陆续建造了新星号的一艘姐妹舰新月号,并投入运营。
 尽管从运营角度来看,这两艘三万吨的豪华客轮,哪怕是运营的非常顺利,看似利润高昂,但是考虑到庞大的的建造成本以及高昂的运营成本,想要完全收回成本估计得十年以上,稍微不甚这个时间度都得延长到十五年以上。
 但是依托高端业务的发力,并带来的良好品牌形象,冯氏航运公司在中端客运市场上不断的开疆扩土,营业额这几年出现了大幅度上涨,其市场份额足以和长江航运公司不相上下。
 除了中高端业务外,冯氏航运公司的低端客运业务也是发展的非常高,中高端还只能说和其他公司不相上下的话,但是低端业务那就是吊打其他航运公司了。
 再加上货运市场上也是排名第一。
 这就是为什么冯氏航运公司能够成为帝国内两大航运公司之一的缘故,另外一家自然是长江航运公司了。
 这两家航运公司已经在航运市场上厮杀了几十年了,估计以后还会继续下去。
 依托核心业务航运业,冯氏航运公司在造船,钢铁,矿务,机械等领域发展的都不错,就算不是第一梯队,但是也会是第二梯队。
 但是在汽车这个新兴行业里,冯氏航运公司却是栽了个跟头。
 耗费了不少资源,最后竟然别说和四大汽车公司比拼了,甚至连其他中型汽车公司都比不过,人家马车公司转型而来的金陵马车公司下属的金陵汽车公司,产销量都比他们冯氏汽车公司大……
 这种事,冯氏航运公司自然是无法忍受的,他们冯氏航运公司的业务发展目标一直就是,进入一个新行业,虽然不要求成为龙头,但是也要挤入第一梯队,再不济,也要留在第二梯队,如果不能的话,那么宁愿放弃也不会瞎折腾。
 但是汽车行业却是不好放弃啊。
 现在谁都看的出来,汽车行业乃是最近乃至未来十几年内最具潜力的行业了,如果这个时候不加入进去,以后连汤都没得喝。
 所以哪怕是困难重重,冯氏航运公司也是咬着牙继续在汽车领域里厮杀。
 技术不行,那么就砸钱搞技术!
 他们还就不信了,我们连几万吨的豪华客轮都能造出来,还造不出来一辆汽车。
 能买到的技术授权就砸钱买!
 买不到的自己研发,设立汽车研究室,没有试验设备?试验设备一股脑全部买。
 没有技术人员?从总公司旗下各子公司抽调。
 作为最大的民营企业,旗下各子公司啥样的技术人员都有,这个公司抽几个,那个公司抽几个,那么几百人的技术团队也就抽出来了。
 老子不差钱不差人,就不信搞不出来这破汽车!
 这是冯氏航运公司总部一票高层们的想法!
 但是真当他们一头扎进去的时候,就深切的感受到了为啥以前这个汽车子公司发展不起来,也知道了为什么其他很多大企业旗下的汽车公司都半死不活!
 该死的四大汽车厂商,把几乎所有能够注册的汽车相关专利都给注册了,而且这四大汽车公司还不怎么对外授权这些技术专利。
 冯氏汽车公司的研究团队们,看着几千条四大汽车公司的专利就是头大!
 仅仅是这些专利的名录以及简介,那就是厚厚的一大本!
 但是没办法,想要真正的杀入汽车行业,这些专利壁垒是必须打破的,之前肇庆汽车公司为了打破这些专利壁垒,投入的资金虽然少一些,但是他们可是拿出了大量自身的专利以及其他方便的技术和四大汽车公司进行交换的。
 真要说价值的话,这些技术专利的价值一点也不比冯氏汽车公司拿出来的百万现金差多少。
 为了获得汽车行业里的诸多先进技术,肇庆机械公司可是付出了巨大代价的,这才让旗下子公司肇庆汽车公司获得了先进的技术,最后得以进军汽车整车市场。
 如今冯氏航运公司想要大举进入汽车市场,这钱以及其他方面的投入是不可或缺的,而且这个投入都是百万唐元起步,少了的话,其实也不是不能说生产汽车了,但是生产出来的汽车在性能上落后别人一大截。
 如今的汽车消费群体,可都是中高收入阶层,这个群体的消费者可不傻,想要赚他们的钱看似容易,但实际上还是非常难的。
 不过冯氏航运公司除了有钱有人外,他们在其他行业尤其是钢铁,机械等基础行业里也是底蕴深厚,一些关键技术,尤其是生产方面的技术他们自己就有。
 没有的也可以找其他公司进行专利交换。
 但是汽车的几个核心零部件的技术专利就差了点了,找四大汽车公司交换专利,人家连搭理都没搭理冯氏航运公司。
 毕竟冯氏航运公司不像是肇庆机械公司一样,但是机械设备领域的龙头企业,四大汽车厂商的汽车生产线都是肇庆机械公司提供的,有足够的资本和四大汽车公司进行谈判。
 冯氏航运公司嘛,在这方面就差了许多。
 既然从四大汽车公司这里拿不到,那么冯氏航运公司就找其他办法了,一方面是自己抽调技术人员,投入庞大的资金自行研发。
 此外也是找上了其他的中小汽车公司,尝试着和这些汽车公司进行合作。
 全国的汽车公司可不少,除了四大汽车厂商以及新崛起的肇庆汽车公司外,还有好几十家中小规模的汽车公司呢。
 这些汽车公司,或多或少都会有自己的一些技术,如果能够把和这些汽车公司互通有无的话,那么也能够拼凑出来所需要的大部分技术了。
 冯氏汽车公司找上了其他中小汽车公司的时候,也是让其他中小汽车公司看到了打破四大汽车公司专利垄断的局面。
 一家干不过四大汽车厂商,但是如果联合起来呢?
 把各家汽车公司的优势技术都给联合起来,那么足以打破四大汽车公司在绝大部分领域的技术垄断。
 这种事,各家的中小汽车厂商都是看的很透,虽然说这样做会让自己的一些优势技术被其他人获得,但是却同样的也能获得其他公司的优势技术啊。
第二千一百三十二章 硬实力抄袭
 这么多公司里,很多都是有着自身的优势技术的,比如冯氏汽车公司,他们也是有着一些很不错的技术,尤其是在汽车加工生产领域里,有着不少独特的领先技术。
 而且冯氏航运公司旗下,可是有着一家国内名列前五的蒸汽机厂,在蒸汽机领域,尤其是高性能的舰载蒸汽机领域里还是相当不错的,积累了众多原材料,加工工艺等最为基础的技术专利。
 其中好几种原材料,都是可以用来铸造气缸,传动轴等汽车核心零部件的。
 而镇江汽车公司,其母公司友邦机械公司,最近也是有着多款很不错的汽油发动机的设计,只是他们自己材料和加工工艺不过关,无法拉低成本生产而已。
 但是如果有了冯氏航运公司旗下的这些原材料以及加工设备,那么双方合作的话,那么足以打造出来在性能上不输于四大厂商的汽油发动机来。
 在其他领域也是如此,这些中小汽车厂商转了一圈后,发现他们根本不用自己费尽心思的一一研发那几千项技术,只需要和其他厂商进行合作,交换专利的话,那么完全能够绕过四大汽车厂商设下的专利壁垒。
 于是乎,在冯氏汽车公司以及镇江汽车公司的带头下,超过三十家的中小汽车公司进行了相互谈判,最后达成了一致的相关专利交换协议。
 解决了困扰了这些中小汽车公司多年的专利问题。
 刚签订相关的专利交叉授权协议后,准备多时的冯氏汽车公司就是迫不及待的推出来了他们的新一代车型。
 实际上这车冯氏汽车公司早就开始研发了,但是之前之所以没推出市场,就是上面用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