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沟皇帝-第17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对于南洋十二国而言,这出了家门口,外头就有一大票的土著。
 种植园缺劳动力了,农场主就带着火枪队出去转一圈,就能抓回来一连串的土著……
 甚至有时候都不用亲自动手,直接在家门口竖个牌子收购,外头的当地土著们自己就会抓邻居部落的人,然后拿过来卖钱,也有一些专门的武装商队专门干这活。
 而且还有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他们抓人的业务极为的熟练,同时南洋各国他们之前就是在南洋半岛,南洋诸岛里的热带雨林里过日子,对于在复杂地形,尤其是热带雨林里的活动更具有经验。
 而且他们抵达非洲早期,很重要的一个创收业务就是充当雇佣军,帮欧洲人抓土著。
 所以抓土著这事对于他们很简单,成本也低得很!
 人们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人家中非十二国是靠着土著吃土著。
 依靠着血腥无比的财富积累模式,中非王国发展到现在,虽然本国人口只有两百多万,但是日子过的并不差。
 南洋十二国的人玩免费种植园玩的很顺溜,但是在鞑靼人看来,却是差了点,而且隐患极大。
 现在中非王国那些人,当着农场主享受日子,但是几十年后百年后呢?
 周边土著被抓光了,没有了廉价劳动力了呢?
 到时候为了让自己继续都能过好日子,恐怕就要从其他地方引进,同时给予免费劳动力更好的待遇,同时更珍稀这些财产的安危。
 假以时日,这些免费劳动力的数量必然会越来越多,并且承担几乎所有的底层劳动力,在以后会怎么办?
 鞑靼人不好猜测,毕竟这是以后的事情,不可预料的变化太多,但是吧,鞑靼人他们觉得到时候肯定没啥好下场!
 相对来说,鞑靼人反而更推崇大唐人的模式:自己的土地自己耕种。
 要啥子土著啊,他们鞑靼人多的是,他们自己就有两千多万人口呢,那里用得着土著啊。
 所以他们是只要土地不要人!
 所以鞑靼人准备效仿的其实是大唐人的主要土地不要人的政策,但是前期移民开发,也不能缺劳动力,所以短时间内鞑靼人是和中非王国他们一样弄了一大批的土著里开垦土地。
 但是他们采用的并不是奴隶制模式,而是直接向周边部落发动战争,然后把所有人都抓成战俘,以战俘的名义让他们进行无偿劳动。
 这看似只是用了战俘的名义,但实际上这区别极大。
 至少,鞑靼人并没有采取奴隶制这种了落后体系,也不允许普通人拥有奴隶。
 这一点对于现在的鞑靼人大唐金国而言其实很重要,因为大唐金国的上层虽然都是鞑靼人本族人,但是大唐金国作为一个人口两千多万的庞大国家,里头的绝大部分人口实际上都是东欧,中欧地区的当地人口。
 而他们之所以踊跃拥护大唐金国,那是因为大唐金国进军欧洲的过程里,喊的口号就是:杀贵族分土地!
 具体他们也真是这么干的:每到一个地方,干掉几乎所有的贵族,解放所有农奴,让所有人都成为自由民,同时给所有无地农民免费分发土地。
 鞑靼人把还处于中世纪野蛮愚昧落后时期的中部东部欧洲的农奴社会,强行带入了更先进,更现代的自由民社会。
 所以当年鞑靼人进军欧洲的时候,从东欧再到中欧,那可是贵族领主们惊慌无比,而农奴以及普通农民们则是翘首以盼!
 这才是鞑靼人建立大唐金国的根基所在!
 可不是因为单纯的军事征服!
第二千一百八十四章 双赢的好事
 鞑靼人自然不会违背自己的立国根基,又重新搞什么农奴甚至奴隶制,这是历史的倒退。
 所以,他们虽然也在非洲搞种植园,不过只采用战俘进行耕种,可不搞什么奴隶或者农奴,甚至他们都没打算采取这种策略太久。
 只要让他们缓过了初期,那么后续他们就能够持续不断的从欧洲国内运输大量的移民抵达,等弄过来几十万几百万的时候,鞑靼人到时候范围要担心土地不够用了。
 鞑靼人开始在非洲大搞移民,西班牙人等欧洲国家自然也是不会落后。
 但是紧随鞑靼人之后,最先行动的却不是西班牙或英格兰,也不是联合省人,而是瑞典王国!
 他们之前在得知鞑靼人,西班牙等国家和大唐签订了相关协议后,同样也是快速找到了大唐人进行商谈,并快速敲定了下来。
 这后续各国准备开始移民的时候,鞑靼人家大业大,规模搞的很大,而西班牙和英格兰嘛,他们看似经验丰富,不过也是因为受到了过去经验的限制,这规模却是小了,西班牙这半年过去了,在非洲的殖民地也只建立了一个沿海小城,移民不过几千人。
 你得知道,这年头可不是以往风帆时代了,风帆时代移民麻烦的很,死亡率高不说,而且航行速度缓慢,并且受到季风的严重影响,船只不是想什么时候出航就什么时候出航的。
 这也导致了进行远洋航行的时候,往来一趟动不动都是一年半载的。
 现在有大唐人的蒸汽船只,从欧洲去非洲西海岸地区可快得很,距离近的几天就能到了,稍微远一点的十天半个月就也到了,而且最关键的是不受季风、洋流的影响,随时都能航行。
 这运输效率对比风帆时代,高了不知道多少。
 虽然船是大唐人的,但是他们这些欧洲国家也能够聘请大唐人的船只前往欧洲的,并且也能够乘坐大唐人专门为了当地人开通的定期航班。
 这使得了进行远距离出行的成本大幅度降低,这对于欧洲国家的移民非洲行动也是大幅度降低了成本。
 还有一个更关键的因素就是,主要移民的时候准备好足够的资金,也不用担心到了地方后没有粮食,没有农具,没有建设材料,可以直接向大唐人购买。
 各国进行移民的时候,前期阶段所需要的大量粮食,基本都是找大唐人购买的。
 大唐人赚钱,欧洲各国移民更便捷,更顺利,还不担心跑过去之后饿死,这是双赢的好事。
 也正是因为这种便利,所以鞑靼人也好,奥斯曼人也好,他们的迁移动作都是比较的的,动不动就是组织大几千甚至上万人的大型船队前往。
 不过西班牙和英格兰等国家,动作就要小很多,现在西班牙在非洲那边的移民也就几千人而已。
 但是瑞典王国是个例外,他们虽然国小力微,但是殖民动作却是一点也不慢。
 他们是紧随鞑靼人之后,就派遣了首批移民前往,同样是军人和工匠为主,数量有三千人之多,后续又连续派遣了总数一万五千人的移民前往。
 现在瑞典王国在其位于加纳西部海岸的多个殖民点,已经是有一万八千多人,并且移民总人数还在持续增加中。
 让瑞典王国之所以那么急迫的大规模移民,那是因为他们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一方面的压力来自于大唐人!
 自从鞑靼人把大片东欧地区,原俄罗斯公国的地区都交给了大唐人之后,瑞典人就很悲催的发现自己成为了大唐人的邻居。
 而当大唐人的邻居有好有坏,好的一点也是能够利用边上就是大唐人的优势,进而发展一些产业赚钱,但是坏处更多!
 大唐人三天两头会给瑞典人施压,让他们管理好沿海渔民以及芬兰地区的民众,别让他们偷渡到大唐领土来。
 这些偷渡移民被大唐人逮住后,可是会遣返给瑞典王国的,更要命的是,瑞典王国还需要为此支付这些被遣返人员的食宿费用。
 大唐在过去一年里,遣返了多批次大量偷渡的瑞典人回去,仅此一项,瑞典王国就被迫支付了总计三十万唐元的遣返费用。
 这让瑞典王国很肉痛的同时,也是很无奈!
 其实他们已经是严格管理沿海地区了,渔民出海都是被严格管理,出去多少人就得回来多少人,同时也是设立了巡逻制度封锁海域,禁制渔民乱跑。
 同时也是在芬兰东南部地区,也就是和大唐接壤的地带里,直接设立了封锁线,部署了五千多人规模的边境巡逻队。
 并且把边界线附近的民众一律强行迁移。
 为的就是避免人口大规模偷渡的情况。
 但是依旧是无法彻底杜绝偷渡行为啊!
 大唐人也不管你瑞典人怎么干的,反正逮住偷渡人口后就会遣返回来,然后让瑞典人支付食宿费用。
 瑞典人估计着,这么下去一年仅仅是遣返费用再加上边境巡逻费用,一年下来恐怕就要七八十万唐元。
 这可是大几十万唐元呢,对于瑞典王国这样的中等土著国家而言,这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更何况,这很憋屈!
 为此,瑞典人是下了狠心,如其把这些钱作为封锁边境以及遣返费用,还不如用来移民非洲呢。
 于是乎,他们开始把人口大规模迁移到非洲去了,一开始是把那些遣返回来的人集中一股脑送到非洲去,后续也开始迁移东部海燕以及芬兰地区的人。
 先把他们一股脑迁移到非洲去,免的他们天天琢磨着如何偷渡到大唐去。
 这些赔钱货的贱民们,就知道大唐的美好,但是也不用脑子想想,就算偷渡过去了你也没法国日子啊,人家大唐人可是不欢迎外来移民。
 真想要到大唐去,那么好好学习,好好存钱,以后争取获得一个大唐人的暂住民身份啊!
 过去一些年里,已经是有一些瑞典人通过努力,幸运的通过了大唐帝国的暂住证申请,获得了暂住证后得以在大唐的各海外领地生活居住工作,成为了诸多人羡慕的大唐暂住民,未来甚至都还有极小的希望正式入籍,成为真正的大唐人呢。
 这才是成为大唐人的正途!
 至于偷渡,那是没有好下场的!
第二千一百八十五章 紧抱大唐大腿的重要性
 本国大量民众想要偷渡到隔壁的大唐热去,这让瑞典王国背负了极大的财政压力以及外交压力。
 直接促使瑞典王国率先开始执行大规模移民非洲行动,只是他们的前期大规模移民可没有和鞑靼人那样,会顾着移民的死活。
 瑞典王国的前期移民活动,纯粹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